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二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
(6)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想吗?寒冷孤寂中,它怀抱着亘古不变的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它就会jí取力量,以绿叶问候春天。
你知道一只鸟儿的梦想吗?征途迢迢中,它向前奋飞,在浩瀚大海的彼岸,梦想会赐予它另一双翅膀。
梦想是令人目xuàn神迷的微笑,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梦想也是醇香无比的美酒,使你的心灵时刻充满永恒的激情。
(1)给加点字注音。
亘.古(2)根据拼音写汉字。
jí取目xuàn神迷(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翘首以待B.不离不弃C.鞠躬尽瘁D.锲而不舍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同时,荡口就像一个历史文化博物馆,拥有华蘅芳故居等具有很高知名度和文保价值的建筑。
②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③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境内,是一个清新秀丽的江南古镇。
④小桥流水、石板巷陌,充满了舒适惬意、温婉缥缈的意韵。
⑤而比文物更为珍贵的,是那些推动历史发展、促使荡口长盛不衰的精神文明遗产。
A.④②③①⑤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①⑤②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非常讲究,如“始龀”指七八岁的时候;“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
B.“渔家傲”“沁园春”“浣溪沙”等都是常见的词牌名,“天净沙”“破阵子”“山坡羊”等是常见的曲牌名。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

语文中考模拟卷(二)一、积累与运用(29分)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1-4题。
(8分)①走在南京街头,游人总会与意趣的路名美丽邂逅。
②乌衣巷道路悠长,让人遐想“王谢”曾经的显赫往事;台城路杨柳飘依,令人慨叹城市人文的沧桑。
③漫步街头,即使时光悄.()然流shì(),但游人的思绪随着路名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流转,人的精神也被濡养得愈加丰满。
1.给加点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悄.()然②流shì()2.画横线的“濡”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沾湿、沾染B.停留、迟滞3.第③句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分)4.小武看到一首含有南京地名的律诗。
为考考小玄,他故意打乱了后四句的顺序。
根据律诗押韵、对仗的规则,后四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金陵九日[唐]唐彦谦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①清歌惊起南飞雁②黄金难买少年狂③绿酒莫辞今日醉④散作秋声送夕阳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5.对同学丙收集的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④②③A.作品①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B.作品②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C.作品③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D.作品④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一气呵成。
6.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原句,第③空需填写作者。
(4分)自然之景常触发诗情:畅游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见遍野芦苇,“蒹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便浮现脑海(《蒹葭》);徜徉连云港桃花源,“芳草鲜美,②_______________”的画面真真切切(③_________《桃花源记》);步入常熟虞山的林间小道,“④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的幽静美妙令人沉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修养方式。
《宋史》曾载,“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
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huàn)①然冰释”。
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táo)②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uìcuìB.huǐcuìC.huǐcùD.huìcù(2)根据拼音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汉字。
(huàn)①然冰释熏(táo)②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艺术手法古诗文名句借景抒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岑参用“①,②”描绘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渲染了离别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③,④,盖竹柏影也”来表达自己发现月色之美的欣喜之情。
用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⑤,⑥”两句暗用典故,刘禹锡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夸张《行路难》中,李白用“金樽清酒斗十千,⑦”极言朋友的盛情款待:杜甫在《春望》中,用“⑧,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纷飞时,家书的弥足珍贵。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杨志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他的认识。
①杨志卖刀②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简·爱》中,海伦与简·爱的友谊深厚,却性格迥异,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海伦和简·爱的性格特点。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中国书法自古至今产生了无数题cái()丰富、形式多样、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
以颜真卿为例,他一直坚持“书以载道,文以铸魂”的理念,其作品都灌注了丰pèi()情感和刚毅之气。
他的《祭侄文稿》通篇文章情怀激烈,书法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其书法点画之间透露的义气豪情、利国爱民等人文情怀和精神,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优秀代表。
今天,我们在书法文化传播中尤其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zài lù yùnB. zǎi lù yùnC. zài lòu yùnD. zài lù yǔ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题cái()丰pèi()2. 古诗词默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头发,不仅蕴含着父母的基因,也是年龄的标志,它记录着生命的成长,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在古诗词中,常借用对头发的描写,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木兰诗》中“①_______,②__________”表现出木兰恢复女儿身时的欣喜;杜甫在《春望》中用“③____,④_____”刻画出一个苍老的诗人形象,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⑤______,⑥______”表达不服老的豪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⑦______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⑧______”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
3. 学子爱阅读,书香满校园。
班级图书角书柜上需要贴一副对联,大家已经拟好了上联,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4个,组成下联。
上联:书香绕梁随思绪飘万里下联:____________备选词语:虽无君品千万卷阅千卷长新知藏书如兰4. 家风是家的名片,好家风弘扬好传统。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8分)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主宰(zǎi) 惆怅(C óu) 亢奋(kàn)B .恪守(kè) 泄气(xiè) 星宿(xiù)C .殷红(yīn) 晌午(xiǎng) 熄灭(xī)D .怂恿(rǒng) 寒噤(jìn) 归省(shěng)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①壮阔,百年初心历久②坚,常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我们③持以人民为中心,永④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澜②弥③禀④葆B .①斓②弭③禀④保C .①斓②弭③秉④保D .①澜②弥③秉④葆3. (8分) 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2)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用色彩来描摹画面或传情达意。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描绘出动静相生、色彩分明的奇寒美景;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凸显老者艰辛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4.(4分)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为什么一个原本正直、勤劳、朴实的年轻人会自甘堕落,最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结合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写写你的阅读认识。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不多,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其形象。
2024年广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行头/行业拜谒/声嘶力竭B.伫立/贮存劳累/伤痕累累C.啜泣/辍学喷薄/日薄云天D.证券/豢养禁锢/忍俊不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秘决雕梁画栋舵手险象叠生B.惦记不屑置辩亵渎哗众取宠C.意蕴栩栩如生幅射不径而走D.暇想变换多姿渊博身临其境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我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里漫不经心地浏览。
B.这幅油画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着色相得益彰,有点类似中国画。
C.这出原创音乐剧中,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富有创新意识,多首歌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
D.中西方“庙会”尽管表现方式大相径庭,但其形式之美,及其个体冀望都是相通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法律文件,强烈地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焊接坦克的驾驶舱出现困难时,让中国首席焊接技师卢仁峰凭着一双巧手彻底解决了。
C.一些冒牌专家、教授,打着健康教育、养生为幌子,推销假冒伪劣保健品,坑害老年人。
D.外卖小哥雷海为能背近千首古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击败所有对手,荣获总冠军。
二、综合性学习5.你是羊城中学的一名学生,周六与同学到某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协助宣传“预防流感”的相关知识。
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向工作人员进行自我介绍,并询问工作内容。
(2)工作人员向你们提供了以下资料,希望你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列出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2022年广州市统一采购了38.4万支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用于免费接种。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年满65周岁的老人,符合条件者可前往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咨询。
2024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南通专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南通专用)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共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分)江南大地,人文荟萃。
五千年文明之光在这里shǎn yào,中国近代第一城在这里崛起。
今天,江海儿女正用zhì huì和汗水,绘就南通发展的绚丽篇章。
在这千帆竞发A百舸争流的时代,南通青年更应B(勇立潮头锐不可当)、奋发有为,与家乡共成长,用奋斗与担当写下最美的青春诗行!(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1分)(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B处。
B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
(1分)【答案】(1)闪耀智慧(2)、(顿号)(3)勇立潮头【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注意书写规范、工整,大小适宜,不要连笔。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句子内部词语的并列应该使用顿号。
(3)本题考查点号的正确使用。
“千帆竞发”和“百舸争流”是两个并列短语,共同做“时代”的定语成分,因此两个词语之间应用顿号隔开。
2.学校正在开展“青春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活动。
(5分)(1)【拟写标语】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宣传语。
(要求:紧扣主题)(2分)(2)【采访任务】2021年8月7日,南通籍盲生程溁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
这个18岁的失明少年,勇敢执着,积极奋进,在熙暗中与音符相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光明世界。
程溁同学受邀来到了学校活动现场,请以光明初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他进行采访。
你应该怎么说?(3分)【答案】(1)示例:放飞青春,放飞梦想,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示例:程溁同学,我是阳光初中的小记者xxx,你的事迹让我们大家很受鼓舞,我想请你谈谈你是如何做到“自强不息”的,好吗?【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
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佝偻.(lóu) 悄.然无声(qiāo)B.宽宥.(yòu) 惊骇.(hài) 矫.揉造作(jiǎo)C.轻觑.(qù) 折.本(zhé) 不省.人事(xǐng)D.褴褛.(lǚ) 豢.养(juàn) 前仆.后继(pū)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急的文字。
C.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的风度就是娇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米易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题号 一 二 三 四五总分(一)(二)得分选择题答题处 题号 1 2 34 5 6 7 8 9 选项第Ⅱ 卷(非选择题,共102 分其中试题100分,卷面2分)友情提示: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蓝黑笔芯的圆珠笔或中性笔将答案工整、清晰地写在试卷上。
三、(24分)9、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句3分)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十则》(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10、古诗(词)文默写。
(8分,每题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2)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5)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见贤思齐焉, 。
(《论语十则》) (7)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8)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1、请欣赏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共4分)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2)、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分)12、右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说说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理解(3分)四、现代文阅读。
(2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小题。
(11分) 为泥土洗澡 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据调查,这块土地上有很多污染物,像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
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即将修建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建县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
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
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
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
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
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摘自《幸福悦读》2011年第4期)13.根据文章,简要概括英国人为泥土洗澡时的具体做法。
(3分)1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二段的作用。
(3分)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16.阅读链接材料一、二,结合文章,你觉得英国人为泥土洗澡的行为愚蠢吗?说明理由。
(3分)材料一:漫画材料二:最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土壤遭受严重破坏,肥沃程度降低,剥蚀情况严重,年流失量大增。
②能源的浪费引起气温升高,对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③自然区域越来越小,导致数以千计物种灭绝。
④森林面积严重减少,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⑤淡水资源受到威胁,1/4的地方长期缺水。
⑥化学污染威胁动植物健康,引发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⑦城市无序扩大,严重破坏环境。
⑨过度开发海洋,渔业资源锐减。
⑨空气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
⑩极地臭氧洞扩大,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5分)书朱湘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
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
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
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
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硃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
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硃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
还有那些硃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
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
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硃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
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
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
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
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
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
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17、“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3分)20 18、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3分)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4分)20、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2分)21、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3分)五、写作(50分)22、幸福,是一点一点聚成的。
进门的一句问候,饭间的一个微笑,冬天的一杯热茶,雨中的一把小伞……根据上述内容,请以“累积(幸福、美德、知识……)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1.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