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伴血脂异常34例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疗效明显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药物如丹参、川芎、天麻等对冠心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丹参是一种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对冠心病有显著的抗缺血、抗心肌梗死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氧耗量,增加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
川芎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冠心病合并症和病因的调理作用显著。
天麻对冠心病伴有心绞痛、狭窄性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心脏供血和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次数和减轻症状。
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等途径发挥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较高,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调理阴阳”,通过药膳调养心脏,增强体质,改善冠心病的易感因素,起到预防作用。
中医治疗也强调“因病施治”,提倡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个性化地选取药物治疗,达到个体化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因子的参与,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
这些研究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介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匹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胶囊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匹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胶囊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作者:杜军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匹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胶囊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统计学科学处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匹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胶囊组)与对照组(单用匹伐他汀钙组),各30例,半年后观察颈动脉超声下改变。
结果联合荷丹胶囊组与匹伐他汀钙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等指标均有改善,而匹伐他汀联合荷丹胶囊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匹伐他汀钙片;荷丹胶囊;稳定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Therapeutic effect of Pivastatin Calcium Tablet combined with Hedan Capsule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patients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DU Jun(Beijing Beiya Orthopaedic Hospital,Beijing 102445,China)大量臨床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紧密的相关性。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可较好地反映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全身大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
本研究采用新型降脂药匹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胶囊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脂、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中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

基转移 酶 ( AT)活性 , LC 通过 促进循 环载 脂 蛋白 、 TG及 胆 固醇 一脂 蛋白的 降解 起到调 脂作 用 。
2 临床 实 验 研 究
王慧珍等【】 l I 用主要 成份为灵芝的天安 灵芝胶囊治 疗冠心 病伴 高 脂血症 l 0 , 2 例 结果 显示 , 服药前 胆 固 醇值 在 7 8 . mmo / l L以上 的 9 ,服 药后 显著下 降 7 例
做 一概 述 。
皆不 出脾 虚 二字 范 围 ,脾 不 虚 则饮 食不 得而 伤 ,异邪 无 自而 入矣 ” 证 见脘 腹痞 闷 , 食减 少 , 饿时 胃脘 疼 痛 , 。 饮 饥 食后饱 胀 ,体 倦 气短 ,畏 寒肢 冷 ,排 便 无 力 ,枳 实 消痞 丸加减 。 药物 组 成 为太 子参 1g 白术 lg, 2, O 茯苓 1g 炙甘 2, 草 , 陈皮 , 姜半 夏 l , 枳实 l , 杏仁 l , 朴 , 厚 炮姜 4 神 曲1g 二 芽 各 1g 方 用 六君 子汤 加炮 姜温 中补 脾 、 g, 2, 2。 化 湿散 痞 ,枳 实 、杏 仁 、厚 朴行 气导 滞 ,神 曲、二 芽消 食开 胃 。泄 泻者 ,可 去枳 实 、杏仁 、厚 朴 , 熟 木香 , 加 砂 仁 2 后 下 )炒 苡 仁 1g, 豆衣 1g g( , 2 扁 2。
究 发 现 , 益 寿 调 脂 片 能 显 著 降 低 大 鼠 血 清 T 、 CH TG, 脉 粥 样 硬 化 指 数 《 ) 载 脂 蛋 白 B( o 、 动 AI 、 Ao B)
脂 蛋 白 ( 【 p ( 】 氧 化 型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x— a)L a)、 o LDL) 、羟 脯 氨 酸 《 HYP》钙 离 子 浓 度 《 a ) C 、血 栓
2020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全文)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占人群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冠心病具有慢性迁延性和高复发性特点,管理的重点应关注发病前的预防及发病后的康复,不能仅关注缓解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
心脏康复是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联合相关药物、介入等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全程服务。
目前,心脏康复使用的评估及康复手段多为西医方法。
我国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技术源远流长,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心理、中药、针灸、推拿、传统运动等方法,进行辨证干预的综合应用学科。
中医康复学具有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具有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中华民族特色。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形成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新模式,对我国冠心病人群预后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资源成本的降低皆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专家,结合心脏康复实践、相关进展,制定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实施方案,经过广泛讨论后形成本共识。
本共识的形成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①中医药及康复方法的挖掘和文献检索;②我国心脏康复相关指南;③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与意见;④部分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的临床经验及工作实践。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相关临床实践、研究和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本共识内容将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
1适用人群本共识的适用人群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稳定性冠心病的定义人群,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稳定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血管病性心绞痛患者。
2康复前评估在心脏康复前进行全面评估,是安全、有效、可持续开展心脏康复的基础,是制定科学和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的必要条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6.
31±0.
91
20.
8967
22.
1678
0.
0001
P
0.
0001
2.
3 两组患者不良 反 应 发 生 情 况 比 较 B 组 患 者 不
良反应发生率 明 显 低 于 A 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05).见表 3.
组别
A组
B组
表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显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见表 1.
组别
A组
B组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显效(
n)
有效(
n)
48
32
15
48
23
18
无效(
n) 总有效率(% )
7
1
a
χ2=4.
:
9091,
P =0.
0267,与 A 组比较.
85.
42
a
97.
92
2.
2 两组患者治疗 后 心 绞 痛 发 作 情 况 比 较 B 组 患
般只要是结 肠 黏 膜 表 面 凸 出 到 肠 腔 的 息 肉 状 病 变 或
隆起性病变,均可将其称 为 息 肉. 息 肉 根 据 性 质 可 划
分为很多种,包括单发、多 发、有 蒂、无 蒂 等,其 症 状 仅
表现为腹泻、腹 痛、便 血、便 秘 等,非 常 不 容 易 引 起 患
者的注意与 重 视. 患 者 在 出 现 这 类 消 化 道 症 状 时 通
者 治 疗 后 心 绞 痛 发 作 次 数、持 续 时 间 均 明 显 低 于 A
稳定性冠心病指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探讨资料

诊断与评估
•强调PTP的重要性 •在PTP基础上形成SCAD的三步决策流程 •区分了诊断与评估流程 •更新了风险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Heart J. 2013 Aug 30
指南强调根据验前概率PTP制定诊断和检查决策
不同PTP的临床意义:
白色:PTP<15%,无需进一步检查
浅蓝:PTP 15-65%,可行运动心电 图等检查
浅红:PTP 66-85%,应进行无创功 能成像检查 深红:PTP>85%,可被认为存在 SCAD,仅需进行危险分层
• • •
PTP是指特定患者患有阻塞性冠脉疾病的临床可能性。 影响PTP 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及症状 PTP的使用有助于简化临床决策,更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
非阻塞性CAD同样存在心肌缺血, 但缺血特点与阻塞性CAD不同
弥漫性 心内膜下缺血
缺血成点状 散布于小面积 范围内
Lanza GA, et al. Circulation.2010;121:2317-2325
非阻塞性CAD同样具有极高心血管事件风险
Group1:无症状 Group2:有症状但冠脉正常(0%狭窄) Group3:有症状且有非阻塞性冠脉狭窄 (1-49%的狭窄) 研究对比了540例怀疑缺血但无冠脉造 影阻塞证据的女性患者和1000例年龄 匹配的无症状女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结果显示,有缺血症状但无阻塞证据 的CAD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也 显著升高
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患者
针对疑似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患者的检查方法
三七冠心宁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三七冠心宁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标签:三七冠心宁胶囊;阿托伐他汀;血脂异常;疗效28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三七冠心宁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8例患者均选自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所有患者确诊为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剔除肝病、血清转氨酶升高、神经肌肉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肾病综合征、4周内服用降脂药物、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者。
冠心病诊断参照文献冠心病诊断标准[1]。
高脂血症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2],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连续2次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6.22mmol/L,甘油三酯(TG)≥2.26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4.14mmol/L。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
治疗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43~82岁,平均(67.29±12.41)岁;合并高血压33例,糖尿病17例。
对照组84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45~83岁,平均(66.82±12.37)岁;合并高血压36例,糖尿病1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既往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一般治疗,主要有:清淡饮食、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卧床休息、戒烟和减轻体重等;使用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类、硝酸酯类等一般的冠心病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于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片10mg)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七冠心宁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253021690)每次3粒,每日3次。
连续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治疗前先查肝功能,服药后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如有转氨酶增高达正常高限,或有肌炎症状时,应停止用药。
《中西医结合研究》第12卷(2020年)总目次

《中西医结合研究》第12卷(2020年)总目次(说明:括号内数字为期,括号外数字为页码)GCS/N1HSS评分的关系研究临床研究节气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谢家祥程飞彭麒等(1):1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邢京禹(1):5活血祛瘀续骨汤联合倍他米松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常海亮(1):9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罗秀丽教授治疗胃癌临床经验王琦苑李成银朱晶等(1):12昆仙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刘亚飞张哲涂胜豪等(2):73益气生津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影响王梅霞孙梅菊郭清影(2):82柴胡承气汤结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孟海涛(2):85自拟疏风凉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研究王小素马腾江霞等(2):88艾灸配合健康教育对女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田甜雷杰(3):145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宋唤唤马灵草岳红(3):149基于iRhom2/ADAM17信号通路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的作用机制卢芙蓉秦铀沈霖等(4):217伊伐布雷定联合益心舒片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朱改针谢国旗卫世强(4):222加味散结座疮丸联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轻中度寻常座疮的临床研究李婧(4):225自拟健脾通窍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研究刘园张圆任勤(4):229益肺消积方联合GP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蔺婷婷周明慧(4)23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与头颅DWI/MRA影像表现及阮洪光郑关毅刘文威等(5):289涤痰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苗亚南(5):295补虚涤痰汤治疗老年气虚痰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任莎莎(5):299加减保和丸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性血脂异常临床研究邱进寿吴雅云刘琛(5):303活血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张慧永刘良敏(6):361加味清肺化痰汤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研究徐海斌陈伟斌文静(6):365耳穴压豆治疗呼吸机依赖重症患者临床研究冯博吴进兵李正兴等(6):368仙连颗粒联合XEI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研究刘伟志(6):371活血壮骨汤辅助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蔡创涛(6):375实验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化学成分的影响李曼曼刘永(1):17从AMPK/PKC信号通路探讨盐酸药根碱促进NCI-H716细胞分泌GLP-1的作用机制刘谦魏世超徐丽君等(3):154不同浓度黄芪总黄酮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系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唐静许娟娟袁秀芝(3):160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女贞子化学成分的影响李曼曼刘永(3):165加味神术散雾化剂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李继庭梁虹宇苏立芬(4):237寒冷刺激引起关节损伤实验研究李靖董宇飞李斌等(5):308复方山药提取物制剂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研究陈垚(5):313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炎症反应影响郑之俊肖伟梁发俊等(6)=79特别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预防方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1)=0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的思考刘艳娟涂胜豪杨明炜等(1)=2蒿苓清胆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成哲李伶俐董若兰等(1)=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理解罗树星(1)=8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我见陶秀良(1)=0专家共识喘息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组(1)=2临床报道血脂康胶囊对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林萃才陈润华(1)=6益肠通秘方联合中药热奄包及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肖文洁林爱珍鲍新坤等(1)=9自拟方糖痹消封包治疗糖尿病性膝骨关节病疗效观察金娜李象辉(1):42独活寄生汤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李付礼阎亮李无阴等(1):44芍倍注射液治疗老年出血性混合痔28例黄成龙汪俊芳涂林毅等(1):46六味五灵片治疗海洛因性肝损伤疗效观察马敬彪李兆武(1)=8补肺活血汤配合艾灸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刘洁华黄灿均(2)=1加味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周光莹(2)=4加味逍遥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伴焦虑的临床观察曾华罗玮(2)=7建中化湿汤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刘文清(2):100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对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刘立群彭敏红吴海霞等(2):102针刺灵骨、大白结合颈夹脊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陈秋帆李煜汉李思均等(2):105电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杜燕红焦刚林爱珍(2):107清肺通络汤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曹晓倩刘贻驹关英妹(2):110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方一珺杭金玉(2):112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观察张雪艳付杰娜高莉娟(2):114苍附导痰汤结合西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王虹徐滢林菁等(3):168温灸刮痧疗法配合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乙型流感的疗效观察胡亚丹(3):17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相关指标分析杨彬婕刘松岩(3):173中药临床药师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临床路径中的应用价值许冬霞张杏芬(3):177不同毫针针刺手法配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高嘉营(3):180针灸推拿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Gc-scll评分的影响芦斐(4)=42黄连温胆汤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沈正艳(4)=45加味汉防己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翟永治(4)=4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吴瑞华郑文辉刘雪娜(4)=49二胎孕前妇女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对备孕期的影响郑銮英马哲河马红等(4)=52血管性痴呆不同中医证型对SYNTAX评分的影响郭小庆(4)=54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对BODE指数及MNA评分的影响张艳董滟(4)=56养血祛风止痒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陈佳(4)=59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临床观察张岩李莉王刚等(4)=62艾箱灸联合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刘明阳李洁清谢丽娜等(4):264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观察汪冬梅熊利红(4):266电针联合艾灸治疗中老年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张齐娟张琴段婉娥等(4):269益气祛瘀化浊方联合西药治疗前临床心衰疗效观察黄磊(5):319五苓散加减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郝丽娜(5):321耳穴压豆疗法对呼吸机依赖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的影响冯博吴进兵李正兴等(5):324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临床观察刘成福(5):327探究对肿瘤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的可行性唐旭倩(5):330中药和胃通腹贴配合指针点穴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临床观察孟丽娜张博(5):332盐酸米诺环素联合连翘控油祛痘精华液治疗寻常座疮临床观察尚智伟夏丽晔(5):335夏金乳康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赵茹萍郑鑫宾靳玉峰等(5):338穴位压丸按摩联合盐包热敷用于分娩镇痛临床观察王美兰张莉萍林景慧等(5):3彳0金叶败毒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回顾性分析许啸虎董慧涂胜豪等(6):383穴位敷贴联合中药药枕治疗慢性胃炎伴失眠临床观察王碧云郑之俊梁发俊(6):387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IJF术后康复的影响熊龙谢添袁俊(6):390文献研究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用药规律分析陆雪痕(1):50文献综述肝细胞核因子仏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李灵丽胡倩彭泽等(2)117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中医治疗进展李万云殷世鹏王韶康(3):183浅析癌性疼痛的中西医治疗邹银水杨杰谈欣一(5)312四物汤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刘霞李凡宋屿璠等(6):392胰岛素抵抗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胡亦然李蕴蔡平平(6):396学术探讨《金匮要略》温经汤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运用王丽君姚颖杰姜丽娟(1):52根据疏泄理论从古中医经方角度解读桂枝汤陈弼沧吴秋英赵能江(1):54浅析“分消走泄法”在湿热型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黄蓓张喆(1):56从《血证论》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王寒陈斌(1):58从太阴脾湿肺闭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巩静董慧罗树星等()122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刘晓婷辛江山(2):126《疡科心得集》痔病辨治思想探析孟丽娜张博(3):187从温病学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治规律汤婷范恒胡德胜等(3):189金叶败毒颗粒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作用探讨方珂董慧陆付耳等(3):192活血化瘀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治疗的可行性分析熊繁龚萍刘艳娟等(4):272浅谈从“脾-胃-肠”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楚思范恒(5)315三因制宜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实践和思考陈志红李廷荃杨丽芳(5):3彳7李平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探讨张锋利李平(5):351阳明与脑之关系浅析吕慧一王朝霞(5):354中医大师叶望云教授治疗便秘学术思想探讨李灵丽黄召谊李井彬等(6):400范恒教授运用金羌宣肺解毒合剂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陈倩云冷雪媛范恒(6):403杨丽芳教授从痰瘀论治恶性肿瘤经验陈晓静赵如意杨丽芳(6):406取类比象思维在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张炜简爱萍高元喜等(6):409经验交流金志春教授防治宫腔粘连经验总结郭家勇王亚东张硕等(1):61王小琴治疗肾病水肿经验探析李云鹏王小琴(1):64金志春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经验总结王亚东郭家勇金志春(2):129林爱珍教授从脾肾阳虚论治中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经验潘姣林爱珍(3):196曹志群从中焦脾胃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李娅曹志群王永森(4):276从“抑肝和胃”论治妇人“妊娠恶阻”邹聪刘形鸥(5):356韩金凤教授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验案举隅高艳华韩金凤(5):358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四则张勇刘辉周文锋等(6):412运用敦煌医方大补肾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李万云殷世鹏王兴鸿等(6):416李安源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验案举隅曲淑玉赵林(6):418个案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例董浩旭龚萍李婧等(2):132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李水桥吴朋高学文等(3):199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输血相关性铁过载1例及文献复习曾滟车虹刘松山(4):278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系统萎缩1例报告符蓉庞伟冰(4):282黄连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大脑脚幻觉1例邱红秀潘德祥(6):420教学园地短期交流德国留学生中医科见习教学模式的思考董浩旭吴笑李鑫等(1):66古代名医师承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借鉴意义汤婷胡德胜张喆等(2):136PBL在实习阶段教学病历讨论中的应用分析林惠碧卢廷贵(3):202常态化抗疫形势下中医教学难点及调整思路分析宋坤琨赵炎许啸虎等(6):423公卫园地武汉市中、西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王健黄勉冷安丽等(3):204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创新路径探讨雷威(3):208护理园地足三里穴位贴敷护理对胃癌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董华平(1):68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P1CC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区结球(1):71复方黄柏液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宁洁(2):139个体化中医护理干预内伤发热的疗效观察高荣(2):142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聂晓芬(3):212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李瑞丹张曼(3):214中医辨证施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早期的应用与评价唐秀珍吴佳(4):284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干预护理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杨伟珍李清勤李巧玲等(4):287会议纪要第八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会议纪要许啸虎整理(6):4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 心病 伴血 脂 异 常 3 4例 , 并设 立 西 药对 照组 , 报 发 性 高 血脂 症 者 ; 4 正 在 使 用 肝 素 、 现 () 甲状 腺 素 治
道结 果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疗 和 其 他 影 响 血脂 代 谢 药 物 的 患者 ;5 合 并 肝 肾 ()
及 造 血 系 统 等 严 重 原 发性 疾病 患 者 ;6 精 神 病 患 ()
脉 滑细 或沉 涩 。 及 严 重程度 。
1 纳入 标 准 ( ) 诊为 稳定 性冠 心病 患者 ;2 33 疗效评 定标 准 参 照《 . 3 1确 () . 中药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 符 合 西 医诊 断标 准 和 中医证 候 诊 断标 准 , 获 得 知 原则 》 中有关 疗 效判 定 标 准进 行判 定 。临床 控 制 : 并 圈 情 同意 书 者 ; 3 原 发 性 高脂 血 症 者 ;4 停 用 调 脂 临 床症 状 、 征 消 失 或 基 本 消 失 . 候 积分 减 少 ≥ () () 体 证 药 物 2周 以上 , 且血 脂水 平 仍 符合 诊 断 标准 ;5 年 9 % ; 效 : 床 症 状 、 征 明显 改 善 , 候 积 分 减 () 5 显 临 体 证
1 g 水蛭 粉 2 ( 。每次 10 L, 日 2次 , 蛭 粉 2, g 冲) 0m 每 水 冲服 , 餐后 1 h服 用 。 . 5 给予 辛伐 他 汀片 1mg 每 日 1 。 0 , 次 2组 病人 均 按冠 心 病二 级 预 防常规 用 药 , 以 4
1 诊 断标 准 . 2 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制 订 《 性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诊 断 慢
一 薯 羔 量 绫 薯
பைடு நூலகம்篓
中西 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伴 血脂 异常 3 4例 临床研 究
晋 玉梅 杨 宇平 马志 芳 周 东花 蒋 蕴俞 张海 春 郭华伟
( 乡医学 院药学 院 , 南新 乡 4 3 0 ) 新 河 5 0 3
关键 词
稳 定 性 冠 心 病 通络 调 脂 汤 辛伐 他 汀 片 血 脂
标准 。
甘 油 三酯 ( G) 高 密 度脂 蛋 白( D — h 、 T 、 H L c ) 低密 度 脂
1 . 中医证 候诊 断标 准 符 合 《 .2 2 中药新 药 临床研 蛋 白 ( D — h 水 平 ;2 中 医 临床 证 候 及 体 征 改 善 L Lc) () 究 指 导原 则》 中药 新 药治 疗 高血 脂症 的临 床研 究 情 况 ;3 体 重变 化 。每周记 录 1 。 圜 () 次 . 1 治疗 前 后血 、 常 规 、 肾功 尿 肝 指 导原 则 中辨 证 属脾 虚 痰 阻兼有 血 瘀 证者 : 体 稍 32 安 全性检 测 ( ) 形 胖 , 部刺 痛 胸 闷 、 体 沉 重 、 怠 乏力 、 少 腹 胀 , 能 、 胸 肢 倦 食 电解 质 、 糖 、 肌 酶 谱 、 血 功 能 、 电 图变 血 心 凝 心 () 临 体 舌 体胖 , 舌质 淡 红或 暗 红或 有瘀 点 瘀 斑 , 白滑 腻 , 化 ;2 可 能 出现 的不 良反 应 观 察 : 床症 状 、 征 苔
中 图分 类 号
R 4. 51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9 X 2 1 ) 8 0 1 — 2 6 2 3 7 (0 2 0 — 0 4 0
近年 来 , 们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方 法 治疗 稳 定 性 脑 血 管 意外 、严 重创 伤 或 重 大手 术 后 患 者 ;3 继 我 ()
龄 4 ~ 5岁 ;6 病程 半 年 以上 者 。 57 ()
少 >7 %; 1 0 有效 : 临床症 状 、 征均 有好 转 . 体 证候 积 分
1 排 除标 准 . 4
( ) 娠 或 哺乳 期妇 女 , 敏 体 质 减 少 ≥3 % ; 效 : 床症 状 、 征 无 明显 改 善 甚 或 1妊 过 0 无 临 体
11 一 般 资料 选 择 2 0 . 0 8年 7月 到 2 1 年 7月 者 。 01 期 间在 我 院 门诊 和住 院病 人 6 6例 , 机分 为 2组 。 2 治 疗 方 法 随 治 疗组 3 4例 : 2 男 3例 , 1 女 1例 ; 龄 ( 1 3 73 ) 21 治疗组 给 予辛 伐他 汀 片加 通络 调 脂汤 口服 。 年 6. _ . 0+ 6 .
1 . 西 医诊 断标 准 参 照 2 0 .1 2 0 6年 中 华 医 学 会 2 . 对照组 2
与 治 疗 指 南 》 及 中 国成 人 血 脂 异 常 防 治 指 南 联 周 为 1 疗程 , 个 3个疗程 后 进行疗 效 观察 。 合 委 员 会 制 定 《 国 成 人 血 脂 异 常 防 治 指 南 》 3 疗 效 观 察 中 … 关 于 稳 定 性 冠 心 病 及 血 脂 水 平 分 层 标 准 中 有 关 31 疗 效指标 ( ) . 1 血脂 指标 : 清 总胆 固醇 ( C 、 血 T )
成都 华 宇公 司生 产 , 批号 0 1 1 1mg 7 0 )0 , 岁 ; 程 ( .2 21 ) 。对 照 组 3 病 51 _ .4 年 + 2例 : 2 男 0例 , 女 辛伐他 汀 片 (
1 2例 ; 龄 (04 - .5 岁 ; 程 ( . - .1 年 。2 每 日 1 。通 络调 脂 汤方 药 组成 :党参 1 g 年 6. + 9 ) 病 56 48 + 5 ) 72 次 5 ,茯苓 5, 0, O, 2, 5, 组 患 者在 性 别 、 年龄 、 程 等一 般 资料 方 面 比较 , 病 无 1 g 半 夏 1g 陈 皮 l g 泽 泻 1 g 山 楂 1 g 丹 参 统 计学 差异 ( 00 )具 有可 比性 。 P>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