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主要旅游景区大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其景区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近年来,中国景区旅游消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22年中国景区门票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约30%。
同时,消费者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如餐饮、住宿、购物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年轻消费者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逐渐提高,成为推动景区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节假日消费高峰明显:中国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的景区旅游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五一”、“十一”等长假为例,景区旅游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消费者偏好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要求的提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同时,消费者对景区的评价也更加多元化和主观化。
数字化趋势明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景区门票、查询旅游攻略、预订旅游服务等,景区旅游消费的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
品质化需求提升:消费者对景区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景区的设施、服务、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将是景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他们对景区旅游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因此,景区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绿色环保意识增强:随着中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景区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情况。
因此,景区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动绿色旅游的发展。
中国景区旅游消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景区应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基于知网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分析

基于知网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景区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旅游景区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国内关于旅游景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对于旅游景区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对于基于知网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的分析,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旅游景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旅游景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
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为提升景区的品质和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旅游景区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景区的特色文化、自然环境、游客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景区的研究也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议题和方法,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
对旅游景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探讨旅游景区的相关问题,可以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影响力做出贡献。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知网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的分析,探讨景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近十年来基于知网的国内旅游景区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知网在旅游景区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从而揭示其在推动旅游景区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018-2019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

90前游客,经济能力相对较强,出游中 更注重舒适性,选择高端豪华住宿设施 的游客占比较90后均多。
60前
不同城市客源住宿偏好
60% 40% 20% 0% 豪 高 华 档 型 型 舒 经 豪 适 济 华 型 型 型 高 舒 经 档 适 济 型 型 型 新一线城市 豪 高 舒 华 档 适 型 型 型 二线城市 经 豪 高 舒 经 豪 高 舒 经 豪 高 济 华 档 适 济 华 档 适 济 华 档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 全国 西安
上线旅游企业数大于6万家 上线旅游企业数大于3万小于6万家 上线旅游企业数小于3万家
线上旅游企业空间分布
省域线上旅游企业规模分级: 1、东西强,中部优势不再; 2、哑铃型——客源地组团企业和 目的地接待企业双领先。
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大于15家 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介于8至15家之间 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小于8家
西安客源地TOP10
西安 北京 上海 成都 深圳 重庆 汉中 广州 天津 咸阳 南京
人均消费水平
2018上半年,全国游客人均单次行程消费(仅含交通、住宿、度假等旅游产品)706元 (不含线下支付,下同)。 到西安旅游的游客人均单次行程消费564元。
不同年龄段客源人均消费水平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60前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00后
冬季平均 76.9 省份Top10
吉林 云南 上海 内蒙 北京 浙江 黑龙江 西藏 四川 福建 91.8 90.4 89.7 87.9 87.0 86.1 85.7 84.3 83.0 81.9
4
在线旅游用户特征
游客属性
2018-2019中国大同旅游发展指数分析报告

·近八成游客自驾或者乘坐大巴出游,较上季度 增长近 11%;
·中等消费潜力游客居多。
其他指数分析
国庆期间,悬空寺关注热度最高,云冈石窟关 注热度增长最为明显。“大同蓝”已成为游客来同 出游的重要因素。三季度大同市气候舒适度指数和 蓝天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蓝天率分别为 54.84%, 45.16% 和 56.67%。大同市整体气候宜人,平均气 温适中,空气质量良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优选。
市外客流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7-9 月份大同 市累计日客流量(市外游客)达到 1941 万人,日均
较 2017 年三季度同比增长 34.09%,其中,最高市 外日客流量达到 36 万人以上。
旅游消费热度在中秋及国庆假期期间出现明显峰 值。旅游消费热度指数显示,截至2018年10月7日, 指数值达到 1595.21 点,较基期上升 59.5%。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大同旅游消费热度也持续高 涨。2018 年三季度,旅游消费热度在中秋及国庆假 期期间出现明显峰值。旅游消费热度指数显示,截至 2018 年 10 月 7 日,指数值达到 1595.21 点,较基 期上升 59.5%。
大同旅游网络关注热度创历史新高。7-8 月大同 旅游整体关注潜力热度持续升温,关注潜力热度指数 分别于 7 月 22 日和 8 月 19 日出现两次波动峰值。7 月 22 日,受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的影响,网络关注 热度达到本季度的高峰值,指数高达 3949.74 点,已 接近 2017 年国庆黄金周的关注热度高峰。
大同旅游报告
客群画像
·三季度到大同旅游客群以 25-45 岁中青年游客 为主,占到游客总量的 53.8%,受暑期及音乐节等年 轻化的文化旅游活动影响,90 后游客明显增多;
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像等数据深度剖析

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像等数据深度剖析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画像等数据深度剖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利用现有数据,深入探析文化旅游业的当前趋势、各地旅游景点的评价和游客画像等相关内容。
一、旅游趋势分析在近几年的数据中,国内文化旅游的趋势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行成为主流旅游方式逐渐向“住民宿、走小路、看不一样”的个性化方向发展。
2019年国庆节期间,自由行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50%以上。
2. 偏爱文旅融合产品市场上文旅融合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欢迎,例如民俗文化体验、艺术博物馆等。
根据2019年数据,文旅融合产品已经占据总体旅游产品的55%以上。
3. 旅游消费凸显个性化游客们对于旅游消费个性化需求增加,例如更倾向于文化特色鲜明的民宿,追求更具品质感的餐饮和购物体验。
2019年旅游消费中,住宿和餐饮等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超过20%。
二、景点评价分析以下是针对国内文化旅游景点的评价分析:1.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宫殿博物馆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游客关注。
但是,故宫博物院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流量过大、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民意测评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的满意度仅为60%左右。
2.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江南地区最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之一。
然而,近年来该景点的商业化程度过高,旅游体验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影响了游客体验。
游客对于夫子庙的整体评价不高,满意度大约为65%左右。
3. 茅山风景区茅山风景区地处南京市六合区,是著名的文化胜地和风水宝地。
在2019年的调查中,该景区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满意度高达85%左右。
游客们普遍认为,茅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旅游。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旅游市场数据明显弱于去年。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
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04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87万亿元,同比下降30.0%。
其中,城镇居民出游消费1.69万亿元,同比下降28.6%;农村居(图1 2020-2022各季度旅游人数情况)从2020-2022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数情况来看,这三年来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均有所下降,除2020年“新冠元年”一季度中人们居家封控,不敢外出,旅游人次仅2.95亿之外,其他年份一季度表现都比较好,平稳开局。
在2021-20222.956.3710.019.4610.248.478.18 5.578.3 6.25 6.39 4.362020-2022年各季度旅游人数情况年间,旅游人次基本上从一季度开始直线递减,仅在二三季度中可能会有较小浮(图2 2022年各季度旅行社数量和旅游单项服务人次)第四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北京、重庆。
第四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广东、云南、湖南、上海、福建、海南。
3.星级酒店运营数据受国内持续散发的疫情及严格的疫情管控政策影响,2022年酒旅行业仍处于被压抑状态。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1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00元,平均出租率为32.11%;2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298元,平均出租率为36.73%;3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42元,平均出租率为45.49%;4季度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21元,平均出租率为36.79%。
在2022年里,星级饭店的房价在300-340之间波动,平均出租率都不够一半,入住人数不足。
在2022年除三季度之外的各个季度平均房价同比和平均出租率同比皆为负数,相比2021年各季度基本没有恢复和变化,呈现继续萎缩态势。
游黄山的分析报告

游黄山的分析报告1. 引言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被誉为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松树和云海景色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黄山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报告将对游黄山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景点、交通情况以及旅游服务等方面,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规划黄山之行。
2. 游客数量分析黄山作为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黄山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这表明黄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黄山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占比80%,国际游客占比20%。
黄山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游客。
游客数量的增加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3. 旅游景点分析黄山以其独特的山峰、奇特的松树和云海景色而闻名于世。
黄山的著名景区包括“云谷寺”、“莲花峰”、“光明顶”等。
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文化意义。
•云谷寺:云谷寺位于黄山风景区,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
寺庙坐落在峭壁上,悬崖峭壁和庙宇建筑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这里还有许多古老的佛教文物和石刻。
•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峰顶形状酷似莲花,故得名。
从莲花峰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景和云海,是拍摄风景照片的绝佳位置。
•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最高点,海拔1864米。
登顶后,可以俯瞰整个黄山风景区的壮丽景色。
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光明顶上的云海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除了以上景点,黄山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西海大峡谷、百步云梯、天都峰等。
4. 交通情况分析黄山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
•飞机: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每天有多个航班飞往大连、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
•火车:黄山有两个火车站,即黄山站和黄山北站。
黄山站以及黄山北站均是高铁车站,每天有多个高铁列车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汽车:黄山市内有多个汽车客运站,可以乘坐长途巴士到达。
高德地图-2018-2019中国主要旅游景区分析报告

中国主要旅游景区分析报告高德地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选取了全国各省最热门的景区共计600余个,基于高德旅游大数据、交通大数据,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为研究时段,从热度、客流压力、交通便捷度、服务设施及旅游供给水平、口碑5个维度对景区作综合分析评价,并给出了各维度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计算结果。
报告指标分三级构成。
一级指标为“适游指数”,从景区热度、景区客流压力、景区周边交通便捷程度、景区内服务设施及旅游供给水平四个角度综合评价景区游玩的适宜度。
二级指标分别对应于“适游指数”的各个子维度;此外,报告还根据景区好评情况计算了“口碑指数”,作为参考指标。
一、二级指标由下一级指标融合而成,三级指标由高德旅游大数据、高德交通大数据直接计算得到。
适游指数热度指数客流压力指数交通便捷指数服务设施指数口碑指数二级指标旅游服务设施数量服务设施客流压力厕所客流压力餐饮客流压力关注度指数客流指数景区内平均承载压力周边拥堵延时指数公共交通便捷指数好评/差评率游客评论积极性指数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评价指标参考指标在本报告中,“热度指数”、“交通便捷度指数”、“服务设施指数”、“口碑指数”和综合指标“适游指数”均由对应子指标融合计算构成。
上述各“指数”计算方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熵法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学术领域的各类报告中得到广泛普遍应用);同时,采用TOPSIS 正负理想解的计算进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相对水平越高;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水平越低。
⏹排名得分方法——TOPSIS1)对于反向指标采用取倒数进行同向处理,然后进行数据规范化2)利用欧式距离计算与最优最劣目标的距离,并乘以权重3)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值越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优秀。
⏹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1)各项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处理,并考虑指标的正反向进行调整2)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3)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5)计算各项指标权重第一章:景区“适游指数”1-1. 景区适游指数(一级指标)——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最适游十大适游景区景区适游指数•景区“适游指数”基于景区热度指数、客流压力指数、交通便捷指数与服务设施指数综合计算得到;•该指数值较高,表明景区周边交通相对便利、景区热度较高,景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供给水平较高,能够承受更高的客流压力,意味着景区相对“适游”;•在所研究景区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丽江古城为最适游景区前三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
9
颐和园
北京市
10
千岛湖风景区
浙江省
景区热度指数
• 报告基于地图搜索大数据计算景区受关注度、 地图 位置大数据计算景区客流指数,综合计算 得 出 景 区 “热 度 指 数 ”,以综合反映景区关注度及 客流情 况,并给出了全国最热门景区TOP10列表。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夫子庙- 秦淮风光带景区的 热度指数较高,且显著高于上榜的其他景区;
丽江古城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西塘古镇景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凤凰古城 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千岛湖风景区
注:分析基于旅游大数据
20.00%
十大适游景区
40.00%
60.00%
80.00%
100.00% • 景 区 “ 适 游 指 数 ” 基 于 景 区 热 度 指 数 、 客 流压力指数、交通便捷指数与服务设 施指 数综合计算得到;
• 上榜景区中,北京有3个,浙江有2个,占据半壁 江山。
注:分析基于搜索大数据、位置大数据
2-2. 景区客流压力指数(二级指标) —— 香山公园在全国热门景区中客流压力相对较小
十大热门又不挤景区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景点名称 香山公园
黄山 三清山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堂寨风景区 五大连池风景区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第二章:景区热度与客流压力
2-1. 景区热度指数(二级指标)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全国最热门
十大热门景区
排名
景点名称
所属省份
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
2
夫子庙- 秦淮风光带景区
江苏省
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市
4
丽江古城
云南省
5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广东省
6
凤凰古城
湖南省
7
故宫博物院
北京市
8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所属省份 北京市 安徽省 江西省 山西省 吉林省 安徽省 黑龙江省 辽宁省 上海市 湖北省
景区客流压力指数
• 对所研究的全国热门景区,以游客有效游览区域计 算景区有效面积。
• 结合客流指数及景区有效面积数据,报告分析计算 了各景区的客流压力指数,并排序给出了客流压力 最小景区TOP10。
• 上榜景区兼具热门和客流压力较小的两个特性;
景区入选较多;
• 浙江省(6个景区)、贵州省(4个景区)和山 东省(4 个景区)入榜景区个数依次为前三位;
• 浙江省上榜景区热度较高,同时,交通便捷度较 高、服务设施较完善,具有较强服务能力, “适 游 指 数 ”较 高 。
• 贵州省上榜景区服务设施指数处中上水平,由于 交通便捷度较低,导致景区热度及客流压力较 低,相比服务能力游客数量较少, “ 适 游 指 数 ” 较高。
适游景区分省份分布情况
7
6 6
5
入 选
4
头
部景3区个 Nhomakorabea数2
1
44 333333 2222 1111111111
0
浙贵山安北湖湖江陕福广四云海河黑吉江辽青山上天江州东徽京北南苏西建东川南南北龙林西 宁海西海津省省省省市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江省省省省省市市
省
注:分析基于旅游大数据
在入选的50个最适游景区中: • 所含景区共来自23个不同省份,南方省份头部
主要评价指标
参考指标
一级指标
适游指数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热度 指数
关注度指数 客流指数
客流压力 指数
交通便捷 指数
景区内平均承载压力
周边拥堵延时指数 公共交通便捷指数
服务设施 指数
旅游服务设施数量 服务设施客流压力
厕所客流压力 餐饮客流压力
口碑 指数
好评/差评率 游客评论积极性指数
指标融合计算方法说明
报 告 指 标 分 三 级 构 成 。 一 级 指 标 为 “适 游 指 数 ”, 从 景 区 热 度 、景区客流压力、景区周边交通便捷程度、景区内服务设施及旅游供给水 平四个角度综合评价景区游玩的适宜度。二级指标分别对应于“ 适 游 指 数 ” 的 各 个 子 维 度 ;此外,报告还根据景区好评情况计算了“ 口 碑 指 数”,作为参考指标。一、二级指标由下一级指标融合而成,三级指标由旅游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直接计算得到。
• 该指数值较高,表明景区周边交通相对便 利、景区热度较高,景区内公共服务设施 及旅游供给水平较高,能够承受更高的客 流压力,意味着景区相对“适 游 ” ;
• 在所研究景区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夫子庙- 秦淮风光带景区、丽江古城为 最 适游景区前三位。
1-2. 分省交叉对比分析 —— 浙江省入选头部景区数量最多
“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相对水平越高;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水平越低。
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 1)各项指 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处
理,并考虑指标的正反向进行调整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
标的比重
4 )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各项指标权 重
排 名 得 分 方 法 ——TOPSIS 1)对于反向指标采用取倒数进 行同向处理,然后进行数据规范化
2)利用欧式距离计算与最优最劣目标的距离,并乘以权重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3)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值越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优秀。
第一章:景区“适游指数”
1-1. 景区适游指数(一级指标)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最适游
景区适游指数 0.00%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夫子庙- 秦淮风光带景区
2018-2019中国主要旅游景区 大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及指标构成说明
报告选取了全国各省最热门的景区共计600余个,基于旅游大数据、交通大数据,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为研究时段,从热 度、 客流压力、交通便捷度、服务设施及旅游供给水平、口碑5个维度对景区作综合分析评价,并给出了各维度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计算结 果。
在本报告中, “热 度 指 数 ”、 “交 通 便 捷 度 指 数 ”、 “服 务 设 施 指 数 ”、 “口 碑 指 数 ”和 综 合 指 标 “适 游 指 数 ”均 由 对 应 子 指 标 融 合 计算构成。上述各“指数”计算方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熵法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学术领域的 各类 报告中得到广泛普遍应用);同时,采用TOPSIS正负理想解的计算进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