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后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后肺功能的影响

1 . 1 一般资料
C O P D患 者 8 6例 ,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 状与生命 体征检查 、 肺 功能检查及 x线 片检 查 , 根 据 中华 医学 会 于 2 0 0 2年 出台 的
C O P D诊 治指南确诊为 C O P D患者 ; 排除精 神障碍 、 胸膜疾 病 、 气体心肺疾病及胸廓 畸形患者 。8 6例患 者均在我 院接受常规
化碳潴 留及 缺氧问题得 到改善 。 在C O P D患者接受呼吸训练时 , 精心护理干预可 提高训练
1 . 2 方法
2组 患者 均 在 医护人 员专 业指 导 下展 开 呼吸训
练: 立式呼吸 , 患者并拢 双腿并上举 两臂 , 吸气 , 将手 臂放下 的 同时呼气 , 重复动作 1 5次 ; 坐式 呼吸 , 患者将 双腿 盘起 , 将手 放
有 可 比性 。
注: 与训练前 比较 , P< 0 . 0 5 ; 与对照组 比较 , P<0 . 0 5
3 讨

C O P D具 有不完全 可逆 特性 , 虽每次 急性发作 后临床 症状 得 以缓解 , 但患者 胃功能仍会继续受损 。在对 C O P D进 行治疗 时, 现有药物与治疗方法均不能对患者肺功能降低趋势予 以彻 底 阻止 , 只能对 肺功 能下 降加 以延缓 j 。呼吸训 练 属于 康复 训 练方法之一 , 可对患 者通气功能加 以有效改 善 , 使 患者二氧
通过精 心科学 的呼 吸训 练 , 显著改善 , 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结论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呼吸训练 ; 肺功能 ; 护理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2 A一 0 0 9 8 — 0 2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对策作者:赵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案。

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8月~2012年4月入住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探讨。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肺总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训练;肺功能;护理对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主要与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有关[1]。

确定气流受限最重要的检查是肺功能检测,经证实,适度的呼吸训练对提高肺功能有一定效果,为了探讨呼吸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河南省济源卫校附属医院选取64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总结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0年8月~2012年4月入住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无特殊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由症状+体征+病史+肺功能检查确诊。

男38例,女26例,年龄62~83岁,平均73.4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相关疾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呼吸功能训练对患者采取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结束后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

给予患者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分为:①缩唇呼吸:保持口唇闭合,使用鼻子进行呼吸,吸气时,将腹部随吸气运动鼓起,保持屏息2 s,呼气时,将口唇以适当的力度缩回,缓慢呼出气体,同时腹部随呼气运动下降,呼气时间维持在8 s,每天将训练进行4次,每次进行15 min。

②腹式呼吸:采取坐位,放松全身肌肉,并维持胸部不动,将一手置于腹部,一周置于胸前,深呼吸至最大肺容量,然后屏息,时间维持在6~10 s内,然后缓慢呼气,将呼气时间维持在10~20 s内,每天进行锻炼4次,每次进行10 min。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

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2例分为呼吸训练组70例,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病例与训练前、训练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呼吸训练组训练后肺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护理呼吸训练,效果明显,显著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阻肺病;肺功能影响;护理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在北方本病更为高发,由于本病造成呼吸功能降低出现运动限制、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全球第4位社会经济负担疾病,第3位致死病因,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颁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排除其他对肺功能有影响的心肺疾病。

1.2 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2例,其中男86例,女5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9.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13年,平均3.6年。

将本组病例分为呼吸训练组70例,对照组6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程度上无差异。

1.3 呼吸训练方法由资深护士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后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对抗阻力呼吸训练方法[2],患者采取全身放松舒适体位,左手放于胸部,右手放于腹部,将口闭严,用鼻深吸气吸气时腹部外凸,吸气至不能再吸,选取合适的气球,含住气球,然后缓慢呼气,将口唇缩起呈吹口哨样,尽力将肺内气体全部吹入气球内,同时收缩腹部,使腹部手随呼气凹下;训练每分钟8~10次,每次训练20~30 min/次,每天进行3~4次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

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过度换气,对患者进行随时指导。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塞性肺 气肿 1 2例 。 12 方 法 采 用 自身 前后 对 照 的方 法 ,2例 经 治 . 3 疗 处 于康 复期后 责任护 士开始指 导患者进 行 呼吸训 练, 症状 明显 改 善 后 出 院 继续 训 练 , 别 于 训 练后 分 3个月 及 6个 月 复查 肺 功 能 , 院患 者 可 通 过 复查 出 进 行观察 , 护士定 期 电话 随访 患 者 呼吸 训练 技 术 的 执 行情况 , 其训 练 6个 月后 的肺 功 能 指标 与 训练 取 前 资料 比较 。 1 3 呼吸操锻 炼 方法 ( ) 唇 呼吸 : . 1缩 嘱患 者 吸气
呼, 平静 深 呼 吸 4—8次 , 臂 吸气 , 胸 呼气 4~ 展 抱 8次 , 双臂 屈 伸 4~8次 , 吸屈 呼 , 手 抱 膝 时 吸 伸 双 气 , 胸时 呼气 , 交替 4— 压 左右 8次 , 手分别搭 同侧 双
会CP O D康复期 患者 呼吸功 能 训 练方 法 , 愈来 愈 已 引起 护理 同仁的重视 。20 04年 8月至 20 0 6年 8月 , 我 院对 3 2例 C P O D患者进 行呼 吸功 能训练 , 观察 其 训练 前后 患者肺 功能及 脉搏氧饱 和度等 临床指标 改 善情况 , 现作报道 。

腹 部 , 部尽 量保 持不 动 , 气 时稍 用力 压 腹 部 , 胸 呼 腹 部 尽量 回缩 , 吸气 时则对抗 手的压力将 腹部鼓 起 , 同
[ 收稿 日期 ]20 482 0 89 - 0
3 讨论
CP O D是一组 多发病 和 常见 病 , 因复杂 , 病 发病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护理部 , 90 2 00 3 [ 者简介 ]耿利琼 (9 7一) 女, 作 15 , 副主任护师.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1-11-16T03:43:31.684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0期作者:陆洁[导读] 目的本文针对呼吸训练进行详细研究陆洁石狮市医院福建石狮362700【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呼吸训练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对肺功能的影响与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选取了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

研究组选择呼吸训练(30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30例)。

对两组病人训练前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同时判定护理措施的优势。

结果研究组病人训练后肺功能指标优势显著,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后,可改善病人肺功能,此项措施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哮喘或者胸闷等症状【1】。

随着病情不断地发展,病人会有呼吸困难、持续咳嗽等症状,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亦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减轻病人痛苦,在此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呼吸训练与护理,会增加治疗效果【2】。

本文将呼吸训练运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对其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选取了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

研究组选择呼吸训练(30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30例)。

分析病人资料,研究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14/30、女16/30,年龄区间34-78岁(56.31±2.35)岁;参照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13/30、女17/30,年龄区间32-78岁(55.26±2.04)岁;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可开展本研究。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DOI:10.16662/ki.1674-0742.2024.07.152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陈丽娟,黄洪碧,林碧清莆田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福建莆田351100[摘要]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观察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 s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EV1/FVC]、运动耐力[6 min步行测试(6 Minutes Walk Test, 6 MWT)]与呼吸功能障碍[伯格量表(Borg Scale)]、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Breath Questionnaire, SGRQ)]。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EV1(1.64±0.32)L高于对照组(1.46±0.31)L,FVC(2.32±0.47)L高于对照组(1.97±0.51)L,FEV1/FVC(65.17±3.02)%高于对照组(59.2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3,2.764,7.631,P均<0.05);观察组的6 MWT远于对照组,Borg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疾病影响、日常活动以及SGRQ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改善肺功能有积极帮助,可明显提升运动耐力和呼吸功能,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摘要】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训练,评价分析其在改善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从我院收集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意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为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另外49例则作为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针对性的呼吸训练,比较评价两种不同干预方式的干预效果。

结果:实施干预前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呼吸训练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有重要价值,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训练;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11-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较大[1]。

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呼吸训练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为评价分析呼吸训练在改善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采用常规干预及呼吸训练两种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干预,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意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55-79岁,平均(67.9±6.3)岁;另外49例则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58-80岁,平均(68.3±5.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同时开始针对性的护理训练,一天两次,一次20min。

呼吸训练的具体措施如下。

1)缩唇呼吸。

叮嘱患者紧闭嘴巴,利用鼻子对呼吸进行控制,适当收缩唇部呈吹口哨样,然后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控制在4-6s,呼气时应叮嘱病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对唇部收缩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收缩过大或过小而造成不适感,每次应连续练习3min。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摘要】目的采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护理,探讨该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过的COPD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6个月后的肺功能情况。

结果与进行呼吸训练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都非常显著,但观察组的患者,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的更明显,且两组患者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且在进行呼吸训练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护理,能够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有效提高。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影响;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过的COPD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其年龄均在60~75岁,平均年龄为692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应的检查,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相关诊断标准。

将被选出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均在62~73岁,平均年龄676岁;对照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均65~75岁,平均年龄686岁。

两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及其他个人基本资料间的差异,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呼吸训练法为患者所进行的呼吸训练,所有动作均应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训练时间为6个月,待6个月的训练后,对患者进行肺功能的复查,探讨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进行呼吸训练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缩唇呼吸,将口唇闭起,用鼻子进行吸气,然后将唇缩起,留出一小孔,将气慢慢呼出。

呼出气体的过程时间应为吸入气体过程所用时间的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延 续 护 理 ;腰 椎 结核 患 者 ;生 活质 量 ;
【 中图分类号】R 7 4 9 7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4 — 0 4 2 0 — 0 1
前言 :腰椎结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具有病程 长、易复发 、难治愈等特点, 严 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生命质量。脊柱结核患者病程通 常较长 , 并发截瘫 , 其中 又有约 8 5 % 的截瘫 患者系胸椎结核 引起 。因此, 加强胸腰椎结核患者 的术后护
延续 护理是具有高级实践经验 的护士对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 或稳定过程 中
2 5 6 7岁, 平 均年龄 ( 4 5 . 5 士3 . 7 ) 岁; 病程 3 个月一 6 7 年, 平均病程 ( 4 3 士1 . 2 ) 。 在一
般资料对 比中,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 比性。 1 . 2方法 对 照组行常规护理干 预 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 加强住 院期 间营养 支持 , 预 防和护理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症等 。 基础护理 : 为预防压疮 要定时为患 者按摩 、 翻身 , 1次 , 2 h , 在翻身的过程中必须保证 翻身动作正确 , 即保 持脊柱的 水平 直线位 , 保 持胸 、肩 、髋 、腰于 同一平面上 ,防止脊柱扭转造成植 入的骨 块移位 或松动。 保持手术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 局部引流通畅。若敷料有渗出或引 流不畅 , 应查明原因 , 及时报告 医生 。 此外 ,术后置胸膜腔闭式 引流管 时,应严
经 延 续 性 护 理 干 预后 , 研究组 S A S 量 表 分 值 显著 低 于对 照 组 及 干 预 前 ; S F 一3 6健康结果量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干预前 。结果说 明, 延续性护理 干预可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
3结 论
3 1延 续 护 理对 腰椎 结 核 患 者 在 治 疗 中的 意 义
医的需求 , 提高 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 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促进患者康复具 有重要 意义。 3 . 2 延续护理护士要求及 注意事项 延续 护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 以下条件 : 具有 2年以上脊柱外科责任护士 的工 作经历 , 脊柱外科专科护士 ,良好 的沟通协调及表达能力 。 脊柱外科工作 中带教 老师或骨干护士。 根据 以上条件随机选出 8 名护士 , 由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培训 , 培训 内容重点 突出胸腰椎 骨折延续护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和方法与家庭访视 的规 范和方法以及资料收集 的内容 和要求 。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咯血的观察 、 救治与 护理 ,了解介入治疗 的过程及所有并发症 ,做到围术期的仔细观察和整体护理 , 以使护理工作得到显 著提高。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 7 0 例腰椎肺结核患者的案例 ,说明 了 , 延续护理 干预可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减少 患者 的焦虑和疑惑 。 在术后 , 促进患者的身体恢 复 和使患者心情更加愉快。总之, 针对腰椎结核患者, 在常规院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延续护 理措施干预, 可 以有效 降低疾病再次复发几率 , 消除负面情绪, 保障生 活质 量, 适于I 临床推广与应 用 ,希望对腰椎结核患者 的康复有更深的促进作用。
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探讨延续护理对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护理质量的干 预方法及效果 ,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
1 . 资料 与方法
2 结果 两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对比
1 . 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1 3 年1 月一 2 0 1 4 年1 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腰椎 结核手术 患者 7 0 例。 人选标 准: 确 诊为需要采取 手术治疗者; 患者对 本次护理研究 知情, 并 签定知情 同 意书 。排除标准: 患者无法坚持完成本次研 究; 椎体受 累超过 3 个月; 合并严重心 、 肾、 肝功能性疾病者; 治疗前有心理疾病者; 胸腰椎联合骨折或畸形者; 治疗前无生 活 自理能力者; 资料不全者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 7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3 5 例 ,对照组 3 5 例 。研 究组: 男2 0 例, 女 1 5 例; 年龄 2 5 — 6 8岁, 平均年龄( 4 5 . 5 士 3 . 5 ) 岁 ;病程 3 个月一 6 . 8年, 平均病程. ( 4 2士 l 3 ) 年 。对 照组: 男 l 9例, l 6例; 年龄
摘要 : 目的 : 探 讨延 续护理措施对腰椎结核术后 患者 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为解 决腰椎结核患者术后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和临床 条件 。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 0 1 3 年1 月2 0 1 4 年 1 月腰椎 骨折 患者 7 0 例 ,将未 实施延续护理的 3 5 例作 为对照组 ,实施延续护理的 3 5 例作 为观 察组 ,对 照组 实施传统复诊及 电话随访 ,观察组 实施延 续护理。比较两组 出院时和 出院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 ,患者的各 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 于护理前 ,而 实验组 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 组S A S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S F一 3 6健康量表分值显著 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延续护理能显著改善胸腰椎 骨折 出院后l 心理状态 , 提 高生活质量,运用整体 护理对胸腰椎 结核 患者实施术后 干预 ,可 以有效降低疾病再次复发几率, 消除负面情绪, 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研 究
F 家 庭 心 理 医 生 a m i I Y p s y c h o I o g i c a I d o c t o r
王 丽 萍
2 0 1 5 年 4月第 4期
延续护理对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生活质 量的影响
( 哈尔滨 市胸科 医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5 6)
密观测引流管的水柱波动情况及 引流液的颜色 、 量、 性状 。 功能锻炼 : 术后 1 d开
提供家庭 随访服务及 详尽的出院后实施计划。近年来, 随着医疗护理工作的不断 变化与完善, 延续性 护理模 式也 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显示延续护 理干预 可显著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开展延续护理服务 可以满足人们群众看病和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