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疾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
患者主要表现是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
慢阻肺患者中超90%是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因病情加重而经常住院。
因此,要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对延缓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以及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命质量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慢阻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一、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1、接受、支持与合理解释:很多老年患者来到医院后,停止了工作与家庭生活,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会增加内心的不安,害怕受到医护人员的冷落,病友的不友善等,所以住院期间希望有更多的人探望自己。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工作,友善亲切的对待每一位病人,多与患者沟通,注意语言轻柔,态度温和,一视同仁。
细心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每个楼层配后的设备与设施等,介绍医院的作息时间与陪伴制度,让患者充分了解住院生活的相关事宜,消除不安与陌生感。
同时向病房内其他病人介绍新来的病友,促进其建立和谐的相处关系。
经常走进病房了解患者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如协助其翻身、帮其拍背或者订饭打水等,多与患者聊天,倾听他们内心的感想,适宜的做出解释等;多鼓励支持患者积极进行治疗,每天要多次强调“疾病肯定可以好的”,充分接受与了解后,可针对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2、启发性的心理护理:多讲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是如何克服不良情绪,取得有效且良好的康复效果,通过成功事迹的启发,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恢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营造良好的环境与舒适的氛围:医院的生活总会让人觉得疲惫,即使是躺在床上休息也会感觉很累,因此,应美化医院环境,根据患者病情组织一些看书或听广播等活动,增加患者间互动话题,促进患者放松心情,减少孤独感,增加医院生活的乐趣,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指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1、让患者更多了解疾病:科普疾病诱因、发病时症状以及如何康复治疗等,让患者了解疾病形成以及康复的全过程,认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上的疾病,包含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
患这个疾病的人数量有很多,病死率也很高,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可以治疗以及可以提前预防的疾病。
因为这个疾病呈缓慢的发展,呼吸肌长期的在收缩,导致呼吸肌疲劳,一旦出现感染,就会产生呼吸肌功能衰竭,导致患者缺氧。
所以如果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被影响,甚至会逐渐丧失一些器官功能,并也给家庭带来很严重的经济上的负担。
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之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是肺功能还是较差,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和自身防御下降,加之外界的影响因素,会导致病情经常反复发作,而产生各种肺部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是因为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到了限制,有大量的颗粒和气体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咳痰、呼吸急促、咳嗽等,严重也会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患者病情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康复治疗,但如果肺气肿并发生病变,则损伤就会不可逆。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很有必要让患者知道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这也是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进行康复护理之前也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肺功能、心功能等,根据检查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果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1、加强营养吸收:百分之五十的住院病人,都有营养不良的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因为身体能量的消耗,胃肠的吸收也有了障碍,代谢能力也不如从前,所以会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由于食物的营养没有被吸收,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发感染。
而免疫力功能低下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病情进入稳定期的时候,会出现食欲不好的情况,所以在患者康复护理期间就应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给予合理的营养食谱安排。
并且,在这个期间,应该积极的加强患者对营养的摄入,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的摄入,鼓励患者进食,多多变换食谱,刺激患者的食欲;提醒患者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摄入维生素,也要多吃蔬菜,少量多餐,这样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以防患者无法排便或者不通畅引起并发症。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指导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指导金塔县人民医院连晓红何丽萍摘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保健指导,是中医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通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出院后的保健指导、从情志的调护、环境舒适、动静结合、饮食护理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论述。
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认识中医整体护理。
由西医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向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将更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出院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包括祖国医学的咳嗽、哮喘、肺胀等证。
除正确的治疗外应配合恰当的护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出院知道是中医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出院后的疗养可提高巩固疗效,是疾病争取进一步好转和痊愈的重要措施,亦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保证。
因此,笔者结合临床护理体会,谈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指导。
情志的调护1.1七情是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七情太过则伤五脏,情志激强可持久的作用于机体,若超越了机体的自我调解范围,可导致机体升降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五脏功能紊乱可诱发或加重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康复的重要保证。
1.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孤僻和失望的心里。
针对这种情况,应做好患者的心里护理,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同时也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工作,耐心解释,使其配合,关心体贴患者,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乐观向上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怡情放怀,可愈此病。
一、环境舒适,起居有常2.1 祖国医学认为:“六淫”是治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虚邪之风,避之有时”才能保持健康。
气候的变化,烟尘、刺激性气体等都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原因和诱因,因此,居室环境需保持清洁舒适。
2.2 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安静舒适无烟尘,尤其应注意气候的变化,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多为老年人,久病正气虚弱,对气温的变化很敏感,故被褥薄厚要适易,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避免受凉感冒:同时应注意室内异味或花粉刺激引起过敏而诱发此病,同时还应定时休息,早睡早起,保持生活规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狭窄、呼气困难和肺组织气肿形成。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1.戒烟烟草烟雾是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必须坚决戒烟。
医生可以提供戒烟计划、药物辅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戒烟。
此外,患者应避免被动吸烟和避免接触其他空气污染物。
2.药物治疗3.合理饮食4.适度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例如散步、游泳或参加呼吸康复训练课程。
5.呼吸康复呼吸康复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康复包括呼吸训练、营养指导、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6.合理用药除了长期维持治疗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还需要根据症状进行急性发作时的药物应用。
常用的急性期治疗药物包括快速作用的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7.预防感染8.定期复查总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呼吸康复、合理用药、预防感染和定期复查。
这些指导措施有助于管理疾病、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施健康指导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并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和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

唇 ( 口状) 慢呼气 并收腹 , 廓 自然下 降。呼气 时 间 以 鱼 缓 胸
患者耐 受能 力而定 , 此反复 , 如 循序渐进 。锻炼 时间及 次数 以无疲劳感 为宜 , 最好在户外活动或 体育锻 炼中进行 。
3 6 氧气治疗 : . 慢性肺气肿 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或潜在低 氧 血症 , 尤其夜问明显。低氧血症 可致多脏 器功能不全。长期坚 持夜间持续低流量( ~ / i) 1 3L mn 吸氧 >1 , 2h 能延缓疾病进展 、
严重程度或诊断肺部疾病 的类 型。检 查时需 得到病 人 的充
分配合 。因为呼吸功能可受许 多因素影响 , 以在检查时 必 所
须重复多次进行 , 取其 比较恒定 的值 。检 查 内容包括 : 容 肺
量: 常用指标 为肺活量 ( C) V 。通气量 : 常用指标 有最 大通气 量 ( V。 称 最 大 自主 通 气 量 ) 时 间肺 活 量 F C 或 NV 又 和 V F V, E 或称用力 呼气量 。血气分析等 。
药物进行疾病 康复期护理。结果
肺患者极为重要 , 同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 气肿 ; 康复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7 . 435
文章 编码 :0 1 11 20 ) 1 0 0一 2 10 —83 (0 8 0 —07 O
【 文献标识码】 B
分成 6级 : : 0级 虽存在有不同程度 的呼吸功能 减退 , 活动 但
如常人 。对 日常生活能 力不受 影响 , 即和 常人一样 , 不过 亦 早 出现气短 、 气促 。1 : 级 一般劳动 出现气短 , 正常 时 尚未 但 出现气 短。2级 : 平地 步 行不 气 短 , 度 较快 或登 楼 、 坡 速 上
慢阻肺护理

慢阻肺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必要时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
2.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
3.保持病室安静和整洁,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4.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心功能不全时进食不要过饱,限制钠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
5.氧疗:呼吸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1-3L/min,当严重低氧血症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可适当增加吸氧浓度。
二、对症护理1.咳嗽、咳痰、喘憋1.1协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咳嗽时坐起,身体前倾,给患者拍背鼓励其将痰咳出。
1.2痰液粘稠时多饮水。
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1.3祛痰止咳:常用化痰药有沐舒坦(氨溴索)、标准桃金娘油(吉诺通)、糜蛋白酶等。
1.4雾化吸入:可选用化痰药、解痉平喘药进行雾化治疗。
1.5观察用药后痰液是否容易咳出及痰液的变化。
2.呼吸困难2.1选择正确的氧疗方法。
2.2保持呼吸道迟滞。
2.3按医嘱正确给予药物治疗。
2.4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高热3.1根据症状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3.2观察用药后患者体温是否下降,咳嗽咳痰是否减轻和消失,肺部XXX是否消失,同时关注抗生素的副作用。
3.3给予物理降温和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三、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咳、痰、喘症状、发作工夫及诱发因素,尤其是痰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2.留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的变革,定期检测和记录,急性期留意观察呼吸艰巨、紫绀、心悸、胸闷、烦躁、表情淡漠、精神错乱、神志恍惚、嗜睡、昏迷等肺脑的施展阐发。
3.并发症的观察3.1气胸:观察有无胸痛、咳嗽、气急、呼吸艰巨等。
3.2Ⅱ型呼衰:观察有无呼吸艰巨、紫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3.3肺源性心脏病:观察有无心悸、气短、尿少、下肢浮肿等。
四、健康教诲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及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加重期、卧床休息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防止过冷过热易引起便秘产气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发泪、呼吸困难的程度
观察有无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
(三)对症护理1、促进排痰;鼓励患者咳嗽,指司患者正确咳嗽,促
进排痰,痰液较多或无力咳嗽者,遵医嘱使用祛痰剂或给予雾化吸入。
2、改善通气状况.缓解呼吸困难。
(1)呼吸功能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气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主位(体弱者半卧位,坐位)吸气用鼻吸入, 胸部不动,尽力挺腹,腹壁向外突出。
呼气时用口呼气,同时收缩腹肌。
缩唇呼气训练;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气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吸与呼时间比:1:2或1:3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
(2 )氧疗:提倡进行长期家庭氧疗(LTOT)采取低流量(l-2L/min)低浓度(25%〜29%)持续给氧,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五)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目前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操作时都应尽早告知患者,教会患者缓解焦虑,如散步、听轻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护理
按内科及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呼吸频率、型态、节率、有无紫绀等缺氧情况。
2、注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的变化。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气味及量等情况。
4、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
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
2、合理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
3、按医嘱正确使用雾化吸入疗法。
4、正确留取痰标本,血标本。
5、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指导正确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痰液较多不宜咳出时使用祛痰剂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6、多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软食、少量多餐,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
7、按医嘱定期使用无创辅助呼吸机。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戒烟,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
2、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正确咳痰的方法。
3、指导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方法。
4、指导患者正确并坚持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
5、指导患者家庭氧疗。
6、根据病情可进行呼吸操、太极拳、气功、定量行走、登梯练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一)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肺气肿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
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本病为慢性病变,病程长,一般得不到根治,影响健康和工作。
为此,在本病的缓解期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是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的。
总结如下。
1目的及方案
1.1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期,延长生存时期,使病人能够带病延年。
预防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增进呼吸功能,增强心理健康。
1.2方案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在制定康复护理方案时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按病情的不同阶段分步骤教导,向患者宣传有关本病康复护理的知识。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与护理,让患者做循序渐进的运动,提高对运动的耐力,并逐步进行耐寒锻炼,有条件者可进行氧疗,劝告患者戒烟并注意饮食的调整。
2具体锻炼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以呼吸系统康复为主,为此患者可进行如下呼吸锻炼。
以提高呼吸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增加呼吸的有效性。
改善通换气功能。
2.1腹式呼吸做法,全身放松,采取上身前倾位,吸气时有意识鼓腹,呼吸时收缩腹部,可以用自己的手置于腹部,略加压力,加大腹腔压力。
长期锻炼可增加膈肌运动幅度。
2.2臀高位呼吸患者取臀高位,类似胸膝位,利用内脏对横膈的压力,在呼气时增加横膈运动幅度。
2.3吹蜡烛即对一排蜡烛吹气,从近到远,逐渐增加吹灭蜡烛的根数。
2.4吹瓶练习串连两个瓶子,瓶内置水,用力将甲瓶内水吹向乙瓶。
2.5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样,呼吸须按节律进行,吸与呼的时间之比为1:2~3。
这使肺内残留气减少,吸气量增加,肺泡内氧分压增进,使氧气吸入增加,提高气道内压,防止气道过早闭合,增加呼吸的有效性。
2.6咳嗽和哈气技术指导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它可以因气道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咳嗽也可以在主观控制下产生自主性咳嗽。
但是咳嗽只能将支气管树第6~7级内的分泌物向近端移动,更远部位的分泌物则需要其它技术进行清除。
哈气技术是将声门打开的咳嗽,其要点是咳嗽是发出“哈”音。
由于咳嗽和哈气技术均可以增加气道阻力,尤其在低肺容量时,所以必须与呼吸操交替进行训练。
2.7深呼吸技术的指导深呼吸通常指胸式呼吸,目的是增加肺容量,使胸腔充分扩张。
方法是:患者处于放松体位,经鼻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憋气几秒种,以便使部分塌陷的肺泡有机会重新扩张。
然后经口腔将气体缓慢呼出,可以配合缩唇呼吸,使气体充分排出。
3放松疗法
肺气肿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同时由于呼吸肌肌力减弱,呼吸时常过度使用颈、肩和上胸部肌肉进行代偿。
所以指导患者尽可能全身放松,尤其放松颈、肩和上胸部肌肉,是纠正异常呼吸模式的重要技术。
嘱患者将需要放松的肌肉先尽可能地收缩,然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