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山地的形成》精品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山地的形成》精品课件

① ② ③
不透水层
a
储集层
⑶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的 开采之后,抽出油量会逐渐减少, 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 因是 : 水的比重大,注入的水会下沉到储
集层的最下部,从而抬高石油的液
面,增加石油的可开采量。



a
⑷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A )
不透水层
储集层
A 沉积作用为主
B 火山爆发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地的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
富士山
华山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山岳(山地)按成因可
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三种类型,它们的形成和发 展都和 内力作用 有关。
山岳篇
黄 山
——
黄五 山岳 归归 来来 不不 看看 岳山 明 。,
徐 霞 客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一)褶皱山
成因:地壳运动强大的 挤压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 生一系列的 波状弯。曲
(2)修建b镇到d 城市的公路没有 走直线,绕道经 过c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例题】台湾省修建的铁路 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 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读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 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 路路建设的影响( )
A 河流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矿产因素
三 火山
1 火山成因 2 火山的构造 岩浆活动 3 火山的类型
(三) 火山
熔岩高原
1、成因: 岩浆活动 火山
2、构造:
岩浆活动
火山类型
1、活火山(active volcano) 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如
维苏威火山,富士山 2、死火山(extinct volcano)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山地的形成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山地的形成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山地的形成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之后,我们满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学期!现在请跟着我,一起熟悉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

1. 对“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内容的处理。

褶皱和断层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而地壳运动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和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板块的运动情况以及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最好是借助多媒体把褶皱和断层形成的过程用动画演示出来,同时要提出观察的要求:①岩层受什么力的作用?②岩层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岩层最终的形态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并能总结出两者的特征,并把两者作对比,为以后在实际当中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打下基础。

2. 对“背斜与向斜”的内容处理。

背斜与向斜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两者的特征来区分二者,而特征的讲授要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建议背斜与向斜的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老师最好以图表的形式作总结,其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判断岩层的新老的方法。

3. 对“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内容处理。

背斜向上拱起发育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峰所在断块沿断层线自下而上推挤,覆盖在相对下沉的断块上部,后期由于剥蚀作用,残留的老地层覆盖在新地层之上,形成飞来峰。

答案:D3.火山岛屿1至4主要由下列哪种岩石组成()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解析:火山岛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

答案:A想要更好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因此为同学们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成绩,相关内容请看【高一地理必修】栏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件 (共33张PPT)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比较下面两组数据,阐述在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公路 最大限制坡度 7%-9%
铁路
表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3%
项目 山地/平原 山地/丘陵
土石方 1.5-2 1以上
桥梁与隧道总长度 造价 7-11 2.2-3
2-3
1.5
表4.2 不同地形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比与造价比
3﹑火山
(2)组成:包括 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
a.火山口: 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
(未被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会积 水形成湖泊。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五大连池
美国火山口湖
长白山天池
b.火山锥
是由火山碎屑物和喷涌出的岩浆在流动过程 中堆积成的锥形体(一般上部陡,下部缓)
2 ﹑断块山
(1)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的张力和压力,超过岩石的承受 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 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块山

山 华 山 庐 山 汾河 谷 地 东非大裂谷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 考察时,你会怎样判别断层呢?
(1)讨论: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 (2)验证:查阅资料,验证讨论的结论。
(3)断层的形态
①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 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 地貌。
②垂直方向:
a.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地垒
泰山等
如: 庐山、
华山、
b.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地堑
如:汾河谷地等
———默拉皮火山
默拉皮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火山,是印尼130个火山中活动是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34张PPT)

如果你是一名地质学者, 在野外 地质勘查的时候,要找油、找天然气或 找水,应该找向斜还是背斜?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褶皱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比较下面两组数据,阐述在山区优先发展公 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当我们旅游欣赏 风景时,也许只看 到这些山岳外表上 的奇特美丽与雄伟 壮观,但当我们用 一双“地理的眼睛 ”来看他们时,我 们便会想到:它们 是怎样形成的呢? 又有哪些类型呢?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地垒
地堑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断层的分类:
a.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b.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 如 华山,泰山,庐山等断块山。 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五大连池
美国火山口湖
长白山天池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火山口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新人教版地理①必修4.4《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地理①必修4.4《山地的形成》课件
交通运输线路延 伸的方向
主要分布在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
迂回前进 呈“之”字形
这里地势相对和 缓,施工难度较 小、建设和运营 成本低
地势起 伏大
小 结 :
4.2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 ——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的
二、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 三、火山
——由岩浆喷出地表堆积而形成。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
(一)褶皱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 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 位——褶曲
背斜和向斜
1、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原始地貌)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区公路选线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河谷地带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
沿 等 高 线 延 伸
滇藏公路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 选择 表 以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现 修建公路的成本 原 和 因 难度均低于铁路 交通运输线路的 分布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 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C A.渭河平原 B.青藏高原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 ①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 因此在___ 该处为向斜构造,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67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67张PPT)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地壳运动
岩层
变形 变位
地质构造 构造地貌
貌地 质
褶皱山——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 和谷地的统称
构 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造 的统称

火山——是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的结果
一、褶皱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下,
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 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示意
2、断层的分类
(1)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
地貌。
(2)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地垒——相对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泰山、庐山
地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3、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 场。
4、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开发地下水应寻找 向斜构造。
5、如果岩层中含有煤、铁等矿产资源,一般保留 在向斜构造的地下,因此找矿应该在向斜处找。 而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岩石中的矿产很可能被 侵蚀搬运走了。
地质构造与石油 返回
即时巩固:读下面的断层剖面图,回答: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 位——褶曲
一、褶皱山
一、褶皱山——背斜
1、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一、褶皱山——向斜 1、形态: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 从 地 貌 看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原始地貌)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原始地貌)
向斜成山?!
向斜成山
岩性地比下较水坚,硬便不容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83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83张PPT)
4、山区公路一般选择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 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Page 72
思考
1.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阐述在 山地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二线类型 公路 铁路 最大限制坡度 7%~9% 3%
4.2不同地形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比与造价比
Page 81
练习:读”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丁处地质构造类型是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 部分岩层较新,两翼 ,判断理由 岩层较老 ;
2、乙处地质构造类型是 背斜 ,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 的原因是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使顶层岩层缺失 ;
3、丙处地质构造类型是 断层 ,判断理由 岩层断裂并沿着 ; 断裂面发生位移
Page 28
(二)褶皱山 1.概念: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形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简称。
2.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 3.规模: 褶皱山大的可绵延数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 4.世界的两大褶皱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Page 29
Page 30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 十米,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
地质构造的应用: 背斜找油气,挖隧道,顶部地带宜建采石场。 向斜找水,钻矿(找煤铁),建大坝。 断层找水,不能建大坝、铁路等大型工程。
Page 56
三、火山
Page 58
3.火山
压力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 作 用下,沿着地壳的 中央喷出口 或管道喷出。 火山口 (2)组成:包括 和火山锥两部分。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熔岩高原
Page 27
活动题P74
1、乙是背斜,甲是向斜 2、甲处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 山岭;乙处是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反而成谷地。 3、应选在乙地。因为乙地是背斜,从受力来看背斜的 岩层走向类似石拱桥,其顶部不易下塌,能保证工程 安全。从地下水流动看,背斜不利于地下水的存储, 便于施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山地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山地的形成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和变 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很有帮助
图中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 分布与 地质构造有何关系? 石油 理由?
天然气
地下水
水 库
图中水库的选址正确吗?理由?
隧道建在甲 处好还是乙 处(请从工 程量、安全 性、地下水 等角度评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背斜 顶部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向斜 底部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 修地下隧道时,如果仅考虑构造,应选择 在 背斜 ; 建水库、修公路、修隧道时应避开 断层
运输方式 线路分布
公路优先,铁路为辅 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延伸方向
迂回前进(避开陡坡),呈“之”型
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 避开沼泽地
补充: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选线 是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课堂小结

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


影响运输线路的分布
火山口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
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富士山 圣岳 典型的火山(3776m)
天长 池白

线状裂隙——宽广 的玄武岩高原 东非高原,美国西部的 哥伦比亚高原,冰岛等
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屋脊
滇 藏 公 路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6.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 力量和 智慧, 从而得 出这样 的结论 :人类 的社会 行为与 生物的 社会行 为有极 大的共 性,并 非水火 不容, 而是可 以互为 比照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 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从褶曲的基本形态上讲,图中a处是 向斜 ,
在地形上是山岭 地形成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2)从褶曲的基本形态上讲,b处是 背斜 ,判断依据 是 岩层向上拱起 ;在地形上是 山岭 ,地形成因
(4)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谷地 ,原因是
______背__斜__顶_部__因__受_张__力_影__响__,_容__易__被_侵__蚀_成__谷__地__ ;
向斜在地貌上是
山岭,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_到_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5)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D 处,找地下水应在 C 处。
(6)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D 处,原因
处。
【答案】1.D
2.B
3.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 ) ①裂谷或陡崖 ②向斜和背斜 ③山岭或谷地 ④高大的山脉或沟谷、河流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解析】向斜和背格都是由褶皱形成的,高 大的山脉往往是由褶皱形成的,沟谷、河流 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 【答案】B
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地下水储藏,常有“自流井 “分布 水库坝址选择点 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 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 避开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气最轻, 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 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向斜是雨水汇集区, 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底部低洼,易汇集形成地下水。
6.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 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受力破裂,并沿 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就形成了断层。由断层发育 而成的山岭和高地,统称为断块山,如华山、庐山、 泰山等。 7.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 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火山。 8.火山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我国长白 山天池就是火山湖。
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
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
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
的影响
(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答案】A 【解析】台湾是一个多山的岛屿,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 在沿海平原,修筑铁路造价较低, 并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故A选项 正确。
5.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 铁路线大多穿越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9.山岳对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 影响较大 10.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 11.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呈“之”字型弯曲。
1.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 个弯曲。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①____
(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答案】(1)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 块 亚欧板块 (2)③和④ 它处在消亡边界两侧 (3)大西洋中的“S” 形海岭仍然处于不断张裂之中 (4)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亚欧板块 受挤上拱隆起形成的
( B) 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6.读下面的断层剖面图,回答:
(1)图中A、B、C、D四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分别是: A_背__斜___,B_向__斜_____,C_背_斜______,D_断__层___。
(2)A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背__斜__顶_部__因__受__张__力_作__用__容__易__被_侵__蚀__。 (3)图中四个部位不宜修地下隧道的有_B__、__D__。原因是 ____B_处__为_向__斜_,_若__挖_隧_道__则_会_引__起_塌_方__等_安__全_事_故__;_向_斜__处_,_地__下_水_汇__集_给__施_工__ __带_来__巨_大_困__难_。_D__处_为_断__层_,__修_建_隧__道_会_因__岩_石_破__碎_、_岩__层_错_动__等_带__来_安_全__隐_患_。
【课前预习】
1.山岳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 山等。。 2.褶皱山是指岩层受力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 弯曲,它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形成的。褶皱的基 本单位是褶曲。 3.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 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弯曲,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 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 翼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4.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如科迪勒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C.位于非洲
D.位于西半球
2.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处
C.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处
D.地形复杂,多高山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秘鲁位于太平洋东岸,南美洲西部,属西
半球国家。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
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河谷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1.板块及其划分 板块: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 板块。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 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运动与地壳运动的关系: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 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板块移动与地貌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等)―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等。
【例2】下图为 “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
(1).⑥板块是( D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 )
说出下列是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 沙漠
陡崖
青藏高原歌曲
想想青藏高原 是怎么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 断 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掌握分析、探 究地理事物的科学方法。
导致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有利方面:会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和丰富的硫磺资源。
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交通运输方式 的选择
山间盆地、 交通运输线路
河谷地带 特 的分布 其他地区 点 密度低
弯曲程度 大
线路总长 度大
交通线的延伸 方向
原因
公路成本较低, 难度较小 铁路成本高, 难 度大 地势相对和缓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1.断层的概念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 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 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发断层。
物质坚实,基础牢固
岩层中含有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 部分的地下,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 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 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 水库易渗漏。
【例4】读火山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火山构造名称:
_该_处__为__向__斜_构__造__,__在__此_打__井__能__打__到_向__斜__槽__部__,_地__下__水__容_易__汇__聚__。__________

1.火山的概念 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 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 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2.火山的构造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为了达到线路的 技术要求,迂回 前进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 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秘鲁南部的伊卡省2007年8月15日晚18点42分(北京时间
16日早7点42分)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如图),据此
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秘鲁的位置是( )
A.位于太平洋西岸
B.濒临大西洋
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有时积水会形成火山 湖,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
火山锥是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 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 部坡度较缓。
长白山天池
富士山
塔尔火山
返回目录
【思维拓展】
构造 背斜
向斜
断层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