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梅关解说词

合集下载

梅关古道导游词

梅关古道导游词

梅关古道导游词【篇一:梅关(导游词)】梅关沿途游览线路:【古驿道历史地位】—【梅岭得名】—【梅关概况】—【凭吊古驿道】—【梅关的历史贡献】—【杨贵妃食荔枝史实】—【张九龄开驿道】—【梅花品性】【梅关古驿道历史地位】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去参观距离南雄市区20多公里的梅关和梅岭古驿道。

秦汉以降,岭南与中原北方交通日渐频繁,以西江、北江和东江为骨架的水上交通线以北、西两个方向,越过五岭之间低矮分水岭或直接由河谷进入岭南各地,辐辏于番禺,形成树枝状交通网络。

而岭南古代最主要水陆交通线梅岭古道,下浈水循北江南下番禺。

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指出:“广州者,海舶登岸处也。

唐时广州之波斯、阿拉伯商人,北上扬州者,必取道大庾岭,再沿赣江而下,顺长江而扬州也。

”两宋时每天往返梅关伕力不下千人。

岭下重镇珠玑巷,为客货水陆转运主要口岸,两旁茶坊客栈、各种店铺,鳞次栉比。

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取道珠玑巷逾岭北上,他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贾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

运送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路输往内地。

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

这种不断交流的结果,使山两侧的两座城市真正成为工业中心,而且秩序整然,使大批的人连同无穷无尽的行装,在短时间内得到输送”。

利氏所指两座城市,在南者即南雄州城,“是一个商业城市,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欧洲、印度、马六甲、摩洛哥与其他地方的货物,这里可说应有尽有。

它和中国各地大半皆有往来,许多货物经此而输往他省,因此船只往来不绝”。

直到同治年间茂名籍举人杨廷桂《南还日记》仍载:古道“行旅如蚁,挤拥如观剧”。

【梅岭得名】现在已到达梅岭。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

梅岭横亘粤赣之间,岭有一隘口,一直以来是南北迁徙的通道。

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

【梅关概况】梅岭巅建梅关,砖石构筑,座南朝北,东西横卧,紧连山崖。

南雄梅岭--广导

南雄梅岭--广导

南雄梅岭南雄名胜古迹众多。

梅关古道的梅关称“岭南第一关”。

南雄梅岭位于广东与江西交界处的南雄梅岭镇,自古以来就以梅花出名。

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的。

因为梅绢是首帅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梅岭。

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为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

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

每年一月份,粤北天气多是阳光灿烂,夜间低温霜冻,日夜温差大,适宜梅花生长;同时梅岭南北两坡气候差异明显,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观。

因此,梅岭的梅花通常在元旦至春节之间持续开放一个多月,梅关古驿道两旁的白梅竞相绽放,一朵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幽香阵阵,吸引着不少游客纷至沓来。

那里的梅花开起来,那是漫山遍野,就像北方的冰雪一样铺天盖地,因此梅岭又有“香雪海”的美誉。

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梅岭的梅花有两大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庚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

岭上累经增植,白者居多。

’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观。

哪里还设有望梅阁,用于赏梅。

梅岭设关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策略是对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对南方则开关道,积极开发岭南。

梅岭历史悠久,自西汉末年始,便有一大批名人学士先后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佳作和人文古迹。

如著名诗人张九龄、文天祥、戚继光等都曾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梅岭有一道很特别的美食,那就是---鹅王。

它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特别香辣,他是用当地的一种特产(指天椒)来焖制的。

只要能吃辣的,它绝对让你吃了流连忘返。

还有当地的板鸭和腊肠、腊肉也是别具风味.梅岭还有许多驿道。

梅岭驿道是古代沟通岭南与中原的重要交通线,山势蜿蜒,形为游龙;层峦叠翠,又似花屏,自然风光秀美,人文资源丰富。

【精编范文】韶关导游词3篇-实用word文档 (10页)

【精编范文】韶关导游词3篇-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韶关导游词3篇本文目录1.韶关导游词2.广东韶关丹霞山导游词3.韶关南雄梅关古道导游词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去游览韶关曲江的南华禅寺。

南华寺建于公元5XX 年。

现在的面积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西来初地”,发现韶关曹溪神似佛祖觉悟,并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于是,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当时的梁武帝建寺。

梁武帝批准了并取名“宝林寺”唐中宗时期曾改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唐玄宗时改名为“建兴寺”,到宋太祖赵匡时改名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

现在的寺名,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六祖成道故事】说道南华寺,就会想起一个人,大家知道是谁吗。

对那就是慧能,在这里我为大家讲一下慧能成道的故事,慧能俗姓卢,广东云浮市新兴县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维生。

由于家里太穷,慧能从没读过书,十多岁开始上山打柴,帮补家用。

到二十四岁那年,慧能担柴到富贵人家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觉得自己遇佛法有缘,于是,他决定要出家。

慧能就去找了念金刚经的和尚,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慧能是佛教天才,于是就跟慧能说,你去湖北黄梅东山寺,找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

慧能听了这位和尚的话去了湖北的黄梅东山寺。

见到五祖,五祖就说:“你这南蛮子,看你下巴尖、额e突骨;你再看看佛祖菩萨,哪个不是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kuo身长?看你这样子还来学什么佛,回去吧,”慧能就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南蛮佛性与佛祖同。

”这样一来五祖就吧慧能留了下来。

慧能不认识,他只能做些打柴、烧火、舂米、做饭之类杂物活。

九个月后,弘忍觉得年事已高,该退休了,也该把祖位传下去了。

一般来说,祖位该传给大弟子神秀,且神秀随师多年,是首座教授师。

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

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

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相关推荐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广东韶关梅关旅游导游词1岭南园林的芳踪倩影裹挟着悠远幽长的古韵古风,几可溯源到南越国与南汉小王朝。

而历史上构筑于荔枝湾内的园林建筑,规模就更为“大观”了。

如南汉王朝花园,“十里红云、八桥画舫”的昌华苑,明代兵部右侍郎黄衷的晚景园等……到了清代,又相继出现了广州绅士丘熙的唐荔园(虬珠园),蔡廷蕙的环翠园,以及清末民初的荔香园。

而其中最为著名、在清代号称为全市私园之冠的,则是广州富商及文化名人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间的“海上神山、仙人旧馆”——海山仙馆。

它的名称就因了馆门上的这副对联而得名。

苍丛荫隐、如霞锦簇的海山仙馆,似天然野趣修炼成金的人间奇境,显示着含蓄蕴藉、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特色,亦无声诉诸南粤民俗的那种温婉自得、怡然山水、静副世事的从容雅绪。

“不知今夕是何时的云月,也不知今宵是何时的雨烟”……海山仙馆曾是当时坐落在荔枝湾的一座特大私人园林,是潘仕成的别墅豪宅。

潘仕成,字德畲,道光十三年(1832年)参加顺天乡试,中副榜贡生。

后因捐巨款赈济北京灾民获饮赐举人,曾以经营盐务、洋务为主,后承办海防军工,遂成巨富。

据考证,潘园范围大致在现今的荔湾湖公园一带,而对比当时的周边景致,南至蓬莱路,北至泮塘,东至龙津西路三叉涌,西至珠江边。

可参看卢文联先生于1997年《南方建筑》刊物上发表的《海山仙馆初探》中所述:“向西望是滚滚的珠江和来往不绝的船只;向东望是西关民居和古老的广州城墙;北面有绿色的田野和起伏的山峦;南面是叶氏小田园和停着外国商船的白鹅潭。

”不难想见,海山仙馆无论是其所处的风水宝境,抑或辽阔轩昂的占地面积,都在当时广东岭南的园林建筑中堪称“巨无霸”,也可谓得天独厚,威领风骚,阵压群芳的“南园范典”。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3篇_导游词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3篇_导游词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3篇梅关古驿道景区位于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上,地处交通要塞,风景独特雄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梅关古道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的。

在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眼前的岭南风光所吸引,决定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

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

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

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梅岭得名的另一说法是梅树多梅树,故称梅岭。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

“庚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个1 / 5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庚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

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

”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庚岭寒梅煮酒,要看红雨熟黄梅。

”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

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

梅关古道,沟通中国南北

梅关古道,沟通中国南北

110 小康 INSIGHT CHINA本期策划年,南方故事THE CURRENT PLANNING70梅关古道,沟通中国南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共和国开国元帅陈毅1936年冬所写《梅岭三章》中的第一首七言绝句。

如今,在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和广东省南雄市梅关古驿道的中段,都立有《梅岭三章》手迹诗碑。

梅岭,位于赣粤边界处大庾岭山脉中段。

而古代中原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梅关古道,正位于梅岭之上。

迢迢古道贯南北,巍巍雄关壮五岭梅关古道位于南雄市东北珠玑镇梅岭村,是“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跨越粤赣两省。

梅关古道秦汉时即开通,秦时设关,叫横蒲关。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朝廷为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海外贸易,派遣左拾遗张九龄主持开拓梅关古道。

工程历时两年,将一条羊肠小道拓展为用青石铺垫的通衢大道。

从此,古道成为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及东南亚的咽喉之地,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两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人文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

梅关古道以梅著称,“庾岭寒梅”闻名于世,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特有自然景观,又有“梅国”的美称。

其娇艳独特的梅花景致更是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前来观景咏梅,吟诗作赋,挥豪刻碑。

史载陆凯、文天祥、苏东坡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咏梅诗句上千首,可谓“一路梅花一路诗”。

梅关古道地势险峻,山顶的梅关前后分别题有“岭南第一关”、“南粤雄关”。

《小康》记者9月19日来到此地时,只见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正在细心描画诗词及景点文字介绍,古道两旁青松叠翠,梅林婆娑,显得幽静、整洁。

关前有不少游人在拍照留念。

而一家韶关市的旅行社当天特意组织了一批导游前来实地“探营”。

他们仔细了解了景区内的历代人文遗迹,如关楼、六祖寺、状元树、北伐军出师处、陈毅元帅《梅岭三章》诗碑廊、两江亭等。

据悉,这家旅行社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在韶关市旅游行业内名列前茅,此次先行考察,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扩大梅岭赏梅路线的影响。

南粤第一雄关的古道梅韵——梅关古道

南粤第一雄关的古道梅韵——梅关古道

南粤第一雄关的古道梅韵——梅关古道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

“梅岭”其名相传源于战国末年,越王后人梅绢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因而得名。

得文人过客传诵,梅岭山中十里梅花终为世人所知,名传至今。

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

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

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

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

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字,南面门额则写着“岭南第一关”在关北侧,有一块高2.4米、宽1.4米的石碑。

上刻“梅岭”两个楷书大字,每字约6平方尺,字体刚劲有力。

这块碑为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张凤翔立。

关楼两侧有一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陈毅《梅岭三章》诗碑】1936年10月,白色恐怖笼罩,革命处于低潮。

由于陈海叛变,陈毅等再梅岭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历险。

在这九死一生之际,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

诗词中有这么一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表达了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

如今,他战斗过的梅岭遍种了“自由花”。

【两江亭】梅关古道是古代链接珠江、长江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两江亭”即取名蕴含此义,由“珠江亭”和“长江亭”组成的“两江亭”坐落在梅关古道粤、赣两省交界海拔高度522.5米的山巅上,为两层建筑,底层为八角,楼层为四角,取“四面八方”之意。

【梅岭半山亭】在南雄梅岭南坡的“来雁亭”至梅关关楼的中段,建有一处凉亭,名为“半山亭”,供游人休息的地方。

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

坐在石头上,看着从上方飘落下的 梅花,那飞扬的身影,想到它们即将要以 化作春泥来报答自己的母亲,我心中不禁 有些伤感。可再看着它们飞扬中依旧愉快 的身影,心中又有些欣慰——哪怕是在生 命最后一刻,它们也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 美丽,那种“潇洒走一回”的气度与情怀, 真让人羡慕与敬佩。
谢谢
鼓 掌 啊 ! ! !

那年春节,我有幸和爸妈 一同来到梅关古道欣赏梅花。 我们到达梅关古道的门口。一 进大门,好似走进了梦中,那 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走在 路上,那团团的梅花含蓄却又 万分张扬地绽放着,点缀着这 岭南第一关。空气静静地流淌 着,就连时间老人似乎也被这 “世外梅花”所吸引了,正驻 足欣赏呢!
也不知过了多久,微风吹来了。原 来静静的花儿们顿时活泼起来,摇了摇 身子,像一块块小小的魔毯从空中飘落。 唇似的梅花缓缓地旋转着,好似小精灵 穿着裙子在跳舞,那么开心,充满活力。 它们欢笑着从我身边转过,好像在故意 与我玩捉迷藏。偶然,一朵小小的花儿 公主般依偎在我们的手中。她有着较好 的面容,是那么可爱动人——玉片圆圆 的薄花瓣笼着中心,如同一个玲珑剔透 的玉碗,泛出高贵的光。
梅关被两峰夹峙, 梅关被两峰夹峙,虎 踞梅岭, 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 广东、江西隔开。 广东、江西隔开。南雄梅 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南北交通要道, 也是南北交通要道,现存 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 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 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 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 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 在关楼上立匾题刻, 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 门额署着“南粤雄关” 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 南面门额则写着“ 字,南面门额则写着“岭 南第一关” 古道开通后, 南第一关” 古道开通后, 南北交通大为改观, 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梅岭 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 主要通道。 主要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南雄梅关古道导游词
今天我们去参观距离南雄市区20多公里的梅关和梅岭古驿道。

秦汉以降,岭南与中原北方交通日渐频繁,以西江、北江和东江为骨架的水上交通线以北、西两个方向,越过五岭之间低矮分水岭或直接由河谷进入岭南各地,辐辏于番禺,形成树枝状交通网络。

而岭南古朝最主要水陆交通线梅岭古道,下浈水循北江南下番禺。

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指出:“广州者,海舶登岸处也。

唐时广州之波斯、阿拉伯商人,北上扬州者,必取道大庾岭,再沿赣江而下,顺长江而扬州也。

”两宋时每天往返梅关伕力不下千人。

岭下重镇珠玑巷,为客货水陆转运主要口岸,两旁茶坊客栈、各种店铺,鳞次栉比。

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取道珠玑巷逾岭北上,他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贾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

运送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路输往内地。

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

这种不断交流的结果,使山两侧的两座城市真正成为工业中心,而且秩序整然,使大批的人连同无穷无尽的行装,在短时间内得到输送”。

利氏所指两座城市,在南者即南雄州城,“是一个商业城市,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欧洲、印度、马六甲、摩洛哥与其他地方的货物,这里可说应有尽有。

它和中国各地大半皆有往来,许多货物经此而输往他省,因此船只往来不绝”。

直到同治年间茂名籍举人杨廷桂《南还日记》仍载:古道“行旅如蚁,挤拥如观剧”。

【梅岭得名】
现在已到达梅岭。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

梅岭横亘粤赣之间,岭有一隘口,一直以来是南北迁徙的通道。

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

【梅关概况】
梅岭巅建梅关,砖石构筑,座南朝北,东西横卧,紧连山崖。

关楼上方现镶嵌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题的石刻匾额,北书“南粤雄关”,南书“岭南第一关”。

关楼北面有闸门,闸门后设置关门,关门已毁,关门之南尚存门后两个拴孔。

关楼北面有一关前石碑,高2.4米,宽1.4米,刻“梅岭”两个大字,是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重立。

关楼南门有一副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凭吊古驿道】
经过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来雁亭,游览梅岭古驿道。

驿道始通于秦汉,唐张九龄开凿扩展。

古道从梅关向南北两边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道宽二至四米,以青石及鹅卵石铺砌而成。

为古朝沟通南北,连结长江、珠江水系的交通孔道,历朝都有修补,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

粤汉(现京广)铁路和雄余(现323国道)公路开通后,梅岭古驿道失去了南北交通孔道作用,现仅存关楼两侧约八公里道路,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到驿道两旁的梅花了吗?梅岭,以梅著称,因岭上南北气候迥异,故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独特自然景观。

经过夫人庙、玉皇殿,可瞻仰到陈毅元帅《梅岭三章》诗碑廊:“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
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关的历史贡献】
游览挂角寺、放钵石、卓锡泉后,往右上就是两江亭;梅岭是长江、珠江水系分水岭,两江亭取名即蕴含此义。

由“长江亭”、“珠江亭”组成的“两江亭”,座落在梅关古道粤、赣两省交界海拔522.5米的山巅上,为两层建筑,底层为八角,楼层为四角,取意“四面八方”,亭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高9.5米。

再往上走我们到达了关楼---梅关。

让我们回顾一下梅关历史吧:梅岭设关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13年,在梅岭开山筑横浦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孔道。

秦军民等大批入粤,置南海郡,促进了岭南经济及文化的发展。

后来,横浦关毁于战火。

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

现关楼是宋嘉佑年间建,历朝修葺,保存至今的。

梅关是既险且美的极致,她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梅关的畅通,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备,对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统一,发挥积极作用,“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朝替了”(《共产党宣言》)。

清朝的广东官路:北京经涿州、雄县、德州、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韶关、广州。

梅关下的赣江是唯一交通长江与五岭的南北走向的河道,广州至北京只有梅关两侧40公里的山路,其余是水路。

【杨贵妃食荔枝史实】
中国古朝驿道与驿站等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驿传系统,是建立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专制王朝、健全政治管理体制、强化装备、及时断决军机、完善统治机能、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条件。

《唐国史补》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

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故每岁飞驰以进”,就是经由梅岭驿道,进贡高力士故乡茂名的荔枝;而西京古道贡龙眼、荔枝的使命黯然终结。

【张九龄开驿道】
唐开元四年,张九龄因直言得罪当朝,告病返回故里韶关。

途经梅岭,见古道年久失修,“人苦峻极”,不堪行走,十分艰险难通。

这时已到了唐朝“开元盛世”后,岭南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南北商贸频繁,“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的古道与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已很不适应了,张九龄遂给唐玄宗上一奏章,建议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

唐玄宗立即采纳,并诏命张九龄负责开凿扩展古道。

张即到现场指挥规划,前后用两年时间建成。

【梅花品性】
游历了梅岭,今天我们感悟到:中华民族的象征不仅有充满崇高感和阳刚之气的珠江、长城、梅关……还有灿烂温文,不张扬、不恣肆、不妖媚、不争春,而又处处暗香浮动的梅花。

梅花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性的又一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