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物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

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
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X卤原子 -OH羟基 -NO2硝基 -COOH羧基
C=C
—C≡C—
[练习]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钙等也可与乙醇反应,
均可产生H2 ,请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三:
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黑色的氧化膜, 银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 精,铜银会光亮如初。同学们能重现一下这个实验吗? 讨论这是什么原理?
乙醇的结构
H H - - 结构式: H- C - C- O- H - - H H 醇的官能团-羟 CH CH OH 结构简式: 3 2 基写作-OH 或C2H5OH 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是乙烷 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所 取代的产物,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 系列化合物。
清水能产茅台酒吗?让我们走进 今天的课堂,探寻酒的奥秘!
• 酒的发明纯属偶然。有一次,杜康 把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所谓空桑,即树心 被朽空的桑树 ),日子久了,饭自然发 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 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 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启发,发明了 酒。
曹操《短歌行》有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乙醇的燃烧 (3)被酸性KMnO4 、K2Cr2O7 溶液氧化为乙酸
KMnO4
紫红 → 无色
K2Cr2O7
橙色 → 绿色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还原性
小结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或C2H5OH)
3、乙醇的化学性质
练习
1、不含C2H5OH的饮料被称为软饮料,下列 饮料中属于软饮料的是 B D A.啤酒 B. 可乐 C. 葡萄酒 D. 酸奶 2、将等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 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与加 热前相同的是 B A.硝酸 B. 无水乙醇 C. 石灰水 D. 盐酸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见有机化合物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见有机化合物课件

①若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则被催化氧化为醛。 ②若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则被催化氧化为酮。 (3)醇中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的实质是脱去羟基及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 子,因此必须“邻碳有氢”,切勿与催化氧化的条件混淆。 (4)有机物分子中只要含有醛基就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 应的不一定是醛类,可能是其他的有机物(如甲酸、甲酸某酯等)。
例1 (2021·全国甲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4)除钙后滤液中含有镍离子、锌离子,加入有机萃取剂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解析】甲酸(HCOOH)或甲酸盐(如HCOONa)等都含有醛基,所以要证明甲醛的氧化产物不是甲酸或甲酸盐,只要证明物质中不含有醛基就可以。在试管中加入2 mL NaOH溶液,
酯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 反应,由题图可知T2>T1,则Ka<Kb=Kc,D项正确。②v(H2)=32v(NH3)=32×1 mol15 min×2 L
2.有机反应的类型 反应类型 官能团种类或物质
试剂与反应条件
加成反应
X2(Cl2、Br2,下同)(直接混合)、H2、 HBr、H2O(催化剂)
Na2Fe6(SO4)4(OH)12↓+3Cl-+6H+; 为正极,正极上Cu2+得电子生成Cu,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C正确;电池从 数),可知x=2、y=2,可知28.7 g镀镍试剂含有m(Ni2+)=10×0.01 mol× 3.D 电解槽中a电极为阴极,水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 (2)①合成氨反应中所有物质均为气体,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容器体积为2 L,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A项错误;2v正(H2 )=3v逆(NH3), 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项正确;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氩气不影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平衡,C项错误;该反应是放热

《了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PPT标准课件

《了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PPT标准课件

(2)毛织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 项正确;油渍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B项正确;闻 气味可鉴别白酒和米醋,C项正确;食盐中加入的是KIO3, 不是I2,故不能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 盐,D项错误。 答案:(1)①油脂 ②B (2)D
2.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
5.有人认为人体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 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按照这 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哪些可以看作 “燃料”,为什么? (1)淀粉 (2)纯净水 (3)脂肪 (4)蛋白质 (5)食盐
提示:(1)(3)(4)可以看作人体的燃料,(2)(5)不行。因为淀粉属 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能在体内发生氧化反 应提供能量,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被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吸收, 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的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氧化分 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水在人体内主要是作溶剂,不能 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盐是调味品,在人体中主要是调节体液中的 电解质平衡,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素养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利用玉米、大米、甘薯等淀粉原料制备乳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②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反应:
C6H12O6
2CH3CH(OH)COOH
【问题探究】 探究问题1.探究乳酸的制备原理及条件 (1)根据查阅资料内容分析利用淀粉原料制取乳酸的主 要化学反应是什么?
提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 2CH3CH(OH)COOH。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诸如蛋糕、糕点、饼干、 面包、印度抛饼、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 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 独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 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没有列在现行的食品营养标签中, 但有其他方法确定产品中是否含反式脂肪酸。最好的 方法是看食品组分,如果一种食品标示使用转化脂肪, 脂肪酸。

身边的有机物完整版课件

身边的有机物完整版课件
知识回顾
•有机物:
• 我们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 (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 少数化合物之外,因为虽然含有碳元 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 化合物相似,因此一向把它们作为无 机化合物来研究),简称有机物。
一、糖类
•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燃料”。
•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它包括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和淀粉等。
蛋白质
三、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而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它们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 素B、维生素C等。
维生素
四、油脂
• 油脂的主要元素也是C、H、O。 • 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
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 称为油脂。 •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 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能保 持体温,是人体的备用油箱,重要的功 能物质,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承担多 种生理功能。
• 生活中常用的白糖、红糖、冰糖的主 要成分是蔗糖,它是一种重要的甜味 剂。
糖类
二、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不同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所 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 子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不仅构成人体的油脂
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做鱼时放些酒和 醋,鱼就能去除腥味, 香味四溢,那是为什 么呢?
CH3—C—OH 醋 O
C2H5—OH 酒
2、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O
O
浓H2SO4
CH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H+H—O—C2H5
CH3—C—O—C2H5 + H2O
乙酸乙酯 油状物,有香味
注意: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不料,二旬后黄昏时,他经过此缸时,忽然闻到一 股香甘酸醇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他好奇地走进小缸, 伸手指沾指一尝,虽然不是一般的酒味,但给人另外一 种鲜美爽口的特殊感觉。心想,这东西喝是不成的,但 用来拌菜和煮汤如何,很值得一试。于是就唤来徒儿们 ,用它干拌了一盆黄瓜又煮了一盆鲫鱼汤来试试。弄好 后大家一尝,无不拍手,齐声叫好。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NaHCO3 反应的是( B )
A. —OH
B. CH3COOH
C.CH3CHO
D.CH3CH2OH
讨论:喝醋能解酒吗?
有人说:人是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总和.其实,人是一个整体.他的整个生理过 程是不能简单的用化学和物理来衡量.同样,对于醋能否解酒,也是不能单 纯的用乙酸和乙醇的化学反应来解释.毕竟,它也是人的一种生理过程.
药品:镁粉、NaOH溶液、CuSO4溶液、Na2CO3粉末、
Na2S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讨论:
1、乙酸具有酸的哪些通性?(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2、乙酸的酸性与碳酸和亚硫酸比较, 酸性谁强谁弱? 酸性:H2SO3 >CH3COOH>H2CO3
这能行 吗?
● 2CH3COOH + CaCO3=(CH3COO)2Ca + H2O + CO2↑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_乙酸课件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_乙酸课件

乙酸分子模型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H O
H C C O H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H
(或—COOH) 官能团: —C—OH 羟基 O
羰基
羧基
实验设计: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 方案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
药品:镁粉、NaOH溶液、Na2CO3粉未、 Na2SO3粉未、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4.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和 操作是( C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5、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吸水剂 。 催化剂 (1)浓H2SO4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利于分层,并吸收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酸性:H2SO3>CH3COOH>H2CO3
2、氧化反应 a、可燃烧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 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实验3-4: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 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加入碎瓷片,如 图连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加热,产生的蒸气经 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现象: 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 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乙酸
• 乙酸又名醋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普通食醋含醋酸3℅~5℅,是日常生活 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有机酸。
一、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 117.9℃ (易挥发) 熔点: 16.6℃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PPT课件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PPT课件
浓H2SO4 △
CH3COOCH2CH3+H2O。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四、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书写方法 碳链异构的书写次序应遵循:主链由长到短,支链 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邻到间,后三句 是指支链的长短、支链的移动及排布形式,或参考 “成直链一线穿,从头摘、挂中间,往边排,不到 端”的口诀书写,要注意排列有序,谨防重复和遗 漏。
(4) 烃类物质 (CxHy) 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y y 点燃 为 CxHy+(x+ )O2― ― →xCO2+ H2O。 4 2
(5)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 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乙醇、乙酸的组成和性质 1.乙醇的组成和性质 (1)组成 乙醇的结构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为—OH。
五、有机推断 思路导引
方法点拨 1.常见官能团或物质的特征反应及现象
2.由转化关系推断 这种方法要求熟悉有机化学中常见的转化关系, 并能根据题目给出的转化关系图对号入座。
3.由特殊反应条件推断 (1)含烷烃基的有机物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2)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一般是酯化 反应、苯及其同系物的硝化反应。 4.由特殊数据推断 (1)1 mol碳碳双键加成1 mol H2或Br2,1 mol苯环加 成3 mol H2。 (2)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整数倍。 (3)饱和一元醇与比其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4)饱和一元醇与乙酸充分酯化,生成的酯与醇相 对分子质量相差42。
2.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 (1)等效氢法 有机物分子中,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 多少种。等效氢的判断方法是: ①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CH3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 原子是等效的。 如CH3CH3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 直的对称轴,故有两类等效氢。 (2)换元法:对多元取代产物的种类判断,要把多元换 元为一元或二元再判断,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 异构体,则四氯苯(C6H2Cl4)的同分异构体也有3种(将 H替代Cl)。

高一化学课件:必修二 3.3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高一化学课件:必修二 3.3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LOGO
第一环节 教学流程
课堂引入
让学生了解醋文化, 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
现在的醋

LOGO
教学流程
第二环节
探究乙酸物理性质、酸性和结构
问题切入
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 的味道? 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 学物质?

LOGO
知识线
由醋引出乙酸
活动线
观看视频
乙酸物理性质 酸性和结构
实验鉴别 白醋白酒 实验合成 乙酸乙酯
第三 环节
酯化反应
第四 生活小帮手 环节 无“醋”不在
乙酸 的用途
师生相互 交流讨论

LOGO
教学程序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一) 操 作 方 法
问题线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LOGO
教学流程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以上哪些乙酸的应用可以用 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呢?

LOGO
教学流程
课堂小结
我们掌握了什么知识?
我们的 收获
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LOGO

创新之处
1.创设情境的全程性
三 维 ⑴情境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 生的强烈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 ; 目 标 ⑵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 境生活化,解决自主化”的新课程教学 的 设计理念。 体 现
创新之处
2.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的深入性
三 维 ⑴通过对对比实验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发 目 散思维、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标 ⑵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 的 思想 。 体 现
4.据已有知识判断乙酸有什么官能团? 5.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 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 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认识有机物重要的烃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甲烷及其同系物。

2、认识乙烯及其同系物
3、认识苯及其同系物
二、学习重点:
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
2、甲烷、乙烯、苯的同系物的应用
三、重点讲解:
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归纳总结
四、本章内容:
一、烃
1.烃的概念:分子中只含有①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2.甲烷
(2)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水溶性: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化学性质
3.烷烃
a.当碳原子数≤10时,用⑦、⑧、⑨、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碳原子数>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b.当碳原子数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如:CH3CH2CH2CH2CH3称为⑩ ,(CH3)2CHCH2CH3称为 ,(CH3)4C称为 。

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但具有不同的 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2)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 。

自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要氯气足量,则甲烷与氯气的取代产物只有CCl4。

 ( )
(2)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CH3Cl最多。

( )
(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 )
(4)取代反应就是无机化学中的置换反应。

 ( )
(5)比例模型比球棍模型更能代表有机物的真实结构。

 ( )
 答案 (1)✕ (2)✕ (3)✕ (4)✕ (5)√
自测2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3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 )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
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答案 C CH4、CO和H2与溴水、澄清石灰水都不反应,A不可选。

CH4和CO燃烧都生成CO2,B、D不可选。

干冷的烧杯可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

二、乙烯
1.物理性质
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小。

3.化学性质
4.用途
乙烯可作植物生长的⑤和水果的⑥。

自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 )
(2)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
(3)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
(4)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 )
(5)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乙烯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 )
(6)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 )
(7)断裂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所需能量是断裂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所需能量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

 ( )
 答案 (1)✕ (2)✕ (3)✕ (4)✕ (5)√(6)✕ (7)✕
自测4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1)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 ;Ⅱ ;Ⅲ ;Ⅳ:浓溴水(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3)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答案 (1)A B A
(2)Ⅰ中溶液变无色
(3)Ⅲ中溶液不褪色,Ⅳ中溶液褪色
 解析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浓溴水
三、苯
1.组成与结构
3.化学性质
 特别提醒:
(1)溴水、酸性KMnO4溶液均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但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只能选用溴水,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从而使乙烷中混入新的气体杂质。

(2)为制得纯净的氯乙烷,应用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而不宜用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自测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 )
(2)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3)用溴水鉴别苯和戊烷。

 ( )
(4)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
相同。

 ( )
 答案 (1)✕ (2)✕ (3)✕ (4)√
五、考点总结:
考点一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
典例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甲烷的结构式:CH4
B.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3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l
D.丙烷的结构简式:C3H8
平面正六边形
个碳原子构成的碳碳键完
考点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方法
1.判断标准——“一同一异”
(1)分子式相同
①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但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CH4 、C3H8。

②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O 与C2H4。

③同分异构体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但各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4与C3H6 。

(2)结构不同
①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不同。

②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碳移位”法,可概括为“两注意,四句话”。

如书写C6H14的同分异构体:
(1)将分子中的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母链。

C—C—C—C—C—C
(2)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虚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如下两种:
 注意:甲基不能连在①位、⑤位上,否则会使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使碳链变长,②位和④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

(3)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2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如下两种:
 注意:②位、③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

所以C6H14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

典例2 有机物 的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6种
B.8种
C.11种
D.15种
 答案 C —C3H7有两种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3—CH(CH3)—,所以该有
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其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分别为6种、5种,则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共有11种。

2-1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答案 C 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即CH3CH2CH2CH2CH3(正戊烷)、
用下能发生反应,如果用溴水就不反应。

典例3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
A.SO3
B. 
C.CH3CH3
D. 
 答案 B SO3无还原性,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典例4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是 ( ) A.乙烯 B.苯 C.甲苯 D.乙烷
 答案 A A项,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B项,苯性质较稳定,和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C项,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乙烷性质较稳定,和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