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3

合集下载

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5节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5节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 2、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
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 化,随后就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经历的时 间长、水平高,当前两者发展较稳 定协调,城市化问题相对小些
探讨:若城市化进程远远超出工业化速
度会出现哪些问题?
▪ 城市过渡膨胀、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就业困 难、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治安混乱等。
喧闹拥挤的城市
人们居住的破旧住房
水 污 染
练一练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A
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
二、城市化 1、定义:农业人口向 非农业人口 转变,并在城市集
中地过程。
2、内涵: 城市人口增加 , 城市地域扩大 ,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3、实质: 二、三 产业在城市中建立和集聚的过程。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材料一: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18世
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城 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欧美国家 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 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 70%的国家。
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晚,经历的时间 短、水平低,当前两者快速发展出现 了不协调,城市化问题较严重
▪ 总结: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 市化来看: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发 生的现象,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在区域发展 过程中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但工 业化和城市化应协调发展。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PPT)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达 与城市 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能够维持
国化
新增人口和原有人口的生计水平。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发 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
展 与城市 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高于工
中化
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国 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

“城市病”(拥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 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 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读图回答: 如图江苏城
市布局由“三 圈五轴”构成, “三圈”指? 五轴呢?
突出徐州的交通
【课程标准】 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学习目标】 了解: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的关系。 2.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理解:1.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 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课件-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高二地理必修3

课件-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高二地理必修3
016年5月3日
资料一:李守田老家在天津大港的农 村。1979年老李一家来到位于长江三角 洲的苏南地区开始新的生活。一开始,与 当地农民一样,老李承包了一些田地从事 水稻种植。但没过多久,这里出现了很 多乡镇企业,附近的农田被一家家工厂 所取代,剩余的农田也改种了蔬菜、花卉。 1985年,老李的儿子走出农田,进入了 当地的一家乡镇服装厂工作,与他一同进 入该厂的除了本村村民以外,还有几十个 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
李守田老家在大港的农村。1979年老李一家来到位于长江三角洲的 苏南地区开始新的生活。一开始,与当地农民一样,老李承包了一些田 地从事水稻种植。但没过几年,这里出现了很多乡镇企业,附近的农田 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剩余的农田也改种了蔬菜、花卉。1985年,老李 的儿子走出农田,进入了当地的一家乡镇服装厂工作,与他一同进入该 厂的除了本村农民以外,还有几十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
20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 入,老李的儿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后,进入了一家电子厂工 作,每月收入从500元提高到了1500元。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 科技类工厂不断增加,当地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园,老李的 农村土房被拆迁,之后,老李一家搬进了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 为每平方米5000多元,是十年前的5倍。老李的身份也由农民变 成了市民。如今这里已看不到农村的样子了,已经完全和城市一 样了,老李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0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老 李的儿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后,进入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 从500元提高到了1500元。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科技类工厂不断增加 ,当地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园,老李的农村土房被拆迁,之后,老 李一家搬进了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5000多元,是十年前的 5倍。老李的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如今这里已看不到农村的样子 了,已经完全和城市一样了,老李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地理中图必修三课件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地理中图必修三课件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01
02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机制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03
04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章节副标题
05
资源环境压力
生态保护压力大:江苏省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态保护。
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部分资源出现短缺现象。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江苏省工业发展历程
03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04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05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06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江苏省工业发展历程
章节副标题
02
早期工业发展
添加标题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以苏南地区为核心,苏中、苏北地区逐步加速发展的趋势。
添加标题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添加标题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添加标题
城市群建设
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工业化加速阶段
江苏省工业发展历程概述
工业化加速阶段对江苏省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江苏省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政策和措施
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特点和标志
现代工业转型

江苏省工业发展历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37张PPT[可修改版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37张PPT[可修改版ppt]

过渡:城市化指农业人口即第一产业人口转变为 城市人口即第二三产业人口。 工业化指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由 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
二者在内涵上有其相似的方面,那工业化和 城市化又有何联系呢?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哪个?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D
B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学生活动]
•读图“江苏 省的人口分布” 说出江苏省主 要的地级市名 称、分布及江 苏省人口分布 特点。
江苏省区域特征:
(1)位置: 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2)区域特征 :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 (4)城市分布: 苏南
区位优势 平原广阔,河湖众多,雨热充足; 水陆交通便捷; 毗邻我国经济中心上海; 科技发达,市场广阔等。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时间
工业化起步早,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发展速度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发展水平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发展 时间
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中国 发展速度 家 发展水平
城市化慢于工业化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 生严重的“城市病”。
完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措施
发展模式
苏南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珠三角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措施
长 江 三 角 洲
江 苏 省
上海
张家港的前身是沙洲县,基础薄弱,被称 为“苏南的 苏北”。 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市依赖位置优势大 力发展了工业。使张家港市成为江苏省积极推 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代表 张家港市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 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及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正全力创建生 态城市。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与珠三角进行对比
高二地理备课组
学习目标:
• 1、能熟练的运用地图和已学的知识分析珠 三角和江苏省的区位优势,并根据其发 展过程总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 2、理解两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 3、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速 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 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迁移。
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措施
(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升)
3.5
(毫克/升)
3.0
2.5 2.0 1.5

0.15 0.1

0.05 0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乡镇工业发展分散导致的问题
产业 基础 薄弱
对外引资 能力下降 市化后劲 不足
产业 升级 工业化城 困难
市场 江 城市建 珠 腹地 城市化滞后 设相对 苏 1、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全省普 三 小 于工业化 2、城市优势不突出 遍的深 角 落后 特色不明显 层次问 缺乏科 生态 3、缺少特大城市 题 学合理 环境 的规划 问题 和管理 严重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红豆服饰
红豆赤兔马轮胎
赤兔马摩托
欧豹电动车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 部分走进了工厂。这 是无锡新区一家外资 企业的工人准备上夜 班。 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 子走出工厂后,再也 不会走进农田了。
连连看 东北 苏南
温州
珠三角 云南德宏
沿边开放 边境贸易
二、存在的问题
• 2 1、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找出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过 、在课本上找出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出现的问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1
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三市 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围出了名 的穷窝子。
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城镇建设,农村城市化 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在村村 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只须半小时车程。
港下镇经济发展迅猛。全镇涌现出一批全国同行业的先 进企业,初步形成了服装、橡胶、电子、冶金四大区域 支柱产业。
珠三角 长三角 长三角 珠三角
• 80年代,国家开辟长江三角洲做为沿海经济开放 区,90年代国家大力投资上海浦东国家级高新技 术产业区的建设,因此长三角得以快速崛起与发 展。长三角包括二省一市。其中江苏省是上海发 展的北部腹地,尤其是紧靠上海的苏南地区,随 着长三角的崛起,其发展过程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
• 而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而其发展又 受到了长三角崛起的冲击,其发展的道路应另有 一番特色。
一、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2 、20世纪90年代,由于上海城市定位的变化,调整 • 1 、试分析江苏和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 了产业结构,将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了上海。 提高的区位优势。 5 、回顾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知识,珠三角的工业化和 那么单从位置上来讲哪些地方是最佳的接受地? 城市化快速发展得主要动力是什么? • 区位优势: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历史基础、 3 、20世纪90年代之后,欧美资金的注入、国家的大 政策支持、科技水平、其他 6 、从两者发展过程中总结江苏省和珠三角城市化和 力投资、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对国内外的企业有很 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并分析有何异同点? 强的吸引力。一些外资小项目或我国的一些民营企 业若无法进入上海南京一些大城市,试想他们会选 择什么样的位置?他们的到来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力建设乡镇企业,其中江 苏的乡镇工业发展尤其迅速。八五末期,乡镇工业 产值占江苏省工业总产值的2/3,成为江苏省工业化 的主导力量。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小城 镇集聚。从2、3、4中分析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 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已知重工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那么珠三角的产业 基础如何? • 经过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阶段发展和东部沿海的全面 根据前面的分析,你是如何理解江苏省城市 化滞后于工业化的? 开放与发展,珠三角失去了哪些优势?环境状况有 何变化? • 根据中国地形图,判断珠三角周围的地形状况。已 乡镇企业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知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的广阔程度,那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 么珠三角的市场腹地大小如何? 珠三角随处可见的“城中村”反映了珠三角哪一方 • 面的问题? 城市的规模大小和城市的优势特色情况对周 围甚至对江苏省有什么影响? 基于珠三角上述问题,在第二阶段的快速发展过程 中外商投资出现了什么变化?
区位优势与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位优势
江苏省区位优势: • 位置:位于长三角、黄海之滨、与上海毗邻、处 于沪宁航工业基地 • 自然资源:煤、铁、水资源 • 人力资源:大学多,人才多,科技发达 • 交通条件:水陆交通方便 • 历史基础雄厚 珠三角区位优势: 良好的区位条件:临港澳和东南亚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内背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2个经济特区) ——国际背景:抓住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 调整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