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消防培训教材课件

消防培训教材课件
通过住宅火灾案例分析,提醒 人们注意家庭火灾的风险和应 对方法。
详细剖析工厂火灾事故的原因 和后果,探讨防范工厂火灾的 有效方法。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了解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场所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正确使用。
应急照明和疏散标识
应急照明
学习如何设置应急照明,提供疏散途径的可见性, 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掌握采取正确救援行动的策略和技巧,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烟雾中的救援
学习在浓烟环境中进行救援的方法和技巧。
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1 消防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消防法律法规,确保遵守相关规定。
2 建筑消防标准
掌握建筑消防标准要求,确保建筑安全。
3 企事业单位消防规定
了解企事业单位消防规定,制定符合要求的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设备维护保养
灭火器材维护保养
了解灭火器材的定期维护保养方 法,确保其有效性。
火灾报警设备维护
学会对火灾报警设备进行定期维 护,确保其可靠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保养
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保 养方法,确保其正常运行。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餐厅火灾 住宅火灾
案例3:
工厂火灾
分析餐厅火灾的原因和教训, 提出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
了解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 并疏散安全。
火场逃生技能
火灾逃生计划
制定火灾逃生计划,确保在火灾 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生。
烟雾防护
学会使用烟雾面具等自我防护设 备来保护自己。
窗外逃生
了解使用应急逃生梯等窗外逃生 工具的技巧。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02 1 . 有 可 燃 物 .
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 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
2.要有助燃物.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
3.要有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着火源.
但各位可能就有点怀疑了,是不是只要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 一定能够发生燃烧呢?我在这里告诉各位,不一定.为什么?
1.水的灭火作用
(1)水能冷却燃烧物质; (2)水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物窒息而停止燃烧; (3)水在机械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水流强烈地冲击火焰,
可使火焰中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熄灭;
(4)水能够稀释某些液体,冲淡燃烧区内可燃气体的浓度,降 低燃烧强度;能浸湿未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
2.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的火灾
室内消火栓是安装在建筑物和轮船等内部的消防供水设备,一般用来扑救室内初起火灾,室内消火栓 的出水口离地面的高度应为1.2米,出水口方向宜与设备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通常应设置在楼梯间, 门厅、走廊、以及室内墙壁等明显地点,以便于取用.
使用室内消火栓时,先将水枪、水带与消火栓连接好, 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消防阀手轮,即可出水灭火.
我们公司目前配备的消防器材有哪些?
常用灭火剂、灭火器材基本常识
(一).灭火剂:
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称作 灭火剂.
目前,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 烷、干粉、惰性气体灭火剂等.在这一章里主要介绍我国已经采 用的几种灭火剂.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取用方便,来源丰富,价值低廉.因此,在 消防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要燃烧,就必须使可燃物质与氧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如果 在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数量不多,燃烧就不一定发生; 也就是说,虽有可燃物质,但是其挥发的气体或蒸气量不多,即使有 空气和着火源接触,也不能发生燃烧.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用教材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用教材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用教材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用教材第一章: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1.1 火灾与烟雾的危害1.2 火灾的常见原因1.3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4 学习消防安全的必要性第二章:火灾的预防与控制2.1 家庭火灾的预防2.1.1 家庭用电安全2.1.2 燃气使用安全2.1.3 厨房安全2.1.4 安全用火2.2 工作场所火灾的预防2.2.1 电气设备安全2.2.2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存放2.2.3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使用2.2.4 灭火器、消防栓和喷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理3.1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原则3.2 火灾的报警与逃生3.2.1 火灾报警器和疏散标志的使用3.2.2 楼梯和通道的疏散3.2.3 烟雾中的逃生方法3.3 火灾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3.3.1 火灾中的自我保护方法3.3.2 火灾中的互救原则3.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3.5 灭火器材的种类及使用限制3.6 火灾过程中对火源的控制方法3.7 大型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第四章:公共场所消防安全4.1 商场与商业建筑的消防安全4.1.1 商场消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4.1.2 商业建筑的安全通道与疏散指示4.1.3 店铺用火和照明安全4.2 饭店与宾馆的消防安全4.2.1 饭店消防设施的检查与保养4.2.2 火灾的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4.2.3 宾馆客房和公共区域的消防安全4.3 学校与幼儿园的消防安全4.3.1 学校和幼儿园的消防设施与疏散通道4.3.2 安全教育与火灾演练4.3.3 火灾时的学校和幼儿园管理及应对措施第五章: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5.1 医院与养老院的消防安全5.1.1 医院和养老院消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5.1.2 病房和养老院房间的消防安全5.1.3 应急医疗和疏散计划5.2 工厂与仓库的消防安全5.2.1 工厂和仓库的防火设施与管理5.2.2 高温、高压和有毒气体的安全管理5.2.3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措施5.3 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5.3.1 电影院和剧场的消防安全5.3.2 游乐园和娱乐场所的火灾应对第六章:社区与城市的消防安全6.1 社区消防安全的组织与管理6.1.1 社区消防志愿者的培训与组织6.1.2 社区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辆的管理6.1.3 社区消防演练与宣传活动6.2 城市消防安全监管6.2.1 城市建筑消防设施的验收与维护6.2.2 城市消防队伍及应急救援能力第七章: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7.1 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7.2 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事故7.3 餐饮行业引发的火灾事故7.4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7.5 特殊场所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7.6 交通事故中的火灾应对措施第八章: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8.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8.1.1 灭火器材的采购与维护8.1.2 安全标识和疏散指示的设置8.1.3 人员消防安全培训与考核8.2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8.2.1 火灾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8.2.2 疏散演练与应急撤离8.2.3 火灾现场管理与配合救援第九章:消防科普知识9.1 火灾报警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9.2 烟雾探测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9.3 烟雾报警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9.4 简易灭火器的制作与使用9.5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分类及使用9.6 灭火器材的储存与保养方法9.7 灭火器的性能与灭火效果对比第十章: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10.1 消防安全宣传的意义和目标10.2 消防安全宣传的渠道和形式10.3 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10.4 社区消防安全宣传与服务第十一章:消防队伍建设与消防装备发展11.1 消防队伍的组织与管理11.2 消防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1.3 消防装备的更新与维护11.4 火灾预警系统与辅助设施的发展结语:关于消防安全的誓言与承诺以上是一个大纲,你可以在每一章节中添加更多的内容,详细说明各个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1PPT课件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1PPT课件
.各类建筑中的隐蔽式消防设备存放地点应
相应地设置“灭火设备”、“灭火器”和 “消防水带”等标志。室外消防梯和自行保 管的消防梯存放点应设置“消防梯”标志。 远离消防设备存放地点的地方应将灭火设备 标志与方向辅助标志联合设置。
17
• 消 7.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固定灭火系统的手 防 动启动器等装置附近必须设置“消防手动 安 启动器”标志。在远离该装置的地方,应 全 与方向辅助标志联合设置。 标 志 的 8.设有灭火报警器或火灾事故广播喇叭的 设 地方应相应地设置“发声警报器”标志。 置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1
火灾发生初期,火势较小,如能正确使用好灭火器材,就能将火 灾消灭在初起阶段,不至于使小火酿成大灾,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通常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器,类型较多,使用时必须针 对火灾燃烧物质的性质,否则会适得其反,有时不但灭不了火,
• 灭 而且还会发生爆炸。由于各种灭火器材内装的灭火药剂对不同火 灾的灭火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熟练地掌握灭火器在扑灭不同 火 火灾时的灭火作用。 器 的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选 1.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 型 橡胶以及塑料等。 2.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液体和油脂类火灾。 3.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如天燃气、氢气、甲烷、煤气等。 4.电器类火灾为,如涉及到带电的电器设备等火灾。
C类火灾: 指电气及气体火灾。如天燃气、氢气、甲烷、煤气等。
电器类火灾: 指涉及到带电的电器设备的火灾
6
二、干粉灭火器的分类
•如
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 驱使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作为扑
何 灭初期火灾常用的灭火器材,常见有BC和ABC两类。
选 在配备这类灭火器时,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概述1.1 消防的定义消防是指预防和控制火灾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旨在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1.2 火灾的成因火灾主要由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三要素组成。

只有当三要素同时存在时,火灾才可能发生。

1.3 火灾传播途径火灾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热辐射、烟雾和有毒气体扩散等方式传播,造成更大的破坏和伤害。

第二章:消防设施和器材2.1 消防设施的分类消防设施主要包括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灭火器材、防火卷帘门等,用于控制和扑灭火灾。

2.2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习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场所的注意事项等,是培训教育的重点。

第三章:火灾的应急处理和逃生3.1 火灾的应急处理原则在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形势,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如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紧急疏散等等。

3.2 火灾逃生的原则和方法火灾逃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如低姿态逃生、防烟逃生、寻找安全通道等,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第四章:消防安全知识4.1 日常消防安全常识了解各种日常消防安全知识,如家庭、工作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和火灾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

4.2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学习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疏散途径选择、紧急通道的设立、逃生技巧等,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

第五章:消防法规和制度5.1 消防法规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消防法规和制度对于预防火灾、控制火灾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消防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导性意义。

5.2 重要消防法规的介绍学习重要的消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要求。

结语通过学习本教材,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只有增强防范意识,学会应对火灾的正确方法,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创建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消防培训资料教材

消防培训资料教材
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 水带、消防斧等。这些器材是扑灭火 灾的重要工具,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这些 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报警并启 动灭火措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02
火灾报警与应急疏散
火灾报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总结词:及时准确 总结词:保持冷静 总结词:安全撤离
详细描述:在发现火情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准 确描述火灾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以便消 防部门快速做出响应。
详细描述:报警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而语无伦 次,影响信息的传递。
详细描述:报警后,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火场,确保自 身安全。
应急疏散的程序和要点
总结词:熟悉疏散路线 详细描述:应事先了解紧急疏散路线,
包括安全出口、逃生通道等,以便在 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生。
总结词:保持秩序
详细描述:在疏散过程中,应保持秩 序,避免因恐慌而发生拥挤、踩踏等 事故。
总结词:低姿势行进
详细描述: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低 姿势行进的方式,以减少吸入有害烟 雾。
疏散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04
总结词:利用消防设施
详细描述:在火场中,应充分 利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 火栓等,进行自救和互救。
火灾逃生模拟演练
逃生知识与技巧
讲解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 括如何辨识安全出口、如何正确使用 消防器材、如何快速疏散等。
模拟演练组织
组织学员进行火灾逃生模拟演练,模 拟不同场景下的火灾情况,指导学员 正确应对,提高逃生自救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遮住口鼻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灾害,它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不仅会使人丧命、烧伤,还会释放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火灾的危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火灾。

第二章:火灾的预防
1. 日常防火措施
火灾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疏忽造成的,例如未关好家用电器、随意乱丢烟蒂等。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防火,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火灾的发生。

2. 安全用电
电器是火灾的主要隐患源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使用电器、避免插座过载,确保电器线路安全可靠。

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理
1. 火灾的应急逃生
当发生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沿着安全逃生通道有序撤离,切勿慌乱和拥挤。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在初期火灾阶段,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结语
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火灾防范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大家加强对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应对火灾危险。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并采取措施。
消防安全标志和标识
01
02
03
04
禁止吸烟标志
用于标示禁止吸烟的区域,提 醒人们不要在此吸烟,以防止
火灾的发生。
紧急出口标识
用于标示紧急出口的位置,引 导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建筑物。
火警报警按钮标识
用于标示火警报警按钮的位置 ,以便人们在发现火情时能够
迅速报警。
消防器材定位标识
用于标示各类消防设备和器材 的位置,方便人们在紧急情况
瞄准火源并按下灭火器手柄。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操 作,并持续喷射直到火源被完
全扑灭。
灭火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01
检查灭火器是否完好无 损,没有损坏或锈蚀。
02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是 否正常,压力表指针应 在绿色区域内。
03
如果灭火器已经使用过, 应将其送到指定维修点 进行重新充装。
04
避免将灭火器放在高温 或潮湿的环境中,并确 保其放置在易于取用的 地方。
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熟悉逃生路线
趴下逃生
在日常生活中,应熟悉住所或工作场 所的逃生路线,包括安全出口、楼梯 和紧急通道等。了解如何快速到达安 全区域或集合点。
在火灾中,高温和火焰通常向上蔓延。 为了减少暴露在高温和火焰中的危险, 应趴下身体,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遮住口鼻
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可能对呼 吸道造成严重危害。逃生时,用湿布 或衣物遮住口鼻,以减少吸入有害烟 雾。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
• 消防基本概念 • 火灾预防与控制 • 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 • 火灾逃生与自救 •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01
消防基本概念
火灾的起因和类型
火灾的起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按照燃烧对象、物质燃烧特征和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二、火灾的分类。

火灾划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三、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剂和着火源。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类。

(2)助燃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助燃剂。

助燃剂可分为氧和空气、其他助燃剂二大类。

(3)、着火源。

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着火源是热能。

根据着火源的能量来源不同,着火源可分为: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核能等八种。

四、燃烧的过程根据燃烧的特点,燃烧过程可分为:1、初期;2、发展;3、猛烈;4、下降;5、熄灭五个阶段。

工作场所、岗位出现火警后,员工一方面要立即组织扑救,另一方面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向公司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部队报警。

通常情况下,初起火警,如发现及时,用1-2具8kg干粉灭火器即可扑灭;达到发展阶段的火灾,在着火面积不超过30m2时,如发现及时,使用3-4具35kg干粉灭火器也可扑灭;火灾一旦燃烧达到猛烈阶段,将会形成立体燃烧,此时用干粉等灭火器扑救将十分困难,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将由公司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部队承担扑救,员工、义务消防队员协助扑救。

五、火灾的危险性和特征(二)火灾的特征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具有以下特征:1、放出燃烧热由于热量传递,火场温度升高,建筑物及生产、生活、设备被烧毁、人员被烧伤。

在高温环境中,暴露在外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将受到热损伤。

在430C的环境中,人会出现痛感,这是一度烧伤的开始温度;在650C的环境中人能忍受有限时间;在700C环境中,是二度烧伤的开始温度;该温度的气体进入呼吸道会引起气管、支气管、内黏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气肿、肺水肿;在1200C环境中人能忍受15分钟,在1750C环境中,人只能忍受1分钟。

2、释放出有毒性产物。

火灾中由于热分解和燃烧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它们是一氧化碳、氰化氢、光气、氮氧化物、氯化氢、二氧化硫、氨等。

3、释放出烟在火灾中,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烟。

固体微粒主要是碳的微粒,即碳粒子;液体微粒则是焦油状液滴。

在实际火场中,烟还包括房屋倒塌时扬起的灰尘。

火灾中产生的烟会使能见度降低,烟浓度增加一倍,能见度降低二分之一。

烟对受害者会造成心理威胁,情绪紧张,惊慌失措,记忆力下降,判断错误,疏散困难等。

六、灭火方法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的游离基消失。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现行的灭火基本方法有四种:1、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

火灾扑救过程中,为防止火灾蔓延,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就属于这种办法。

2、窒息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泡沫灭火的主要作用就是窒息。

3、冷却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

水就是一种具有很好冷却效果的灭火剂。

4、抑制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

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具有抑制灭火的作用。

第二章公司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知识一、MTZ2型手提贮压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使用方法:1、拔出保险销;2、按700∽900搬起并握紧喷筒;3、提起灭火器,按下压把;4、对准火焰喷射。

二、MFZ-8型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B)、可燃气体和蒸气(C)、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高压5万伏以下)。

(二)、使用方法:1、拔出保险销;2、舒展胶管握紧喷嘴;3、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即可喷射。

三、(MFTZ35型)35kg干粉灭火器(一)、适用范围:A、可燃固体;B、可燃液体;C、可燃气体、带电设备。

(二)、使用方法:使用时取下胶管握紧喷枪,拔下安全销,提起手把,顺风向火源根部喷射。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处置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程序1、事故报警。

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

3、紧急疏散。

4、现场急救。

5、泄漏处理。

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堵漏。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泄漏物的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它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第五章安全疏散知识一、安全疏散的重要意义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室内人员由于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使人员尽快疏散出去;室内的物质也要尽快抢救出来,以减少财产损失;同时消防人员也要迅速接近起火部位进行扑救。

因此,安全疏散是非常重要的。

二、火灾烟气对人的危害及允许疏散时间1、火灾烟气对人的伤害在着火的建筑物中,烟雾向上的流动速度为2~4米/秒,水平流动速度为0.5~1米/秒,尽管一般成年人跑步的极限速度可达到7~10米/秒,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定跑得过烟。

人类能够正确判断方向并逃离险境的最低能见度是5米,如降到3米以下,逃离险境将变得异常困难,而发生火灾时,即便是白天,烟气也常使人的视距不足几十厘米,人将处于“半失明”状态,这时,人是无法与烟“赛跑”的。

(1)一氧化碳中毒的时间。

火灾初期,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1%,在火灾猛烈燃烧阶段,其含量可超过2%。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不同浓度对人体的影响见表(2)缺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时间。

发生火灾时,可燃物的燃烧很快消耗掉空气中的大量氧气,使火场周围氧气含量很快下降,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快上升。

缺氧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的影响 2呼吸速度加快50% 3呼吸速度加快1倍 5~6呼吸困难,忍受不了。

接触0.5~1小时即有危险 10接触几分钟即可能致死(3)在高温环境中,暴露在外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将受到热损伤。

在430C 的环境中,人会出现痛感,这是一度烧伤的开始温度;在650C 的环境中,人能忍受有限的时间; 700C 是二度烧伤的开始温度,该温度的气体进入呼吸道会引起气管、支气管、内黏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气肿、肺水肿;在1200C 环境中,人能忍受15分钟,在1750C 环境中,人只能忍受1分钟。

2、允许疏散时间(1)允许疏散时间的定义。

允许疏散时间,即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保证处于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员,全部迅速安全撤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0.01接触数小时安全 0.04~0.05接触1小时后,感到头痛恶心 0.07~0.15呼吸不畅,意识朦胧,接触0.5~1小时即有危险 0.15~0.20昏迷、痉挛,接触0.5~1小时可能致死 0.05接触20~30分钟即可能致死 1.30吸入几口即失去知觉 空气中氧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15肌肉活动能力下降,行动不便 10~14四肢无力,可能产生判断上的错误和迷失方向 6~10人会晕倒,失去知觉离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最长时间。

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其疏散时间必须小于或等于允许疏散时间,否则是不安全的。

(2)允许疏散时间的确定原则。

在确定允许疏散时间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a、火灾烟气及缺氧对人体的威胁。

B、人在火灾条件下的避难心理与行动。

火灾是一种异常的情况,处于火灾中的人员往往具有特殊的心理状态,如惊慌失措、急于逃生等,在这种特殊的心态下,人的行为往往也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

而人在火灾中的心理及行为状态,正是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一个依据。

人在火灾条件下的避难心理与行为避难心理避难行为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疏散的习性在旅馆、剧场发生火灾时,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原进口逃生,很少寻找其他出入口或疏散楼梯疏散,即使是自己居住的场所,在原出路被烟火阻塞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寻找其他疏散出路具有向明亮方向去的习性人有向光的习性,故有趋向明亮方向行动的本能,例如在旅馆有烟从居室流向走廊,走廊一端黑暗一端明亮,则人们一般向明亮方向疏散奔向开敞空间与奔向明亮方向的习性相同怀有对烟火恐惧心理对火焰的恐惧心理是人活动的一般习性,即使处于安全的场合,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奔逃危险迫近,不知所措的程度增加,往往向狭窄角隅奔逃在火灾现场往往发生死者蹲踞在屋角或把头伸向橱柜内不知所措的程度增加,往往不假思索地跟着别人跑不知所措的程度积聚增加,则正常行动会停止,而无形中产生随大流,跟随他人的行动紧急情况迫近时,人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紧急情况下人的日常行动停止,全部精力集中而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在火灾时,有不少例子说明有的人能大大超过自己平时能承受的重量,甚至敢于从高处跳下三、疏散逃生自救常识发生火灾后,身在火灾事故现场中的人员,首先要在火灾事故的初起阶段利用现场配备的消火栓、灭火器进行扑救,在火势蔓延,无法控制、危及人身生命安全时,要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知识,科学地进行逃生。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在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平时就要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安全疏散通道),如利用楼梯逃生等。

但是利用楼梯逃生时,应注意,在确认下方楼层未着火时,可利用楼梯来向下逃生,而绝不能向上跑。

因为火灾发生时强大的“烟囱效应”(即楼梯间等竖向管井对烟气产生巨大抽吸力的效应)将把贸然闯入者熏得晕头转向、昏厥乃至死亡。

3、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