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盐和化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定义及其特征;2.掌握盐的常见性质和分类;3.理解化肥的定义及其作用;4.了解化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二、知识点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盐和化肥的相关知识。
在化学中,盐指的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具有一定的性质,如盐的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化肥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物质,一般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三、教学重点1.掌握盐的定义及其特征;2.理解化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盐的定义及其特征1. 盐的定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让学生理解盐的产生过程和基本概念。
2. 盐的特征•盐的溶解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盐的溶解性差异,如氯化钠的高溶解性;•盐的熔点和沸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盐的熔点和沸点,了解它们的差异。
3. 实验探究:测定盐的溶解性和熔点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测定几种盐的熔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二课时:化肥的定义及其作用1. 化肥的定义化肥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物质。
引导学生了解化肥的作用和它与植物的关系。
2. 化肥的种类介绍常见的化肥种类,如氮肥、磷肥、钾肥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主要用途。
3. 化肥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化肥的使用方法,包括施肥时机、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化肥。
第三课时:综合复习与小结1. 复习盐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回顾盐的定义、特征和实验结果,加深对盐的理解。
2. 复习化肥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回顾化肥的定义、种类和使用方法,巩固对化肥的掌握程度。
3. 总结与提问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提问,验证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检查学生对盐和化肥概念的理解程度;•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硫酸钾 氯化钾
白色 固体
白色 固体
无味 无味
易溶 易溶
②
加熟石灰粉 末研磨
氮肥
(NH4)2SO4
NH4Cl
有氨味
钾肥 K2SO4 KCl
无氨味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NH4)2SO4 + Ca(OH)2 === CaSO4 + 2NH3↑+ 2H2O 2NH4Cl+ Ca(OH)2 === CaCl2+2NH3↑+2H2O
01
化肥简介
1.氮肥:
化学成分
含氮化合物: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铵盐如碳酸氢铵 (NH4HCO3)和氯化铵(NH4Cl),以及 硝酸盐如硝酸铵(NH4NO3) 和硝酸 钠(NaNO3)等。
主要作用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 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 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 用。
有白色沉淀
加硝酸银溶液 无沉淀
氯化铵
硝酸铵
课堂小结
化肥简介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化学 肥料
合理施用化 肥、农药
化肥的简易 鉴别
利:提高产量 弊:污染环境 外观:磷肥为灰色固体
气味: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嗅到氨味的是铵态氮肥
随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硝酸钾不属于复合肥料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 熟石灰混合施用
2.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1、KCl三种化肥的过程:
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2 溶质质量分数 专题分类精选试题(含解析)

考点12 溶质质量分数一、选择题22.(苏州,第22题)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 .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 .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答案】B【解析】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都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1.(苏州,第21题)下列有关“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B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 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 .取用规格为50mL 的量筒量取17mL 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答案】C【解析】称量药品质量时要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故C 错误。
11. (江苏连云港,11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 .t 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若要将组成在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 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B【解析】根据t1℃时的垂线可知,丙此时的溶解度最大、乙次之、甲最小,A 正确;t2℃时,要想比较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还需指出溶液是饱和的,否则无法比较,B 错误;根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 正确;比较N 点和M 点可知,M 点为t3℃时的饱和溶液,N 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即D 选项要求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D 正确。
初中化学盐化肥教案

初中化学盐化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盐和化肥是什么,以及它们在生活和农业中的作用;
2. 掌握盐化肥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3. 了解盐化肥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二、教学重点
1. 盐和化肥的概念;
2. 盐化肥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3. 盐化肥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三、教学难点
1. 盐和化肥的区别及其作用;
2. 不同种类化肥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盐和化肥的了解程度,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盐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化肥的概念和分类。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制备氯化钠和硫酸铵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盐和化肥的制备过程。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盐和化肥的理解。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种化肥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表现、实验结果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盐化肥知识的掌握情况。
专题12 动物的主要类群(习题帮)(原卷版)

专题12 动物的主要类群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2.(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利于感知各方向的刺激B.蛔虫的角质层可防止其被消化道的消化液分解C.鱼的鳃丝展开可扩大与水的接触面,利于呼吸D.蟒蛇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利于保持体温稳定3.(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各种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有口有肛门B.蛔虫有口无肛门C.蝗虫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兔有锋利的犬齿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5.(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蒸发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可保护其免受人体消化液侵蚀C.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根毛,利于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杨树茎内导管细胞无细胞质和细胞核,利于有机物的运输6.(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B.蚯蚓——身体分节,用鳃呼吸C.家兔——胎生哺乳,体内有膈D.家鸽——体表被毛,双重呼吸7.(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B.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C.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的作用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8.(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A.B.C.D.9.(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
人教版初中化学盐化肥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盐化肥教案
课题:化学盐与化肥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盐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盐的命名和结构的基本原理;
3.掌握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4.了解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盐的定义、命名原理和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难点:化学盐的结构和化肥对植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示例分析、互动讨论
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想盐的日常应用,并与盐的定义作对比。
二、讲授盐的定义与特点(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答化学盐的定义和特点;
2.介绍盐的分类和结构。
三、盐的命名原理(10分钟)
1.介绍盐的命名原理;
2.举例分析盐的命名。
四、化肥的种类与作用(15分钟)
1.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探讨不同种类化肥对植物的影响。
五、化肥对植物的影响(10分钟)
1.分析化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讨论过量使用化肥对植物的影响。
六、小结与讨论(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整理化肥种类和作用的知识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教案结束】。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1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元素与人体健康(含解析)

专题12。
1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选择题1.【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小巷有许多的营养早餐车。
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下列食品中富含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A.油条B.大米粥C.面包D.汉堡【答案】D【解析】大米、油条、面包含有的主要营养素都是糖类;汉堡提供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
选D2.【2017年山西省】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A.西红柿B.馒头C.植物油D.鸡蛋【答案】D【解析】A、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B、馒头中富含糖类;C、植物油中富含油脂;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D。
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D.食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答案】C4.【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底游动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实验室常将固体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以控制反应速率D.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答案】A5.【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儿童体内缺少钙元素,易患的疾病是()A.侏儒症B.贫血症C.甲状腺疾病 D.佝偻病【答案】D【解析】解: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会患侏儒症,故选项错误.B、人体内缺铁会患贫血症,故选项错误.C、人体内缺碘会患甲状腺疾病,故选项错误.D、儿童体内缺钙会患佝偻病,故选项正确.故选:D.6.【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饮用低温灭菌牛奶B.食用新鲜蔬菜水果C.用小苏打做发酵粉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答案】D【解析】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不应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A.饮用低温灭菌牛奶,B.食用新鲜蔬菜水果,C.用小苏打做发酵粉,有利于人体健康,均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第5单元 课题3 《专题12:物质鉴别》

4.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 )①观察颜色 ( × )②带火星的小木条 ( √ )③加入二氧化锰 ( √ )④加入硫酸铜 ( × )⑤测pH ( × )⑥测导电性
日常生活中 1.食盐和纯碱 ( × )①观察颜色 ( × )②闻气味 ( √ )③品尝 ( √ )④加入食醋 ( √ )⑤溶于水,测pH
5.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 × )①加水观察能否溶解 ( √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 ( × )③品尝 ( √ )④滴加酚酞溶液 ( √ )⑤溶于水测pH值
6.苏打和小苏打 ( × )①加水观察能否溶解 ( × )②加入稀盐酸 ( × )③品尝 ( × )④溶于水测pH值 ( √ )⑤溶于水加入氯化钙溶液 ( × )⑥滴加酚酞溶液 ( √ )⑦加热,检验是否产生气体
5.软水和硬水 ( × )①观察颜色 ( × )②闻气味 ( × )③品尝 ( √ )④加入等量肥皂水 ( × )⑤测pH ( × )⑥蒸干
6.山泉水和蒸馏水 ( × )①观察颜色 ( × )②闻气味 ( × )③品尝 ( √ )④加入等量肥皂水 ( √ )⑤测导电性 ( √ )⑥蒸干
【强化训练】
第五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专题12:物质鉴别》
酸碱盐类 1.浓硫酸和浓盐酸 ( √ )①用水稀释,观察 ( √ )②打开瓶盖闻气味 ( √ )③打开瓶盖观察 ( √ )④在纸上写字
2.稀硫酸和稀盐酸 ( × )①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 × )②滴加碳酸钠溶液 ( √ )③加入氯化钡溶液 ( × )④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 )⑤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 )⑥打开瓶盖闻气味
2.硫铵和硝酸铵 ( × )①观察颜色 ( × )②闻气味 ( √ )③加入氯化钡溶液 ( √ )④加水溶解、测温度 ( × )⑤加熟石灰研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盐和化肥一、命题思路导航常见的盐是中考必考内容,出题几率很高,而且分值较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1)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2)盐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4)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用途(5)化学肥料的性质二、知识要点例析考点1 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1.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A.氯化钠B.碳酸钠C.氢氧化钠D.氧化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盐就是食盐B. 纯碱不属于盐类C. 盐都能溶于水D. NaHCO3属于盐类3.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可用来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D.碳酸氢钠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考点2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银和稀硫酸2、汞和盐酸3、铁和盐酸4、铜和氯化银5、汞和硫酸亚铁溶液6、铜和硝酸汞溶液7、锌和氯化镁溶液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B.铜能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气C.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比较靠后,活动性不如镁强D.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考点3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2、碳酸钾溶液和盐酸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4、氢氧化铜和碳酸钠5、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银6、氯化银和稀硝酸7、硫酸钡和稀硝酸8、氢氧化铁和硫酸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3.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和氯化钾B.硫酸锌溶液和铁C.碳和稀硫酸D.盐酸和石灰石4.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的是()A.硝酸钾和盐酸B.氯化钡和硫酸C.氧化铜和水D.氢氧化钠和醋酸5.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硝酸钠B.氢氧化钾C.氢氧化铁D.硝酸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铜和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和稀硫酸考点4 酸、碱、盐之间反应的现象1.下列物质中,分别与AgNO3、CuSO4、K2CO3三种溶液混合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盐酸B.硝酸钙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2.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3.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4.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C.只有大量的汽泡冒出D.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大量气泡5.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稀硫酸、镁条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C.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稀盐酸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KOH、NaCl 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 D.Na2CO3、KCl、Na2SO47.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C.FeCl3、KOH、NaCl D.Na2SO4、HCl、KNO38.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KNO3、HCl、CuCl2B.B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D.NaOH、KCl、H2SO49.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NaNO3、NaCl、Na2SO4B.MgCl2、NaOH、KNO3C.CuSO4、CaCl2、MgCl2D.BaCl2、AgNO3、KCl考点5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1.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BaCl2Ba(OH)2C.FeCl3Fe(OH)3D.CaCO3CaCl2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BaCl2BaSO4B.CuO Cu(OH)2C.NaOH Na2CO3D.MgSO4Mg(OH)23. 下列物质的变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O3Ca(OH)2B.Cu Cu(OH)2C.NaCl NaNO3D.BaSO4BaCl24.下列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 ZnSO4B.CaCO3CO2C.Ba(NO3)2BaSO4D.CuO CuCl25.通常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O CaCl2B.Ca(OH)2NaOHC.CaCO3Ca(OH)2D.CuSO4FeSO4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能同时生成的是()A.H2、O2B.BaCO3、Cu(OH)2C.Cu、Zn(NO3)2D.FeCl3、H2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①Fe→Fe3O4②S→SO3③CuCl2→Cu ④CH4→C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9.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是()A.Fe B.NaOH C.CuO D.Ba(NO3)210.X、Y、Z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X Y Z X,则X是()A.Mg B.K2O C.CaO D.Ca(OH)2 11.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等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应可以生成盐的是(D)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6 物质(离子)共存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MgCl2、Ca(NO3)2B.KOH、FeCl3C.Na2CO3、AgNO3D.HCl、Ba(OH)2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A.Na2SO4Ba(OH)2HCl B.CuSO4H2SO4HNO3C.FeCl3NaOH Ca(OH)2D.K2SO4NaOH NaCl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Na2CO3、HCl B.Ca(OH)2、MgSO4、(NH4)2SO4C.KNO3、NaCl、NaOH D.AgNO3、HNO3、CaCl24.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u2+、SO42-、Cl-、Na+B.OH-、K+、NO3-、Ba2+C.Mg2+、SO42-、Al3+、NO3-D.Na+、CO32-、Ca2+、Cl-5.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Ag+、Cl-、NO3- B.H+、Na+、Cl-、NO3-C.H+、Na+、Cl-、CO32 D.Na+、Cu2+、NO3-、Cl-6.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K+ 、Na+、Mg2+、SO42-B.Ca2+、H+、NO3-、Cl-C.Mg2+、K+、NO3-、Cl-D.H+、SO42-、Ba2+、NO3-7.下列各组离子在pH<7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Mg2+、NO3-、SO42-B.Na+、Cl-、OH-、K+C.K+、CO32 、SO42-、NO3- D.Fe3+、Cu2+、SO42-、Cl-8.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C )A.SO42-、Cl—、Na+、H+ B.K+、SO42-、Cu2+、NO3-C.Cl—、K+、SO42-、Na+ D.Ca2+、Cl—、CO32-、Na+9.某同学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八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加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应该是(填离子符号)。
10.已知某溶液里大量含有Ag+、Ba2+、Cu2+等三种阳离子中的一种离子和Cl-、OH-、CO32-等三种阴离子中的两种离子,则该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11.在分开盛放的A、B两溶液中,共含有Na+、Mg2+、Cu2+、H+、Cl-、OH-六种离子,且A、B两溶液中各含不同的离子。
请写出溶液A中所含的离子符号可能为。
12.现有六种溶液:盐酸、硝酸铜、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镁、硝酸银,把它们两两混合分置于三个烧杯中,所得混合溶液均澄清透明(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存在)。
判断这三个烧杯内混合液溶质分别是(写溶质的化学式):和;和;和。
考点7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用途1.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KClB. Na2SO4C. NH4HCO3D. Ca(H2PO4)22.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 2SO 4B .NH 4HCO 3C . CO(NH 2)2D .NH 4H 2P043.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 .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 .KNO 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 .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和混用B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C .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D .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5.现在下列三种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是Ca 3(PO 4)2]、氯化铵(NH 4Cl )、D 硫酸钾(K 2SO 4)其中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___;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硫酸钾(或K 2SO 4);氯化铵(或NH 4Cl ) }考点6 化学肥料的性质1.某星期天,小明回家发现父亲正欲将草木灰(呈碱性)与一种化肥混合,准备以此达到同时向稻田里增施氮肥和钾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