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教版 练习):_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恩格斯逝世后不久,在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一股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系统地提出修正主义理论的是德国社会某某党的理论家伯恩斯坦。
1899年,伯恩斯坦把他的思想系统化,发表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某某党的任务》一书,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的验证”。
伯恩斯坦论证说,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学说与工人阶级经济状况不断提高的事实相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崩溃的理论,已为资本主义正处在发展和壮大过程的事实所否定;而资本主义造成的新的中间阶层的发展,使社会结构复杂化了,这又与社会将两极分化成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假定相反。
因此,社会和经济过程本身包含了缓和阶级对立的趋势。
他说,实际上丝毫看不到有出现革命形势或者资产阶级社会即将崩溃的迹象。
坚持革命意识形态是错误的,它会使党和本来可以争取成为进行社会和政治改革斗争中的同盟者的资产阶级及农民阶层疏远。
因此他要求改变党的性质。
——摘编自X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
(6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工人阶级经济状况的改善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
从表面上看,该思潮是合理的,但它从本质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因此是反对社会主义的。
把修正主义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和评价,是解答本题的基本立足点。
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社会矛盾缓和;合法斗争成为工人斗争的主要形式。
内容:政治上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斗争方式上主X合法斗争;政党建设上主X改变党的性质。
(2)评价: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宣扬阶级调和的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根本对立,其在本质上是反对社会主义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2.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他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
无意之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
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4.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5.2012年是十月革命爆发九十五周年。
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B.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C.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D.俄国资本主义力量较为弱小6.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恩格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的伟大友谊开始于( )A.共同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B. 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见面C.参加“正义者同盟”的活动D.恩格斯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7.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D.第一国际领导人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测试卷--—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4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
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
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
”这表明作者()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B.正确认识了当时国情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列宁称恩格斯的一部著作是“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一份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这部著作是()A.《基督教的本质》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资本论》3.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
这里的“新”表现在()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①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恩格斯业余刻苦自学了20多种外语,比较精通的有10多种。
他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A.恩格斯从小就喜欢学习,尤其是外语B.能进柏林大学深造C.能阅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提高自身素养D.能更好地与各国工人阶级交流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5.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的著作是()A.《神圣家族》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资本论》6.列宁说:“……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A.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7.《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8.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9.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B.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0.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单元检测: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附答案)

历史人民选修4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他所说的“两位学者和战士”是指()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拿破仑和卢梭C.马克思和恩格斯D.费尔巴哈和恩格斯2.奥地利检察官曾这样指控第一国际:“国际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对手。
”这表明()①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②第一国际在欧洲各国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府③第一国际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政府仇视第一国际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D.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4.列宁晚年仍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入思考,其思考的问题包括()①党的团结问题②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③反对官僚主义④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5.观察下图,毛泽东主办该讲习所的目的在于通过它培养农民干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A.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基础B.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C.为农村根据地培养骨干D.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6.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
”“进军”的主要任务是()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D.以退让求合作7.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下图是毛泽东给蒋介石的回复电文原稿。
人教版选修四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选择题1.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进行公私合营D.建立人民公社2.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
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目的是()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作准备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作准备D.为发动十月革命作舆论方面的准备3.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南方谈话”中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民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其内容不包括()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B.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解C.改革是解放生产力D.反对霸权主义4.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下列有关马克思的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法国启蒙思想——马克思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B.《基督教的本质》——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C.宣传科学真理——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了毕生的友谊5.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做了精辟的总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你认为下面能体现“最重要的”表述是()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参加“博士俱乐部”的活动C.主编《莱茵报》D.创办《德法年鉴》杂志6.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是()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我国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④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A.①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最终)

历史人教选修 4 第五单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单位检测〔时间:60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 3 分,共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标题问题要求〕1.小明在翻看爷爷的皮箱时,发现一本旧版的?共产党宣言?最后几页残破,请猜测一下这几页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热情称道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初创精神B.工人阶级政权集中力量开展社会出产力C.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反封建D.昭示了政党在革命中的核心地位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 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担当人和天才完成者〞。
这三种主要思潮来源于哪三个国家〔〕A.英、法、美C.英、法、德B .英、美、德D .法、美、德3.1848 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记是〔A.?人权宣言?的公布C.巴黎公社的成立〕B .?共产党宣言?的颁发D .十月革命的胜利4.?共产党宣言?一书从出书至今已有160 多年。
目前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200 多种文字,出书了300 多种版本,起码出书过 1 000 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它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兵器,主要依据是它〔A.提出了解决本钱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开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成立5.1848 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德国参加革命。
在这期间,他们共同创办了“民主派机关报〞,它是〔〕A.?新莱茵报? C.?泰晤士报? B .?莱茵报?D .?新青年?6.2021 年1 月9 日,韩国的某报纸颁发报道,称在看不到尽头的经济萧条和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再次在韩国受到存眷。
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A.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精心指导〕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C.对本钱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7.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B.前者直接带领了该事件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该事件D.事件丰富了前者的理论8.以下图为油画?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一起? 。
【人教版】选修四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步练习2及答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不包括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意志古典哲学D.黑格尔的唯心主义2.《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是第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B.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C.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最早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3.科学共产主义能够诞生的根本性因素是A.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B.人类19世纪的优秀理论成果C.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相结合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4.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①《神圣家族》②《德意志意识形态》③《共产党宣言》④《新莱茵报》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5.下列对《资本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B.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C.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6.下列著作发表的顺序是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第一卷③《神圣家族》④《法兰西内战》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④③①②D. ①②④③7.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唯物主义科学论述的是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B.《共产党宣言》C.《资本论》D.《基督教的本质》8.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马克思的辉煌巨著B.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C.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9.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指导和推动了A.芝加哥工人运动B.第二国际成立C.宪章运动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0.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出生于德国②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③两人第二次见面后开始了毕生的友谊④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1.1917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A.二月革命B.七月革命C.十月革命D.十一月革命12.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B.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C.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3.列宁主义诞生于A.1903年,布尔什维克派的出现B.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C.1917年,《四月提纲》的发表D.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14.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政体发生改变①农奴制改革②二月革命③十月革命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5.1921年,俄国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B.表明苏俄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C.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倒退D.证明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6.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包括①新经济政策②现代化大生产③民族问题④反对官僚主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1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的革命活动或理论创建不包括A.在遵义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C.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8.毛泽东在抗战时期阐述的理论或发表的理论著作不包括A.《新民主主义论》B.《〈共产党人〉发刊词》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十大关系》19.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表述不正确的是A.发表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后B.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C.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D.其中的一些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毛泽东所犯的“左”倾错误有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②发动“大跃进”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发动文化大革命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1.下列对邓小平革命生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赴法勤工俭学,走上了革命道路②发动百色起义③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④领导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A.七大后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十五大后D.十六大后23.文革后,为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邓小平反复强调毛泽东思想精髓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团结一致D.独立自主24.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的是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停止阶级斗争为纲25.邓小平理论包括①改革开放②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本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一国两制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共28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提升训练卷: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最终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提升训练卷: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89d77902d276a201292eb7.png)
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总分值60 分1.构成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根底的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四项底子原那么D.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答案】 B2.邓小平“一国两制〞设想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主要是在于A.对峙了社会主义原那么B.对峙了一个中国原那么C.对峙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D.对峙了实事求是原那么【答案】 D3.四川广安邓小平一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
挽狂澜于既倒⋯⋯兴卫扶农,⋯⋯〞此联创作应该晚于A. 1966 年B. 1975 年C. 1978 年D. 1992 年【答案】 C4.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底子前提是A.对峙鼎新开放B.对峙四项底子原那么C.对峙实事求是D.对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 B5.毛泽东带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项创举是A. 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并举B. 和平赎买私人本钱主义经济C. 充公官僚本钱D.农业合作化【答案】 B6.恩格斯说:“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本身手里,只要取得大大都人民的撑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处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比方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
〞这说明恩格斯A. 主张无产阶级实施暴力革命篡夺政权B. 主张实现暴力根底上的和平夺权C. 主张实施资产阶级主导下的温和社会变化D. 主张无产阶级通过议会合法斗争实现社会演变【答案】 D[来源:Z+xx+]7.以下哪项最能说明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松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时机主义错误B. 确定了实行地盘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C. 决定创立农村革命按照地D.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答案】 B8.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的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成就了彼此的人生辉煌也促进了理论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列宁曾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所指的“科学”是指( )A.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社会主义C.唯物主义历史观D.古典政治经济学,可判断“两位学者和战士”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指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能够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力量,主要是由于他( )A.汲取了人类其他优秀成果的精华B.和恩格斯合作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C.亲自深入到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去D.生活在工人阶级较集中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长期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同“正义者同盟”保持密切的联系,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3《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
……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
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发表《共产党宣言》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
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4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面对斗争的多样化,他提出的重要方针和策略是( )A.各国党要听从第二国际的指挥B.各国党要联合起来一致行动C.各国党要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D.各国党自由发展且不受约束,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没有创办机关刊物。
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做出的决议,由各国工人党自愿遵守。
由此可判定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5下图中图1与图2的内在联系是( )图1 列宁图2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A.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6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7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联)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等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项。
A、C、D三项无法说明中国的改革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新版。
8观察下图,毛泽东主办该讲习所的目的在于(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A.为新中国的创立奠定干部基础B.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C.为农村根据地培养骨干D.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1926年,当时中国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10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当时党中央临时政治局派出的干部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1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但是,它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其指导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因此,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
因此,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1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
”上述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这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二人所说的话蕴涵的本质特征。
A项与材料无关,C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D项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只有B项是二者共同的本质思想。
13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工作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的大局,并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肆意践踏,邓小平对于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整顿,实际上就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41986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
“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
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可知D项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15下列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无关的一项是( )A.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推动了中共十四大的胜利召开C.理清了计划和市场两者的关系D.解决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思想路线问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5分,第18题9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世纪之交的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评选过去一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结果,卡尔·马克思名列第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自称是“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1)马克思名列第一的原因是什么?对伟大人物的出现马克思是怎样认识的?(4分)(2)用史实说明为什么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让他们感到更悲痛。
(4分)材料二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3)归纳上述观点体现的共同原则。
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的?(4分)(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伟大人物的认识。
(4分)原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认识: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或“时势造英雄”)。
(2)实践上:恩格斯继续指导各国工人运动,推动成立了第二国际;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整理出版了《资本论》二、三卷。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或国情)相结合。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伟大人物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伟大人物可以影响历史的进程(或“时势造英雄,英雄助时势”)。
17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7分)(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
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8分)井冈山。
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
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
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
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
至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材料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八十年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年代……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思想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走自己的道路”的特点、内涵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