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月迹课课练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月迹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月迹教案 苏教版

《月迹》◆教材分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都是有关童年趣事的,《月迹》更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优美散文。

如何在一堂课短短45分钟的时间内把散文的这种美传达给同学,是我本节课思考的重点,学习本文,最终应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先整体感知寻月的过程,然后抓住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感受文章内容,品味课文语言,体会童真童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散文的美,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散文的美,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课前准备搜集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以月组词。

月光明月皓月朗月月圆2.说出与明月有关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出于东山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散文大家,看看他眼中的月亮,听听他的月亮故事。

二、资料链接简介作者。

贾平凹((jiǎ píng wā):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月迹》练习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月迹》练习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练习苏教版(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月迹》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1)满盈( )(2)倏( )忽 (3)袅()袅 (4)依偎( ) (5)粗糙( )(6)面面相觑()2.仿写句子.例句:我们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月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语段.当你生病在床上无法上学,同学们送来了鲜花和问候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欣慰.——因为感受友情是一种快乐.当你为希望小学捐了两元钱,为灾区的学生捐出几本书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充实。

-—因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月迹课课练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月迹课课练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月迹》课课练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偷觑()倏()忽粗糙()铁锨()2. 文学常识填空。

《月迹》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地名)人。

3. 孩子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月亮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表达了什么主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贝壳席慕容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5. 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以内回答)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超过2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 苏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 苏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6课月迹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shū) 忽(fú) 水(jì)_妒面面相(qù)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月亮还在竹莲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终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②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迹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映章吗?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语段.当你生病在床上无法上学,同学们送来了鲜花和问候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欣慰。

——因为感受友情是一种快乐。

当你为希望小学捐了两元钱,为灾区的学生捐出几本书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充实.一一因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至今.嫦娥是神话中的人物,美貌非凡,后飞天成仙,住在月宫,千百年来孤身一人.如果你现在登上了月宫,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请写下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六 月迹同步练习1 苏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六 月迹同步练习1 苏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六月迹同步练习1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六月迹同步练习1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六月迹同步练习1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月迹》同步练习【基础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倏忽(shū) ﻩ颤动(chàn)袅袅(liǎo)B。

铁锨(xiān) 嫉妒(jì) ﻩﻩ玉砌(qì)C。

盈余(yíng) 屏气(bǐng) 缠绕(chán)D.掬沙(jū) 清晰(xī)ﻩ粗糙(cà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窗帘踪迹发稍ﻩ骨朵儿B。

羡暮酥酥ﻩ葡萄ﻩ面面相觑C. 灿烂磁盆ﻩ沙滩ﻩ相依相偎D。

疑心甜酒印章无边无际3. 本文多用叠词,一切就着孩童的感受和心理来写,充满童真童趣。

熟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__________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__________的桂树,__________的枝,__________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__________的骨朵儿了.(2)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__________,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一掬(jū)面面相觑(qù)相依相偎(wēi)袅袅(niǎo)B . 屏气(bǐng)堆砌(qì)粗糙(zào)风俗(sú)C . 倏忽(shū)遗憾(hān)木锨(xiān)暑气(shǔ)D . 款款(kuǎn)清晰(xī)嫦娥(é)嫉妒(jí)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虽然我们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但不能忘乎所以,还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

B . 爸爸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到了我家,他们谈笑风生,连吃饭的时间都忘记了C .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 .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的真可谓栩栩如生。

3. (2分)读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选词填空()。

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A . 有史以来B . 有记载以来C . 自古以来D . 从古至今4.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那篓紫红色的杨梅,每一粒的样子都很好看,像一个个深红色的绒线球似的,从我的记忆中_________过。

②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_________;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③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________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 . 掠温暖游览B . 滚温柔瞻仰C . 滚温和瞻仰D . 滑温暖观看5. (2分)下面句中加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 .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6 月迹教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6 月迹教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6 月迹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6 月迹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6 月迹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月迹基本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梳理文章情节。

2.了解文中所写寻月的全过程,掌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变化。

提升目标:1.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所写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一、默一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面面相觑.() shū()忽袅.( ) 锨.( ) 悄.()无声息嫉妒..( ) 掬.()酥.()偎.( )二、读一读提问1:快速阅读课文,明确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的一件什么事情?预设:时间:中秋节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设计目的:整体感知全文,锻炼学生复述概括课文的能力。

三、想一想提问1:仔细默读课文,认真思考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这些月亮有什么不同?预设:镜中月白道儿、半圆、爬得高、满盈、亏了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大、圆、里边有东西杯中月小小的满圆,酥酥的,葡萄叶儿、瓷花盆上、锨刃儿河中月哪一处的的水里都有眼中月小小的、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呢空中月白光光的,月亮是我们的印章设计目的: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中孩子们寻找月亮的全过程。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月迹教案苏教版[1]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月迹教案苏教版[1]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月迹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月迹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月迹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月迹》教学目标: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2、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借景抒情的方法一、导入:作者在回忆童年的不幸遭遇时曾这样追述道:“慰藉以这颗灵魂安宁的,在其漫长的二十年里,是门前屋后那重重叠叠的山石,和山石之上的圆圆的明月。

这是我那时读得有滋有味的两本书,好多人情世态的妙事,都从它们身上读出了体会.”那作者究竟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二、整体感知: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那几件事?明确:作者以月迹为线索,分别写了盼月、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教师小结: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板书)三、品味文本: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可进行句段品味:(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2)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5)“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迹》课课练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偷觑()倏()忽
粗糙()铁锨()
2. 文学常识填空。

《月迹》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地名)人。

3. 孩子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月亮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表达了什么主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5. 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以内回答)
因为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
7. 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 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 “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 “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二)
近年来,许多昆虫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彩蝶王”的迁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彩蝶王”和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回北方。

每天平均飞行45公里以上。

更有趣的是,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

“彩蝶王”的队伍通常都是夜晚休息,白天飞行,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

有时高空强风吹袭,队伍时聚时散,有的彩蝶落伍,有的彩蝶死去,而那些担任护卫和前导的雄蝶,伤亡就更大,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能免于殒命。

但整个队伍始终不改其志,还是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向着既定的方向从容地飞去,飞去,高山、大河、沙漠都莫之奈何。

加拿大动物学家厄克特为了进一步揭开“彩蝶王”迁徙之谜,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油膏,将编好号码的标记贴在上百只“彩蝶王”的薄翼上。

许多带着这种标记的“彩蝶王”几个月后在数千公里之外被人们找到了。

厄克特还寻踪觅迹,在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高达3000米的陡峭山峰上发现了“彩蝶王”的真正府邸。

每年总有上万只“彩蝶王”在这里繁殖生息。

一到夏天,“彩蝶王”就从马德雷山出发飞往美国和加拿大。

这些彩蝶都短命得很,生命不过短暂的一年光景,很多在迁徙途中死掉了。

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锲而不舍地追求着光明美好的生活。

或许“彩蝶王”真正魅人之处倒并不在其体态如何美妙。

而在其纤巧的形体中有着坚强执着的灵魂。

这种不畏劳苦牺牲而追求既定目标的特性,使这种小昆虫的生命对人们有一种新鲜的启示和意义。

9. 用文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替换下面的词语。

迁移——()死亡——()
10. 文中揭示的“彩蝶王”飞行的特征是什么?
11. 文中能表明“彩蝶王”给人以启示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从文中第一段摘出表现“彩蝶王”飞行规律的句子。

(1)每年飞行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每天飞行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行的行程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行的组织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迹》课课练答案
1. 略
2. 贾平凹贾平娃当陕西丹凤
3. 屋里,院子里、酒杯里、河水里、眼睛里;月亮晶莹剔透,纯洁如玉,它温柔、美好。

4. 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洁无瑕的感情。

它告诉我们:美好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有不懈追求的精神,把美好握在自己手中。

5. 坚硬、精致、小巧。

6. 弱小短暂的生命却创造了完美的居所。

(或贝壳制作的精细和贝壳生命的短暂)
7. 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8. A
9. 迁徙殒命
10. 整体行动,阵容强大,向着既定目标飞行。

11. 或许“彩蝶王”真正魅人之处倒并不在其体态如何美妙,而在其纤巧的形体中有着坚强执著的灵魂。

12. (1)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回北方。

(2)夜晚休息,白天飞行,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

(3)每天平均飞行45公里以上。

(4)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