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外科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评价_尹刚
两种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评析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签署姓名,在进行试验之前,笔者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批准,然后开始展开治疗,1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通过B超诊断的结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选用凸阵探头,调节频率,将频率调节到3.5MHz,调节机械指数到0.04~0.05之间,使用六氟化硫或者生理盐水作为造影试剂,在肘正中作静脉注射,对患者的脾脏、肝脏、肾脏、胰腺进行检查,对病灶的位置、回声、范围等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得到的结果为观察组:使用16层螺旋CT机,调节扫描参数,将其调节到120kV,120~150mAs之间,将螺距设置为1.25,重建,厚7mm,宽160~200HU,增强扫描时,通过肘静脉注射碘海醇,作为造影剂[2]。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脏器损伤情况(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软件为统计软件SPSS 19.0,通过“卡方S”的形式对测量数据进行表达,然后通过对t值进行计算,使其得到检验,使用表格号对计数数据进行表达,来计算χ2的值来检验计数数据,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的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脾脏:90.2%(46/51),肝脏:87.5%(21/24),肾脏:95.2%(20/21),胰腺:100.0%(4/4);对照组的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脾脏:86.3%(44/51),肝脏:83.3%(20/24),肾脏:85.7%(18/21),胰腺:100.0%(4/4),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腹部创伤患者如果只是外壁损伤,只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如果脏器受到损伤,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临床中准确诊断、有效治疗腹部创伤患者就极为重要,临床中,主要是通过CT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CT扫描具有较多的优点,比如:检查速度快、检查准确率高、不产生创伤,通过CT检查,可以判断腹腔液体的性质,从而发现是否产生出血情况,但是对于腹部创伤患者来说,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在床前进行诊断,所以CT扫描方法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且价格昂贵;B超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可以对脏器损伤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判断是否存在积血情况以及积血量的多少,且价格低廉[3]。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或骨质疏松的患者,但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不佳,而手术治疗可以较好地保持肱骨的解剖结构和关节面的稳定性,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在其治疗效果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以供研究者参考。
一、锁定钉治疗锁定钉治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主要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一项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锁定钉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较,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并可提高肱骨稳定性和手肘活动度。
此外,锁定钉还有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感染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切口和钉头大小等因素,也增加了手术风险和肱骨远端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二、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器具,操作适合,适合多种类型的骨折,并具有牢固、可控制和准确复位的优点。
钢板内固定可以更好地保持肱骨关节面的稳定,减少滑膜損伤並降低肱骨头坍塌的发生率。
然而,于2009年前后进行的两项临床对照研究显示,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于锁定钉治疗在手肘关节和肱骨髁突活动度上存在差异,且愈合时间更长,术后复发率也更高。
三、有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有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适合于肱骨远端多骨折和骨折复杂、紧张性粘连的患者,操作简便,损伤小。
进行过钢板内固定或锁定钉治疗后的患者对其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
但是在患者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方面的限制,患肢休养的费用和时间等方面限制较为严格,以及输液和引流等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也是该手术方式所面临的困难。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每种手术方式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优点和缺点。
新兴的微创技术、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材料的使用,促进了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
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骨折类型、骨质状况、年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而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常见于高能伤及老年患者。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内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两种。
本文将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为医生和患者选取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一、保守治疗对于部分轻度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外固定、手臂轻度牵拉、功能锻炼等。
但这种治疗方式对于严重的C型骨折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功能不全和长期疼痛。
二、内固定术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较为严重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
内固定术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钢板内固定、螺钉内固定等。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但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率较高、患肢功能障碍等。
三、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者伴有肱骨远端骨折合并严重关节炎的患者。
关节置换术可以较好地修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期长、关节置换物的寿命等。
4、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的比较内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较为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
两者在治疗效果、手术创伤、术后康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1)治疗效果内固定术可以较好地修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但对于严重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并不佳,容易导致功能不全和长期疼痛。
而关节置换术可以较好地修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患者或者合并严重关节炎的患者,关节置换术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2)手术创伤内固定术相对于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但内固定术也容易导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而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期长,但通常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术后康复内固定术的术后康复相对较快,但患者存在较大的可能出现功能不全和疼痛等问题。
肘后不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料 上均 不存 在统 计学 差 异 。 1 . 2 术 前准 备 ① 术前 检查 : 患 者人 院后 行血 尿 常规 、 肝 肾功能 与 凝血 机制 检查 , 术 前行 “ 四项 检 查 ” , 以及 血 型 、 心 电图 、 胸片 、 肘关 节正 侧 位 x 片 及 “ C T+三 维 重 建 ” 等 检查 。② 术前 处 理 : 患 肢 维 持 在 半 屈 曲位 置并 用 石 膏 托 固定 , 抬 高, 局部 冰 敷 , 用 甘 露 醇 消肿 。对 合 并 有基 础疾 病 者 , 请 相关 科 室会 诊 并 加 以治 疗 。待 患 肢肿 胀 消退 、 基础 疾病 得 到控 制后方 施 以手术 。 1 . 3 手 术入 路 手 术操 作 过程 均严 格依 照 AO / A S I F标 准进 行 。 皮 肤切 口统 一 为肘 后 正 中弧 形 切 口, 所 选 三种 手 术 入路( 肱三 头 肌 舌 形 瓣 人 路 、 劈 肱 三 头 肌 人 路 肱 及 三头 肌 内外 侧 人 路 ) 如下述 : ① 肱 三 头 肌 内外 侧 联 合 人路 的手 术要 点 为 : 切 口从 尺 骨 鹰 嘴 内侧 绕 过 以 避 免损 伤 尺神 经 , 然 后予 以游 离 及妥 善保 护 , 在 肱 三 头肌 两侧施 行 钝性 剥 离 , 内侧 沿 着 尺 神 经 沟 与 尺 骨 鹰 嘴 剥离 , 外侧 沿着 尺 骨鹰 嘴和 肱骨 外髁 剥离 , 同时 注意 最大程 度 地保 留肱 三 头 肌 的宽 度 , 向上 提起 肱 三头 肌后 即可 暴露 骨折 断端 。② 肱 三头肌 舌 形瓣 人 路 手 术要 点 : 分离 至肱 三头 肌表 面后 , 在肌 腱 与肌 腹 连接 部位造 一 个 “ V” 型切 口并 切 断 , 屈 曲肘 关 节 , 锐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金虎;张军强;徐诚【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年(卷),期】2022(50)3【摘要】目的研究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_(3)型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收治的肱骨远端C_(3)型骨折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侧入路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术)27例和截骨入路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27例。
采用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患者肘关节总体功能及临床疗效。
检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根据随访记录术后1年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截骨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高于两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截骨入路组术后1、3、6个月的MEPS评分低于两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2个月MEP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截骨入路组患者ROM中屈曲、背伸、旋前、旋后度均低于两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其创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总页数】4页(P341-344)【作者】金虎;张军强;徐诚【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经尺骨鹰嘴截骨人路与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比较2.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对比研究3.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远端 C2、C3型骨折临床对比研究4.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5.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胡彬;刘煊文;黄家骏【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18(31)10【摘要】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少见而又复杂的关节内损伤,非手术治疗难以准确复位骨折和重建关节面,切开复位内固定则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选择.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以提供充足的术野显露,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存在截骨处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为避免牺牲鹰嘴的完整性,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肱三头肌翻转入路、肱三头肌-肘肌瓣翻转入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及肱三头肌腱膜舌形瓣入路等则应用到骨折的显露中,但不同入路的局限性,使得入路选择在术野暴露与伸肘功能受影响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性.随着“双柱”理论的推广,双钢板固定C型骨折比单钢板具有显著力学优势.在体外生物力学试验中,即便平行双钢板较垂直双钢板更有优势,但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在临床运用中是否存在差异.对于关节面无法重建的C型骨折,肘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最终的选择,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总页数】7页(P976-982)【作者】胡彬;刘煊文;黄家骏【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363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改良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J], 王传功;卢翔;杨峰2.手术治疗31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 [J], 顾国庆;徐文停;倪诚;喻任;陆纯德3.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观察 [J], 王传功;卢翔;杨峰4.改良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5例分析 [J], 周雄;万桃红5.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J], 苏啸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

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吴国正;郭亮;夏欣【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9~18(11.6±1.4)个月.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疗效按改良An-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并发骨化性肌炎).结论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野清晰,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3(016)005【总页数】2页(P532-533)【关键词】肱骨骨折;肘关节损伤;骨折固定术,内【作者】吴国正;郭亮;夏欣【作者单位】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浙江江山 324100;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浙江江山 324100;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浙江江山 32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R684.7;R687.32;R687.4肱骨远端C3型骨折多呈粉碎性,往往涉及关节面、干骺端,这些因素使其成为最难处理的骨折之一[1]。
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双侧重建钢板+尺骨鹰嘴钢板治疗28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8~68岁。
左侧16例,右侧12例。
骨折按AO/OTA分型:C3.1型11例,C3.2型10例,C3.3型7例。
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
闭合骨折27例,开放骨折1例。
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
取肘后正中切口,游离尺神经并给予保护。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骨折端,首先复位肱骨髁间骨折,将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关节面精确复位,并以ø 0.3~1.2 mm克氏针对髁间骨折临时固定。
C臂机透视证实肱骨远端关节面复位满意后,选1枚克氏针作导针,从肱骨外上髁向内上髁拧入1枚合适长度的ø 4.5 mm的空心拉力钉。
肱骨远端C型骨折3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效果比较

肱骨远端C型骨折3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效果比较赵强;党鹏;徐晓民【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6(037)010【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中操作、术后复健的影响。
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取不同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51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鹰嘴截骨入路组( n=17)、舌形瓣入路组(n=18)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16),分析3种入路方式的操作时长、术后复健时长、失血情况等指标。
结果①完成治疗后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复健程度,一般为3~30 d,对3组作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3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4.1±3.4)、(96.2±2.5)与(89.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操作时长,鹰嘴截骨入路组最高、舌形瓣入路组最短;术后复健,舌形瓣入路组最慢、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快;失血情况,截骨入路组最重、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轻。
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操作时长比鹰嘴截骨入路组短,且失血情况轻、术后复健快。
【总页数】3页(P1276-1278)【作者】赵强;党鹏;徐晓民【作者单位】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骨科;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骨科;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2.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3.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4.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市 200003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doi:10.7531/j.issn.1672-9935.2014.05.017
通 讯 作 者 :张 伟 ,E-mail :zhwmd@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29 卷第 5 期 Chin J Bone Joint Injury, May 2014, Vol. 29, NO. 5
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锻炼晚;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功能锻炼早,但术野显露存在一定限制。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形瓣;两侧入路
中 图 分 类 号 :R683.4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9935(2014)05-0454-03
Hale Waihona Puke Evaluation on effect of three surgical approaches in treatment of type C fracture of distal humerus YIN Gang, GUO Xing-feng, XIA Jun-jie, et al.
45 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 手术时间截骨组最 长、两侧组次之,舌形瓣组最短;术中出血量截骨组最
多、舌形瓣组次之、两侧组最少;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舌 形瓣组最晚、 截骨组次之、 两侧组最早。 术后 3 组 Mayo 肘关节评分及 ROM 评定截骨组、两侧组与舌形 瓣 组 比 较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截 骨 组 与 两 侧 组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1、2。 患者获 3 个 月~8 年的随访,骨折于术后 9~12 周达临床愈合(图 1、2)。
·454·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年 5 月第 29 卷第 5 期 Chin J Bone Joint Injury, May 2014, Vol. 29, NO. 5
·论 著·
3 种外科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 C 型骨折的疗效评价
尹刚 1,郭兴锋 1,夏俊杰 1,王宏瑞 1,宗海洋 1,侯春林 1,张伟 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 20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ee surgical approaches, the osteotomy of olecranon, the triceps tongue -shaped flap and the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in treatment of type C fracture of distal humeru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45 cases of type C fracture of distal humerus, who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surgical approaches from Jan. 2005 to Dec. 2012. Fif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osteotomy of olecranon, 1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triceps tongue-shaped flap, 1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elbow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elbow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between three groups (P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yo scores and ROM between the triceps tongue -shaped flap group and the osteotomy of olecranon group and the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group (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yo scores and ROM between the osteotomy of olecranon group and the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he osteotomy of olecranon and the triceps tongue-shaped flap for distal humerus fracture has advantages of fully revealing the surgical field, but has shortcomings of greater trauma,longer operative time, more late postoperative elbow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Conversely, application of the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has advantages of smaller trauma, shorter operative time, less bleeding , earlier postoperative elbow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but there were certain restrictions on the surgical field revealing. Key words: Fracture of distal humerus; Osteotomy of olecranon; Triceps; Tongue-shaped flap; Bilateral triceps approach
·455·
20.2) 岁 ; 舌 形 瓣 组 20~64 岁 (44.6±22.9) 岁 ; 两 侧 组 17~60 岁(42.4±19.6)岁。 3 组的年龄、骨折分型构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下, 患者取仰 卧位,上充气止血带,患肢置于胸前,取肘关节背侧后 正中切口,长 12~20 cm。 于尺侧腕屈肌间寻找并游离 尺神经,以皮片加以保护。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 肱三头肌舌形瓣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 3 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 C 型骨折的临床
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自 2005-01—2012-12 收治的 45 例肱骨远端 C 型骨折经 3 种手术入路治疗的情况,包括 15 例经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4 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16 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比较 3 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肘关节
例。受伤原因:摔伤 8 例,砸伤 16 例,车祸伤 21 例。受 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 7 d。 合并伤:尺神经损伤 7 例,桡神经损伤 6 例,骨盆骨折 4 例,胫腓骨骨折 4 例,肋骨骨折 5 例,腰椎压缩性骨折 3 例,跟骨骨折 2 例,桡骨远端骨折 5 例。 术前均摄肘关节正侧位 X 线 片及肘 关 节 CT 三 维 重 建 ,了 解 骨 折 类 型 、移 位 程 度 及关节面破坏情况。 45 例手术中,经尺骨鹰嘴截骨入 路 15 例(C1 型 3 例,C2 型 5 例,C3 型 7 例);肱三头 肌舌形瓣入路 14 例 (C1 型 3 例,C2 型 5 例,C3 型 6 例);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 16 例 (C1 型 4 例,C2 型 6 例,C3 型 6 例)。 3 组的年龄:截骨组 18~62 岁(43.5±
肱骨远端 C 型骨折是肱骨远端骨折中一种严重 的骨折类型,占肘部骨折 10%~15%[1]。 早期手术复位 内固定治疗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常见的手术入路 有尺骨鹰嘴截骨术、肱三头肌舌形瓣术及肱三头肌两 侧入路术, 笔者回顾分析自 2005-01—2012-12 收治 的 45 例肱骨远端 C 型骨折,采用上述 3 种入路手术 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肱骨远端 C 型骨折 45 例,男 27 例, 女 18 例;年龄 17~64 岁,平均 43 岁。左侧 21 例,右侧 24 例。 按 AO 分型:C1 型 10 例,C2 型 16 例,C3 型 19
功能锻炼时间。 结果 3 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 3 组 Mayo 肘
关节评分及 ROM 评定截骨组、两侧组与舌形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截骨组与两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5)。 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及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术野显露充分,但创伤大、
15 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在距尺骨鹰嘴尖约 2.5 cm 处用摆锯 V 形截骨, 将带有肱三头肌的骨块 提起,向近端翻转,充分显露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仔 细保护附着在骨折碎片上的骨膜和软组织,尽量使骨 折块不被游离,首先准确复位关节面骨折块,复位满 意后用数枚克氏针和复位钳固定, 适度曲屈肘关节, 将骨折远端与近端复位,数枚克氏针固定,选 2 块钢 板置于干骺端的背外侧和内侧的骨嵴上,使 2 块钢板 螺钉的拧入方向适当错开,并保证置入的螺钉不进入 鹰嘴窝或冠状窝,活动肘关节,确定固定牢靠后将截 下的鹰嘴骨块复位,采用钢板或螺钉固定,放置引流 管,逐层缝合切口。 14 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切 口同上,沿肱三头肌肌腱两侧分离,远端分离至尺骨 鹰嘴,沿肱三头肌腱膜呈 V 形切开,向远侧翻转即可 充分显露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同 上。 16 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分别在肱三头肌腱膜 两侧顺肌纤维方向纵向分离,保持肱三头肌肌纤维的 连续性,充分显露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及 内固定同上。 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 2~3 d,于 24~48 h 后拔出引流管。 尺骨鹰嘴截骨组, 术后第 2 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CPM 适当辅以被动活动,根据 术中固定的牢固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强度。 肱三头肌 舌形瓣组,根据术中固定的情况,给予石膏外固定,早 期进行非固定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术后 3 周去除石 膏,进行伸屈肘关节功能锻炼,逐渐加大肘关节伸屈 活动范围, 术后 6 周左右逐渐进行稍微的抗力练习, 以恢复肌肉的力量。 肱三头肌两侧组,术后第 2 天即 可进行主动肌肉收缩锻炼,CPM 辅以功能锻炼,逐渐 加大活动范围,并进行抗力练习,恢复肌肉力量。 1.4 肘关节功能评定 3 组术后 12 周评价肘关节功 能,采用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2](已经过信度和效度 的验证[3])及 ROM(关节活动度)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数据以均 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 较采 SNK 法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