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上课)

合集下载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能源资源的开发:能源分类:3. 4. 3.按使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按使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 按使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 常规能源: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 源。如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太阳能、核能), 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风能)。 4.按能源来源分: 按能源来源分: 按能源来源分 ①来自太阳辐射:如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 水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核能 ③来自天体间引力:潮汐能
活动题1
输煤 优点 减少本地环境污染 减少水资源消耗 输电 减少使用地环境污染 输送成本低 造成本地环境污染 增加水资源消耗
造成使用地环境污染 缺点 输送成本高
活动题2 山西省煤炭市场面临的挑战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对策。 活动题 山西省煤炭市场面临的挑战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对策 。
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 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 不可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 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 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 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 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 增加附加价值。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进口依存度高
能源资源的开发: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措施 建设能源基地
山西省煤炭 资源开发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综合利用能源
保护治理环境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 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 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离不开 ——能源资源
能源概述与分类(详见学案)
能源 性质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利用 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煤炭、石油、 天然气 水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风能
西山
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都在全国首屈一指。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第一课时)与治理
线等
主要的运煤港口:秦皇焦岛、—黄兖骅—港、日日铁照路、青岛、烟台等
实现海陆联运,减轻陆地铁路和公路的南北运输压力
二、能源基地建设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发电+焦炭
转换率=
煤炭总产量
能源坑大口电省站
炼焦业
经济强省 电力
焦炭
二、能源基地建设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输出 结构水平 的提高
提高经 济效益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 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2700亿吨)
(2)分布范围广(40%)
找煤田、煤矿
(3)煤种齐全(10大煤种)
煤田的煤层(4)中煤还质优有良(丰动力富煤,主焦煤)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省优质课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省优质课用)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课件制作:孙兴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课时)
中国主要煤炭分布图
中国主要煤炭分布图
知识竞赛
促进经济发展,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 可再生和非可再生
数量有限,利用不 当易破坏生态
能源重要性
能源分类
非可再生 能源特点
探究活动一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资源评价组
市场评估组
能源基地的建设措施
全方位探究
有侧重展示
全面探究建设措施
重点展示某一举措
探究活动二

能源基地的建设措施
料 包 Ⅱ 展 示
山西省原煤生产 表:2014 年全国前十位千万吨级产煤地
资源评价组
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 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图 山西省能源转换图
市场评估组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山西省某城市气候资料图
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资源 C、劳动力资源 2、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 D、煤炭资源 ④煤炭资源丰富 D、 ③④
家乡河南是否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如何?能否建立能源基地?
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资源状况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区域 能源 开发 分析 思路 开 发 条 件 优 越 生产基地建设
市场条件 交通状况
因地制宜
适当扩大开采量
提高外运能力 加强加工转换
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德国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 主要的煤炭产区,但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强省,读图回答: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参考课件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参考课件
资料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 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 缓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 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点拨: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 “西电东送” 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 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 对晋煤的需求减弱;(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 不具优势。 分析以上资料可得出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 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 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 将不可能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煤炭工业是 全省经济的 核心部门 效 益 低 下 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

铁 矿 铝土矿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能源 开发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产业链
提高能源的综 合利用程度和 附加价值
山西年降水量多在400~600毫米。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 减少。年内降水约60%集中于7、8、9三月,且多暴雨。境内黄 河径流不稳定,下游断流明显,可用水不多
近十年来,不合理的煤矿开采及重化工业发展,使山西正 形成大面积的荒山秃岭,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极 为严重,每年流失量为4亿吨。大气、水体等也受到严重污染: 太原市被列为世界大气污染的十大城市之首,断流和污染也困 扰着黄河第二大支流、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的汾河。
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煤,财政收入 的70%来自煤炭,煤炭工业利税占全省37%,农民收入的1/6来自 煤炭。 铁路(为主)和公路(为辅)运输是晋煤外运的主要方式。 200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为5亿吨,其中3亿吨都销到省外,但 在目前,山西省铁路现有运力仅达到需求的30%。

第一讲_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

第一讲_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

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学目标: 1、能从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三方面记忆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⑵能理解我国为何要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⑶能了解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基础感知1、能源的分类及其特点2、从资源、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述山西省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举措4、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因、措施和结果5、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2)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据此,请你简述山西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提示:(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1)“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2)治理措施⎩⎪⎨⎪⎧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问题探究 1.(2012·浙江高考节选)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选A 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未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提供了风力基础;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本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不大。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梳/理►一、能源结构与分类1.结构我国能源以A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铁路 运输为主、 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 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2)措施:通过 工程 及 生物 措施,结合土地的 复垦 ,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 技术创新 为先导,大力推广以 洁净煤 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 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1)“三废”的产生: 燃煤 发电、洗煤、 炼焦 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2)治理措施⎩⎪⎨⎪⎧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 综合利用 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 清洁能源 产业的发展基/础/梳/理 ► 1.“煤变油”技术“煤变油”技术,是把煤炭在高温下加氢、加压、加催化剂,产生粗油,再经过炼化取得汽柴油,以此解决世界能源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目前此项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发的热点。

“煤变油”将会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须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课#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课#
A、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围绕煤田的露天开采区、居民点和主要 交通线建设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 结合土地的复垦,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 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 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B、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山西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临近北京、天津、
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C )
A、水力 B、天然气 C、煤炭 D、石油
2、珠江三角洲要购进山西煤炭发电,最理想的运输线
路( B )
A、石太线、京广线 B、大秦线、海运 C、 焦—兖—日、海运 D、太焦、焦柳、京广
山西煤炭对中国能源利用的影响
权威统计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累计生产 原煤65亿吨之多。占同期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0%; 累计调出原煤45亿吨,占到全国省际净调出量的80 %;出口占到全国的70%。
2003年左右,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的 需求猛增,先是“电荒”,继而全国大范围的“油 荒”。此后,煤炭的价格开始一路上扬,山西作为一 个煤炭大省、能源大省的地位在中国经历过一段低谷 之后,其重要性再次凸现。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之中的比重占65%以上。 其中用于发电的比重只占30%左右,近70% 的原煤没有经过洗选直接燃烧,造成的二氧 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酸雨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气源
3、耗能大,产值低
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位耗能比国外高 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3.1(第二课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课时

3.1(第二课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课时
8、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山西能源基地主要的供应地区是: ②华北地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 ④西南地区 B ①东北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5、山西省发展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 B B、将煤炭转换为火电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 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国家政策鼓励 6、关于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煤是主导产业 D B、加大原煤外运是今后发展方向 C、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7、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①晋煤外运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废水:沉淀净化
知识结构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能源基地建设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处理
课堂练习
关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的练习
B 4、下列能源,既属于可再生能源,又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A、煤炭 B、生物能 C、地热 D、太阳能 B
5、我国需求量迅速增长、全球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能源是: A、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 C、天然气、水电 D、石油、天然气
D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山西省区域发展的重点是: 、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荒漠化 C A C、建设能源基地 D、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2、限制山西能源基地进一步发展的两大因素是: ①交通 ②地形 ③水资源 ④新能源利用 ⑤环境问题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条件:煤、铁、铝土、水
输出产品:输出铝制品、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 产品、水泥、钢材。
思考: 2、煤炭的综 合利用使山西 省输出产品有 何变化?这种 变化是否有利 于提高经济效 益?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输出的产品多样化。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加工制成品取代原料成为重要的产品。 这种变化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有何异同?
不同点 蕴藏量
内蒙古 东部区 山西省
品种
共同点
640亿吨,占全国 煤炭总量1/10
探明储量2700亿吨, 占全国的1/3
煤种单一, 褐煤为主 煤种齐全, 有优质焦煤
煤炭资源都较丰富, 开采条件好,都适 宜露天和大规模机 械化开采
知识链接:焦煤、褐煤、烟煤是从煤的煤化程 度来区分的。焦煤的煤化程度高,是优质煤。
滨洲线
京通线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 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 交通条件。
区位条件 内蒙古 东部区 交通条件
地处我国北部,紧靠东北重 工业基地
与东北地区交通 较为便利
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与两 大工业区相邻,接近北京、天津、 交通发达便利,有京包、 山西省 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城市, 石太、太焦、大秦、神 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 黄等铁路线通过 也相距不远。
炼焦业
焦炭
发电+焦炭 转换率 = 煤炭总产量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
由能源的转化率来看,其变化特点是?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0年以前上升,2000年以后下降。 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增长的速度超过能源转换速度,反映 2000年后,原煤开采量增幅大。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经济效益
电 煤 电 煤
常规能源 新能源
山 西
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都在全国首屈一指。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 找煤田、煤矿 (3)煤种齐全 (4)煤质优良 (5)开采条件好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2、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生产量 < 消费量
适合中国国情的能 源发展道路
不利条件
1、缺水 2、环境脆弱 3、技术水平低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神黄铁路
焦 — — 日铁路 焦 —兖 兖— 日铁路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煤炭工业是 全省经济的 核心部门
产业结 构十分 单一
效益低下
带来严重的生 态环境问题
2、产业结构调整
三大产业链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思考: 1、山西省 构筑三条产 业链依赖哪 些资源条件? 分别输出哪 些产品?
能源的综合利用
(途径、关键)
资源优势
煤 能源综合利用 (原材料) 产业升级 采掘业为主
经济优势
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 工业部门 原料工业→加工工业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多元化 产业结构升级
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练习:单项选择题 1、山西省发展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 B B、将煤炭转换为火电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 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国家政策鼓励 2、关于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煤是主导产业 D B、加大原煤外运是今后发展方向 C、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离不开
——能源资源
一、能源概述
1、能源的概念:
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或可做功的 物质的统称
2、能源有哪些类型?

能源 按性 质分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 煤炭、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水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风能
非可再生能源
按利用 状况分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 设露天 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当地的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 且稳定。 (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 产生 什么危害?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 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 水源。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
(3)内蒙古东部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
内蒙古东部区还有石油、铅锌 矿、铁矿、萤石、天然碱等
煤焦化、煤铁钢、煤电铅锌
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露天矿表土的 剥离、井矿巷 道的建设、矿 区道路的铺设
燃煤发电、洗 煤、炼焦等重 化工业的发展
能源开发和 综合利用
大面积开挖地 表,排弃大面 积土石,处理 不当会造成生 态问题
煤炭
能源缺口
人口增加 人口
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水平 能源缺口扩大
国民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P41阅读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人口基数大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 费结构 能源效率低下 环境污染严重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OUT 航空 OUT 管道 水运 OUT 铁路 公路
山 陕 西 (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③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② 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坑口电站 电力 坑口电站,即在煤矿附 近建火力发电站,把煤 炭转变为电能输出 。
开发条件
资源状况(资源结构) ①数量 ②种类 首要条件 市场条件 ③质量 交通条件 ④分布
资源枯竭(或开发不足)
2、分析主要矛盾
经济(产业)结构单一 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
3、确定主要策略
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①晋煤外运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山西能源基地主要的供应地区是: ②华北地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 ④西南地区 B ①东北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P46 活动
易造成“三废” 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 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活动处理
1 ①隔离坝(保护河道与矿区) ②排水沟(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 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③固沙草方格、乔木和灌木结合形 成的防风体系(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美化矿区环境) ④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 参考:例如在生物措施中,可发展 林-灌-草的防护体系,利用草地发展 畜牧业,增加经济收入,这样生态、经 济兼顾;有的矿坑可不填充复垦,而是 保持一定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在此基 础上加以绿化和美化,建生态旅游区。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洁净煤技术 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废物利用技术 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
多品种、多 层次的清洁 能源生产体系
2)调整产业结构 重化工业为主 调整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 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 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能源基地建设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处理
方法提升
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资源型地区)
位置、地形、气候、资源 区域地理环境 →自然、经济等特征
1、分析区域特征 (开发条件)
3)“三废”的治理
•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 业面 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 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