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全册八个单元主题阅读及非连续性文本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语文要素主题阅读训练(附答案)八个单元主题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第一单元主题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文段一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
我的教室在三楼,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槌,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
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文段二鸡打鸣,天蒙蒙亮,我就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
若隐若现的,星星眨着眼睛。
我快走,星星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步,星星也站住不动。
寂静的巷道里,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人影来。
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太阳公公喊星星回家睡觉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
文段三每天清晨,老师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叶圣陶童话》里选文章读给我们听,我们都很爱听。
老师还读过《凡卡》《爱的教育》等。
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温柔而又清脆。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小脑袋和老师一起思索着。
我们的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生活。
(2)文段一抓住_______和_______活动的两个场景,突出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和_______嬉戏的情景。
(4)文段三主要叙述了“我们”迷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节选)①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全长1200千米,最高海拔约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居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②大兴安岭树木数量非常多。
这里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峰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这种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矿山、铁路等建设上……③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黄芪(qí)好的药材。
梅花鹿紫貂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jiǎo)佼者⑤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
⑥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啊!1”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品读句子】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1)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A.总结全文B.照应开头C.承上启下(2)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段落的意思。
请你用“_______”分别画出短文第②③④⑤段的关键句。
4【语文要素】第④段围绕关键句,具体介绍的内容有大型的________________、珍贵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感悟情感】短文主要介绍了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材料一】东湖绿道简介东湖绿道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总长101.98千米,整个绿道分为听涛道、湖中道、白马道、郊野道、森林道、磨山道和湖山道七段主题景观道,充分依托东湖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2020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拓展阅读 第六单元 苏州漫步 陆文夫素材 新人教版

苏州漫步陆文夫我喜爱苏州,特别喜爱它那恬静的小巷。
这倒不是因为“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是因为在小巷中往往最容易看到生活的巨变,城市的新生,由此而产生一种自豪和喜悦。
苏州的小巷是饶有风味的。
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
巷中都用弹石铺路,春天没有灰沙,夏日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
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在庭院的深处,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那沙沙沙沙的是织绸缎;那吱呀嘁嚓的是织章绒。
我见过苏州的绸缎和弹绒,象蓝天上嵌着彩云,像朝阳、像晚霞、像薄暮升起的轻烟。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举世闻名的丝织品,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小巷子里,大门常开。
在敞开的大门里,常常可以看到母女二人伏在一张绷架上,在安静地绣花。
她们把一根极细的丝线劈成八根,用几百种针法绣出花鸟、虫鱼、人物、山水。
绣出齐白石的活虾;绣出徐悲鸿的奔马,泼墨,水印,神态都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十六年前我也曾见过“苏绣”,见过苏州的“绣女”。
科夜沉寂的小巷里,常见她们傍着微弱的灯光,从深夜绣到天明,赶到顾绣庄去换钱,然后排到米店门口,任人用粉笔在肩上编起号码,指一点平价米。
今天,我们不仅能在小巷中,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看到“苏绣”;在国际的展览会上,还能看苏州姑娘那里表演刺绣。
伦敦的居民曾经要求看一看刺绣姑娘的手,看看她的手上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绣出的花儿能迷惑住蝴蝶!谁知道唯一的秘密就是这双手的勤劳,就是我们的社会对勤劳双手的尊重。
解放前,在苏州一座残破的古庙里,住着一个白发垢面、患着严重眼疾的乞妇,她就是有名的“绣女”沈静芬。
她把青春全献给了“苏绣”,她会几百种巧妙的针法,她年轻时为闺阁千金描绣了无数的游龙飞凤,替顾绣庄赚来了大批利润。
到头来落得个破庙容身,乞求度日。
“苏绣”的技术跟着她被人践踏,像破庙一样在风雨中雕零!如今,在一座小巧的园林里、花径上、在曲桥旁,人们又见到了刺绣工场的顾问沈静芬。
【阅读训练】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与解析)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训练1.课外阅读。
迷人的九寨沟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
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春日来临,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远山的白雪映衬着童话世界,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动自然的心境……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夏日,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荫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枝与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温柔的风吹拂经幡,吹拂树梢,吹拂你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斓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
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
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
冬日,九寨沟变得尤为宁静,尤为充满诗情画意。
山峦与树林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
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幻着奇妙的冰纹,冰凝的瀑布间、细细的水流发出沁人心脾的乐音。
九寨四时,景色各异,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令人为之叫绝。
而这一切,又深居于远离尘世的高原深处,在那片宁静得能够听见人的心跳的净土上,让自己融入春夏秋冬的绝美景色之中,其感受是难以言表的。
(1)请你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本文是按照顺序写的。
A.事情发展B.四季变化的时间C.方位D.游览的先后(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连线。
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夏雪裹山峦,冰瀑如玉秋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冬红叶铺山,彩林满目(4)读完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了什么?2.课外阅读。
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幼幻)无(常长)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密)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漂)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带)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戴带)。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品味关键语句畅游祖国河山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本解读一、单元内容及编排特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祖国山河"。
总共分为四个模块:导读、课例、习作。
(1)导连由导语、情境图,训续重点组成,导语: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单元训练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2)课例:本单元有四篇精读课文。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紧紧围绕"祖国山河”主题,从祖国各地的不同风景,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3)习作:本次习作主题是《这儿真美》,引导学生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用上最近学过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4)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的写作方法,学习带有相同偏旁的字,积累ABB式词语和古诗《早发白帝城》,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中心句,字词,利用插图学习和理解古诗重点是掌握围绕一个意思的写法,积累字词和古诗。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1、《古诗三首》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自然景观。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水的洁莱和天门山的险峻,《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雨天和晴天的美景,《望洞庭》湖南洞庭湖的景色。
重点是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理解诗词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2、《富饶的西沙群岛》记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重点是通过理解关键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3.《海滨小城》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重点是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美丽的小兴安岭》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重点是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课文主题感悟(58 分)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 分)1.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4 分)①天门山:今安徽山与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 分)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 分)_3.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2 分)洞庭湖:位于今北部,是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 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2 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与,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 分)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介绍了美丽的景色和的物产,表达了对。
2.南国:《海滨小城》课文主要描写了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3.北国:《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表达了。
三、写景文章的展开方式。
(20 分)1.《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按方位顺序展开。
(6 分)(1)按课文的结构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总( )——分( )——总( ) (2)概括三个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海滨小城》:按方位顺序展开,写出各部分的内容。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拓展性目标:
召开“我为祖国山河代言”发布会等活动,体会活动带来的审美体验和乐趣。
单
元
评
价
评价
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等级
自评
互评
师评
寻美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
☆☆☆☆☆
☆☆☆☆☆
能够绘制本单元游览路线图。
☆☆☆☆☆
☆☆☆☆☆
☆☆☆☆☆
品美
认识44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1个字,会写62个词语。
六单元 祖国山河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下
四单元 观察与发现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八单元 有趣的故事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四上
四单元 神话故事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
七单元 家国情怀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下
一单元 田园生活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
☆☆☆☆☆
☆☆☆☆☆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
☆☆☆☆☆
☆☆☆☆☆
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
☆☆☆☆☆
☆☆☆☆☆
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
☆☆☆☆☆
☆☆☆☆☆
写美
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活动1:回顾游览经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分别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迷人风采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海滨小城》描绘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
《美丽的小兴安岭》不仅描绘了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而且还介绍了那里丰富的物产。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紧密联系。
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5.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6.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7.能通过看图片,写几句话。
能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家乡。
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习作。
8.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3.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难点1.习作时能围绕一个意思写。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古诗三首》3课时《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海滨小城》2课时《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习作:这儿真美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7古诗三首本课由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组成。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这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578912354698310.2567
学校:禳灾禳灾市玄冥镇表幸小学*
教师:葛蝇给*
班级:七宿玖班*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美丽的达里诺尔
你知道达里诺尔是什么意思吗?它是蒙古语,意思是像大海一样的湖泊。
达里诺尔像一颗晶莹的珍珠,镶(xiānɡ)嵌(qiàn)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上,方圆一百多公里。
达里诺尔湖的前方,是奇峰秀丽的曼陀山,后面是形如铁砧(zhēn)的砧子山,山上盛开着草原上特有的金莲、野荷、马兰和萨日朗花……可美啦!
达里诺尔湖畔水草丰美,数万亩“草库伦”流水潺(chán)潺,绿浪翻滚,成了驯养牲畜(chù)的摇篮。
勤劳的牧民们在这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放牧是牧民主要的牧业劳动,牧马人、牧羊人骑着剽悍(hàn)的骏马,手握套马杆,真叫威风,恶狼见了他们也会吓得没命地逃跑。
你
要是站在敖(áo)包上遥望湖畔,那更是别有一番
诗意。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高大
的骆(luò)驼(tuo)慢慢移动着脚步,蠕(rú)
动的羊群和白云连在一起。
牧区的人少,每当叔叔们外出放牧,阿姨、小姐姐可忙了,剪羊毛、接羔(ɡāo)、挤奶;小哥哥放牛犊(dú),放羊羔。
牧民们的文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
相传,从前在贡格尔草原上,每年
的八九月间,秋高气爽,牛肥羊壮,牧民们就在湖滨聚会,载歌载舞,欢庆畜群兴旺,还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比赛。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现在,就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达里诺尔湖是贡格尔草原的骄傲。
这儿的鱼可多了。
每年一开冻,小河里的鱼儿拥着挤着往湖里跑,用脸盆就能舀(yǎo)上几条来。
湖里除了特有的滑子鱼、鲫(jì)鱼,还有从外地引进的鲤(lǐ)鱼、鲢(lián)鱼。
经过渔场工人的辛勤劳动,鱼的年产量达到七八十万公斤,鲤鱼最大的每条有十几公斤呢!到了捕鱼季节,湖上可热闹啦!真是:达里诺尔湖水浪打浪,船儿出动鱼满舱(cānɡ)。
达里诺尔湖周围河流纵横(hénɡ),这里有鱼鹰、湖鸥、天鹅、鸿雁等众多的水鸟,它们把达里诺尔湖点缀(zhuì)得更加美丽!
1.【理解词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达里诺尔湖畔水草丰美,数万亩“草库伦”流水潺潺,绿浪翻滚,成
了驯养牲畜的摇篮
..。
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把达里诺尔湖点缀
..得更加美丽!
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照样子,填一填。
流水(潺潺)清风()大雾()白发()()的骏马()的骆驼()的羊群()的工人3.【理解运用】读下面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填空。
每年一开冻,小河里的鱼儿拥着挤着往湖里跑,用脸盆就能舀(yǎo)上几条来。
(1)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___________”就是“拥挤着”的意思,这样写更有画面感。
“用脸盆就能舀上几条来”让人们可以想象到__________的程度。
(2)句中画“”的部分是对前面描写对象的补充,请照样子试着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雪下得真大。
雪花从天上拥着挤着飘向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体把握】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达里诺尔湖的美丽。
(2)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句子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一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的水波闪闪发亮。
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
菊花开得正艳,那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
文段二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看似笨重的大卡车在司机师傅高超的驾驶技术下似乎轻便了许多。
小
巧的电瓶车在人行道旁灵活地穿来穿去,别提有多“自在”了。
自行车慢悠悠地在绿道上前行,就像一位老人在马路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自在地“散着步”。
红灯一亮,马路上立即排起了长龙,十分壮观。
我喜欢休假日时热闹的大街。
文段三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
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qián)子一张一
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bó)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文段观察对象特点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
一秋天的景色湖面、树叶、菊花
二
三
2.【文段比较】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
(1)三个文段共同的特点是作者都____________进行具体描写。
关键句子的位置都在________。
文段一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二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三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二采取总—______—______的结构,从____个方面来写_________ ___________。
文段中描写“热闹场面”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语句】三个文段中都有生动的语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工整地抄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1)文中指达里诺尔湖是驯养牲畜的好地方。
(2)文中指水鸟衬托着达里诺尔湖的美。
2.习习茫茫苍苍剽悍高大蠕动辛勤
3.(1)拟人拥着挤着湖里鱼多(2)闭着眼睛伸手一接,准能接住两三朵
4.(1)水草丰美活动丰富鱼多鸟多(2)牧民们的文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这儿的鱼可多了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群文阅读
1.美休假日的街道热闹笨重的大卡车、小巧的电瓶车、慢悠悠的自行车、红灯前的长龙小虾十分有趣独自荡来荡去、互相追逐、紧贴缸壁
2.(1)围绕关键句段首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分总四街上的热闹场面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3.(1)自行车慢悠悠地在绿道上前行,就像一位老人在马路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自在地“散着步”。
(2)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