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1

合集下载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A cl r adFrsySi cs h i h ag 00 5 ,C i ) ut e n oet ce e ,Sia un 5 0 hn u r n jz 1 a
Ab ta t Ac o dn ot ed fnto sr c : c r i gt h ei i n, c n oain a d c a a t ro d m giu t r t ea taiya a u e n f i o n tto n h rce fmo e a rc lu e, h cu l ndme s r me t t o t emo e a rc lu e i b iP o ic r n y e . n a dto h d m g iu t r n He e rvn e we e a a z d I d iin, t e c re p n ig me s rme twa u owa d l h o rs o d n a u e n sp tfr r .
Ke r : Mo e a rc l e; De eo me t Acu l y; Me s r me t y wo ds d m giu t ur v lp n ; tai t a u e n
l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1 1 现代 农 业 的 定 义 .
13 3 现代农 业的 经济结 构 具有 充分 发挥 资 源 、区 .. 位 和人文等综合优势 的农业结构 ,形成强 有力 的市 场竞 争力和规模经济 的支柱产业 、特色产业及 品牌产 品。 134 现代农业 的科 学技 术 体 系 科技 进步 成 为农业 .. 生产 发展的主要 推动力 ,并具有不断吸纳 和应用现代先 进科 技的新 机制 ,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 领域得 到广 泛应 用 ,农 业科研 、教育及 推 广 网络齐 全 ,相 互配套 , 形成多层 次覆盖整个农村的农科教 网络体 系 ,农业生产 环节 和产 品具有高水平的科技含量 。 13 5 现代产业 化 经营 农产 品 生产 、加 工 、流 通诸 .. 环节 实现一体 化结 合 ,形 成较为完整 的现代 产业链 ;以 企业 化 、产业化经 营为特 征的农 业合作组织 、生产联合 体和产加销一体化组织 ,成为农业 生产的主体。 13 6 现代社会化 服务体 系 农 业 生产 各个 环节 都有 ,, 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 专门的服务 ,健全的多种 形式 的农 业服务组织 构成高效的农 业社会化服务网络 。 普 遍建 立起 了切 实有 效 13 7 现 代专业农 业 劳动 者 .. 现 代专 业农 业 劳动 者具 有现代思想观念 和经 营理念 ,以及现代 科技知识 和农业 专业知识 ,有较强 的现代市 场意识和管理才 能 ,能熟练 地使用农 业先 进 机械 和设 备 ,从 而使 劳 动生 产 率不 断 提高。 13 8 现 代农业资 源生 态环境 .. 现代 资 源生 态环境 是 现代农业 的题 中之义 ,在传统农业 向现 代农业转 变的过 程 中,必须 以环境友好 的理念发展农 业 ,用现代 化的手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杨星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20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河北省;现代农业;问题;对策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

[1]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河北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节水工程、生态环境、农村面貌都卓有成效;生产经营体制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逐步完善。

但是,河北省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足。

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深度不够,农业教育的重视不到位,没有形成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较弱,严重阻碍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规模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的占地规模只有0.5hm2,畜牧业的养殖规模也比较小,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仍是畜牧业的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不单单只依靠粮食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下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河北省阜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河北省阜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2.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理条件局限。阜平县地处 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深山区,总面积 2 496 km2,是全山 区 县 ,耕 地 面 积 仅 1.46 万 hm2,人 均 耕 地 0.06 hm2, “九山半水半分田”,优质农田相对较少,机械耕种农 田 更 少 ,制 约 了 其 现 代 农 业 的 发 展 。 二 是 农 业 产 业 基 础 薄 弱 。 阜 平 县 是 传 统 的 农 业 县 ,全 县 农 作 物 种 植 以 大 田 作 物 和 小 杂 粮 为 主 ,蔬 菜 产 业 一 直 是 弱 势 产 业 ,林 果 业 以 大 枣 和 核 桃 为 主 ,养 殖 业 规 模 较 小 , 农业产业总体发展较缓、基础较弱。近几年,发展起 来 的 食 用 菌 、苹 果 、晚 熟 桃 、设 施 蔬 菜 等 产 业 技 术 支 撑 相 对 较 弱 ,产 业 认 知 度 不 高 。 三 是 技 术 承 接 能 力 不 强 。 阜 平 县 有 文 化 的 年 轻 人 大 多 外 出 打 工 ,农 村 劳 动 力 多 为 妇 女 和 年 龄 较 大 人 员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较 低,技术应用的能力较差。农业企业、合作社刚刚起 步,总体规模偏小、管理水平偏低,承接科技成果、技 术工艺的能力较弱。四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阜 平 县 农 业 企 业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起 步 晚 、数 量 少 ,在 产 业 发 展 过 程 中 还 没 有 真 正 起 到 有 效 整 合 资 源 的 作 用 ,农 户 、企 业 、市 场 还 远 没 有 形 成 一 条 龙 的 生产发展模式。 2.2 面临的挑战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文章编号:1001-8611(2019)02-0044-03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SWOT分析及对一策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SWOT分析及对一策
分析 方法 对河 北 省 发展 观 光农 业 的 优 势 、 势 、 遇 劣 机
省 主 要粮食 作 物有 小麦 、 玉米 、 水稻 、 梁 、 高 豆类 等 ; 有
果 树 百余种 , 形成 许 多 名优 产 品 , 赵 县雪 花 梨 、 并 如 深 州 蜜桃 、 化 葡 萄 、 黎苹 果 、 西板 栗 等 ; 家 禽 约 宣 昌 迁 有 10多个 品 种 , 中张 北 马 、 原 驴 、 原 红 牛 武 安 0 其 阳 草
和威胁 进 行具 体 的分析 , 在此 基 础 上 对 观光 农 业 的 发 展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和建 议 。
羊 、 南 牛等均 为驰 名 省 内外 的优 良品 种 』 冀 。这 些名 特 产 品不仅 为 消费 者提 供 了丰 富 的食 品 , 为河 北省 还
依 托 当地优 势发 展各 种 类 型 的观 光 农 业 提供 了基 础 。 另外 , 河北省 历 史悠 久 、 杰地 灵 , 人 有着 多 姿 多 彩 的 民 族 文化 艺术 和 独 特 的风 土 人 情 , 吴 桥 杂技 、 山皮 如 唐
和劣势 、 外部 存在 的机会 与威 胁 , 提 出战略方 案 。 最终
1 1 优 势 ( t n ts . S r gh ) e
1 1 1 可利用 资源 丰富 . . 河北省 是 一个农 业 大省 , 农村 面积 ( 县城 ) 占 含 约 总面 积 的 9 . % , 村 人 口 占总人 口的 8 . 5 。河 65 农 13 % 北省 自然 条件 复 杂 , 坝 上 高 原 、 山 山地 和太 行 山 有 燕 山地 、 河北 平 原 3大 地 貌 单 元 ; 清 河 、 牙 河 、 大 子 滦河 等主 要河 流 ; 临 渤 海 , 岸线 长 4 7 m; 于 温 带 大 东 海 8k 属 陆性 季风气 候 , 四季分 明 , 植 物 资源 丰 富 多样 , 动 复杂 多样 的 自然 条 件 有 利 于农 业 生产 的 多 种 经 营 。河 北

河北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河北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河北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农业大省,农业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北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河北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品质提升。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部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市场竞争力。

从传统的粮食主导型农业向高品质、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发展,如优质小麦、绿色水果、有机蔬菜等。

2. 农业产业链延伸。

河北省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逐渐由传统农产品延伸至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比如,大豆从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延伸,形成了大豆产业集群;以及水果从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延伸,形成了水果产业集群等。

3. 农业产业融合。

河北省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相融合,形成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等新模式。

比如,河北省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业景区与旅游景区相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

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在河北省,这一改革也得到了积极推进和取得初步成效。

1. 粮食产业优化升级。

河北省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区域,提高粮食种植效益,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

2. 农产品品牌建设。

河北省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散养禽类、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导向,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3. 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河北省积极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加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和互动。

河北省农业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河北省农业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河北省农业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河北省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人口流失、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河北省制定了农业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二、关键措施1. 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升级。

加强农业科研力量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2. 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民宿、农产品电商等非农业产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农业生产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合作,提高农产品上市率和营销能力。

4.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改造,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耕地的灌溉效率和农业灾害防控能力。

5. 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农业大数据应用,提供农业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和培训等支持,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6.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业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振兴工作机制。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农业扶持政策。

3. 加强资金保障,增加农业投入和财政支持。

4. 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农业振兴战略的认知和参与度。

5.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农业振兴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

通过以上关键措施的实施,河北省将为农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石家庄现代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石家庄现代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S OT An lsso h v lp n f d r rc l r n S i a h a g W ayi n teDe e me to o Mo e n Ag iut ei hj z u n u i X oy e U Ha ・u ,WAN n dn ,G O Qi G Xi—o g A a n,WA i o g NG Gu— n r (ntueo giutrlIfr ain a d E o o c ,He e Acd myo giutr n oet ce c s hj z u n Isi t fA r l a nom t n cn mis t c u o b i a e fA r l ea d F rs yS in e ,S iah a g c u r i 0 0 5 ,C ia 5 0 1 hn ) Ab ta t h t n ts ek ess p otnt s n h l n e f d r giutr hj zu n eea aye . sr c :T es e g ,w a n se ,o p r ie dc al gso ena r l ei S iah a gw r n lzd r h u i a e mo c u n i K wo d :S iah a g r s hj z un ;Mo e ar utr ;S T a ayi i d m gi l e WO n ls c u s
石 家庄 地 处 广 袤 辽 阔 的华 北 平 原 中南 部 ,在 我 国经 济 格 局 中具 有 连 接 南 北 、承东 启 西 的 区位 优 势 ,是 我 国 北 方联 系西 部 地 区 及 沿 海发 达 地 区商 流 、物 流 、人 流 和 资讯 的枢 纽 城 市 。
石 家 庄 境 内京 深 、石 太 、石 黄 、青 银 、 张石 高 速 公

河北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与营销策略

河北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与营销策略
术化 。 发展绿 色产 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 , 有 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 品的需求 ,
北 纬度之差导致的 巨大气候差异进一步强
化了渐 变但迥异 的农业 结构和 区域文化 , 形成大批各具特色 的旅游景点 ,如 已被列 入河北省凉城旅游度假 区的涞源 县、围绕
提高河北省农产 品的市场 竞争力 ,获得农
省会 石家庄的众多名胜 区和度假 区、临城
县溶洞和涉县娲皇 宫等 。悠久 的历史 又给
的海内外、省内外现实和潜在的旅游客源
市场。可见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 的潜 力很 大 ,前景广阔。 发展模式 总体 来说 ,河北省观光农业 的发展模
式 大致 可 分 为 以下 三 种 : 基 于 自然 景 观 的 观 光 型 发 展 模 式 重
目前 ,我 国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很不 平衡 。; : 省 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 自发 RI I c 形成 、传统自然阶段 ,既缺少有效的开发 利用 ,更 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亟需科 学谋 划、扎实推进。笔者认为 ,; l观光  ̄: l c 农业的发展应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 ,认真
养 牛 示 范 县( ) 张 北 坝 上 地 区 则 以盛 产 市 。
群体 、老年 人群 体为主 ,围绕这些消费群 体 ,加强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 ,变潜在市 场机会 为现 实市 场机会 。 发展前 景 河北 省具有发展观光农业 的 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 ,同时还有反映河 北省农村特色的农耕文化 、民族风情 、田 园生活、 乡村风貌 、农果 品厂 、文化娱 乐 等人文景观。这 为发展观光旅 游业提供 了 优越条件。观光农业 客源 市场主要面对那 些不 了解农业 生产和 不熟悉农村生活的城 市居民 , 仅保定 、 石家庄、邢 台和邯郸 4 个 城市人 口就约 为 4 0多万人 ,其潜在客源 0 市场较大 。并且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河北省信息中心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经济在省域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发展现代农业应当有全局性、战略性思考。

一、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形势良好。

1、"十五"期间,我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我省是京津农产品的最佳供应地,蔬菜、果品、畜牧产品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市场广阔,现代农业的区位优势明显。

通过建立稳定的粮食及蔬菜、畜禽等其他农产品购销关系,同时从第一产业跨行政区的整合入手,进行产业的整体布局,有利于迅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尤其是河北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

3、河北省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将不断增强反哺能力。

未来5-15年,我省经济有望继续以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态势加快发展。

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省有条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把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犹存。

过渡时期,我省农业仍具有弱质性、传统性等特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1、河北省人多地少,水、土等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力下降和环境污染。

2、河北省农业科技总体质量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依然薄弱。

3、我省主导产业不突出现象仍然存在。

同时,我省农业经营主体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4、我省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薄弱,经营范围狭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5、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入WTP,我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国际国内双重竞争。

二、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建立现代农业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奖励、补贴政策。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和完善各项支农补贴政策,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办法。

三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

四是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

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对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的项目,优先支持。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搞好大型灌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工程配套、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二要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

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

三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对于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脆弱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合理免耕轮作,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丰富现代农业发展途径。

一是发展集约农业,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提高农业效益。

二是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和三大产业之间的生产循环。

三是发展设施农业,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局部自然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四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最大程度地避免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资对农业的污染,保护水土气的生态平衡,满足社会对营养、安全、保健农产品的需求。

五是发展特色农业,突出地方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六是发展观光农业,通过建造各种形式的生态园、科技园等,集科研、生产、展览、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首先,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其次,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

要加大适合我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农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面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点。

第三,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转产就业能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骨干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创新经营主体。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一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

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选择优势项目,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大、知名度高、辐射面广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要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相关规划,加强市场体系、农技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服务。

要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是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中介桥梁作用,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

(六)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健全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

对10个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更新改造,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努力提高现有市场功能,完善市场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方式。

发展农产品物流连锁经营、直接配送、电子商务等,培育以粮油为主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三是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快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和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建设,初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现代物流带动连锁超市、集贸市场和便民零售店,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网络化格局。

四是深化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形成体制先进、机智灵活、城乡互动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要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二要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有条件地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尽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支持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