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5章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 (1)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5章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 (1)

人教版(新教材)生物高中必修第二册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条件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基因重组B.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一对同染色体可以进行基因重组C.一个YyRr的雄性个体一定可以产生四种1:1:1:1的雄配子D.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一般可以发生在所有生物体内B.诱发突变的突变频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频率高C.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一定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材料之一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D.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一定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但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④的改变B.图中⑤是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图中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图中③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B.都可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C.都可能改变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D.都可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6.分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能改变基因型,而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C.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会改变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D.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7.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所有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诱发宿主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雌孔雀与雄孔雀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X射线引起的变异都是基因突变B.不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都对进化有积极的意义C.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细胞染色体数量都会增加D.非同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指一个基因可以突变为不同的非等位基因B.碱基对替换所引发的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正常情况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0.健康人的HTT基因含有6~35个CAG重复序列,而亨廷顿氏疾病患者的HTT基因中含有36个以上多至250个CAG重复序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解析: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解析: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一种是在减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所以应为①②,而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③。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5章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5章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生物高中必修第二册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基因的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存在多个等位基因的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多态性越丰富,种群中的基因型越多样B.基因的多态性不利于物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均可导致基因的多态性D.偶发的变异能否以等位基因的形式被保存,取决于变异频率2.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突变株Alpha的刺突蛋白第501号氨基酸由天冬酰胺替换为酪氨酸。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的复制需要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等原料B.病毒颗粒组装需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参与C.突变株Alpha产生是病毒RNA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D.刺突蛋白的突变可能会削弱现有疫苗的防护能力3.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B.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导致基因重组C.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可遗传变异D.非同染色体间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此现象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造成的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用γ射线处理生物使其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和易位一般不改变基因数目,因此对生物的性状不会产生影响5.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种群进化的方向B.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基因频率一定发生改变C.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叫做基因突变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芽尖,可使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6.经过诱变处理后,基因A发生了如图所示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肽链A1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肽链A2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C.肽链A3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D.三种肽链的形成体现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7.CT是用高度准直的X线束围绕身体某一部位做一个断面扫描,若在隔离措施不当的情况下长期从事CT扫描,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体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B.体细胞易发生染色体变异C.生殖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D.生殖细胞易发生基因重组8.血浆脂蛋白是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浆中的脂﹣蛋白复合物,载脂蛋白B(apoB)是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

人教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图表示正常人和患者的某基因的部分区域比对,这种基因突变是碱基的()A.替换B.增添D.重组,患者该基因的部分区域中,有一对碱基T—A与正常人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的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的变异。

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并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

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原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

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项正确。

原癌基因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抑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项错误。

病毒的致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项正确。

4.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短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A项错误。

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B项错误。

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因此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 项正确。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项错误。

5.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

让一只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F2又出现了白眼果蝇。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学典:5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学典:5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2、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3、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4、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B.紫外线和焦煤油是同一类型的致癌因子C.原癌基因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癌变D.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6、贫铀弹的放射性污染可使生物体产生变异,导致癌变、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

对上面现象的讨论,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畸形C.题干中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将遗传给后代D.射线引起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诱发基因突变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可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8、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②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C.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解析: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从而引起贫血症;②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但合成的是mRNA,所用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可知,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CAU;人类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上的碱基对被替换。

答案:C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解析:基因的中部若编码区缺少1个核苷酸对,该基因仍然能表达,但是表达产物(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减少或者增加多个氨基酸、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答案:A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本题没有涉及多种变异,不符合题意,A错误;果蝇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高过25.5℃时,突变体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说明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B正确;在改变温度之前,果蝇已经发生了突变,所以题目中没有体现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C错误;题目内容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错误。

习题2: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习题2: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暑假作业1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基因突变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基因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b两种。

则()A.a、b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a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主要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C.a、b均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分裂Ⅱ前的间期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B.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频率低D.诱发突变对生物体都是不利的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4.园艺工作者在栽培开黄花的兰花品种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兰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B.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存在着生殖隔离C.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开出黄花,则白花植株为杂合子D.快速繁育白花品种,应取白花植株的种子进行繁殖5.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指由于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和个体表现型的改变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B.基因重组不可能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A或a基因中的每对碱基都可能改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6.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7.下列叙述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高产太空椒的成功培育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C.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D.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实现重新组合8.下列关于等位基因G和g发生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X射线作用下,G的突变率理论上大于gB.自然情况下,G和g的突变率理论上相等C.G发生突变,一定形成gD.g发生突变,一定形成j9.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糖蛋白也减少B.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C.原癌基因可以调节细胞的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可能提高细胞癌变频率、增加患癌风险10.下列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③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④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⑤同源染色体的相邻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三倍体西瓜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⑥D.①④⑤二、多选题1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练习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练习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刷基础
题型3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
8.[湖北武汉新洲一中2020高一下月考]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番茄种子后,某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且 出现了一个新性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X射线照射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 C.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D.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
刷基础
10.[四川岳池一中2021高二开学考]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 隐性突变(如EE→Ee)。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B ) A.第一代都表现为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出现突变体纯合子 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体纯合子 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显性突变表现得晚
解析
无论是显性突变(dd→Dd)还是隐性突变(如EE→Ee),第一代都可以成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 性性状,故显性突变第一代就可以表现出突变性状,而隐性突变第一代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A错 误;突变第一代为杂合子(Dd或Ee),其自交产生的子一代(即第二代)中会出现显性纯合子(DD或 EE)、杂合子(Dd或Ee)、隐性纯合子(dd或ee),即无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第二代都能出现 突变体纯合子,B正确,C错误;显性突变在第一代就能表现出来,而隐性突变至少要在第二代才 能表现出来,故隐性突变往往比显性突变表现得晚,D错误。
解析
对于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对于以RNA为遗传物 质的生物来说,基因则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故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上,也可以发生 在RNA上,A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 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使原基因变为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该新基因是原来基因的等位 基因,这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但是不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D正确,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洪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


()。

A •均易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 a易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易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 •均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 a只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解析基因突变是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由于DNA复制时结构不稳定所以易导致基因突变,DNA 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体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生殖细胞的产生是减数分裂的结果。

答案B
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多选)()。

A •没有蛋白质产物
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解析缺失一个碱基对,属于移码突变,自缺失处开始不再合成为原来的蛋白质,可有几种情况:一是缺失后正好成为终止密码子,可能翻译过程到此为止;二是自缺失处翻译一段后提前终止;三是一直翻译下去,但自缺失处氨基酸序列发生很大变化。

答案BCD
3. 右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雌性马
a 雄性马
l a
精原细胞受精卵卵原细胞
b
梢子
b
卵细胞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生殖细胞的
过程中,即题图中b。

雌雄个体产生性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即题图中a。

c表示受精作用。

由受精卵发育成生物体过程中有细胞分裂和分化。

分裂间期有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细胞分化时也有基因的表达即转录和翻译。

答案C
4.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
C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分,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 •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项属于基因突变。

D项中同卵双生姐妹遗传物质相同,造成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影响。

答案C
6. 某基因的一个片段=GGA=G==中的a 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 T 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
基因总数的()。

A . 100%
B . 50%
C . 25%
D . 12.5%
解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以突变的a链为模板所得子代DNA全异常,以未突变的B链为模
板所得子代DNA全正常。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6分)
7. (14分)喷瓜的性别类型由a D、a、a d三种基因决定,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 D、aS a d三种基因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由该图可知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这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 。

(2)喷瓜的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下右表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JI
突变
性别类型基因型
雄性植株J + 加d
a a、a a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 + d
a a、a a
雌性植株川d a a
① 由表中信息可知,只要存在 __________ 基因,个体就表现为雄性植株。

②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雌株= 1: 1,则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
④请设计一个操作最简便的实验,以确定某两性植株的基因型,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
论。

答案(1)不定向(或多方向性)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2)①a D②无基因型为a D的卵细胞③ a D a+
④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别类型和比例,如果后代都是两性植株(雌雄同株),则亲本的基因

是a+a+;如果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 d
& (12分)如图为某一红色链孢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回答问
题:
基因I
酶I
基因n 基因川
酶n 酶川
某化合物——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1)在一次实验中,经测试只发现鸟氨酸和瓜氨酸,而没有精氨酸。

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⑵如果酶I和酶川活性正常,酶n活性丧失,则能否合成鸟氨酸和精氨酸?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基因能通过控制酶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当发生基因突变时,相应的酶不能合成,从而中断某反应的过程,致使生物的某些性状发生改变。

答案(1)基因川发生突变;酶川缺乏或失去活性,因此不能形成精氨酸(2)
能合成鸟氨酸,但不能合成精氨酸酶n失活,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因
此精氨酸的合成缺乏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