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必修一课件4.3摩擦力PPT1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相互作用PPT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与计算 问题导引 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 如图所示.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N 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 2 N 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 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此 时拉力突然减小到 3.8 N,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 3.8 N 不变. (1)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逐渐 增大拉力到 2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 (2)随着拉力的增大,静摩擦力有什么变化?继续增大拉力到 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这说明了什么? (3)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 3.8 N 不变.这说明什么?
第3章 相互作用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 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与压力 N 成正比.
第八页,共四十四页。
基础理解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吗?如图所示,跑步时,脚受 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第九页,共四十四页。
提示:不一定静止,两物体只是相对静止.跑步时,脚和跑步 机接触的时间内,脚并没有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因此脚受 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和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要点提示] (1)1 N 2 N (2)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即 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4 N. (3)说明木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3.8 N,最大静摩擦力比滑 动摩擦力稍大.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与计算 问题导引 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 如图所示.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N 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 2 N 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 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此 时拉力突然减小到 3.8 N,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 3.8 N 不变. (1)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逐渐 增大拉力到 2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 (2)随着拉力的增大,静摩擦力有什么变化?继续增大拉力到 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这说明了什么? (3)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 3.8 N 不变.这说明什么?
第3章 相互作用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 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与压力 N 成正比.
第八页,共四十四页。
基础理解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吗?如图所示,跑步时,脚受 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第九页,共四十四页。
提示:不一定静止,两物体只是相对静止.跑步时,脚和跑步 机接触的时间内,脚并没有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因此脚受 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和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要点提示] (1)1 N 2 N (2)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即 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4 N. (3)说明木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3.8 N,最大静摩擦力比滑 动摩擦力稍大.
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3节 摩擦力》课件

与接触面相切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与接触面相切。
实验:观察静摩擦力现象
实验器材
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绳、长木板等。
实验现象
当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保持静止;当拉力等于 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开始滑动。
实验步骤
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 保持静止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拉力大小,重复 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 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 \mu N$,其 中$\mu$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
滑动摩擦与静摩擦区别
静摩擦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接触面之间有 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尚保持相对静止时,彼此作 用着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汽车刹车系统
通过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压力 来增大摩擦力,从而实现快速停车。
自行车链条
在链条上涂抹润滑油可以减小链条与 齿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骑行效率。
滑雪运动
滑雪板底面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纹理设 计,可以减小与雪面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滑行速度。
拔河比赛
队员通过增大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和穿着有摩擦力的鞋子来增大有益摩 擦,从而获得比赛胜利。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相切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
当物体有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运动趋 势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 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 方向。
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实验原理:利用二力平衡条件,通过测量物体在水平面 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来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 实验步骤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与接触面相切。
实验:观察静摩擦力现象
实验器材
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绳、长木板等。
实验现象
当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保持静止;当拉力等于 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开始滑动。
实验步骤
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 保持静止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拉力大小,重复 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 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 \mu N$,其 中$\mu$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
滑动摩擦与静摩擦区别
静摩擦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接触面之间有 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尚保持相对静止时,彼此作 用着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汽车刹车系统
通过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压力 来增大摩擦力,从而实现快速停车。
自行车链条
在链条上涂抹润滑油可以减小链条与 齿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骑行效率。
滑雪运动
滑雪板底面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纹理设 计,可以减小与雪面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滑行速度。
拔河比赛
队员通过增大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和穿着有摩擦力的鞋子来增大有益摩 擦,从而获得比赛胜利。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相切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
当物体有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运动趋 势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 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 方向。
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实验原理:利用二力平衡条件,通过测量物体在水平面 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来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 实验步骤
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 4.3摩擦力 课件(共23张PPT)

第三节 摩擦力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同体
大小相等
等大
方向相反
反向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共线
两一个、相摩互接擦触力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
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 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解: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鹿的拉 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f.滑雪板 与冰面间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所受的重力相 等,即N=G.由滑动摩擦力公式,鹿的拉力大 小为 F=f=μN=μG=μmg=0.02×180×9.8N= 35.28N
例题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 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 施加以水平拉力。
摩擦力的分类 滚动
摩擦 力
静摩擦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请分析:为什么这个木箱推不动呢?
小孩推箱,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
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箱子运动发生的力。
推力
静摩 擦力
一、静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
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
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3)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
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相反。
相对是指和你接 触的物体来说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同体
大小相等
等大
方向相反
反向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共线
两一个、相摩互接擦触力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
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 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解: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鹿的拉 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f.滑雪板 与冰面间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所受的重力相 等,即N=G.由滑动摩擦力公式,鹿的拉力大 小为 F=f=μN=μG=μmg=0.02×180×9.8N= 35.28N
例题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 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 施加以水平拉力。
摩擦力的分类 滚动
摩擦 力
静摩擦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请分析:为什么这个木箱推不动呢?
小孩推箱,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
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箱子运动发生的力。
推力
静摩 擦力
一、静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
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
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3)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
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相反。
相对是指和你接 触的物体来说
《摩擦力》相互作用PPT下载-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念:1.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
向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掌握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公式.2.理解静摩擦力的产
生条件和方向,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3.了解摩擦力的调控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1.会综合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第3章相互作用 第3节摩擦力
2
【学习素养·明目标】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相互作用PPT下载

科学思维:1.会综合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页,共五十一页。
3
自主预习 探新知
第三页,共五十一页。
4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 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 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 的相对运动.
第六页,共五十一页。
7
2.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 压力, 有相对滑动趋势.
3.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趋势. 5.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第七页,共五十一页。
8
6.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 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 fmax 表示. (2)相关因素 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②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13
3.滑动摩擦力公式 f=μN 中的“N”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吗? [答案] 不一定.“N”是两接触物体间的压力(弹力).
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14
合作探究 攻重难
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15
产生 条件
对摩擦力的理解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比较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①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物体的 运动方向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既可能促进物体的运动,也可能阻碍 物体的运动,A、B 错误,C 正确.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两 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相互挤压和粗糙的条件不一 定具备,此时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有关摩擦力理解的三大误区
第二页,共五十一页。
3
自主预习 探新知
第三页,共五十一页。
4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 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 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 的相对运动.
第六页,共五十一页。
7
2.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 压力, 有相对滑动趋势.
3.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趋势. 5.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第七页,共五十一页。
8
6.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 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 fmax 表示. (2)相关因素 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②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13
3.滑动摩擦力公式 f=μN 中的“N”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吗? [答案] 不一定.“N”是两接触物体间的压力(弹力).
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14
合作探究 攻重难
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15
产生 条件
对摩擦力的理解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比较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①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物体的 运动方向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既可能促进物体的运动,也可能阻碍 物体的运动,A、B 错误,C 正确.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两 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相互挤压和粗糙的条件不一 定具备,此时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有关摩擦力理解的三大误区
【新教材】高中物理 新鲁科版 必修1 第4章 第3节 摩擦力 课件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课堂任务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2)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滑动的趋势。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变式训练1-1] 如图所示,一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40 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1,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 的大小为 20 N 的力的作用,取 g=10 N/kg,则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 为( )
A.40 N,向右 B.4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答案 B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2)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4.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性质的关系 (1)实验装置
(2)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于 P 点,自由端系一细线,与物体 A 水平连 接。拉动木板 B,弹簧秤的读数 T 总等于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 f。在物体 A 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 N,测出每次对应的 T。记录各次的 N、T 值,研究 N 与 f 的关系。 改变水平板的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2.滑动摩擦力中“相对滑动”的意义: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滑动 的两个物体之间,“相对滑动”可能是因为两个物体一个静止,另一个在运 动;可能是因为两个物体一个运动得快,另一个运动得慢;还可能是因为两 个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不一定处于运动状态,可 能是某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在运动造成的。
课堂任务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2)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滑动的趋势。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变式训练1-1] 如图所示,一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40 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1,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 的大小为 20 N 的力的作用,取 g=10 N/kg,则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 为( )
A.40 N,向右 B.4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答案 B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2)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4.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性质的关系 (1)实验装置
(2)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于 P 点,自由端系一细线,与物体 A 水平连 接。拉动木板 B,弹簧秤的读数 T 总等于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 f。在物体 A 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 N,测出每次对应的 T。记录各次的 N、T 值,研究 N 与 f 的关系。 改变水平板的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012课前堂0自探3课主究后学评课习价时作业
2.滑动摩擦力中“相对滑动”的意义: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滑动 的两个物体之间,“相对滑动”可能是因为两个物体一个静止,另一个在运 动;可能是因为两个物体一个运动得快,另一个运动得慢;还可能是因为两 个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不一定处于运动状态,可 能是某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在运动造成的。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 4.3 摩擦力 课件(共23张)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 是为了 增大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增__大_接__触__面_的__粗__糙__程;度 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 了 减少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减少压力。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可能与接触 面的压力有
关
可能与接触面的 大小有关
可能与运动 速度有关
可能与运动 的方向有关
怎样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来设计实验
用弹簧秤匀速拉物体,则拉力等于摩擦力
N
0
0
0.5 N 0.5
0
0
1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0.5 1.5 1.5
1
1
2
2
1.5 1.5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走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路
传送带
拔河
摩擦太小了,起动不了!
糙(
1
程 度
) 增
大
接
触
面
粗
大(
压 力
2
) 上
紧
传
送
带
,
增
增大摩擦的方法
涂防滑粉
瓶子盖
自行车车闸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很多时候摩擦又是有害的
巨石下垫圆木 你还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滚动轴承
气垫船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 是为了 增大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增__大_接__触__面_的__粗__糙__程;度 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 了 减少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减少压力。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可能与接触 面的压力有
关
可能与接触面的 大小有关
可能与运动 速度有关
可能与运动 的方向有关
怎样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来设计实验
用弹簧秤匀速拉物体,则拉力等于摩擦力
N
0
0
0.5 N 0.5
0
0
1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0.5 1.5 1.5
1
1
2
2
1.5 1.5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走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路
传送带
拔河
摩擦太小了,起动不了!
糙(
1
程 度
) 增
大
接
触
面
粗
大(
压 力
2
) 上
紧
传
送
带
,
增
增大摩擦的方法
涂防滑粉
瓶子盖
自行车车闸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很多时候摩擦又是有害的
巨石下垫圆木 你还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滚动轴承
气垫船
鲁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摩擦力课件

第五页,共27页。
要点 (yàodiǎn)·疑
点·考点
(2)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可先分 析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然后分 析接触力,分析接触力时,要先分析弹力,在 有弹力的接触面上,再判断是否存在(cúnzài) 摩擦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 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
第九页,共27页。
课前热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只能发生在静止(jìngzhǐ)的物体之间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有时是一致的
第十页,共27页。
能力(nénglì)·思 维·方法
【例1】如图1-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 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 止(jìngzhǐ)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0
第十五页,共27页。
能力·思维 (sīwéi)·方法
【例3】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 墙上,如图1-2-4,已知木块重G=6N, 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mócā)因 数μ=0.25,问:(1)当F=25N时, 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mócā) 力为多大?(2)当F=10N时,木块 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 (mócā)力为多大?(3)当F=6N时, 木块受到的摩擦(mócā)力又为多大?
2.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1)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他物体的受力混 淆. (2)对物体所受的力,必须明确它的来源 (láiyuán),不可无中生有. (3)“向心力”、“回复力”等效果力,并不是 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析受力时应注意.
要点 (yàodiǎn)·疑
点·考点
(2)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可先分 析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然后分 析接触力,分析接触力时,要先分析弹力,在 有弹力的接触面上,再判断是否存在(cúnzài) 摩擦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 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
第九页,共27页。
课前热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只能发生在静止(jìngzhǐ)的物体之间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有时是一致的
第十页,共27页。
能力(nénglì)·思 维·方法
【例1】如图1-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 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 止(jìngzhǐ)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0
第十五页,共27页。
能力·思维 (sīwéi)·方法
【例3】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 墙上,如图1-2-4,已知木块重G=6N, 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mócā)因 数μ=0.25,问:(1)当F=25N时, 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mócā) 力为多大?(2)当F=10N时,木块 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 (mócā)力为多大?(3)当F=6N时, 木块受到的摩擦(mócā)力又为多大?
2.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1)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他物体的受力混 淆. (2)对物体所受的力,必须明确它的来源 (láiyuán),不可无中生有. (3)“向心力”、“回复力”等效果力,并不是 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析受力时应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3节.摩擦力:
摩擦力
1定义:两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种类: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3条件: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有摩就有弹
自由落体
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一定是阻力 受静摩则静
趋势相反 运动状态 反作用力
5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
T
例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向右的恒力 作用下,沿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木板向右运动, 长木板质量为M,物体和长木板,木板和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长木板和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大小是( B )
A.F C. μ2(m+M)g
B. μ1mg
D.μ1mg+μ2 Mg
物体滑动
F3=f地B+fAB+T =9+2+2=13N
静止
求地面对4的f?
1
隔离法:
1
F
2 3 4
整体法: f32
2
f43
3
F f23 f34
f地4 4
红毛巾和绿毛巾:毛巾质量都为2m,动摩擦因数为μ ,
求拉动绿毛巾最小的拉力?
1m 2m 3m
4m
F
μ2mgμmg
μ3mg
μ4mg
v
fBA
T
fAB f地B
施力不画画受力, 重力弹力先分析; 摩擦方向要分清, 多漏错力须鉴别。
错力——弹力摩擦力的条件:移物法、假设法、二力平衡
弹力摩擦力方向:弹力垂直面,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b.只画实际受到的力(分力、回复力、向心力等效果力不是实际受到的力)
c.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中心(杆和转动物体画在作用点)
实验探究:粗测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是推动一个物体最小的推力。
1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粗略地可以认为它们相等 2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运动 F f滑与推力无关
区别
静止 F
f静与压力无关
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
F
拉力由0逐渐增大, 倾角由0逐渐增大, F由0逐渐增大, 摩擦力如何变化? 摩擦力如何变化? 摩擦力如何变化?
由二力平衡得: A和地面有向前运动趋势, T=fBA=0.2*10=2N
F1 =f地B =μ (GA+GB) =0.3(10+20)=9 N
所以B受到摩擦力都向后 由力平衡得: F2=f地B + fAB
以B为对象, 受力如图 由力平衡得:
=μ (GA+GB)+μ GA =9 +0.2 *10=11N
区别
的压力成正比:f滑= N (为动摩擦因数由材料粗糙
联系 程度决定,N为正压力≠G)
静摩擦力大小与引起相对运
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平衡时
f静=F外,但0<f静≤Fm(Fm最 大静摩擦力)
练习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条件: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F F
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已知GA=10N,GB=2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0.2, 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0.3
三种情况匀速拉动B物体,求所加拉力F1 、F2 、F3 ?
A
F1
B f地B
A fAB
F2
B f地B
fBA A
F3
B
T fAB
T
a
b
Cf地B
把AB看为一个整体, 以B为对象,B相对
以A为对象
接触运动一定有摩擦力?
4、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F
滑动摩擦力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是动力
受静摩擦力的物 体一定静止? 受滑动摩擦力的 物体一定运动?
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1)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假设光滑
F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加速、匀速、减速
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
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C) F1=10N
F2=2N
A.8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左 C.2 N,方向向左
f静=F1-F2=8N
D.0 N
fm ≥8N
静止
N
N
m
从上下分别拉出物体至少需要多大拉力?
F
N
N
f Gf f=μ N
ff
N
N
F G
μ1
木板不动
μ2
例2、如图,竖直墙壁光滑,物体m和均匀木 板M均处于静止,试分析m、M的受力。
整体法: m
M
隔离法:
变化:如图,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边贴着竖直墙壁,若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m相对静止,试分析小车的受力。
m M
例4、如图,盒的空间刚能容纳光滑小球 (1)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小球是否受到 弹力? (2)盒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小球是否受 到弹力? (3)盒沿粗糙斜面自由下滑时? (4)盒沿粗糙斜面自由上滑时?
N
G
N T
G 光滑球 N1
N2
G
T
G
光滑球,绳竖直张紧
N
T
f0 G
静 A
B
V F
A 静B
匀速、加速、减速
μ1 A F
μ2
B
匀速、加速、减速
V
N
v
G N
f G
随传送带一起 向右匀速运动
传送带由静 止开始起动
v
N f0
v
N f0
G
G
向上运输
向下运输
N
G
v
N f0
G
v
随电梯匀速上升
刚踏上电梯的瞬间
例:课本P75例题
F
静止 m=2kg μ =0.5
fm f动=μ mg=10N
F=5N,求摩擦力 f静=F=5N F=12N,求摩擦力
F=12N变为5N的运运动动过过程程, 求摩擦力 撤去F物体滑滑动动过过程程, 求摩擦力
例: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
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
V静 F F
F
静
NF v F
f
G N
v
f
F
N v
F f
G N v
f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G
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 N f0
N
F f
G 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N f
G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G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F 静止: F
静止: f0
F
N
G
Gv 下滑
匀速下滑:
f
F
V=0 V=0 F
皮带传动:
筷
BA
子
ω
DC
提 杯
主动轮
从动轮
神气小球
物体受力分析
⒈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⒉隔离研究对象:分析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 不考虑它对其他物体的力
⒊分析物体运动状态:静止、匀速、加速、减速
4.受力分析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檫 四场
注意: a.防止漏力、多力、错力
漏力——按顺序 多力——找施力物体
(3)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 fA对B f地对B
fB对A
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探究 与正压力
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F 与接触面面积
f滑= μ N ,f滑只由μ 、N决定, 与其他因数(≤ μ <1
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大小由力的平衡知识求出: f静=F外 f静随外力变化而变化, 存在最大静摩擦力fm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3节.摩擦力:
摩擦力
1定义:两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种类: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3条件: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有摩就有弹
自由落体
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一定是阻力 受静摩则静
趋势相反 运动状态 反作用力
5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
T
例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向右的恒力 作用下,沿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木板向右运动, 长木板质量为M,物体和长木板,木板和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长木板和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大小是( B )
A.F C. μ2(m+M)g
B. μ1mg
D.μ1mg+μ2 Mg
物体滑动
F3=f地B+fAB+T =9+2+2=13N
静止
求地面对4的f?
1
隔离法:
1
F
2 3 4
整体法: f32
2
f43
3
F f23 f34
f地4 4
红毛巾和绿毛巾:毛巾质量都为2m,动摩擦因数为μ ,
求拉动绿毛巾最小的拉力?
1m 2m 3m
4m
F
μ2mgμmg
μ3mg
μ4mg
v
fBA
T
fAB f地B
施力不画画受力, 重力弹力先分析; 摩擦方向要分清, 多漏错力须鉴别。
错力——弹力摩擦力的条件:移物法、假设法、二力平衡
弹力摩擦力方向:弹力垂直面,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b.只画实际受到的力(分力、回复力、向心力等效果力不是实际受到的力)
c.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中心(杆和转动物体画在作用点)
实验探究:粗测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是推动一个物体最小的推力。
1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粗略地可以认为它们相等 2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运动 F f滑与推力无关
区别
静止 F
f静与压力无关
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
F
拉力由0逐渐增大, 倾角由0逐渐增大, F由0逐渐增大, 摩擦力如何变化? 摩擦力如何变化? 摩擦力如何变化?
由二力平衡得: A和地面有向前运动趋势, T=fBA=0.2*10=2N
F1 =f地B =μ (GA+GB) =0.3(10+20)=9 N
所以B受到摩擦力都向后 由力平衡得: F2=f地B + fAB
以B为对象, 受力如图 由力平衡得:
=μ (GA+GB)+μ GA =9 +0.2 *10=11N
区别
的压力成正比:f滑= N (为动摩擦因数由材料粗糙
联系 程度决定,N为正压力≠G)
静摩擦力大小与引起相对运
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平衡时
f静=F外,但0<f静≤Fm(Fm最 大静摩擦力)
练习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条件: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F F
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已知GA=10N,GB=2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0.2, 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0.3
三种情况匀速拉动B物体,求所加拉力F1 、F2 、F3 ?
A
F1
B f地B
A fAB
F2
B f地B
fBA A
F3
B
T fAB
T
a
b
Cf地B
把AB看为一个整体, 以B为对象,B相对
以A为对象
接触运动一定有摩擦力?
4、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F
滑动摩擦力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是动力
受静摩擦力的物 体一定静止? 受滑动摩擦力的 物体一定运动?
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1)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假设光滑
F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加速、匀速、减速
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
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C) F1=10N
F2=2N
A.8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左 C.2 N,方向向左
f静=F1-F2=8N
D.0 N
fm ≥8N
静止
N
N
m
从上下分别拉出物体至少需要多大拉力?
F
N
N
f Gf f=μ N
ff
N
N
F G
μ1
木板不动
μ2
例2、如图,竖直墙壁光滑,物体m和均匀木 板M均处于静止,试分析m、M的受力。
整体法: m
M
隔离法:
变化:如图,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边贴着竖直墙壁,若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m相对静止,试分析小车的受力。
m M
例4、如图,盒的空间刚能容纳光滑小球 (1)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小球是否受到 弹力? (2)盒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小球是否受 到弹力? (3)盒沿粗糙斜面自由下滑时? (4)盒沿粗糙斜面自由上滑时?
N
G
N T
G 光滑球 N1
N2
G
T
G
光滑球,绳竖直张紧
N
T
f0 G
静 A
B
V F
A 静B
匀速、加速、减速
μ1 A F
μ2
B
匀速、加速、减速
V
N
v
G N
f G
随传送带一起 向右匀速运动
传送带由静 止开始起动
v
N f0
v
N f0
G
G
向上运输
向下运输
N
G
v
N f0
G
v
随电梯匀速上升
刚踏上电梯的瞬间
例:课本P75例题
F
静止 m=2kg μ =0.5
fm f动=μ mg=10N
F=5N,求摩擦力 f静=F=5N F=12N,求摩擦力
F=12N变为5N的运运动动过过程程, 求摩擦力 撤去F物体滑滑动动过过程程, 求摩擦力
例: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
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
V静 F F
F
静
NF v F
f
G N
v
f
F
N v
F f
G N v
f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G
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 N f0
N
F f
G 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N f
G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G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F 静止: F
静止: f0
F
N
G
Gv 下滑
匀速下滑:
f
F
V=0 V=0 F
皮带传动:
筷
BA
子
ω
DC
提 杯
主动轮
从动轮
神气小球
物体受力分析
⒈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⒉隔离研究对象:分析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 不考虑它对其他物体的力
⒊分析物体运动状态:静止、匀速、加速、减速
4.受力分析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檫 四场
注意: a.防止漏力、多力、错力
漏力——按顺序 多力——找施力物体
(3)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 fA对B f地对B
fB对A
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探究 与正压力
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F 与接触面面积
f滑= μ N ,f滑只由μ 、N决定, 与其他因数(≤ μ <1
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大小由力的平衡知识求出: f静=F外 f静随外力变化而变化, 存在最大静摩擦力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