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奶牛养殖场管理制度

奶牛养殖场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制度(一)门卫管理制度1、严禁闲杂人员入场,公物出场要有手续,出入车辆必定检查,未经养殖场负责人赞同或陪同,拒绝所有对外参观。
2、严禁非工作人员在门房停留、聊天,严禁其他家禽、牲口等动物进入场区。
3、搞好门口的内外卫生及防疫消毒工作。
非生产车辆严禁进入场区,确需进入的必定严格消毒。
4、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接班后不擅离工作岗位,夜班不得高枕无忧睡大觉,要严禁时察看责任区所有财产,因工作不负责任,扔掉损坏财物,照价赔偿,损失重要的,清除劳动合同。
(二)职工管理守则1、严格遵守奶牛场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责尽责,积极达成本职工作。
2、遵照领导,遵照指挥,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做好出勤登记。
3、认真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手续。
4、上班时间必定穿工作服,严禁喧华打闹,不擅离职责。
5、严禁在养殖区吸烟及明火作业,安全文明生产,珍爱牛只,爱护公物。
6、遵纪守纪,奋斗图强,增收节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7、成立集体主义看法,积极为奶牛场的发展和中兴献计献策。
(三)财务制度1、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财经制度,成立核算看法,成立核算制度,各生产单位、基层班组都要推行经济核算。
2、成立物质、产品出入、查收、保留、领发等制度。
3、年初年关向职代会宣告全场财务预、决算,每季度报告生产财务执行情况。
4、做好各项统计工作。
(四)技术人员职责 ;1、拟定牛场年、季、月生产计划和各种牛群的生产任务,包括产奶、产犊,选种、选配,草料耗资,牛群增重及药品计划。
2、协助场长改进工作,提出各阶段保证生产任务达成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推行技术指导并检查各项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技术措施推行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牛群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及育种工作,不断提高牛群质量,增进牛群健康。
总结牛群配种、发病、检疫及不相同个体牛只生产性能的提高和减产的原因,并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4、负责拟定饲料分派,定量和储藏技术、总结饲养技术经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养技术,推行科学养牛,正确填写牛群档案及各项生产计划资料记录。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 - 养牛技术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养牛技术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牛。
在日常生产中肉用犊牛多在6月龄时断奶,故通常把6月龄以内的小牛称为犊牛。
犊牛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营养较高,如果不能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不仅影响本阶段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其成年时生产能力的发挥。
并且此阶段容易患病,死亡率较高。
所以在生产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成活率。
下面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具体来了解一下!1、初生犊牛的护理母牛进行分娩时,正常胎位时应尽量让其自由生产,不要用外力强行拖拉,胎位不正或难产时应及时进行助产。
要用清洁的软布及时清理初生犊牛口腔、鼻腔内的黏液,将体躯上附着的黏液擦拭干净。
特别是在母牛发生难产时,犊牛常会因黏液、羊水等堵塞呼吸道,造成犊牛窒息,导致全身松软,出现假死症,这时应将犊牛后躯抬高,头部放低,握其两前肢,前后来回拉动并拍打其胸部,交替扩展和压迫胸腔,同时用纱布清理鼻、口腔内的黏液和羊水,特殊情况下,还可使用呼吸中枢类药物。
犊牛出生后,要进行断脐,用经消毒的剪刀在距犊牛肚脐10 cm 左右处剪短脐带,断口处可用5%碘酒进行浸泡消毒,断口处不用进行包扎,以便促进脐带干燥愈合,在自行脱落前要经常进行消毒,防止脐炎发生。
犊牛出生后,要及时饲喂充足的初乳,初乳是指母牛产犊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初乳与常乳相比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都远高于常乳。
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母源抗体,能够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初乳进入胃肠道后,由于黏度较高可附于黏膜上,阻碍病原菌侵入机体,另外,初乳有较高的酸度,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对初生犊牛起到保护作用。
初乳还可以刺激犊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犊牛胃肠蠕动。
可在犊牛出生后th内饲喂第1次初乳,不要限量让犊牛吃饱,一般为1.0-1.5kg,初乳连续饲喂5-7天,每天4次,日饲喂量可以按照体重的1/6饲喂。
奶牛场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

奶牛场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一、犊牛:从出生到断奶1、出生后第一小时1.1确保小牛呼吸。
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相关,如发生小牛出生后不呼吸必须首先清除小牛鼻中的粘液,并让小牛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者倒提小牛几秒钟以便粘液流出。
但这一倒提姿势不应过久。
因为内脏的重量压迫膈肌会阻碍呼吸,一旦呼吸畅通既可采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
即交替挤压和放松胸部。
1.2脐带消毒大多数情况下,残留在小牛腹部的脐带仅有几厘米长,脐带内的血液必须挤干后再用7%或5%的碘酒浸泡消毒。
1.3饲喂初乳关于饲喂初乳的四条管理措施。
〈1〉初乳是否优质?如果初乳质量有问题,可使用其他母牛的好初乳或贮存的初乳。
〈2〉应饲喂多少初乳?大多数小牛每次喂初乳量为1.25—2.05kg,每次喂初乳量不应超过小牛胃容积的5%,如40kg 的小牛最多只能喂给2kg初乳。
出生的当天应喂给三到四次初乳。
〈3〉何时喂初乳?第一次初乳应在小牛出生并开始正常呼吸,立即喂给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一小时,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
如果,第一次饲喂初乳延迟应在出生24小时内增加饲喂次数以使小牛得到足够的抗体。
〈4〉如何饲喂初乳?初乳应保持体温(39度)并使用干净的奶瓶或奶桶饲喂。
1.4将小牛与母牛隔开1.5单独圈养小牛刚出生小牛对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
将新出生犊牛放养在干燥避风的单独畜栏里可降低患病和疾病传播。
此外,随着小牛的生长,单独圈养便于监测小牛对固体饲料的摄入,这一观察决定小牛何时断奶十分重要。
1.6小牛登记打号新生牛应打上永久性标记,照相。
其出生资料必须存档。
2、生后的第一周2.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极大地降低许多疾病的传播,饲喂用具在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
如用同一奶瓶喂几头小牛,应先饲喂最年幼的小牛,然后再喂年长一些的小牛。
2.2疾病征兆的观察健康小牛通常处于饥饿状态,食欲缺乏是发病第一征兆,一旦发现小牛有患病征兆就应立即通知兽医。
2.3去角当小牛刚刚长出被确定时(10—20天)即可做去角术,去角应在断奶前实行以避免断奶期间额外应激,去角一般采用电烫法或氢氧化钾去角。
养牛规章制度有哪些内容

养牛规章制度有哪些内容一、养殖场环境要求1.1 养牛场应建设在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的地方,场地平整、无积水,并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
1.2 养牛场面积应符合规定标准,生活区与牛栏区需分开,确保干净整洁。
1.3 养牛场应配备适量的饮水设施,保证牛只充足的饮水。
1.4 养牛场应有合适的排污设施,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保持养殖环境干净卫生。
二、饲养管理规定2.1 饲料管理2.1.1 饲料应按照牛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搭配,确保牛只的营养需要。
2.1.2 饲料应保持干燥,防止霉变和变质,确保质量。
2.1.3 定期检查饲料贮存设施,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2.2 饮水管理2.2.1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新鲜水源供应。
2.2.2 杜绝供水不足或供水不畅的情况发生,保障牛只饮水需求。
2.3 饲养密度2.3.1 根据养牛场地面积和牛只种类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2.3.2 牛只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相互踩踏或互相打架。
三、健康管理规定3.1 疫病防控3.1.1 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爆发。
3.1.2 发现有病牛只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其他牛只。
3.2 定期体检3.2.1 对养牛群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确保养牛群体健康状况。
3.2.2 对有病牛只应及时处理和治疗,确保牛只身体健康。
3.3 疾病防治3.3.1 对防治寄生虫病进行定期检测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3.3.2 对防治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养牛群体健康无病。
3.4 预防措施3.4.1 定期消毒牛舍和饲水饲料器具,防止病原体传播。
3.4.2 保持养牛场地干燥清洁,避免湿气和霉菌滋生。
四、生产管理规定4.1 繁殖管理4.1.1 选用高质量的种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提高后代品质。
4.1.2 对怀孕母牛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生产顺利。
4.2 配种管理4.2.1 对牛只进行科学的配种计划,准确控制繁殖节奏。
4.2.2 确保配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传播疾病。
奶牛饲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07
每晚 2 2时左右 , 在挤奶之前 , 用刷子将 牛体 自 上而 下 , 由前 到后 , 细致 地刷 拭 1次 。既能保 持 牛体
皮 毛 清 洁光 顺 , 能促 进 血 液 循 环 , 节 体 温 , 奶 又 调 使 牛舒适 过 夜 , 可提高 产奶 可采 用 白色荧 光 灯 照 明 ,使 光 照 时 间 由原 来 的 9 1 时延长 到 l~4/  ̄ 。可提 高 奶 牛 的新 陈代 ~ 0小 31 J, ,- t 谢力 、 消化 率和饲 料 的利用 率 , 产奶 量也 随之增 加 。 奶 牛喜 欢 安静 的 环 境 , 其 是 在 夜 间害 怕 惊 扰 。 尤
显提 高 。
4 刷 拭 牛 体
奶 牛 因皮 肤 新 陈代 谢 旺盛 , 泌 物较 多 , 牛 主 分 奶 要 通 过 毛 孔 、 肤来 散 发 热 量 , 皮 刷拭 牛体 既能 保 证奶 牛皮 肤 毛 孑 不受 堵 塞 , 能增 加 皮 肤 的 血 液循 环 , L 又 从
而增 加 流 经 乳房 的血 液量 ,有 利 于奶 牛 的健 康 和提
如果在夜 间受到突如其来 的惊吓 ,可导致产奶量下 降 和 牛奶 酸度 增高 。 奶 牛最 适 宜 的环 境 温度 一般 为 8 2 ℃ 。冬 季 夜 —1 间 应 做好 防寒 保 暖 , 夏季 应 做 好 防暑 降 温 , 利 于 提 有 高 奶 牛产奶 量 。
不 少 奶 牛 场有 在 晚上 挤 奶 1次 的 习 惯 ,如 果 坚 持 在 挤 奶 前 用 温水 按 摩 奶 牛 乳 房 ,可 提 高 产 奶 量
导 致某 些疾 病 的发 生 , 如肢 蹄 障碍 , 乳房 炎 等 。另外 , 当牛 舍 内空 气 湿 度高 于 7 %时 , 奶 量会 明显 下 降 。 0 产 因此 , 晚在 给奶 牛 挤奶 后 , 把 牛 舍 的 粪便 清 扫 干 每 应 净 , 后 在 奶 牛趴 卧 的地 方 垫 上 软草 , 湿 的地 方 撒 然 潮 些 草 木 灰 或石 灰 粉 , 牛舍 清 洁 干燥 , 奶 牛在 夜 间 使 让
犊牛饲养管理方法

犊牛饲养管理方法篇一:犊牛饲养管理工艺及要点犊牛饲养管理工艺及要点犊牛出生后,离开母体环境来到自然环境,对于犊牛自身来讲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生理变化,而且是一个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的经历,必须快速适应的一个过程。
这些可以向四方力欧学习,他们所做的就是为奶牛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为不同阶段奶牛配备最营养合适的饲草料,为不同奶牛场制定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专属的生产管理流程方案。
对于一个幼小、纤弱的小生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养牛人的关心、呵护,为其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配制营养丰富的日粮套餐,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爱牛如子”的情怀善待犊牛,关爱犊牛。
使其健康成长,缩短后备培育期,降低培育成本,延长利用年限。
1.1专人值班产房24小时必须保证专人值班(尤其产犊旺季),随时密切观察临产牛情况,为技术人员是否助产提供准确时间依据,保证新生犊牛及时喂上初乳。
1.2自然分娩不要见露蹄儿就拽,恐怕喝羊水憋死。
要待子宫颈口、骨盆完全开张后(羊水破后一个半小时)让其自然分娩,如此时生产困难可人工助产(大牛后躯、产科器械、手臂必须认真、细致消毒),避免对大牛、小牛造成伤害。
胎位、胎势异常应早做处理。
1.3环境舒适无论什么季节,犊牛出生后必须马上把身上、口中、鼻中粘液清理干净,控净羊水,断脐消毒,然后放到犊牛舍内消过毒、有干净垫草的犊牛栏中。
寒冷季节犊牛栏要有取暖、保暖设施,防止感冒(最好在犊牛栏上方安装浴霸或可移动式电加热取暖器,温度低于10℃时开启取暖,预防感冒效果极佳)。
7天后转入犊牛岛或小圈饲养。
2.1哺喂初乳出生一小时内必须让犊牛吃上足够量的初乳,一般3.5—4升左右(可采取用胃管灌服,吃过足量初乳后千万不要急于驱赶运动,应让其静卧),6小时内再喂第二次(2升)。
因新生犊牛自身缺乏免疫力,必须从初乳中获取充足的母源抗体(250—300克免疫球蛋白),而且出生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水平下降很快。
2.2初乳质量哺喂犊牛的初乳不一定必须是母乳。
保障新生犊牛的健康

保证新生犊牛的健康
犊牛的健康在出生前就开始了。
成母牛分娩的过程应该在1小时内(从胎儿露头到完全产出),青年牛产犊则在2小时内。
如果发现情况异常必须立即请兽医。
分娩需要保证:清洁,无贼风和保暖。
在不清洁的环境下出生的犊牛,与清洁环境下出生的犊牛相比,患病概率高50%。
犊牛产出后:立即检查其是否呼吸。
清除其鼻孔和口腔中的粘液。
如果有液体滞留,新生犊牛可能会窒息。
如果胎儿在产出之前已开始呼吸,产出后应立即将其倒提,使已吸入的液体流出。
如果已无呼吸,抖动它的腿,按压其胸部,或者用手掌猛击以刺激其呼吸反射。
犊牛极易通过脐带感染。
用简单的消毒剂如5%~7%的碘酊可以有效收缩血管和封闭创口。
如果脐带流血,必须用线结扎,或者用塑料夹子夹住。
通常脐带会在2~3天内干落。
摄入初乳:犊牛出生30分钟之内需要摄入初乳。
犊牛的免疫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全。
初乳富含重要的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以及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的物质。
初乳中还含有乳铁蛋白,这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可以通过夺取微生物中的铁元素而帮助机体抵御它们的侵袭。
乳铁蛋白还含有很多酶类,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溶解侵入机体的
/netdisk/download.php?id=304f6054c43f1652c93b6c2b2e3c9430f5
下载:Genetic Algorithm饲料软件(计算符合·最佳氨基酸比例模型配方) /netdisk/download.php?id=8923bdc24c531b3594a39ab66415d83016。
奶犊牛的分期饲养管理技术

牛 按 照体 细 胞 分分 成 高 、 中、 低组 , 体 细 胞分 越 高 ,
奶 损失 越 大 , 正 常情 况 下 , 体 细 胞 数在 泌 乳 早 期 较 低, 而后 逐渐 上 升 。 查看 该 报告 重点 看三个 指 标 , 一
炎 防 治计 划 , 降低 体 细胞 数 , 最 终达 到 提 高产 奶 量
6查 看体 细胞 趋 势 分 析 报 告在 于分 析 某 一 段 时 间或 某一 阶段 内 ,奶 牛个 体 或群 体 的体 细胞 变
化情况 . 找 出重 点 发 病 的时期 或 阶段 , 从 而 加强 该
5查 看 体 细胞 分 组 报 告 主 要 用 于 按 奶 牛 个 体
受 细 菌 感染 的轻 重 程 度分 组 ,找 出重点 感 染 的牛
形成、 采食 粗 饲料 的能力 以及 成 年 后 的产乳 和 繁殖 能 力都 有极 其 重要 的影 响 。
一
1 . 2脐 带消毒
在 离犊 牛腹 部约 1 0厘 米处 握 紧脐 带 。用 大拇
1新 生犊 牛护 理 ’
1 . 1清除黏 液
指 和食 指 用力 揉 搓 脐 带 l 一 2分 钟 , 然后 , 用 消 毒 的
阶段 或 时期 的饲养 管 理措 施 .重点 做 好 疾 病 的 防 控 工作 。通过 阅读 测定 报告 , 总结 月 、 季、 年度 的体
细胞数 , 分 析变 化 趋 势和 牛场 管 理措 施 。 制定 乳 腺
群 。该 报告 将 体细胞 数 线性 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 出体 细 胞分 。
利 用体 细胞 分 直观 的评 估奶 损失 。 将 所有 的泌乳 奶
三 是各 组 的体 细 胞数 。理 想 牛 群 的三 者 问 的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l 36 NO 1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J o u na r l o f A g n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2 ( ) 1 5年 3月
M a r .2 { 1 1 5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0 7 4 7 ( 2 0 1 5 ) 0 1 — 0 0 7 8 — 0 4
胎 儿体 位 , 若胎 儿两 前肢 夹着 头部 先 出来 , 蹄底 朝下
的正 常胎儿 位 , 胎儿 可 自然分 娩 , 分娩 时 间头胎 牛 不
超过 2 h , 经产 牛不 超 过 9 0 mi n , 如果 超 出此 时 间 应
犊 牛饲 养管理 , 以提 高犊 牛成 活率和 早期生长 发育 .
场 良性 发 展 的 关键 环 节之 一 . 本 文根 据 宁夏 奶 牛 生 产 情 况 , 就 规 模 化奶 牛 场新 生犊 牛 的 护理 、 初 乳 和 常 乳
的饲 喂 、 饲 养 管理 和 主要 疾 病 的预 防 等犊 牛 饲养 管 理 中 的主要 问题 进 行 简述 , 以期 对规 模 化奶 牛养 殖 场 对
往 使犊 牛 窒息 死 亡 , 可 采 用 截胎 术 I ; 母 牛 产力 不 足 时 用消毒 绳 系住胎 儿 两前肢 , 在 用助 产器 缓慢 拉 出.
作者简介 : 赵 新宇( 1 9 8 9 一) , 男, 河 北 省廊 坊 市 , 硕 士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 动物 遗 传 育种 与 繁 殖 研 究. 通信作者 : 冯 登侦 , 男, 教授 , 博 士 生导 师 , 主要 从 事 动物 遗 传 育种 与 繁 殖 研 究 , E ma i l : f d z h 1 2 6 @s o h u . c o m
犊 牛饲 养 管理 提 供 参考 .
关键词 : 奶牛 ; 犊 牛; 饲养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 8 2 3 . 4 文献 标 志 码 : A
随着 我 国奶 牛业 的发展 ,奶 牛生产 模式 逐步 向
止 分娩 时 束手 无策 ;产前 2 ~ 3 h将 待 产母 牛 赶 人有 草 垫 的待 产 区 ( 产栏 内) , 产 房 内应 铺 有 柔 软 草 垫 ,
( 3周 内不反刍 ) I l l , 消化 能力较弱 . 因此 , 必须加 强新生
接产 过程 中容 易 造成母 牛 产道 损 伤 和胎 儿 的接
产死亡 , 为了提高犊 牛出生存活率和降低母牛产后损 伤
应 规 范接 产操 作 流程 . 接 产 时 应先 以 0 . 1 % 的高锰 酸
钾药液对外 阴及周 围体表和尾根部进 出生 的成活 率 是奶 牛 场 生产 中重 要 一环 .将进 入 预产 期 的母 牛 赶入 产 房
集 中饲 养 . 在 母 牛赶 入产 房后 , 接 产人 员 必 须要 加 强 对母 牛分 娩前 的观察 , 充 分做好 助 产 的准备 工作 , 防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一 l 1
规模 化 、 集 约 化转变 , 对奶 牛饲 养 管理 的要求 越来 越 高. 犊 牛作 为 牛场 发展 的后 备 力量 , 其 繁殖 成 活率 和
早期生长 发 育状况 直接 影 响着奶 牛场 的发 展和 奶 牛
生 产能力 的 提高 ,犊 牛 的饲 养管 理 已成 为奶牛 规模
化 生产 的关 键 环节 之一 . 因此 , 就 犊 牛饲 养管 理 中应 注 意 的主要 问题 探讨 如下 .
1 犊 牛 的生 理 特 点
新 生犊 牛从 母体 环境 进入 到 自然环 境成 为一 个
时环境差使得细菌滋生 , 犊 牛极 易感 染疾 病 , 严 重
威 胁着 新 生犊 牛 的健 康 .
2 . 2 接 产 工作
独 立 的个体 , 在 生理 上还 不能完 全适 应新 的环境 , 其 生理 上 主要 有 以下 特 点 : ①无 免 疫 能 力 , 抵 抗 力低 , 抗 病 能 力差 , 皮肤 保 护机 能 差 , 调 节体 温 的能 力 弱 , x t ,  ̄ b 界环 境适 应 能力 弱 . ② 组织 器 官 尚未 充分 发 育 , 消化 道黏膜 容 易被 细菌 侵袭 , 瘤 胃容积 小 , 无淀 粉酶
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赵 新 宇, 冯登 侦 , 吴 强
( 宁夏大学 农 学院, 宁夏 银 川 7 5 0 0 2 1 )
摘
要: 犊 牛是 牛 场 的 后 备 力 量 , 决 定 着 牛场 的 未来 发展 , 完善 犊 牛 饲 养 管理 , 提 高犊 牛 成 活 率 , 是 一 个 牛
环境应宽敞 、 卫生 、 安静 , 为犊 牛 的 出生 提供 一 个 良 好 的环 境 I 2 1 . 实 际生 产 当 中 , 一 些 奶 牛 场 只 是将 产前 2 0 d左 右 的预 产 牛赶 人 新 牛 舍集 中饲 养 , 没 有 舒 适 的 产 房 和单 独 的 产栏 , 环境差 , 这 使 得 犊 牛 出 生 时 不 易被 接产 人 员 发 现 ,容 易 产 生踩 踏 犊 牛事 件 , 同
2 新 生犊 牛 的护 理
2 . 1 产 前 工 作
考 虑 助产 圆 . 如 果有 胎 儿胎位 不 正 , 骨 盆狭 窄 , 母 牛 产
力 不 足等 现 象 即为 难 产 l 1 _ 3 ] . 母 牛难 产 应 及 时 助 产 并
注 射催 产 素 , 助 产原 则先 保 母 子 平安 , 不 可兼 顾 时 , 只保 母 牛. 助产 时 应注 意 : 胎位 不 正 时将 胎 儿推 回腹 中矫正 , 严 禁 强拉 硬 拽 , 以免 损 伤产 道 ; 骨 盆狭 窄 往
第1 期
赵新 宇 等 : 奶 牛场 犊 牛饲 养管 理应 注 意的 问题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