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音响通用电路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的文章,此文章力求通俗易懂,让刚入门的朋友也能理解2。
1音响的工作原理。
并快速掌握音响检修的方法。
近日翻阅最新的2005年《电子报》合订本,偶然间发现了漫步者R201T原理图纸。
此图纸是南京的刘怀玉先生根据电路板实物描绘出来的。
因原作者只简单介绍了一下R201T的参数,并没有工做原理的详细介绍。
在这里,我想借助此参考图纸。
对漫步者R201T的工做原理做一介绍,并介绍几种实用的维修方法,此文对于磨机爱好者同样适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
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
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 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
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
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
音响的简单电路原理

音响的简单电路原理音响的简单电路原理主要包括音源输入、信号放大、音频处理和功率放大四个基本模块。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音响的电路原理。
1. 音源输入:音源输入是音响电路的第一个环节,它负责将声音信号输入到电路中。
音源可以是手机、电脑、CD播放器等各种音频设备,通过耳机插孔、RCA 接口等线缆连接到音响电路的输入端。
通常,音源输入需要经过一个电容耦合器,其主要作用是隔离音源和放大电路之间的直流偏置电压,只传递交流信号。
电容耦合器包括一个电容和一个直流耦合电阻,它们组成了一个高通滤波器,使得低频信号被阻断而只有高频信号通过。
2. 信号放大:信号放大是音响电路的核心部分,它起到放大音源信号的作用,使得声音能够得到放大并传递到后面的音频处理电路。
信号放大通常采用运放(放大器)来实现。
运放是一种高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集成电路,常用于音频放大器中。
运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然后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运放电路通常由运放芯片、负反馈电路和功率供应电路组成。
3.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音响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负责对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
音频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声音的真实度、音质和环境效果等。
音频处理包括平衡控制、音量控制、音色控制、混响效果等。
平衡控制用于调节左右声道的音量平衡;音量控制用于调节音量大小;音色控制用于调节音频频谱的均衡;混响效果则用于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声音反射效果。
音频处理电路通常由滤波器、音量电路、音调电路和混响电路等组成。
滤波器用于分离不同频率的声音成分,以进行音调和音质的调整;音量电路用于调节声音的大小;音调电路用于调整音频的色调和音质;混响电路则用于模拟声音的自然反射效果。
4. 功率放大:功率放大是音响电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主要负责将处理过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电平,以驱动喇叭发出声音。
功率放大电路通常由功放(功率放大器)来实现。
功放的工作原理与运放类似,但功放要求更大的输出功率以驱动喇叭。
音响二分频器电路图(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音响二分频器电路图(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音箱分频器工作原理音箱分频器原理1从工作原理看,分频器就是一个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滤波网。
高音通道只让高频信号经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只让低音经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能够经过,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止。
音箱分频器原理2看似简单,但在实践运用的分频器中,为了均衡上下音单元之间的灵活度差别,厂家们需依据不同状况参加大小不一的衰减电阻或是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不同的设计和消费工艺自然使分频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元件在音箱中产生了效果不一的影响。
而这些细节,正式一切HIFI器材必需追求的,这也是HIFI与普通民用设备的根本区别。
音箱分频器电路的作用1.在播放音乐时,由于扬声器单元本身的能力与构造限制,只用一个扬声器难以覆盖全部频段,而假如把全频段信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局部“多余信号”会对正常频段内的信号复原产生不利影响,以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单元损坏。
由于这个缘由,设计师们必需将音频频段划分为几段,不同频段用不同扬声器停止放声。
这就是分频器的由来与作用。
2.分频器就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
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需经过火频器中的各滤波元件处置,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经过。
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音箱之分频器,才干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精确,才能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清楚、合拍,明朗、温馨、宽广、自然的音质。
3.在实践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均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活度差别,还要参加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参加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线心理平整一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音响二分频器电路图(一)6db分频方式与24db分频方式比较.6db分频裸露分频方式易于调整出平直的声压,但中频及中低频段的调整远不及24ab分频方式易于得心应手,24ab分频方式用的元件多,并将频段分割来调整,对于声压频率特性的平直要比6ab分频方式难调得多。
TEA2025B-2.1声道音频功放电路设计资料

R.out
L.in
R.in
V
G +
放
6
VR14
脚 CN5
1 C20
0
排
电 4
3
2
1
6
5
4
3
2
1
线
2
R
2 7
座
Ω
路
6
脚
6
5
4
3
2
1
CN6
排
线
座
L.INPUT
1
L.out
R.out
L.in
R.in
G
V
前
+
R.INPUT 前
2
面
G VR14+VR15
面
3
双 板
L.out 板
4 联
音
R.out S
音
量
5
D 电
472 223 104 100UF/16V 470UF/10V 2200UF/16V IN4001
R5、R13、R17
在C9旁边 C10、C11、C24、C25 C5、C6、C14、C20、C22、C23、C26 、 C29 C2、C4、C7、8、9、13、15、16、19、 27 C1、C3 C17 D1、D2、D3、D4
C 间
A 专
装
输
装
2
座 2
C17
门
0
跳 0
入
INPUT
u
L.INPUT VCC
安
F
线
S
装 R
D
4
C30
7
孔 卡 2 C
2
R
2 3
接 ,
2.1多媒体音箱常见故障检修

2.1多媒体音箱常见故障检修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 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
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
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
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
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
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片的放大倍数。
因此,调整R7的阻值,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
R11/C7为扬声器补偿网络。
三、超低音电路。
由左右声道经两个10K电阻R5、R6后至C11耦合电容,尔后信号进入IC4,型号为JRC4558的3脚,图中IC4A 为超低音的前置放大器。
R201T 将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置为6倍左右。
(R17/R18),经过前置放大后,才能保证足够大的驱动电压,获得足够大的音量。
漫步者R系列2.1音箱工作原理与快速检修方法

漫步者R系列2.1音箱工作原理与快速检修方法(附图漫步者R系列大部分型号的2。
1音箱(R201T、R321T、R211T、R301T、R303T等)与此图的工作原理相似,可以作为维修的参考资料。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U=1.414*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
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
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
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右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
C1/R3组成高通滤波电路,截止频率大约为200HZ左右;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
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片的放大倍数。
因此,调整R7的阻值,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
R11/C7为扬声器补偿网络。
三、超低音电路。
典型2.1音箱维修

(典型)2.1音箱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速修方法(附图纸资料,图例漫步者R201T)前言:在漫步者音频论坛和PCHIFI论坛,结识了不少音响和音乐爱好者,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在这里,笔者想借论坛编辑一篇关于2。
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的文章,此文力求通俗易懂,让刚入门的朋友也能理解2。
1音响的工作原理。
并快速掌握音响检修的方法。
市售大部分350元以下2。
1音箱,大多与此图的工作原理相类似,均采用NE5532(RC4558)+三块TDA2030A的电路,此图可谓2。
1音箱的典型,可以作为维修的参考资料。
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些错漏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近日翻阅最新的2005年《电子报》合订本,偶然间发现了漫步者R201T原理图纸。
此图纸是南京的刘怀玉先生根据电路板实物描绘出来的。
因为原作者只简单介绍了一下R201T的参数,并没有工做原理的详细介绍。
在这里,我想借助此参考图纸。
对漫步者R201T的工做原理做一介绍,并介绍几种实用的维修方法,此文对于磨机爱好者同样适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 /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U=1.414*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
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
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是指通过图表和文字说明来展示音响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音响电路是指用于放大、处理音频信号的电路,它是音响设备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音响设备的声音质量和性能。
了解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对于音响爱好者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音响电路一般由音频输入、前置放大、音量控制、音频处理、功率放大和输出等部分组成。
其中,音频输入部分负责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前置放大部分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初步放大,音量控制部分负责调节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音频处理部分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均衡、混响、时延等处理,功率放大部分负责对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再次放大,最后通过输出部分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喇叭或耳机中。
整个音响电路通过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音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从而使得我们能够听到清晰、优质的声音。
在音响电路中,各个部分之间通过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图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关系和元器件布局的图表。
通过电路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了解音响电路的结构和功能。
在电路图中,通常使用符号来代表各种元器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通过这些符号的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整个音响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音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指音响电路在工作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和电路原理。
在音响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都在起作用,各个元器件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音响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音响设备的工作方式和性能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音响设备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
总之,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是音响爱好者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必须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学习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响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对音响设备的认识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进行音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音响通用电路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
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
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
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
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
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
为低音前置放大和
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
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
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
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
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
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
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
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片的放大倍数。
因此,调整R7的阻值
,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
R11/C7为扬声器补偿网络。
三、超低音电路。
由左右声道经两个10K电阻R5、R6后至C11耦合电容,尔后信号进入IC4,型号为JRC4558的3脚,图中
IC4A为超低音的前置放大器。
R201T将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置为6倍左右。
(R17/R18),经过前置放大后,才能保证足
够大的驱动电压,获得足够大的音量。
4558的1脚为前置输出,经R19后进入由IC4B、C9、C10、R20组成的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截除200HZ以下的低频信号,R20和C10决定截止频率。
(具体每个厂家的截止频率设置略有不同)。
IC4B输出后----C19,与音量电位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调整超低音的音量后,由电位器滑动端输出进入超低音功放电路IC3;
TDA2030A,此电路的原理与卫星箱功放一致。
4脚为输出端,推动低音喇叭发声。
以上为R201T的基本工作原理.
注:漫步者R1900TII、1800TII,轻骑兵V23SE,惠威M200、M20W、M20L T120中采用的芯片LM1875T,其工作原理与本文中的TDA2030A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