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城区地段浅层地热能调查与评价浅谈
地热资源评价浅层地温能

工提供埋管工艺和埋管材料热
传导性能等。 砂质粉土
土壤的传热性能取决于土
细砂
壤的热导率、密度、比热容等。 粘土
土壤的含水量对其密度和导热
性有决定性影响,潮湿土壤的
热导率高于干燥土壤。
F
场地浅层地热资源调查
2. 热响应试验
取得换热孔的有 效传热系数、岩 土体平均导热系 数、地层初始温 度等参数,计算 确定换热孔的合 理间距
D 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
E 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案建议
浅层地热能勘查的目的与分区
需要解决的问题: 1、特定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下,地
下含水层的流动和传热机制; 2、地下含水层储能与水热调蓄的能力。
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 致各地区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 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 适用。
勘查要求:
• 勘察井深度一般宜小于200m,当有多个含水层组 且无水质分析资料时,应进行分层勘查,取得各 层水化学资料;
• 勘察井工作量按下表确定。
地下水换热方式浅层地热能调查
勘察井工作量
工程热负荷q/ kW
q<500
勘察井数量数量/ 个
1~2
500≤q<2000
2~3
q≥2000
≥3
注:工程热负荷取冷、热负荷中较大者。
地热资源与浅层地热能区别
温度 (℃)
深度 (m)
利用性
建筑中 利用
平面 分布
垂向 分布
地热
>25
n×102 ~n×103
发电、 直接利 用
供暖、 供热水
地热田
热储中
浅层 地温
阜新盆地东梁区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 地热资源 评价 开 发利用 地 质条件 阜新 盆地 东莱 区 . 中图分类号 : 2 5 F o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o 8 ( o 8 o () O - 2 I 7 一 9 x 2 o ) 3 b一 l 6 0 5
维普资讯
Sce c n i n e a d Te h oo y In v to e a0 c n lg n o a i n H r l
盟 Q:
资源 与环境
阜新 盆地东梁 区地 热资源评 价及开发 利用前景
①
王 晓 明 ( 东北煤 田地质局 一。七勘探 队 辽宁阜新 1 3 0 ) 0 0 2
1 引 言 部 一 九道 岭 洼 陷 ,并 呈 NE 向雁 行 式排 列 , 2 1 地热 水补给 条件 ‘ . 近 年来 , 煤 1 7队通 过对 辽 宁阜新 盆 为盆 地 次 ~ 级 构 造 , 梁 区 位 于 东 梁 断 鼻 东 0 东 () 1 经三维地 震资料 解释 , 区内 F1 2 、F 、
构 造 带 上 。 盆 地 内 同 沉 积 断 裂 发 育 , 有 NE,NNE、NW , EW 向断 层百 余条 , 近 有 的 断 层贯 穿 基 底 ,将 盆 地 切 割或 若 干 低 序 次 的 断 块 。东 梁 区 经 钻 孔 、矿 井 揭 露 及 地 表 露 头 观 测 到 的 断 层 数 十 条 ,其 性 质 均 属 张 性 、张 扭 性 正 断 层 。 ’ 1 3 辉绿岩 . 区内第 三纪辉绿 岩侵入 体活动 强烈 , 沿 近 E W 向断 裂 以岩 墙 、岩 床 形 式 侵入 各 组 地 层 或 喷 出地 表 ,区 内辉 绿 岩 床 最 大 厚 度 可达百余米 。 1 水 文地质 4 根 据水 力 系 统 及其 特 征 ,区 内可 分 为 5 个 含水 层 : ( ) 1 第四 系砂岩 裂隙含水 层 , 与地 表径流 紧密相联 , 单位涌水量 0 2 ~5 3 L ( I上部 砂岩 裂隙 ~孔 隙 含 水 阜 层, 单位涌 水量 0. 0l O 4~0. L/ ( T ) 1 8 s・E 。 1 ( 沙海 组 下部 砂 岩 孔隙 含 水 层 , 量 3) 水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于我国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热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地热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备受关注。
一、地热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量,是一种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地热资源主要分为高温地热资源、中温地热资源和低温地热资源。
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在150℃以上,适合直接利用;中温地热资源温度在60℃-150℃之间,适合发电、供暖等利用方式;低温地热资源温度在60℃以下,适合浴疗、温室等利用方式。
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稳定可靠、环保清洁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但由于地热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勘探成本高、开发利用技术复杂等限制,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一直面临着挑战。
二、地热能的地质勘探地热能的地质勘探是确定地热资源分布、温度和规模的过程。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勘探等环节。
地质调查是地热资源勘探的起点,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等工作,获得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和热点分布情况。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参数,如地温、地热流、地磁等,确定地下热源的位置和温度。
水文地质勘探是研究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位、水质等信息,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地热资源的地质勘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配合。
地热勘探人员需要具备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勘探技术和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勘探任务。
三、地热资源的资源评价地热资源的资源评价是对地热资源进行数量评估和经济评价的过程。
资源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地热资源的储量、可开发程度和经济价值,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和数学模型等。
地质方法是通过地质勘探数据,分析地热资源的产热机制、分布规律和矿床特征,推断地热资源的规模和状况。
阜新地区地热资源和影响因素研究

能源 是人 类生 活 重要 的物质 基础 之 一 ,随着 新 能源 经济 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人 们对 新 能源认 识 的逐 步提 高 ,新 能源 的开发 也越 来越 受到 人们 的重 视 。
梁 区地 热普 查 1号井探 井报 告 )、2号井 出水 温度 ( 7 0 ℃) ( 见图 2 . 2号 井深 度一 井温 曲线 图。据 阜 新 市东梁 区地 热普 查 2号井 完井 报告 )的水温 情 况分 析 ,该 区 属低温 地 热 ( 低于 9 0 ℃ )。
根 据 两 口地热 井井位 分 析 ,阜新 地热 资源 位 于
地热做为新能源的一种 ,它是地球深部蕴藏着的巨
大热 能, 在地 质 因素 的控制 下 ,以热蒸汽 、热 水 、干 热岩 等形 式 向地 壳 的某 一 范 围聚 集 ,达 到可 开发 利
用 的条件 时 ,形成 的具有 开发 意义 的能源 。
e x i s t s g e o t h e r ma l r e s o u r c e t o b e d e v e l o p e d a n d u t i l i z e d .
Ke y wo r d s :g e o t h e r ma l r e s o rc u e s ;g e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c a l c a r e o u s c e me n t a t i o n ;g e o t h e r ma l t e mp e r a t u r e g r a ie d n t ; l a y e r e d r e s e r v o i r
采用地质理论分析和地层深部钻探的方法,研究和验证阜 新市 东梁地 区地热 资源 的特征 ,通过分析得出阜新东梁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

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地热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对地热资源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地热资源的形成原理、地质勘探方法、资源评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
地热资源的形成原理主要与地球内部的地热作用有关。
地球内部的热能来源于地核和地幔的高温物质,在地壳中通过岩浆、岩石矿化等方式形成地热资源。
地热能主要包括地热水、地热蒸汽和地热岩,具有热量丰富、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地质勘探是地热资源开发的前提。
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勘查、钻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定地下热量、地热流、地下水温度等参数来判断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分布规律,可以为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信息;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采集地下水、岩石等样品,分析其中的地热元素含量来判断地热资源的丰度和品位;地质勘查是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岩性、岩相等因素来判断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钻探是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水文地质等信息,为地热资源的勘探和评价提供直接依据。
地热资源的评价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
资源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地热资源量评估、地热资源热力学特性评价、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等。
地热资源量评估是通过地下水温度、地热梯度等参数计算地热资源的储量和热量;地热资源热力学特性评价是通过地下水温度、地热流量等参数计算地热资源的热力学特性,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热力学基础;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通过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分析地热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评价依据。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地质勘探方法和资源评价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热能的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研究,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阜新市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阜新市地热资源前景分析作者:李莹莹史峻宁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1期摘要:2011年,辽宁省政府提出了打造辽宁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把辽宁建成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把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作为辽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本人收集了辽宁省阜新市地区前人工作成果,并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该地区有很好的地热资源前景。
关键词:地热资源;温泉;前景中图分类号:TM616 文献标识码:A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为燕山期东西向构造带与华夏系北北东向第二沉降带交接复合部位,东西两侧分别受大巴~锦州断裂(医巫闾山断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长140公里)和兴隆沟~敖喇嘛荒断裂(松岭断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长120公里)的控制,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两侧盆缘断裂均属正向同生断裂,它们对盆地的生成、发展及演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研究区与东梁区相邻,自2001年7月以来先后由阜新市投资、省财政投资在东梁区施工了7口钻井,经抽水试验,深度1550~2000米,单井日产水量在1000~3600立方米,累计日产水量5000~6000立方米,水温达71℃和63℃左右。
据地矿部泉水水质检测中心检测结果与国GB11615-89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对照表明,地热井水偏硅酸含量达65~97.94毫克/升,偏硼酸含量达116~130.72毫克/升,锂含量达3.036~2.451毫克/升,已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和矿水浓度。
根据东梁区地热井获取的成果,证实该区有两个热储层位,即中生界九佛堂组和震旦系雾迷山组。
1.1地形地貌区内地形以低缓丘陵为主,河谷地带较为平坦,地表海拔高程在100.00~155.00米间。
1.2地层该区基底为太古界和元古界地层。
盖层为中、新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为中生界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和新生界第四系。
⑴太古界前震旦系:主要由建平群组成,下部为片麻岩、角闪岩夹石英岩透镜体,上部为石英片麻岩。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范

目前,我国第一部有关浅层地热能开发的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范》,面向全国广泛征求修改意见。
据中国地调局水环部韩再生介绍,该《规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受国土资源标准化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分技术委员会委托编制完成的行业标准。
目前完成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关浅层地热能的概念和术语,首次系统提出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评价的方法,特别是在其核心技术——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的评价方法上作了有益探索;分别规定了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和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基本工作内容、工程控制程度以及质量要求;对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勘查,提出了地下工程、水源井施工和质量要求、井群设计、水质评价和处理方法等;对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资源评价、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提出了要求。
该《规范》适用于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和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的勘查评价,可作为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中设计书编制、勘查工程布置、浅层地热资源评价、报告编写和审批的依据。
浅层地热资源的基本内涵与资源勘查评价的基本理念

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 致各地区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 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 适用。
目前,由于一些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不了解各地区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回灌工艺,盲目承包水源热泵系统工 程,导致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抽取的地下水回灌 不下去,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造成了不良的生 态、环境和经济后果。
191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有利于含水层储能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平缓、地下水流速缓慢,储水容积大; 含水层中地下水热交换速度缓慢,温度变化小; 地下水中不含有害气体和化学成分; 回灌水源的水质和水温满足储能要求; 深层含水层以储热为主,浅部含水层以储冷为主; 含水层具备灌得进、存得住、保温好、抽得出等条件; ……192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供暖:夏灌冬用供暖:夏灌冬用 制冷:冬灌夏用制冷:冬灌夏用193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严寒地区供暖:夏灌冬用在寒冷地区,只在冬天利用热泵从地下提取热 量,容易打破区域热平衡,致使土壤或地下水温度有 可能逐渐降低,导致热泵系统效率降低或能耗增大; 土壤冻结的影响:水份冻结会释放大量潜热,在 吸收同等热量的情况下,土壤降低的温度幅度小,因 此对换热器的传热有利;194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夏热冬暖地区制冷:冬灌夏用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只在夏天利用热泵 向地下释放热量,容易打破区域热平衡,致 使土壤或地下水温度有可能逐渐升高,导致 热泵系统效率降低或能耗增大。
195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其他地区:供暖——夏灌冬用 其他地区:制冷——冬灌夏用冬季供热负荷>夏季供冷负荷:土壤或 地下水温度有可能逐渐降低; 冬季供热负荷<夏季供冷负荷:土壤或 地下水温度有可能逐渐升高;196 更多资料请访问……地学之旅二、浅层地热能勘查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区域浅层地热资源调查: 1、目的:实施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 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新城区地段浅层地热能调查与评价浅谈
作者:宋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2期
[摘要]阜新主城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通过钻孔抽(注)水试验、现场热响应试验、室内试验,综合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调查成果,对调查区地下水(地表水)热泵、地埋管热泵两种浅层地热能开采方式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分区。
综合分析论证了与集中锅炉供暖,节能37%~66%,运行费用为其它供暖方式的50%以下,且减排环境效益可观。
[关键词]阜新城区地段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热能均衡评价
中图分类号:TU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263-01
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于15.0~200.0m深度范围内地下岩土体、地下水中,温度大于0℃,低于25.0℃,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
资源的产生、形成和开发利用不仅受到地层结构、岩性、岩土层的热物性、岩土体的温度、地下水静水位、地下水含水层空间结构、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的径流方向、流速、水力坡度、水温及其水质、地下水动态变化等因素影响和控制,还与城市规划、地质灾害、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
浅层地热能的赋存受地层构造、地质结构、地下水等因素控制,其开采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地埋管三种地源热泵方式。
区域地质构造不仅对地温场有控制作用,也控制了区域地形地貌和第四系的发育,同时也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具有间接的控制作用。
不同的地层岩性其热导率、比热、温度传导系数不同,比重、孔隙度、颗粒组分不同,故其赋水、导水、热交换能力皆不同。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决定着地温的开采方式,也决定着热交换速率。
阜新主城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地势较平坦,细河及其支流,从城区或城区边部流过,适宜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但由于煤矿多年的露天和井下开采降水,局部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并造成污染,以致使阜新成为缺水城市。
该区域内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应优先考虑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
二、岩土体热物性特征
岩土体热物性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及水和空气的比率,由于空气和水的比例在不断变化,而岩土体组分随深度的分布并非均匀,故为更好地了解调查区内岩土体热物性情况,采取21件样品进行室内分析。
通过对施工钻孔进行的现场热响应试验,取得了该区域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换热孔的换热能力等参数。
阜新市单位长度地埋管换热器平均传热系数为3.95W/m·K。
通过对施工钻孔及民井开展6组抽(注)水试验,取得各井抽(注)水试验数据。
阜新市城区重点规划区内地下水资源贫乏,含水层较薄,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回注水量小,不具备开展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条件。
三、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及评价
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调查结果,及本次现场热响应试验、抽(注)水试验、室内热物理试验成果,进行适宜性分区。
按地下水热泵、地埋管热泵两种利用方式划分为适宜区、不适宜区两种类型。
(一)地下水换热方式
阜新市主城区,单位涌水量小于100m3/(d·m),水位变幅大于1.50m,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宜。
本次调查区内均为地下水换热方式不适宜区。
(二)地埋管换热方式
阜新市城区按地埋管换热方式适宜性划分为2个区,分述如下:
(1)阜新市~阜蒙县西北适宜区:本区地势较平坦,适宜建筑,目前已被阜新市列为重点建设区。
该区内第四系厚度一般5.0~10.0m,最厚可达20.0m,无卵石层,含水层厚度小于10.0m,水量一般小于100m3/d,下部为厚层砂岩、页岩,适宜成井。
(2)阜新市城北基岩不适宜区:该地势起伏大,开展建设项目成本高,且山地平整后,建地源热泵项目,钻探难度大大增加,故划分为不适宜区。
四、区域浅层地热能均衡评价
区域浅层地热能均衡评价较复杂,需分别计算大地热流量、太阳能、周边热交换等热补给和热排泄量,并与采暖期取热量、制冷期排热量以及区域储藏热量的变化量进行一年或多年动态平衡论证。
该均衡论证应在示范项目运行中,监测其一年甚至多年不同深度处地温在采暖期、制冷期及恢复期变化;同时实测各类岩石热导率及地温梯度、恒温层厚度、示范项目区侧向传导流入、流出能量;并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散发或吸收热量。
在上述参数获取齐全,并论证其可靠性后,计算各热补给项、排泄项,并结合区域浅层地热能静态储量进行综合均衡评价。
阜新地区冬冷夏热,但冬季供暖时间长达五个月,而夏季炎热需空调制冷期仅2个月,采用地源热泵如不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取放热量,周期运行后必然造成地下岩、土、水温度持续下
降。
热失衡后,不仅影响地源热泵换热器的性能,对其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使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而且地源热泵长期运行造成的冷堆积改变土壤温度,将对土壤的性质产生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五、浅层地热能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浅层地热能资源具有节能、环保、可再生性,靠热泵技术的应用,它得以实现利用。
热泵技术具有运行稳定、安全、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与燃煤、燃油等传统技术相比,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目前,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及国家重点项目,浅层地热能均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采暖能耗的常见值范围为7.37~13.66[kg·m-2·季-1],与集中锅炉房供暖能耗每平方米21.73kg标准煤相比,节能37%~66%。
阜新地区如采用地源热泵方式采暖,电价按当地民用电价0.5元/kW·h计算,采暖费用常见值为13.07~24.24元/(m2·季)。
相对于燃油、燃气、电锅炉采暖费用30.0~50.0元/
(m2·季),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费用要低得多。
地源热泵采暖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环境效益可观。
综上述,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大力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和必要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柳河中下游地区1:5万综合性水文地质勘察》[R],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0年编制.
[2] 《阜新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R],辽宁省第二水文地质大队,1979年编制.
[3] 《辽宁省阜蒙县1:5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R],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1979年编制.
[4]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TZ/T0225—2009).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7]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9]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
[1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