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2

《我有一个梦想》优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预习检测1.回顾——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重要的政治领袖。

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在金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

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

因他从事黑人解放运动,所以树敌众多。

一次一枚炸弹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马丁•路德•金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检测——基础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束缚.()镣.铐()枷.锁()压榨.()戳.子()拯.救()磐.石()赎.罪()匿.迹()坎坷..()()披露.()洋溢.()瞭.望()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5.马丁·路德·金梦想内容是什么?6.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7.马丁·路德·金认为应该怎样来实现梦想?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提示:时间:1963年8月28日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3.提示:要求民主、自由、种族的平等4.提示: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5.点拨:概述:美国人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具体:黑人与白人地位平等(政治平等)拥有正义与自由(权利平等)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与白人和睦共处(生活平等)6.点拨:现状: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诺言:美国政府并未兑现百年前自由平等的诺言7.点拨:方式:非暴力策略: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精选范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精选范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第1篇:一、主题《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 那饱满的活力经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深深地感染着听众, 引起人的共鸣,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本事。

二、背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 情文并茂、语言丰富生动、富有鼓动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以诵读为主, 经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 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然后在诵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 以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本事。

最终完成仿写的练习, 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 体现新课标中写作本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过程描述1、学习导入投影:种族歧视的一些图片;世界各国存在武装冲突、战争的图片。

导入:的确,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里生活, 那里的人期待着真正和平、民主、自由到来的那一天!而这个期待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

今日我再次学习、深入理解他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2、研读课文, 突破重难点:环节一:了解作者的梦想是什么:⑴学生跳读课文, 找出文中涉及作者梦想资料的段落。

明确后, 全班齐读。

⑵请学生概括这六个梦想的资料。

⑶课题是我有一个梦想, 可刚才大家读的句子中, 共有六个我梦想, 是不是作者有六个梦想?我应如何理解作者连写六次我梦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这六个句子不但外在形式整齐、极具气势, 并且内在逻辑严密。

仅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我的地位, 人人平等, 才能拥有讨论自由和正义的权利;仅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自由和正义的思想, 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 仅有消除歧视, 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相处的局面。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三.交流展示
1、赏读课文。
这篇演讲热情洋溢,语言生动,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首先是作者的感情充沛,另外就是作者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增加了这效果,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品析。
2、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备课日期:2016年3月30日 姓名班级组号主备人:吴思主讲:_________审核人:
课题
《我有一个梦想》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
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阅读课本115页附文一,找出你认为介绍作者的最有效信息。
二、自主学习
1、掌握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煎熬()镣铐()枷锁()匿迹()
兑现()磐石()蜕变()赎罪()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心急如焚()摇摇欲坠()
2、解释下列词语:
一隅:
骇人听闻:
磐石:
义愤填膺:
安之若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四、拓展延伸
马丁·路德·金期盼没有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自由之声”最终能在全美各州想起来。结合课本116页的附文和当前社会,举例说说你的看法。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
t
学习措施
一、知识积累
1、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特点:针对不同场合气氛、观点鲜明、内容有条理、语言通俗、有适当的感情色彩。

高一上册《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高一上册《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4.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学习重点】
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自主学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词语。

祈祷
..()枷.锁()萎.缩()缔.造者()..()镣铐
履.行()戳.子()侈.谈()拯.救()磐.石()
心急如焚.()崭.新()蜕.变()赎.罪()匿.迹()
骇.人听闻(): 息息相关: 气壮山河: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大失所望: 公之于众: 侈谈: 蜕变: 无济于事: 摇摇欲坠真谛.():
不言而喻: 手足之情: 2、通读这篇演讲辞,查阅资料和结合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演讲对象: 时间: 地点:
场合: 涉及内容: 演讲目的:
【合作探究】
1、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是什么?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
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大声的朗读出来,体会、归纳。

2、为什么要实现梦想?这一梦想针对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从原文中勾画出相应的段落
3、怎样实现梦想?从原文中找的相应的段落,勾画批注。

4、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5、哪些地方运用的排比手法?找出来试着演讲一下,体会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12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12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晨读在线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成语积累摇摇欲坠:坠: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耸人听闻:耸:惊动。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义愤填膺yīng: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充满胸膛。

语言积累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的一个严重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等,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1)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2)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快乐地嬉戏。

(3) 我有一个梦想,每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自由地翱翔。

(4)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每一个角落整洁如新,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一、课前预习:1、背景链接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坐公共汽车时坐到了“白人专坐”的区域内。

她因拒绝挪动而被警察带走。

于是,黑人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举为这个织的领头人。

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很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

”整整一年里,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

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人分开。

他又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

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范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范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我有一个梦想执教人:谭亮授课班级:高一(7)班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①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②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①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②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文是应用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情感与态度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演讲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效果。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梦想是美丽的,有梦想的人生更是绚丽多姿的。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名人的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梦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梦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徐志摩的梦想……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位杰出的黑人,在一次20多万人的集会上,作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成为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辞,走近伟人,走入梦想。

二、作者简介(ppt显示)三、整体感知出示思考研读问题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作者有什么样的梦想呢?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跳读课文2分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第一题】①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内容。

必修《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必修《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杜云一、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

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他毕业生相信,如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

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

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

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

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 马丁?路德?金树敌众多。

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是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二、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心急如焚(fén)蜕(tuì)变赎(shú)罪匿(nì)迹蜿蜒(wān yán)2、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面成语的意思。

(1)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答:原义是对于困难危险境地一如平素,安然处之。

这里褒义贬用,指美国政府没有对黑人的正当要求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

(2)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

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答:这里指白人与黑人在争取自由上关系密切。

(3)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答: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里选举指投票不成功,没有效果。

(4)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检查预习
1、我来给大家介绍马丁路德金:
2、我来介绍写作背景:
3、字词正音
二、感知全文
1、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具体的段落,并划出相应的句子。

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把梦想的内容结合文中的内容具体分析概括一下。

(一定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学分享一下哦,相信自己,可以的,加油!)
2、想象一下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呼唤梦想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
(从语调、语句的轻重缓急等方面来考虑)
3、诵读,体会这种心情。

4、思考: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呢?
原因具体表现在第几段?
讨论:原由具体包含哪些让黑人无法忍受的事实?
5、面对这样的事实,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强调突出自己的心情的?
语调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试着读出这种感情来。

6、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7、思考:如果梦想实现了,将是怎样的前景?在文中哪些段落
可以看出来?
讨论:有哪些前景?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描写。

8、此时此刻,所有的黑人,作者,想象一下,是一种怎样的心
情?
9、感受,诵读。

10、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假如你就是作者,请你走上讲台,呼
唤你的梦想吧。

表演诵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生成
同学们请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心中的梦想吧。

请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用课文中17-25段的模式,写一个150字左右的演讲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课题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枷锁、兑现、蜕变、匿迹、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心急如焚、摇摇欲坠、磐石、蜿蜒、萎缩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把握思路。

3.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备注布置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

①磐石()②枷锁()③萎缩()④歧视()⑤巍峨()()⑥蜿蜒()()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成语。

①义愤填膺②骇人听闻③安之若素④心急如焚⑤不言而喻⑥息息相关3.查找收集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1.听写词语,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选一小组讲解成语大意,其它补充更正。

再选其中两个成语让大家造句,老师点评。

3.选一小组讲,其他小组补充。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枷锁、兑现、蜕变、匿迹、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心急如焚、摇摇欲坠、磐石、蜿蜒、萎缩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把握思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作者认为要怎样去实现梦想?四、精讲点拨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五、当堂达标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tuìbiàn为暴力行动。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yìfèntiányīng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kǎnkēqǔzhé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4)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shùfù黑人的漫漫长夜。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

(把“变化”改为“改变”)3.仿照课文第18段,写一组排比段,表达你的梦想。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XX 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

对此措举,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

”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

”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1)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说说理由:(3分)六、布置预习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第二课时一、预习展评1.请一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老师点评。

2.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表达,老师归纳总结。

二、出示学习目标1.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四、精讲点拨揣摩重点语句: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等。

五、当堂达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罗曼•罗兰悼辞(节选)郭沫若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

你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

你的一生,在精神生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

你将和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象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

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

”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

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

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

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下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要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趋向一切的光明。

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和黑暗、愚昧、残忍、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会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

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

要像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像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

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

……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胜利。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

(3分)2.作者是如何颂扬罗曼•罗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如何理解“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一句体现了罗曼•罗兰先生怎样的精神?(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来,并阐释其喻义:______。

(3分)六、布置预习待定学习心得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布置预习】1.①pán②jiā③wěi④qí⑤wēié⑥wānyán2.①胸中充满义愤。

②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③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④心里急得像着了火。

⑤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⑥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3.作者与背景介绍:略第一课时【合作探究】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参考提示:演讲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时间:963年8月28日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涉及内容:要求民主、自由、种族的平等演讲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怎样实现梦想?参考提示:(1)18—23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具体内容包括:8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9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20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21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

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5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园。

注:可引导学生先分说,后概括。

)(2)1——6段是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段落是7——16段是说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精讲点拨】预设问题: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参考提示: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前面写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会引起黑人的伤感和愤怒;这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现状,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抑制过于激愤的情绪;最后在希望中推出梦想,让所有人为之振奋,把现场气氛带到高潮。

【当堂达标】1.(1)蜕变;(2)义愤填膺;(3)坎坷曲折;(4)束缚;2.A3.例句: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4.(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

(2分)(2)(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

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

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

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示例四:应该摒弃方言。

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预设问题: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