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1月天津中新生态城营销提案下
中新生态城案例特色分析

生态道路"和旭路"“以人为本、人行优先”“机非分离、人车分离”“右转为主、减少左转”“中间隔离、行车安全”“新型光源、节能能源”1.规划设计理念“绿色交通、绿色出行”道路断面全部设置中央隔离带和满足自行车及居民步行需要的慢行系统,且慢行系统宽度占道路宽度的50%,体现了以人为本、人行优先,完全实现“人车分离、动静分离”。
2.生态环保——道路材质、能源利用慢行系统采用全透水结构,着力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有效避免雨天积水,通过采用生态砂基透水砖,消除了传统透水路面空隙大、易堵塞的通病,达到了透水和防滑效果好、非机动车通行舒适等优点;广泛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部采用节能效果显著的LED灯,充分体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
3.景观长廊大面积增加道路绿化,整个绿化宽度占道路宽度的50%,并以绿化带进行道路功能区分隔。
同时,各绿化带实行分层种植,实现了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道路标志更加鲜明,具有生态城的特色。
指标体系简介前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合作项目。
生态城将致力于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为中国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标,生态城认真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选址区域的实际,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
指标体系的制定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
指标选取原则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同时,应具有操作性,既要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又要在实践中可以测量得到或通过科学方法聚合生成。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衡量指标要以量化为主,但对于一些在目前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原则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综合指标,以利于其在不同区域复制和推广;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特点,形成区域特色。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晓山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
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
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工作阶段2.1第一阶段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
依据中方确定的中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
具体事件时序如下: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天津中新生态城美林园暨别墅项目营销诊断报告91p

北京浩文世纪地产机构
目录: • 营销执行
一、区域市场分析
区域市场分析-概述
由于生态城里最大体量的是住宅产品,所以我们必须对地块周边的项目进行分析,找 出差异化,增加竞争优势。
目前片区内在售的项目主要是:嘉铭红树湾、吉宝季景华庭、万通新新家园、万科锦 庐、中房天和園、世茂湿地公元、景杉、远雄兰苑、阿亚拉雅境和美林园10个项目。 又选取北塘别墅项目琴海别墅和开发区住宅项目津滨藏锦2个项目,我们将针对其进 行重点分析。
占地面积
容积率 总户数 装修状况 物业管理费 户型配比
一居
二居 三居
四居
105800平方米
1.4
1880 精装修 3元/月/平米 面积区间
户数比
74平米
86、91、93、100平米 126、140、
143—148平米
区域市场分析-住宅
重点项目分析——世茂湿地公元
代理公司 销售状况
售楼处
样板间
现场销售 售楼处有一定特色,建成
规划展览馆形式 有外展场
自行销售 销售道具
销售人员 缺乏服务意识
区域市场分析-住宅
重点项目分析——吉宝季景华庭
项目名称
吉宝季景华庭
开发商
吉宝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区域位置
建筑面积 绿化率 建筑类别 物业类型 车位配比
开盘/入住时间
产品定位 主力产品价格
产品附加值
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和旭路 与和畅路交口 170000平方米 45% 板楼 普通住宅
产品附加值
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中新大 道与和风路交口 186609.9平方米 45.2% 高层 普通住宅 1:1以上 2019年10月开盘
关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调研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天津政协公报》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正>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基于国家层面的重要合作项目,目标是中新双赢,其选址滨海新区意义深远,将会有力地推动滨海新区和天津发展。
未来的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速度将呈现一个跨越式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滨海新区
首先是一个现代化的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规划中的若干个产业功能区将有大量的
人流和物流的集聚。
目前,滨海新区的人口是
【总页数】5页(P8-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生态城建设倡导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专访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蔺雪峰 [J],
2.生态城:需要健全的指标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启示 [J], 柯敏
3.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全面提速 [J], 张泽伟;
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为例 [J],
郑亚平
5.生态城建设的绩效评价及难点探源
——基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案例 [J], 夏勇;张彩云;朱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孙晓峰摘要: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将生态城建设成为宜居示范新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态城始终将可持续社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在可持续社区的规划设计中,生态城重点围绕土地利用、能源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公共设施配套、保障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经过五年的规划建设,生态城8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初具规模,可持续社区的各方面特点已经显现。
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建设方面经验的总结,为国内其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1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
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35万,计划10-15年建成。
生态城的发展定位是:致力于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
按照中新两国要求,生态城将努力实现“三和三能”建设目标,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为了实现生态城的定位和目标,生态城从总体规划到项目建设,始终以建设宜居城市为核心,以生态、环保、节能为建设重点,积极进行可持续社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2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要点2.1土地集约利用生态城在保证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适度有序的高强度开发,形成紧凑的城市布局,规划建设用地的人口密度为1.4万人/平方公里。
生态城土地集约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分级居住体系生态城建立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体系(见图1)。
2023年生态城行业市场营销策略

2023年生态城行业市场营销策略生态城是一个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综合性发展项目,其市场营销策略应该紧紧围绕着生态环境的提升以及人们对于健康、便利、舒适生活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市场营销策略。
1. 定位和品牌建设生态城市场定位于提供健康、环保、智能、便利等一系列优质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生活社区。
建设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是市场营销的首要任务。
通过广告、媒体宣传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等手段来建设品牌形象。
2. 提供独特的生活体验在生态城市场中提供一系列独特的生活体验,既能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能吸引人们前来体验。
可以开设生态农庄,提供有机农产品;建设公园、花园和自行车道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和户外运动的场所。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城市的特色之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市场营销中应该突出的重点。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推行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等环保措施,吸引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
此外,建设生态农庄和推广有机农产品等也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4. 强化社区互动和社交媒体营销生态城市场可以建立居民互动平台,加强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开设官方账号,积极与居民互动,发布生态城市的新闻和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生态城市场应该提供一系列便利的生活服务,如购物中心、健身房、医疗中心等。
同时,应该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通过培训和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 整合资源,与其他企业合作生态城市场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较高的社区。
可以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共同开发生态住宅项目;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广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概念。
通过整合资源和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生态城市场营销策略应该紧密围绕着生态环境提升和人们对于健康、便利、舒适生活的需求,通过品牌建设、提供独特的生活体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社区互动和社交媒体营销、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年双威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提案资料

问题3 Question 3
• 生态城拥有如此众多的各国知名开 发商,我们怎样出类拔萃,而且面 对产品同质化问题却相当严重,我 们怎样应对?
问题4 Question 4
• 面对近期生态城冷淡的销售情况, 我们怎样在前期如此众多的项目已 经开始销售的前提下,让本案的产 品脱颖而出?
舆论与数据
2011年第48周天津楼市各区县楼盘销售套数排行榜
• 2潜力型区域
• 中新生态城的设立和建设是以全球性话题作为基础,更是全球首个国 家 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区域,是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样 板,在此背景下区域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3品牌型区域
【国家品牌】中国、新加坡 【企业品牌】马来西亚双威、天房集团、新加坡吉宝、日本三井、台湾远雄、
• 针对生态城的现状,利用双威的强大领导力,将开发商与政府联系起来,借 势政府号召力,从而解决区域现状
品牌要点
• 37年马来西亚国家品质,专业绿色生态造城 专家
生态城区域认知
本项目所处位置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话题型区域
【世界级话题】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话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上升地位和影响力 【城市级话题】天津市作为中国发展第程中的应用
多元产业 世界殊荣 领袖魅力 世界产业 造城专家 实力见证
线上制造话题 线下资源应用
小结
• 对于生态城内的项目而言,开发商品牌形象的树立尤为关键,并且也是解决 产品同质化问题的根本。
• 将开发商品牌的优势利用线上发声,并且利用双威集团在马来西亚的强大资 源作为基础,积极地调动客群与项目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够使品牌优势得 到最大化地利用。
世界殊荣
• 双威集团,不仅在马来西亚拥有绝高声望,更在世界范围内,频频斩获殊荣,自集团 成立以来,夺得54项区域及世界级奖项,其中包括马来西亚30最具品牌价值奖、大马 超级品牌奖、新加坡卓越企业50奖等;2007年,双威集团荣膺美国亚太区最具领导力 公司大奖;2011年,双威集团又再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中拔得头筹,赢得 Prixd‘Excellence奖项,这一奖项,也充分说明了双威集团的综合实力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研究项目建议书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研究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2007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等,经过协商、比选,决定在天津由两国有关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一个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宗旨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构建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互惠共生的有机整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为此天津市规划局和规划院为配合总体规划,组织进行一系列规划专题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参与研究的单位之一,从生态城定位、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绿色社区和生态产业等视角对生态城总体规划进行研究,并从对研究项目的理解、研究内容、主要技术思路、人员安排、费用等方面提出本项目准备书。
二、研究框架三、研究框架与内容3.1 城市定位专题3.1.1研究框架3.1.2研究内容1.生态城概念及相关理论辨析概念定义相关理论核心思想2.生态城案例介绍及其特点分析欧洲案例/ 美洲案例/ 澳洲案例/ 亚洲案例/ 国内案例/ 案例总结3.天津生态城建设的特殊意义全球背景: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应对,对全球城市世纪的应对,等等;中国背景: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等等;区域背景:中国三大热点地区之一,中国主要缺水地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等等;4.天津生态城建设的地方条件(天津和天津滨海新区两个层面)自然条件/ 经济条件/ 社会条件/ 环境条件/ 资源条件/ 人文条件/城市建设条件5.天津生态城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定位:生态城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基本原则(经济循环、社会和谐、环境健康、资源高效(含用地紧凑、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安全、人文鲜明、自我生长(含规划、建设和发展机制)、技术应用等);区域功能定位:生态城在天津及滨海新区承担的区域职能,等;城市规模定位:生态城的住宅容量与就业岗位容量,等;功能结构定位:生态城的功能构成(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等;3.2 指标体系专题3.2.1研究内容1.目标分析——通过理论梳理和案例比较,明确生态城建设的各项目标:理论梳理——“生态城”理论及发展理念,进而挖掘“生态城”的内涵;案例比较——借鉴国内外相关生态城(城市和社区层面)的建设实例,从规划政策、指标体系等方面归纳其建设目标;2.问题分析——针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进行问题分析和现实发展展望:通过对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周边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背景分析,归纳生态城建设的机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的生长可能等,提出发展重点及相应的政策建议;3.指标体系——提出能够引导天津生态城建设发展的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