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滕王阁序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精品导学案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

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精品导学案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
筵难再。
自我 核对
知识记忆与理解 思维探究与创新 技能应用与拓展 总结评价与反思
2.文章一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写地势与人物,这样有何好处?
答: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 人才俊美,这样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又照应 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自我 核对
→抒情
叹命运
谢美意→
自叙遭际 谢主引宾
→记叙
知识记忆与理解 思维探究与创新 技能应用与拓展 总结评价与反思
学习导引
1.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答: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
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
3.[情境]古人为了观测日、月及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一周天分成十二个部分,叫作十二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把 黄、赤道带附近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部分。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 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古代西方也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部分,叫作黄道十 二宫。其用意与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另外,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下表:
十二次 对应二十八宿 对应黄道十二宫 对应春秋列国
星纪
斗、牛
摩羯宫
吴、越
玄枵 女、虚、危
宝瓶宫

娵訾
室、壁
双鱼宫

降娄
奎、娄
白羊宫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第5课滕王阁序王勃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别句式,赏析重点语句,背诵全文。

2.思维与审美:(1)深化感悟作者困难的思想感情;(2)体会本文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

激趣导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被给予了特别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今日就让我们随着大诗人王勃的导引,登临这座誉满天下的滕王阁,领会其不同凡响的风采,寄予我们悠悠无际的思绪。

一、诵读全文,说明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以……为襟)三江而带.(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像雾一样)列,俊采星.(像星星一样)驰。

台隍枕.(倚、据)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奇妙的风范),..(崇高声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车的帷幔,这里借指宇文新州的车马)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词的宗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盛大的宴会)。

请概括段意: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并铺叙了宴会的盛况。

(其次段)时维.(句中语气词)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蓄积的雨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俨”通“严”,整齐的样子)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极尽)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请概括段意:描绘作者驾车前来滕王阁的情景,着重描述滕王阁及其四周的景色。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1、准确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

4、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2.通过文本字词、典故的理解,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

【学法指导】文本是“文以气为主”这一模块里的。

“气”即为文章的气质和品格,也是作者的气质和品格,也可以说作品的精神或者魂魄。

在研习过程中,注重注释,难点在文本字词和典故的理解。

通过多诵读体会作品的妙处或者美读体会文章的美妙意境,师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反复交流,以此来领略文本的“气”。

【知识链接】一、本文的写作特色:(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

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

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

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

这样,全篇的行文。

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俪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

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

下面举几个句式。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2021学年)

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2021学年)

广西南宁市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南宁市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南宁市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2.5 滕王阁序【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

理解文中的典故.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课时一.再理结构:第一段:扣“洪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秋景特色,流光溢彩第四、五段: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借古勉今,穷且益坚第六、七段: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

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5《滕王阁序》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5《滕王阁序》导学案

5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高中语文 2.5 滕王阁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2.5 滕王阁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仗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积累相关文言知识;熟读成诵,默写2、3段;4.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与情感。

学习难点:骈文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

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史载王勃才华早露,被赞为神童。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因“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被逐出沛王府。

后因杀死官奴而犯罪,父亲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令。

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设宴。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随后,在前往交趾途中溺水而亡。

有《王子安集》存世。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

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愤怒悲凉,或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2.关于滕王阁:657年,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其封号为名。

建成之后,历经一千多年,毁而复建几十次。

1985年又重新建成,屹立于赣水之滨。

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名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3.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佳话: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重修竣工的滕王阁以庆佳节。

此时,王勃因赴交趾探父,乘船路过南昌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五课《滕王阁序》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五课《滕王阁序》导学案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分钟
3分钟
了解文体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五、小组探讨交流成果。
10分钟
20分钟
疏通文意,
思考问题
10分钟
第二课时
明确学习目标:
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10分钟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思考问题
15分钟
10分钟
学生上课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善问题答案。
5分钟
学习过程:
一、赏析第一部分
9、潦水尽而寒潭清
10、上出重霄,下临无地
11、穷岛屿之萦回
12、舸舰弥津
13、云销雨霁
14、响穷彭蠡之滨
15、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16、气凌彭泽之樽
17、极娱游于暇日
18、识盈虚之有数
19、奉宣室以何年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滕王阁序导学案2必修5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滕王阁序导学案2必修5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知识背景介绍1.江南三大名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知识背景介绍1.江南三大名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第二、朗读指导: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自主质疑: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翼轸()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胜饯 ( ) 潦水( ) 俨骖騑 ( ) 崇阿()绣闼( ) 雕甍( )云销雨霁()孤鹜( ) 遄飞 ( ) 睢园 ( ) 邺 ( ) 水2.成语积累(写出意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钟鸣鼎食】【云销雨霁】【响遏行云】【天高地迥】【兴尽悲来】 .【萍水相逢】【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涸辙之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介书生】【高山流水】【盛筵难再】【陆海潘江】二、交流展示(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1.第一、二段:(1) 襟三江而带五湖(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3)都督阎公之雅望(4)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5) 宾主尽东南之美(6)序属三秋(7)披绣闼,俯雕甍(8)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B级)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第四部分(4、5):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进一步体味本文的写作特色。

2. 理解典故含义,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检查背诵。

二、探究与对话:1、阅读第一段完成以下探究:(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点拨:从古到今,由天及地再到具体地理位置)(2)作者是如何写人才俊美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4)赏析名句并翻译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阅读第二段完成以下探究:(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3、阅读第三、四、五段完成以下探究:(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事典),有的是前人文句(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2)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意义《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2、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1、答案:D(A.轸zhěn;B.饯jiàn;C.浦pǔ。

)2、答案:C(都是叠韵词)3、答案:B(“骛”应为“鹜”。

)4、答案:C5、答案:C(“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6、答案:B (“词”与“辞”,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滕王阁序》中的成语:1、【物华天宝】华:精华。

宝:宝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

灵:特别好。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

座:座位。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

起:起舞。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

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

鼎:古代炊具。

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

吃饭时,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

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

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

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

益:更加。

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

穷:不得志。

益:更加。

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

辙:车辙。

鲋:鲫鱼。

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

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

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自称。

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

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

从戎:参军。

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

筵:筵席。

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

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

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二、交流展示(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3都督阎公之雅望4.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高:尊贵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

属:是。

7.披绣闼,俯雕甍披 :推开俯:俯瞰8.雁阵惊寒惊:被惊扰(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B级)第一部分(1):扣“洪府”,叙宾主之美——地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部分(2):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秋景特色,流光溢彩第三部分(3):扣“饯”,谢宴会盛况,书人生感慨——宴会胜况,人生遇合借古勉今,穷且益坚第四部分(4、5):扣“别”,自述遭际,谢主引宾——知己难遇,盛宴难再怀才不遇,不甘沉沦三、互动探究: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4)赏析名句并翻译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