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江南春》精品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第【1】篇〗《江南春》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五、小结: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江南春》优质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江南春》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
(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读准生字“郭”的读音。
“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
3.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
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习《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春”导诗1.师: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师: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杜牧写的《江南春》(板书课题);3.读题师: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生:江南的春天师: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小结学法:理解诗题,能帮助我们知道诗的主要内容(板书:解诗题)二、初读感知师: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楼一桥,都似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读这首诗。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读好了自己借助注释去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3.交流反馈①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咱们可得读准了。
你来试试(抽生1),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有意见请举手。
抽生2抽生3②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
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怎样才能体现出节奏感呢?(抽生交流节奏并出示标有节奏的幻灯片)③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來。
抽生读师范读(配乐)读三、想象画面,体会景美:(师)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江南呢?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圈在古诗中)2.交流(拿学生的课文纸反馈)预设1.学生没有圈出“绿”和“红”,引导学生看“注释”,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老师哦预设2.你为什么要圈出“绿”和“红”?3.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1个生字“旗”,认识2个生字“莺、郭”。
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乐《水调歌头》屏幕出示相关古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
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二、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平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
(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
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平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一)学习1—2句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鸣叫。
18 古诗三首 江南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古诗三首《江南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诗歌《江南春》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描述。
b.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受古诗文化的魅力。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b.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a.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之美,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江南春》的含义,学会初步感受古诗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语言表达,准确描述古人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播放一些有关江南春天的图片、音乐,引导学生感知春天的气息。
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比较活泼、生动的互动教学活动上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抢答、分组角色扮演等。
2.新课讲解(1)学生分组,两人一组研读《江南春》,明确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感悟。
(2)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韵脚、格律等方面的特点,并尝试对诗歌进行朗读和消化,以此对文学素养进行培养。
(3)组织学生表演,仿照诗歌的格律,以小品、歌曲等方式将《江南春》渲染出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感知。
3.巩固练习(1)读一遍古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用简短的语言,简述古诗《江南春》所表达的主旨。
(3)让学生仿照《江南春》,创作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小诗。
鼓励融入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4.家庭作业(1)流利朗读古诗《江南春》。
(2)模仿《江南春》,写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小诗。
写出自己的生活、感悟,体会春天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古诗《江南春》的学习,学生们在感知春天的气息、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感悟之外,还收获了朗读和表演技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在诗歌艺术和语文素养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并且在创作小诗环节,学生们积极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写出了精彩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古诗《江南春》是属于较高难度的古诗,学生们对于诗句中一些生僻的字、词还不是很熟练。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
(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
(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
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习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2、体悟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
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
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
读题。
绝句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1、自由读2、抽学生个别读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4、全班齐读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
(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
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里共婵娟。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c、怎么读,才能读出“千里”之感。
(生读,拖长“千里”)d、江南美,声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同学们,第一句诗被同学们嚼得有声有色,我们再来品品第二句(生动笔,发挥想象,品第二句图景)。
新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之《江南春》教案设计

新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之《江南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并能背诵。
- 理解古诗的大意,感悟诗人所描绘的江南春景。
- 学习诗人如何通过具体景物描绘春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感悟古诗的意境。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的大意,感悟诗人所描绘的江南春景。
-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江南春》的配乐朗诵、江南春景的图片等。
- 学生预习材料,包括《江南春》的朗读和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江南春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2. 提问: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个景物?3. 引出课题:《江南春》。
二、新课讲解1. 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江南春》,注意节奏、韵律和感情。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理解诗意- 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 教师讲解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江南春景。
- 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 感悟诗境-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江南春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 讨论: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景物?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品味语言- 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 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三、拓展延伸1. 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晓》、《咏柳》等。
- 比较这些古诗在描绘春天景物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2. 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尝试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师生评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初读古诗
点出七言绝句的停顿方式:四三分。
出示停顿,教师配乐范读,指名读——配乐自读——配乐请生读——男女生赛读——教师引读——齐读。
1.学生自由读《江南春》。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莺”、三拼音节“郭”;指导“旗”字的写法及结构。
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描写春天的诗并不陌生。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景和抒情密切相依,融为一体。因此在学习古诗时,应该让学生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最好在学习朗读中熟读成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但以往是根据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古诗,这次是自己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进行课堂学习。
在学习过长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诗人、理解词语、初明诗意,感悟诗境、理解感情。
开展赛诗会让学生回忆自己会的或者搜集到的春天诗歌,培养学生文本归纳整理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和合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我还采用了多种促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中感悟,深入情景领会诗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同桌之间互相帮助,想办法指导它的意思。
2.理解古诗的意思。
(1)品读一、二句。
①.“千里”的争议。(“千里”概括深广,改用“十里”不当)
②.课件出示画面:诗歌以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色?你看到了什么?请生解释。
(2)品读三、四句。
三、拓展延伸
1.读了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录制自己背诵古诗的小视频上传到微信或者QQ群里。(既可背诵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也可以
自己创作。)
1.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内容。
2.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或者搜集到的古诗。
①.为什么南朝会有那么多寺庙?
②.作者描写这些寺庙用意何在?简要介绍当时时代背景:
当时唐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
④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后两句的意思。理解诗中的讽喻之意,知道借古讽今的感情。
⑤再次看课件,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五、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
古诗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诗境。因此,我运用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
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拓展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课前利用手机、电脑等搜集诗人的资料信息。
3.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上网甄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任务二:自学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2.解释词语。
(1)读准字音。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法提示,让学生通过合学、自学走进文本,跟文本对话,感受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通过朗读、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3.学生录制背诵古诗的小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大家欣赏。
1.让学生搜集描写其他春天的诗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成果展示
1.总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写出自己对于古诗的感受,还可以为这首古诗配上插图(可以自己画也可以上网下载)。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帮助以后学习古诗。
六、教学资源准备
信息化资源:手机、电脑及相关课件、音频、视频等
常规资源:学案、笔、《习字册》、《补充习题》等
教学支撑环境:常规配置多媒体设备的教室、电子翻页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忆导入
1.回忆导入。
上课伊始,启发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的或者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如《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
任务一:解读课题,简介作者
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到的杜牧。
3.教师小结: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他精于诗、赋及古文,尤以诗的成就最高。他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勃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出示多媒体课件)
(4)朗读古诗并背诵。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根据诗歌配乐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中作者描绘的画面以及赋予诗中的讽喻之意。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诗歌,得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在体会诗歌感情情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初读、品读、诵读等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达到成诵的目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任务四、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把四句诗的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配乐朗读,并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是怎么沟通起来的?(提示:一、二句写今,三、四句怀古,由江南春景将现实与历史沟通起来。)
(3)整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利用希沃白板备课播放古诗视频介绍。
诗人眼前是一派美好春景,将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诗人随之而来的触景生情,联想历史上南朝兴寺而亡,而今的唐朝仍然重蹈覆辙,怎不感慨横生?
三、21c技能、教学(学习)目标、重难点
(一)21C技能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学习步骤、方法,并能通过实践理解本诗所描绘的意境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的方式,彼此之间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承担,达到共同学习提升的目的。
3.能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能准确有创意地使用信息处理相关问题。
1.学生交流古诗中词语的意思。
“绿映红”:绿叶映衬红花;“酒旗风”:酒旗是古代酒店的标志,酒旗飘扬于春风之中;(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
2.学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莺啼、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组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学生根据诗意口头描绘)
3.学生根据教师介绍当时写作古诗的时代背景,理解后两句诗,除了描写景物之外,简单明白诗中的讽喻之意,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含义,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和视频理解词语的意思,描绘诗中的画面,读懂诗意,明白意境,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强调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入境,境中悟解。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品读诗歌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写自己学完古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看法,可以这首古诗配上插图。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在互动中掌握古诗学习的知识。
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标准描述
评价
好[1,0.8]
较好[0.8,0.6]
需努力[0.6,0]
自评
互评
师评
书写(10分)
书写工整,美观,认真。
书写比较工整,美观。
《江南春》教案设计
一、背景信息
适用学生:小学6年级
教材:部编版6年级上册
二、选材分析
《江南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纵观全诗,写今和怀古既有都是外景的外在联系,更有借古讽今的内在联系,在艺术形式上融为一体。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全诗以高度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景色。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听老师范读等形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写今的春天景色理解不难,难点在于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一些史实,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写作(20分)
能很好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描绘古诗的画面。
古诗感受写的比较好,插图配的还可以。
古诗感受描述不是很好,没有配上插图。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分)
我能熟练使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上传古诗小视频。
我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录制古诗小视频。
书写态度不端正,字迹欠工整
语句(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