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11.与朱元思书

11.与朱元思书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经纶
zhuàn yuān lì

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横柯上蔽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完全 消散 同样的颜色 随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约数,“左右”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 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 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 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向高处,向远处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冲击
美丽的鸟
嘤缨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转”通“啭”,鸟鸣声 尽
百叫无绝。
消失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
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 (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 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 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 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 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 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 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增强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互助疏通文意,能够准确 说出重点词语的词义,熟练翻译重点语 句。
3.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 话说出对课文的理解。
4.背诵、默写课文。
预习检查
piǎo tuān xuān miǎo
缥碧 急湍甚箭 互相轩邈
líng
yīng
lún
鸢飞戾者,望峰息心;

平息心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筹划、治理 看 同“返”
横柯上蔽,在,有时见日。
互相掩映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 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 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 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 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 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简答、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简答、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

• 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 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表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
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 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 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 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 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 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 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鸢飞 戾 天者,望峰 息心 ;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
④互相轩邈 (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⑤望峰息心 ( 使动用法,使……平息)
⑥横柯上蔽 (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词类活用
⑦负势竞上 (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⑧皆生寒树 ( 使人感到有寒意)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逼真地描绘景物特点的写作 技巧。
2、感悟作者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高洁志 趣,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 若 奔 。
超过
动词作名词, 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 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 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 清楚,毫无障碍。急流的水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 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 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 ,
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 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 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11与朱元思书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1与朱元思书课件
每__一__滴__水_______。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1)一百许.里
古义:__表__示__约__数_;今义:__或__许__,__应__允__,__称__赞__等
(2)蝉则千转不穷. (3)鸢飞戾.天者 (4)经.纶.世务者
古义:__穷__尽__;今义:_贫__穷___ 古义:_至__,__到__达_;今义:_罪___恶__;__乖__张___ 古义:__筹__划__、__治__理_________;
18.(原创题)学习了《与朱元思书》一文后,班级开展了以“走近山水”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富春江是下游人们生活用水的水源,请写一幅呼吁人们保护富春江的标 语。
示例:保护一江春水,让山更绿水更清。 (2)现在,富春江已成为旅游胜地,请为富春江写两则广告,以宣传富春江。 示例:①一城诗画美山水,千年人文富春江。②如诗如画美天堂,游山游水 富春江。
◆疑难探究 师:本文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是抓住了水和山的哪些特点来 进行描画的?,生甲:写水的“异”,一是抓住水色的“清”来写,如“缥 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二是抓住水的“深”来写,如“千丈见 底”;三是抓住水的“急”来写,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生乙:写山的 “奇”,一是抓住山的雄奇、高峻的山势来写,如“夹岸高山”“负势竞上”;二 是抓住奇美的山中景物来写,如泉水、好鸟、蝉、猿、鸢、横柯、疏条;三 是抓住幽深昏暗的山色来写,如“在昼犹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横柯.( kē ) 经纶.(lún )
无碍.( ài )
窥.谷( kuī )
急湍.(tuān ) 嘤.嘤成韵(yīng ) 泠.泠作响( líng )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11 与朱元思书
书 信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 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 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他曾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 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也 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 于山水,向往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 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关键词: 追求自由
富春山水
异水——侧面烘托
导思2.在文中找出 写水的句子,想想 作者是如何表现水 的特点的。
借景抒情
导思3:在文中找出含 蓄表达作者思想的句 子,具体说一说其中 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部分(第①段): 总述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部分(②③): “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
译文: 泉水冲击着山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
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 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注释:
鸢(yuān)飞戾(lì)天:老鹰飞到天上,这里比喻追求 高位。戾,至。
望峰息心: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息, 停止,平息。
一 读一读字音
piǎo
缥碧
líng
泠泠作响
xuān miǎo
互相轩邈
ài
无碍
yīng
嘤嘤
jìng
负势竞上
yuān lì
鸢飞戾天
二 写一写字形
急tuān( 湍 ) 经lún( 纶 )世务
横kē( 柯 )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 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 里指蝉鸣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目录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本店铺分享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11-与朱元思书

11-与朱元思书

11*與朱元思書第1課時1.瞭解作者和時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の思想感情。

2.反復朗讀課文,背誦精彩句段。

(重點)3.積累文言辭彙,疏通課文大意。

(重點)1.朗讀法;2.合作探究法;3.美點尋蹤法。

步驟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の共同追求。

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

吳均の《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の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步驟二自學互研自我感悟1.走近作者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人。

他文章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書劄見稱。

文辭清拔有古氣,人稱“吳均體”,亦能詩。

2.背景資料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

因而,不少知識份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の苦悶。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他の朋友朱元思信中の一段話,寫の是浙江境內富春江の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之所至而寫下の一段文字。

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の完整性,是一篇優秀の山水小品。

3.字音字形縹.碧(piǎo)急湍.(tuān)泠泠..(líng láng) 軒邈.(miǎo)嚶.嚶(yīng) 窺.穀(kuī)橫柯.(kē) 鳶.飛戾.天(yuān)(lì)經綸.(lún) 千轉.不窮(zhuǎn)4.反復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讀准節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の朗讀節奏。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

步驟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積累辭彙小組內同學合作,整理本課の重點詞語の意義和用法,尤其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詞語の特殊用法。

(二)疏通文義借助工具書,同桌之間合作,老師指導,疏通文章大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课文都有哪些呢,大家不妨来看看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本店铺给您的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11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
【整体理解】
1.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注意重读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3.读完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4.解释第1段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本段。

概括第1段大意。

风烟..: 俱净..: 共色..: 从.流飘荡: 东西..: 许.: 独绝..
: 本段大意:
5.解释第2段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本段。

概括第2段大意。

缥碧..: 碍.: 急湍..: 若奔..: 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本段大意:
6.解释第3段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本段。

概括第3段大意。

竞上.: 轩邈..:. 不穷.: 无绝.: 横柯上..蔽: 戾.天: 息.心: 经纶世务....: 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本段大意:
7.翻译重点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熟读并速背本段。

【合作探究】
1.第1段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1段总写 之美,概括为“ , ”八个字;第2段承“异水”二字,抓住“ ”和“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5.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什么?
6.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
7.“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8.富春江的山水之奇异作者是通过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描绘的,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写视觉和听觉的句子,加以品析。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0.第3段写“奇山”,以、、、、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11.“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巩固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1)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2)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果如鹤唳云端。

()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字,吴兴故鄣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6.指出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
②横柯上蔽:
7.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8.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一百许.()里
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世务者鸢飞戾.()天者
经纶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整体理解】
3.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体文。

4.词义略
本段大意:总写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词义略
本段大意:写异水,以水“清”和流“急”的特点突出其“异”。

6.词义略
本段大意:写奇山,从山之形、之声、之色的角度写山之“奇”。

7.略
【合作探究】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清流急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闲适随意,悠然,心情舒畅。

8.视觉方面: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派天朗气清、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
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听觉方面: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9.两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厌倦官场政务,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10.负竞轩邈争直泉声鸟声蝉声猿声
11.分别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12.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巩固检测】
1.略
2.(1)尽,完,停止走完(2)停止消失(3)至叫
3.吴均南朝叔庠吴均体
4.C
5.B
6.①形容词作动词,消失②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1)略(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略1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