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教师用书:第1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我有一个梦想》最新同步教案7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我有一个梦想》最新同步教案《我有一个梦想》教案7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本文中的熟语。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4、在反复诵读色基础上,感悟体会重要句段,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教学重点: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本文中的熟语。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教学难点:1、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2、在反复诵读色基础上,感悟体会重要句段,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第一节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会问你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今天,老师在这里再问一次,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心灵深处最强烈、最真实的渴望。
种子有了梦想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硕果累累。
鸟儿有了梦想才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我们有了梦想才能活得更精彩,更丰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二、作者简介:参看书本注解。
三、背景简介: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坐到了"白人专坐"的区域内。
她因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
于是,黑人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
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很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
"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
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让步,而要继续斗争。
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的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苏教版必修4

我有一个梦想总体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它在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表达了对美国社会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愤恨,号召人们为自由平等而奋斗。
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热情洋溢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想——把美国建成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并坚信各族人民共唱自由之歌的一天终会到来。
演讲词是一种在特定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阐述事理或抒发感情的说话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讲成为每个现代人应掌握的一门学问。
而在高中阶段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有利于演讲能力的提高和个性才华的展现。
这篇演讲因极富鼓动性和活力而成为经典,因此阅读此文,首先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其次要求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贯穿始终的感情脉络,体会其激情澎湃的演讲风格。
此外,这篇演讲词多次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演讲的表现力,这一点关键靠诵读和学生自己的体验来实现。
学习这篇课文,同时要培养学生依据自己的诉求目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听众接受自己主张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设计演讲词除了具有议论文的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之外,还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语言口语化,让听众一听就能明白,根据这些特点,作如下设计。
1.引导学生诵读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领会文章主旨。
3.通过朗读和品析,感悟、欣赏作者语言的魅力。
4.让学生模仿演讲,体会作者饱满的激情。
5.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1.联系演讲的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意及感情色彩。
2.通过朗读和品析,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品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我有一个梦想》精品教案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我有一个梦想》精品教案从容说课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
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灵魂。
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
演讲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
这种情感又在听众的心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第一部分(第1~2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3~16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现状,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
第三部分(第17段~结尾),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产生的意义及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马丁·路德·金的头像。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提高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培养高贵的品质和高雅的情趣,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放飞想象,训练语感,提升文学品味。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教师用书:第1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本课话题 ——梦想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再没有人以肤色来评价我的孩子,而单单看重品格内涵,因为他们将活在一个平等的国家,再没有种族歧视。
面对民众,马丁·路德·金用激情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梦想。
他毕生为追求黑人的自由梦想而努力,最终为此献出了生命。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杨丽萍是舞台上明丽绽放的一朵茉莉,她绰约多姿,舞蹈起来宛如仙子下凡,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然而舞台下,她为梦想付出的行动和过人的胆量,却是不可小觑的。
她可以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舞姿,谢绝所有功利性的演出和改造,她可以为了舞蹈于世人眼前,将半生耗在事业上。
她日夜练习,不计演出酬劳,只为了将原生态的舞蹈传播。
有人认为这样做太疯狂,然而杨丽萍只是为梦想出发。
为梦想出发何尝不可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勇气,我们才能欣赏到这样一只脱俗的“金孔雀”,她才能让梦想成真,传播她的舞蹈。
是的,为梦想出发,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现实。
——林语堂2.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
——威尔逊3.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
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奥普拉4.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5.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
——歌德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束缚( ) 侈谈( ) 心急如焚( )磐石( ) 履行( ) 义愤填膺( )蜕变( ) 戳子( ) 大放厥词( )后嗣( ) 温馨( ) 汹涌澎湃( )祈祷( ) 枷锁( ) 摇摇欲坠( )携手( ) 兑现( ) 种族歧视( )猖獗( ) 储备( ) 备受压榨( )【答案】 fù chǐ fén pán lǚ yīnɡ tuì chuō jué sì xīn pài dǎo jiā zhuì xié duì qí jué chǔ zhà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迫(2)角{迫切( )迫击炮( )){角落( )角色( ))(3)撒(4)熬{撒气( )撒播( )){煎熬( )熬白菜( ))2.语境辨析法(5)收网时,一条大鲨鱼误闯进渔网,一时无法挣( )脱渔网,长时间的激烈挣( )扎后,鲨鱼最终因精疲力竭而死亡。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1.1《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

4 我有一个梦想1.揣摩重要词句,能够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并将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连线作者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律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至遇刺身亡,一直致力于民权运动。
在争取民族平等的斗争中,遵循非暴力抵抗原则,于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现在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被美国国会定为以马丁·路德·金命名的全国性节日。
其主要著作有《阔步走向自由:蒙哥马利的故事》(1958)、《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1964)、《从这里我们往何处去:混乱还是共享》(1967)。
2.探寻背景从16世纪起,黑人就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被迫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
美国南北战争胜利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终于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
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奴宣言》签署一百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说。
演讲词,第一,明确演讲词的中心。
要从头到尾贯穿一条主线,不转换话题,感慨的内容不要随便转移。
第二,确定演讲的题目。
题目要与内容一致,要有美感,要吸引人。
第三,选择演讲的材料。
所选材料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时代感与演讲氛围。
第四,安排好演讲的结构。
一般说来,开场白要抓住人心,重点部分要调动语音因素突出它,结束语要耐人回味。
1.识字注音(1)重点字邮戳.(chuō) 侈.谈(chǐ) 义愤填膺.(yīnɡ) 后嗣.(sì) 一隅.(yú) 缔.造(dì) 磐.石(pán ) 猖獗.(jué) 蜕.变(tuì) (2)多音字提⎩⎪⎨⎪⎧ 提醒(tí)提防(dī) 旋⎩⎪⎨⎪⎧ 旋风(xuàn )旋转(xuán ) 宁⎩⎪⎨⎪⎧ 宁静(níng )宁可(nìng ) 压⎩⎪⎨⎪⎧ 压榨(yā)压根儿(yà) 扎⎩⎪⎨⎪⎧ 扎根(zhā)包扎(zā) 济⎩⎪⎨⎪⎧无济于事(jì)济济一堂(jǐ) 2.字形辨认⎩⎪⎨⎪⎧ 戳(戳穿)戮(杀戮) ⎩⎪⎨⎪⎧ 磐(磐石)磬(钟磬)罄(罄竹难书)3.词语释义(1)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专题我有一个梦想word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进程与方式:反复朗诵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高尚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高尚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一、体悟马丁路德金高尚的献身精神。
二、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马丁•路德•金高尚使命和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期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窗们:1963年8月28日,25万名美国黑人群众聚集在华盛顿,举行了和平示威集会,争取应该属于他们的自由、民主权利。
在这次集会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他的这篇演讲词,一路来感受这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演讲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在朗诵的时候必然要读出情感和气势。
教师给学生范读第二段。
然后学生自己读,而且试探以下问题: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归纳他的梦想。
二、马丁•路德•金为何会有如此的梦想?3、马丁•路德•金主张如何去实现梦想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问题导入: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高声地朗诵,而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朗诵要求:情感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教师按照学生的理由总结出演讲稿语言方面的特点:五、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同窗们在学习本文的进程中是不是还存在疑问,是不是有新的发觉。
请斗胆说出来,让大家一路来探讨。
(预设:马丁•路德•金为何能够取得诺贝尔奖?或他有哪些精神品质?)六、拓展训练。
请同窗们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简短的演讲词,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1 苏教版必修4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制定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到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3.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中常用应用文教学的建议:“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4.单元学习指导与目标:“注意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二>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2.能力目标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三、确定教学重难点1.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一、说教材:《我有一个梦想》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本单元学习演讲词,本文是一篇政治演讲词,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的梦想,激情澎湃,声情并茂,感召力强,在加上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极富感染力。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拼搏的精神。
二、说学情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语言表达欲比较强,可以利用演讲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演讲的激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高一学生对于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感受还不够深,因而加强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说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欣赏演讲名篇,体会演讲风格,学习演讲技巧,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依据以上的学情和教材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感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掌握演讲的技巧,并学会激情演讲,将排比的修辞手法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马丁·路德·金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献身精神,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奋斗。
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学会激情演讲,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是充满激情,要引导学生放声演讲,并通过自己的演讲体验和对文本的理解去进一步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2、难点: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应用到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这篇演讲词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排比句式,使得文章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并学以致用。
五、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群体效率,本节课努力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梦想本课话题——梦想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再没有人以肤色来评价我的孩子,而单单看重品格内涵,因为他们将活在一个平等的国家,再没有种族歧视。
面对民众,马丁·路德·金用激情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梦想。
他毕生为追求黑人的自由梦想而努力,最终为此献出了生命。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杨丽萍是舞台上明丽绽放的一朵茉莉,她绰约多姿,舞蹈起来宛如仙子下凡,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然而舞台下,她为梦想付出的行动和过人的胆量,却是不可小觑的。
她可以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舞姿,谢绝所有功利性的演出和改造,她可以为了舞蹈于世人眼前,将半生耗在事业上。
她日夜练习,不计演出酬劳,只为了将原生态的舞蹈传播。
有人认为这样做太疯狂,然而杨丽萍只是为梦想出发。
为梦想出发何尝不可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勇气,我们才能欣赏到这样一只脱俗的“金孔雀”,她才能让梦想成真,传播她的舞蹈。
是的,为梦想出发,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现实。
——林语堂2.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
——威尔逊3.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
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奥普拉4.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5.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
——歌德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束缚.( ) 侈.谈( ) 心急如焚.( ) 磐.石( ) 履.行( ) 义愤填膺.( ) 蜕.变( ) 戳.子( ) 大放厥.词( ) 后嗣.( ) 温馨.( ) 汹涌澎湃.( ) 祈祷.( ) 枷.锁( ) 摇摇欲坠.( ) 携.手( ) 兑.现( ) 种族歧.视( ) 猖獗.( ) 储.备( ) 备受压榨.( ) 【答案】 fù chǐ fãn pán lǚ yīnɡ tuì chuō juã sì xīn pài dǎo jiā zhuì xiã duì qí juã chǔ zhà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迫⎩⎪⎨⎪⎧迫.切( )迫.击炮( ) (2)角⎩⎪⎨⎪⎧角.落( )角.色( ) (3)撒⎩⎪⎨⎪⎧撒.气( )撒.播( ) (4)熬⎩⎪⎨⎪⎧煎熬.( )熬.白菜( ) 2.语境辨析法(5)收网时,一条大鲨鱼误闯进渔网,一时无法挣.( )脱渔网,长时间的激烈挣.( )扎后,鲨鱼最终因精疲力竭而死亡。
(6)只要基层官兵有问题、有意见反映上来,机关的同志就应.( )该立即有反应.( )、有行动。
【答案】 1.(1)pî pǎi (2)jiǎo juã (3)sā sǎ (4)áo āo 2.(5)zhânɡ zhēnɡ (6)yīnɡ yìn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山luán( luán( )生痉luán( ) (2)⎩⎪⎨⎪⎧白雪ái ái ( )k ǎi ( )甲k ǎi ( )旋(3)⎩⎪⎨⎪⎧cuī( )残cu ī( )促cu ī( )嵬 (4)⎩⎪⎨⎪⎧dì( )造d ì( )听根深dì( )固(5)⎩⎪⎨⎪⎧qi ān( )署ji àn ( )定破fǔ( )沉舟 (6)⎩⎪⎨⎪⎧shú( )罪案dú( )亵dú( )【答案】 (1)峦 孪 挛 (2)皑 皑 铠 凯 (3)摧 催 崔 (4)缔 谛 蒂 (5)签 鉴 釜 (6)赎 牍 渎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蜕变·退化(1)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司法机关,不得不从法律的实施者和政府的监督者,________(蜕变∕退化)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为政府的执政目标服务。
(2)白豚是跟人一样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类动物,通体雪白,但视听器官_____________(蜕变/退化),声呐系统非常灵敏,被誉为“长江女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答案】 (1)蜕变 (2)退化2.保障·保证(1)到2020年,国内“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 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 000万千瓦以上,加强核燃料________(保障/保证)体系建设”。
(2)当球员坐到休息区,随卫就要站到球员身后和球场的固定位置,一个面向球员,一个面向看台,_____________(保障/保证)最大程度地控制全场。
【答案】 (1)保障 (2)保证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美国科学家对于最坏情况的预测并没有言过其实、骇人听闻....。
因为“太阳风暴”对高技术系统的打击尤为严重。
( )理由:【答案】×使用对象错。
“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侧重强调事件客观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
语境中说“并没有”,故后面词语的内容应强调“捏造”,所以应该用“耸人听闻”。
(2)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义愤填膺....,褒贬不一。
( )理由:【答案】ד义愤填膺”指胸中充满义愤。
语意与语境不合。
(3)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 )理由:【答案】×不合语境。
“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语境不是不顺利的情况。
[识作者]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年仅39岁。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著有《向自由迈进》《我们为何不能再等等》等。
[探背景]从16、17世纪起,黑人就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被迫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
南北战争胜利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终于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
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签署一百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说。
[巧识文]演讲词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在各种会议中,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的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作者在演讲中申述了黑人同胞集会的正当理由和合理愿望,警醒当局认真考虑黑人不公平的处境,要求兑现百年前的承诺,把平等和公正还给黑人同胞,也提醒黑人同胞讲究斗争策略,并且满怀激情地抒写了自己的、同时也是黑人同胞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这种美好愿望必将实现的信心。
【答案】①肯定《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重大意义②讲究__策略一、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演讲词开篇阐明了“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1)《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
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
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2)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
黑人的种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和对敌人的战斗力。
二、阅读课文第4~1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如何理解第5段中“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这句话?【答案】“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
自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以来,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美国政府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却没有实际意义。
用“空头支票”作比,生动形象,从而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
3.第11~14段用了四个独立成段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段,有什么作用?【答案】四个独立成段的“只要”句组成一组排比段,排山倒海般地描述了黑人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渲染了强烈的感情,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誓将斗争进行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同时突出了黑人斗争的目标。
4.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梦想?他将怎样实现这一梦想?【答案】原因→美国没有兑现百年前给黑人自由的诺言,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果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策略→三、阅读课文第18~3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如何理解“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答案】“美国的梦想”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