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贵州省科技厅2013年软科学项目申报指南

贵州省科技厅2013年软科学项目申报指南

贵州省科技厅2013年软科学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项目1.贵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2.贵安新区先行先试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路径和对策研究3.贵州重点产业发展实证分析与战略研究(新材料、LED、科技与文化融合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4.地方政府产业发展政策需求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5.省属科研机构及高校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6.贵州省转型发展时期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7.贵州省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8.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对策措施研究9.“四化同步”进程中的贵州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10.贵州“531”发展目标与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研究二、面上项目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构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2、发展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扩大招商引资,优化引资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先进要素向贵州集聚,突出整合资源,构建贵州创新型经济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能力,把创新型经济培植成新的增长点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3、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品质、人居质量,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彰显城市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4、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城乡一体化,增强郊县发展活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 郊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创新和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富裕程度,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5、民生问题社会管理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和产品均等化,推进教育公平、文化惠民,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其管理,加强城市治安和综合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交通、消防和危险品安全,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等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软科学研究计划要求结合成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实践、面向决策开展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

一、支持方向及额度(一)重点项目支持方向为对我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项目。

1.成都西部科技中心建设研究2.成都五大主体功能区建设科技创新关键问题研究3.成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关键问题研究4.成都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生态圈关键问题研究5.成都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圈研究6.成都培育发展新经济研究7.成都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研究8.成都发展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研究9.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路径及政策调适研究10.成都人才政策比较研究11.成都开放创新路径研究12.成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研究13.成都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研究14.成都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向及重点研究15.成都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研究16.成都县域创新创业研究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个。

(二)一般项目围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成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有关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司法保障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研究,题目自选。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个。

二、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为在蓉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研究能力的企业、事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在项目申报时组建相应的项目研究课题组。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当具有1年以上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开展及组织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担任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

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有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支持课题组开放式创新,鼓励课题组成员跨单位、跨学科合作研究。

上海市科委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委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科委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
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2.09.24
•【字号】
•【施行日期】2012.09.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上海市科委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
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度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和科技惠民计划等计划项目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911号,详见相关网址:)的要求,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

受科技部委托,上海市科委作为本市项目的推荐和组织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请有意申报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各单位于2012年11月8日前登陆科技部科技项目申报系统(http:
//),并完成网上注册及网上申报工作。

在线填报好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至少有二份为加盖公章的原件)统一报送至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我委将于11月9日~14日期间组织推荐项目评审筛选及网上推荐程序办理。

地址:淮海中路1634号412室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0031)
联系人:顾虹洁罗津
电话:64311988-705、706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O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第一篇:《社会心理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申请人:XXX研究计划所属领域:社会心理学一、项目背景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项目旨在探索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前沿和关键问题,为了促进人类社会交往领域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社会交往的效能。

二、研究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探索以下问题:1.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如他人的评价、社会规范等对个体的认知和对自身的定位;2.社会情感的形成机制,包括爱、亲近和依赖等情感;3.社会行为的塑造和调整机制,如互惠合作、奉献和道德行为等;4.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如激励机制、领导力和决策等。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将运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研究样本将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的个体,以确保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计划本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研究阶段:1.文献综述和理论构建: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源,总结已有研究的理论框架,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2.量表开发和数据采集:根据研究目标,开发相应的研究工具,进行数据采集;3.数据分析和结果统计: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统计;4.结果解释和讨论: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和科学价值,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5.研究报告撰写:撰写项目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

五、预期成果及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预期能够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为社会交往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该项目的成果还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和社会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研究预算本项目预计需要xx万元用于实验材料采购、数据收集及分析、研究报告撰写和研究成果宣传等方面的开支。

七、项目申请者的资质本项目申请者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拥有多年社会心理学研究经验,并发表了多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附件2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聚焦“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和科技改革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探索软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前沿,着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撑。

一、项目指南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排分为三大类: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出版项目。

(一)重大项目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分为公开招标项目、邀标项目和合作项目。

公开招标题目如下:(1)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的影响研究(2)世界主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特征研究(3)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4)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政策研究(5)我国社交网络管理创新问题研究(6)政府财政投入的科研院所综合绩效评价研究(7)非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研究(8)包容性创新的理论与政策研究(9)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10)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公开招标项目的申报题目必须与上述题目相一致,具体研究内容由项目申报单位拟定。

科技部将对申报题目组织专家进行网上初步评审。

对通过网上初步评审的项目,科技部再组织会议答辩,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每个地方和部门申报公开招标项目不超过2项次。

邀标项目,主要是由有关决策部门提出的重要研究方向,由科技部确定选题并邀请有关单位申报。

受邀单位须在指定时间内将书面申报材料直接报送科技部。

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

合作项目,主要是由各地方和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重大需求,与科技部协商确定选题,参照招标项目的程序进行网上申报。

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

每个地方和部门申报合作项目不超过1项。

合作项目要求各地方、部门应在立项后保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二)面上项目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是鼓励软科学研究领域自由探索的研究项目,由各地方和部门择优推荐。

面上项目的选题方向是: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2.科技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3.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4.软科学理论与方法重大问题。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申报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的通知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申报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的通知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申报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4.18•【字号】津建科[2013]303号•【施行日期】2013.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申报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3〕303号)各相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城建工作会议精神,增强规划建设管理系统自主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建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我委决定开展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研究计划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1、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2013年建设系统软科学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范围,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及筛选工作。

2、各单位申报的软课题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承担,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3、申报项目应提交目前具备的条件、保障措施。

4、所有申报的课题立项后,原则上应在一年之内完成全部研究工作。

5、课题研究经费以自筹为主,对重大研究课题,市建设交通委酌情给予适当补助。

6、申报课题须填写《天津市建设系统软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一式两份,由各单位加盖公章后,提交到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

申请书可在市建设交通委网站的“下载中心--科学技术”栏目中下载。

提交申请书的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31日。

联系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100号B座203联系人:邱少君电话:27120639转6209附件:2013年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申报指南2013年4月18日附件:2013年建设系统软科学课题申报指南1、规划设计方面加强“智慧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的技术创新及相关规划管理方面的研究。

2、房地产业方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体系建设,完善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201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201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01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
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一、农业领域
重点支持方向: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抗逆基因资源发掘机理研究;设施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木材质量和作物产量的调控机制与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动物重要病原感染与致病分子机制、疫病免疫防治研究;食品违禁添加物和检测新技术研究。

二、人口与健康领域
重点支持方向:重大出生缺陷遗传及早期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老年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研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针灸治疗的应用研究;口腔修复治疗面部形态改变关键技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中药复方现代基础理论研究;分子医学成像技术研究;药用糖蛋白表达系统研究。

三、工程材料领域
重点支持方向:高效中子吸收和高性能电介质材料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塑性水泥基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仿生功能化生物医用材料构建及制备研究;形状记忆智能自修复
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结构控制与损伤机理研究;深空样品存储环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四、信息领域
重点支持方向:智能轨道交通安全监控及工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网络虚拟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云计算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核辐射探测器理论与小型化集成技术研究。

五、其他(仅限2011年度评估优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点支持方向:碳化硅厚外延生长机理研究;网构软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互向机器感知系统的认知与智能方法研究;低功耗异构协同通信理论和技术研究。

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一、重大软科学课题1.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2.安阳市建设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3.县财政省管下安阳市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二、一般软科学课题1.安阳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

2.加快安阳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和对策研究3.安阳市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梯次培养对策研究。

4.“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安阳实践逻辑研究。

5.新发展格局下安阳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机遇研究。

6.安阳市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的引育与使用机制研究。

7.安阳市重点产业领域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机制研究。

8.科技招商及科创载体建设视角下安阳市产业用地分析与利用研究。

9.数字科技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对策研究。

10.安阳市科普基地建设提质增效路径研究。

11.安阳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12.安阳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13.安阳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与对策。

14.安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和激励政策研究。

15.安阳市数字经济建设发展及对策路径研究16.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下安阳市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17.安阳市标准化“智慧岛”建设双创模式研究。

18.安阳市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改革路径研究。

19.安阳市新型研发机构高效运营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0.安阳市加快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研究。

21.安阳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22.安阳市创新型企业“金字塔”培育路径及对策研究。

23.安阳市对外科技合作路径及对策研究。

三、其他课题下列主题中可选择申报,自行命题。

1.建设创新高地方面: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提升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实施重大创新项目、提升产业链创新效能、深化数字赋能产业创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汇聚一流创新人才(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开展相关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对策建议等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来源: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日期:2012-03-31 【字体:大中小】2013年广州市软科学研究专项计划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目标任务,以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和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等重点工作,结合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既有理论性、系统性,又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决策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一、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广州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软科学研究能力的单位,有一支能胜任研究任务、学科结构和人员组成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

(二)承担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但逾期未结题项目的项目承担单位(承担单位为高等院校的,是指其下属学院或下属独立法人单位)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三)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新项目。

(四)每个独立法人单位原则上只能申报不超过2项;属高等院校原则上申报不超过5项。

(五)项目实施时间从2013年开始计算。

二、申报内容
各申报单位结合各自单位的优势,围绕以下研究方向申报项目,但不得直接将研究方向作为研究项目名称申报。

专题一、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编号:0201)
重点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等进行研究,对推进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专题二、深化广州市科技体制改革研究(编号:0202)
重点围绕强化协同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专题三、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编号:0203)
重点围绕推进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措施及今后广州市产业发展重点等进行研究,对促进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专题四、广州市科技金融创新研究(编号:0204)
重点围绕推进广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模式及对策等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专题五、广州市产学研结合研究(编号:0205)
重点围绕广州市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模式、创新联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专题六、广州市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编号:0206)
重点围绕广州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载体及对策等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专题七、广州市创新发展政策研究(编号:0207)
重点围绕广州市促进创新发展政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对策。

专题八、其他事关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编号:0208)
重点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支撑作用以及依靠科技和信息化推动政府管理服务、智能化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三、申报材料和程序
(一)项目采取网上申报。

申报单位需网上填写《广州市软科学申报书》,打印一式5份,加盖单位公章后交主管部门或区、县级市科信局审核。

申报项目的辅助证明材料由申报单位视情况独立装订提交。

(二)各项目申报单位主管部门或区、县级市科信局应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控制申报项目质量,加具意见并盖章,将项目申报书送至受理点广州安恪迪科技项目评估公司。

超过申报截止时间将不再受理申报。

四、联系方式
受理点:广州市中山六路232号越秀新都会大厦东座8楼8A08室,广州安恪迪科技项目评估公司。

联系人:严波,周国基
联系电话:81307221,81306851
传真:81306851
电子邮箱:mail@
联系处室:政策法规处
联系人:林晓燕
联系电话:83124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