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
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6、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 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 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 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灰烬”“血”“泥” 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 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 掠,使大地上处处是废 墟,人民流离失所。诗 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 国的土地也是支离破碎, 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 命运。
诗人的在这里还描写了他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曾经:“长嫩白柳山枝 的折雪断峰有奇异的芬芳”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 那么细,那么软…… 南海……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2“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3“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 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4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赏析·探究
3、“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 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1五四制五四制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

2021/12/12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 掌沾了阴暗。
【品析】
“无形的手掌”在这里指诗人的思绪。“无限的江山”指 中国大地。“血”“灰”“阴暗”是中国当时大部分地区被
侵略者践踏的写照。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他用心灵 去感受祖国大地正在发生(fāshēng)着的痛苦、灾难以及侵略者的 罪恶。
【点拨】
《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
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的 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 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
(tóngshí)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 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 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
2021/12/12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锦幛( zhàng)
荇藻( xìng zǎo)
蓬蒿(pénpghéyǐ
)
憔悴(qiáo qcuiáì)o cuì
(
)
2021/12/12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蓬 péng 蓬蒿(pénghāo)、蓬荜生辉、蓬头垢面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zháo
zhāo
着
zhuó
zhe
着火(zháo huǒ)
着数(zhāoshù) 曝
着装(zhe zhuānɡ)
坐着
pù 曝光 bào 曝晒
2021/12/12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部分来自《点拨》
3.阴暗: 本课为黑暗、昏暗的意思。 阴暗、暗淡辨析: 同:二者都有“(光线)昏暗,不明亮”的意思。 异: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阴暗”可用于形容天色、心理、 脸色等,而“暗淡”多用于形容色彩、前途等。 例:(1)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暗起来。 (2)悲观者面对不利的境遇总觉得前途暗淡,而乐观者 却能从微光中走向黎明。
品析第2节诗
部分来自《点拨》
4.作者是怎样摸索祖国的大地的?有哪些典型的意象?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 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 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 特点。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 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残损:
(物品)残缺破损。 残损、残缺辨析: 同:二者都有“不完整”的意思。 异:“残损”着重强调破损。“残缺”多指事物被损
坏后缺少一部分,不完整。 例:(1)由于商品包装不好,在运输途中残损较多。
(2)断臂的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 2.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 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 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 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 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 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 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来自《点拨》
戴望舒(1905-1950) , 祖籍 南京, 生于杭州。1928年因发表 《雨巷》而名声大震,获得“雨巷 诗人”的称号。他是中国20世纪30 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他前期 的诗作凄婉朦胧,重象征、意象, 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 作则趋于写实、明朗,诗风变得厚 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淳朴。 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等。
《我用残损的手掌》

• “摸索”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已经遭
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沦陷区的 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 的辽远的一角,就是解放区的土地。 • 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构成横向对照。诗人对敌
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显示出来了。
主旨探究
• 2.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 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荇(xì ng )藻
蓬蒿(hāo )
蝼( ló u )蚁
憔悴(qiá o)
灰烬(jì n)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 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苏生——苏醒。
朗读指导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 2. 口头说文。 •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 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几句富有诗意的话, 抒发自己的某一种感情(如忧伤、喜悦等)。 • 生活是个啥?有时,它像一杯烈酒,只须那
拓展延伸
么一口,就能让我们热血沸腾,豪气迸发;有时,
它像一杯茶,品尝了当初的恬静、淡雅,渐渐的
,渐渐的,我们才感觉它的浓重、深沉、博大。
合作与探究
•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
地时,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起伏?
•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
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 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 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分节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歌分节《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读了让人有点儿心酸。
戴望舒这名字,你不觉得有点儿熟悉吗?嗯,没错,就是那个“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诗人。
说起来,他写的这些诗,好像都是藏着一些细腻的情感,表面上看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每个字都带着一股子悲凉。
说到“我用残损的手掌”,嘿,这个“残损”就像是在直白告诉你,这个世界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点儿破损,或多或少。
你看,手掌本来是用来温暖、保护、触碰的东西,可到了诗人的手里,却变成了破碎的、残缺的象征。
那种无奈,真是让人忍不住就想“唉”一声,心里那个痛啊,简直就是一针扎进了最软的地方。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想要用力去抓住什么东西,但不管怎么努力,最终都只剩下碎片?戴望舒的诗给人就是这种感觉。
用残损的手掌,写下破碎的心情,一点也不显得做作,反而特别真实。
生活就像是一个无休止的修补过程,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裂痕,而你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修补工。
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很多时候心里有许多隐痛,说不出来也说不清楚,但那种裂痕又是永远藏不住的,尤其是在孤独或者情感低潮的时候,什么都不想说,只想自己默默承受。
戴望舒这首诗,好像在告诉我们,无论自己多么小心翼翼,最终都会有某些东西裂开、破碎。
你想象一下,那个掌心,曾经有温暖,有力量,曾经能拥抱过亲人,握住过朋友的手,现在却什么都做不到,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些一片片的碎片。
那种心情,简直就像是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却还得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心里一片荒芜,却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人笑着打招呼,心里却在想,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救了。
诗中的“残损”不仅仅是手掌,更像是对整个生活的写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伤痛里,自己都知道哪里已经裂开,哪里已经不完美,但又能做什么呢?还不是得继续过日子,继续面对这些磨难。
每次想要找一个依靠,但发现不管怎么握紧手掌,最终能抓住的,只有自己的孤独。
你看看,这就是生活嘛!即使已经遍体鳞伤了,还是得撑起这片天。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及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赏析: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
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
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土地支离破碎,国将不国。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来是美丽的,可现在却是那么的孤单、残败,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种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作品。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含蓄、温婉、深沉而细腻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内敛而不做作。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这一形
象,暗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苦难,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内敛而不做作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其次,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和意象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以及“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等,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祖国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诗人也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注。
最后,这首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诗人通过对祖国的描绘和关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忧虑。
同时,诗人也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使得这首诗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之,《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现代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祖国和人民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8篇】

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8篇】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支离破碎的土地,寄托着对苦难中的祖国深深的忧愤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离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使之消散了,她 太息般的目光 丁香般的惆怅。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用残损的手掌
北方—中原—江南—岭南—南海
雪峰 冷 得 刺 骨 黄河 水 夹 泥 沙 水田 荔枝花 蓬 蒿 渔船 苦 水
憔 悴
从北到南到处都有侵略者践踏的痕迹
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 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 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苏生——苏醒。
彻骨——透到骨头里,喻程度深。
戴望舒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 我/用残损的手掌 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蓬蒿;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沦陷区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惨状无比痛心。 活,像蝼蚁 一样死。
灰烬
对 比
解放区
表达了作者对解 放区的无比向往, 春 因为她是民族的 驱逐阴暗, 希望。 带来苏生。
太阳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 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悠长、悠长 像我一样, 又寂寥的雨巷, 像我一样地 我希望遇着 默默踟躇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静默地走近, 她是有 走近,又投出 丁香一样的颜色, 太息一般的眼光 丁香一样的芬芳, 她飘过 丁香一样的忧愁, 像梦一般地, 在雨中哀怨,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哀怨又彷徨; 像梦中飘过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一枝丁香,
1942 年,日军侵 华的炮火 弥漫在 中 华大地,大 片国土沦 陷在日本 帝国主义 的铁蹄下 ,抗日战 争进入最 艰难的时 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 本侵略者投降。日占港后,大肆搜捕 抗日志士。1942年春,戴望舒被捕, 在狱中,他受尽了折磨,但他并未屈 服,在狱中,他写下了几首诗,本文 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 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 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 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 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 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 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 巷》、《我的记忆》。《雨巷》一诗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 的代表作,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 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读准下列字音:
jǐn
锦 幛
lóu
zhàng
荇 藻
xì zǎo ng
蓬 蒿
péng hāo
yǐ
蝼 蚁
灰 烬
jì n
qiáo cuì
r ó u lÌ n
蹂 躏
词语解释:
锦幛——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
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 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