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10-13T02:08:09.96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6月11期作者:谢碧云1 王健青2[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调整,生猪定点屠宰也发展得越来越快。

谢碧云1 王健青21.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广东东莞 523000;2.东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近些年来,伴随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调整,生猪定点屠宰也发展得越来越快。

然而,在快速发展生猪定点屠宰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监管方面的漏洞问题。

为了保障生猪定点屠宰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各级有关监管部门便需要积极思考有效监管生猪定点屠宰方面的方法,让广大消费者真正放心吃肉。

为此,本文从生猪定点屠宰角度出发,探讨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监督管理;生猪定点屠宰;问题及对策引言伴随社会的进步、民众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整个社会也变得更加注重安全饮食[1]。

而伴随《食品安全法》的不断实施,各个职能部门就食品监管方面,也已充分明确了具体的分工内容。

尤其是在监管定点生猪屠宰场方面,更需要各职能部门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处理,以做好监管工作,保护好人民群众饮食的健康与安全。

一、在生猪定点屠宰做好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平时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确保定点屠宰场能够做到“进优质猪、出安全肉”。

唯有在定点屠宰场中全面监管各个检疫环节,严格做好规范化、法制化的检疫工作,方才可以保障肉品质量,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吃肉,并避免有传染病的生猪在屠宰环节流通而造成恶性循环[2]。

所以,在屠宰场驻守的检疫人员需要严格把好屠宰场屠宰每个检疫环节的关。

不然的话,则既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健康饮食,也会造成疫病的恶性传播及扩散,而带给当地养殖业巨大的损失。

所以,在定点屠宰场严格监督管理动物卫生情况至关重要。

既能够让消费者可以真正吃上“放心肉”,又是遏制动物疫病快速扩散的关键性关口之一。

生猪屠宰检疫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生猪屠宰检疫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畜牧兽医Xu m u s h o u yi生猪屠宰检疫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陈宗钦王璋季青青生猪屠宰检疫是生猪进入动物制品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检疫工作效果好坏,会对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生猪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但在现阶段,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生猪检疫工作质量,为此就需要我们采取必要措施将其解决。

本文主要在分析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1.1监督机制不完善现阶段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还没有统一化的标准,这导致了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检验监督机构管理常常存在,工作不到位,工作主动性不强,不能够及时解决生猪屠宰检疫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现行的生猪检疫标准中,检疫工作通常是由当地的畜牧部门和商贸部门两个部门协同进行,生猪屠宰之前的,产品卫生检疫,主要由当地的畜牧卫生检疫部门进行,而生猪屠宰之后的肉食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主要是由商贸和工商部门负责,由于生猪屠宰检疫存在多部门行政的现象,导致了生猪检疫工作存在脱钩、管理混乱的现象,相应的工作职能部门并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1.2检疫工作不规范现阶段由于检疫监督机构管理存在工作混乱的局面,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开展时,并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屠宰检疫,相关检疫机构尤其是基层检疫机构,屠宰检疫手段落后,生猪屠宰过程中卫生处理不达标,屠宰厂没有配置相应的卫生设施和实验室检测设施,屠宰过程中针对病死猪和发病猪并不能制定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流程,导致某些带病菌的生猪制品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1.3检测设备落后近年来,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生猪屠宰检疫相关设备严重落后陈旧,更新换代速度缓慢。

在基层地区,屠宰检疫设备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仍然沿用老旧的体温计、显微镜等设备,根本不能够针对性的开展致病菌检测。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实行生猪定点屠宰是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猪定点屠宰率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对照要求,我县的生猪定点屠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对我县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与思考,以供参阅。

一、我县生猪屠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二、目前执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只有县城1家,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没有,导致乡镇生猪屠宰管理很难,有的乡镇自行屠宰、分散经营;农村私屠病猪肉上市时有发生,农村猪肉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二)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市场监管意识不强。

根据《屠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卫生、农业、税务、环保、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生猪屠宰活动进行巡查。

但我县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如对流动街贩卖肉食品的经营者只靠生猪屠宰执法大队2个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制止;对学校和企业食堂、宾馆、饭店所购进的肉食品无法进行肉源落实和查处等。

(三)执法工作难度较大。

一方面社会对定点屠宰管理认识不深。

屠宰经营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受利益驱使,依法经营意识不强,存在着逃避检疫、偷漏税费,不服从、不支持执法查处,甚至以各种刁难、辱骂、恐吓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部分养猪户认为定点屠宰既不方便,又加重负担,对执法检查私屠滥宰的做法不理解,抵触情绪大。

2006年上半年,我县查处了一起超市未检疫猪肉上市事件,今年上半年在安文菜市场门口查处了一起私屠滥宰行为。

另一方面执法队伍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人员偏少,力量不足。

近年来,虽然我县成立了生猪屠宰执法大队,但实际上执法人员只有2人,而且是兼职,在人员配置和精力投入上受到局限,加上执法人员没有配备统一的着装和必要的取证器具,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生猪屠宰行业治理调研报告

生猪屠宰行业治理调研报告

生猪屠宰行业治理调研报告生猪屠宰行业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生猪屠宰行业是农业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居民的肉食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行业发展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

本调研报告将对生猪屠宰行业的治理进行深入调研,以期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针对生猪屠宰行业从业者、监管部门代表以及消费者等不同群体进行了调研,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材料。

三、调研结果1. 生猪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由于屠宰过程中的血水、粪便等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导致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

(2)食品安全隐患:部分生猪屠宰场存在操作不规范、食品加工环节不严格的情况,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如病毒、细菌等的传播。

(3)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部分生猪屠宰场职工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时长等问题仍然存在。

2. 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目前,政府对于生猪屠宰行业的监管力度较弱,导致行业内乱象丛生。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增加抽检频次,对于存在问题的屠宰场及时进行整改或停产处理。

3. 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不足生猪屠宰行业协会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对会员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应保持警惕,了解猪肉的来源及相关证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四、改进措施1. 增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抽检频次,对于存在问题的屠宰场及时进行整改或停产处理。

2. 加强行业自律生猪屠宰行业协会与企业应加强沟通协作,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并对会员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处理。

3. 提高从业者工作条件和待遇政府鼓励生猪屠宰场提高工作条件和待遇,保障从业者的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4. 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政府应加大对消费者知识普及的力度,教育消费者了解猪肉的来源及相关证明,并鼓励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选择正规渠道。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猪的屠宰业也越来越发达,但是,生猪屠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为猪肉消费者、养殖户、屠宰企业及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不安全感。

据了解,生猪屠宰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屠宰环境恶劣。

中国大部分屠宰企业的设备尚处于落后阶段,环境污染严重,排放出的污染物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到猪肉的质量。

许多屠宰企业甚至没有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把出售的生猪肉说成是精品猪肉,造成消费者的误解。

二是屠宰过程不合理,不规范。

现在的屠宰企业没有做到规范管理,往往出现超重或者超低的猪肉重量,并出现猪肉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不仅影响猪肉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肉品价格,使养殖户受损失。

三是屠宰手段不卫生,容易引发疾病。

现在的屠宰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屠宰手段,仅仅用木箱来进行屠宰,不仅屠宰环境十分恶劣,而且也不够卫生,有可能会引发某些疾病,对猪肉消费者安全也不利。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一是完善环境管理。

各屠宰企业要采取措施,强化对猪肉过程中的排污管理,严格审查生产环节,对发现的污染源及时消除处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提高猪肉质量。

另外,应该增加对猪肉添加剂,增加猪肉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猪肉质量。

二是提高猪肉质量。

屠宰企业要加强管理,防止在屠宰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提高猪肉的质量,保证猪肉的安全。

三是加强卫生管理。

各屠宰企业要建立卫生装备,强化屠宰设备的消毒,保证屠宰的卫生安全,避免屠宰环境引发疾病。

四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应该做好猪肉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不允许出现猪肉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并加强猪肉安全教育,让消费者更加了解猪肉的安全知识,为此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

以上就是关于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

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屠宰环境的管理,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加强管理,强化屠宰设备的消毒,保证屠宰的卫生安全等,从而保障猪肉消费者的安全,提升猪肉产品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动物屠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动物屠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理所 ”,从而对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有 了新的 办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应有效力。各部 门齐抓 法律依据 。 《 办法 》已经实施六年了 ,从实 际情 共管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 ,依法实施规范检 况来 看 ,很 多 市县 的管 理 机 构 的 名称 虽然 改 了 , 疫 ,严 格 控 制病 害动 物 产 品流 人 市 场 ,全 面 规 范 但仍 然 是 只 管 生猪 的定 点 屠 宰 活 动 。从 全 省 的情 动物 屠 宰 经 营 活动 ,从 而 实 现 动 物 屠 宰 全方 位 监 况 看 ,有 的是 猪 、牛 实行 了定 点 ;有 的 是猪 、羊 管 、规范 化经 营 的新格 局 。
业 内聚 焦 I ut cs n syF u d r o
☆中国牧业通讯
动物屠 宰 存在 的 问题 及 解 决 措施
动物屠宰管理机构足商务 部门下设 的 “ 寄禽屠宰管理所 ”,实践 证明这种机构和管理方式 ,不适 应 当前动物屠宰业发展的需要 ,执法 力度不够 ,达不到规范化管理 的效果 。
nut ou 业 内聚 焦 dsy cs rF
活动 没 有 相应 的管 理 单 位 ,致 使 牛 、马 、驴 、羊 执法力度不够 ,达不到规范化管理 的效果。笔者 等 动物 的屠 宰活 动无 人管 理 。 认 为应该 整合机 构 ,联 合执 法 ,实施全 方位 管 黑龙 江省 人 民政 府 高 度重 视 畜 禽屠 宰 管 理 工 理 。由商务 、工商 、畜牧等部 门抽调人员 ,成立 作 ,于 2 0 年 就 出 台 了 《 龙 江 省畜 禽 屠 宰 管 理 联合执法机 构 ,充分发挥 《 04 黑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动物 办法 》 ( 以下简称 《 办法 》 )。对此 ,各地也相 防疫法 》 、 《 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 《 市场管理 应地 将 “ 猪 屠宰 管理 所 ”更 名 为 “ 禽 屠 宰 管 条 例 》和 “ 生 畜 省级 人 民政 府 所 规 定 的畜 禽 屠 宰 管 理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屠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翀【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1页(P72-72)【作者】赵翀【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正文语种】中文生猪屠宰是猪肉上市前的必要工序,生猪屠宰治理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一、问题分析1.屠宰规模小。

我国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和广大农村,农家散养户居多,养殖规模小。

生猪多运输至村镇收购点,收购后进行屠宰,当地销售。

在镇、村大量存在着屠宰户(日屠宰量在2~5头),屠宰规模很小。

2.设备老化、卫生条件差。

屠宰场大部分建于20世纪80年代,设备老化,设施陈旧,缺乏清洗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不符合现代屠宰企业的标准。

3.安全有隐患。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过去的屠宰场已经变为城区、乡镇的一部分,距离居民区很近。

日常生产所产生的噪声、污水、废料给居民生活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村镇屠宰点大多设在村里居民区或者集市上,没有安全保障措施。

4.检疫不到位。

生猪屠宰需经过入场检验、检疫申报、待宰巡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的环节。

实际工作中肉品检疫和屠宰检疫在生产中只进行一项,造成检疫环节缺失。

漏检现象严重,生产猪肉上市证章不全。

5.保障不到位。

屠宰户属于家庭经营,自给自足,工作人员没有社会保障。

屠宰场多为小作坊,雇佣工人劳动,劳动报酬低,没有劳动保障和劳保设施。

6.职责分不清。

屠宰场工作人员分为检疫员和工人,检疫员属于动检部门派驻,工人属于屠宰场直接管理,造成管理上的交叉和职责不清。

屠宰户为了节约成本,不申报检疫,也不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办理,形成监管上的漏洞。

二、对策探讨1.改造旧场。

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屠宰场应进行房屋维修,设备升级改造,形成规模。

2.建好新场。

要按照现代屠宰业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村镇一级屠宰户由县级畜牧兽医部门统一购置电麻机、消毒器等设备,根据当地情况设立定点屠宰区。

生猪规范化屠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规范化屠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和检验标准
完善质量监管制度
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管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控制和管理。
制定检验标准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标准,明 确各项指标和要求。
加强检验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的检验人员,提高检验队伍的素质和水 平。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行业规范性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生猪屠宰相关的法 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有章
03
针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更新屠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的屠宰设备
智能化的屠宰设备,提高
屠宰效率和质量。
加强技术培训
02
定期组织屠宰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03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屠宰技术,以满
足市场需求。
成果展示
经过规范化管理,某市生猪屠宰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消费 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某省生猪屠宰行业技术升级改造案例
01
背景介绍
某省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生猪屠宰行业的技术水平,对全省的生
猪屠宰企业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
02
实施过程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猪屠宰设备和工艺技术,改造原有的屠宰车间和生
推广生态化、环保化的生产模式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生产。
04
案例分析
某市生猪屠宰企业规范化管理案例
背景介绍
某市为了提高生猪屠宰行业整体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规范化 管理。
实施过程
通过制定生猪屠宰企业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企业按照标准进行设备更新和流程改造,同 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确保企业规范化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屠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苏中东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8期
摘要:我国为了保证人民群众食用猪肉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要,对于需要到市场上出售的猪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食中检疫制度。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猪肉的质量安全,有效的遏制了病害肉和注水肉在市场上出售,保证了群众能吃上放心肉,这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

文中针对目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我国生猪奢宰行业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生猪屠宰;行业管理;问题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近几年,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国的生猪奢宰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但在生猪屠宰市场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总体产能过剩,检测机制不完备,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制约了生猪屠宰行业的发展步伐。

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生猪屠宰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合理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行业的监管力度,从而保证我国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

1 生猪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还没有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虽然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的乡镇都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验,但是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总体来讲,整个行业呈现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的特点。

1.1 屠宰行业规模与屠宰量差距大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企业众多,但实际的屠宰量与行业的规模成不了正比,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的屠宰行业年屠宰能力能达到将近十亿头,而实际的屠宰量却只有2亿多头,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设备及厂房等闲置,不仅造成了产能的闲置,还导致产量的落后比重加大。

目前我国的屠宰企业有2万多家,但上规模的企业却微乎其微,多数为小型的屠宰厂,因产量的落后,经营情况也都不景色。

1.2 执法主体之间缺乏协作,监管不力
在对肉品流通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缺乏必要的配合和协调,因此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无法保证肉品的质量,在监管过程中漏洞百出,存在着在多个部门的监管下,肉品流通市场上的猪肉仍无法让百姓放心食用。

目前在一些偏僻的县城和乡镇上,甚至一些部门采取了以收代管的方法,
这样导致了私杀滥宰的现象发生;宾馆、饭店对猪肉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饭店、宾馆私下以低价收购、加工和销售未经定点屠宰检验的白条肉和注水肉,从而谋取利益,这些现象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力度,或是查到了而不惩处,使得餐饮行业的猪肉质量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

1.3 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质量差
目前我国的屠宰行业在县级以上的执法队伍建设上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执法设备都较为健全,同时在执法力度上也较为严格,为百姓吃上放心肉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但在多数的乡镇屠宰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没有一支健全的屠宰队伍,没有经费,没有执法设备,对于执法手段更是缺失,在生猪屠宰管理上这些地方是“四无”的状态,需要进行检验时,人员多是临时拼凑的,执法人员对相关行政法规及综合业务都不熟练,因此在处理复杂情况时没有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导致处理能力低下,因此针对乡镇屠宰行业的管理力度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的强化,以其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1.4 流通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实行的放心肉工程,其经营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三定”原则,即定点屠宰、定批发商和定市场,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使放心肉形成了新的垄断,导致低层链条失去了公平的机会,在利润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这部人向私屠者订购猪肉来弥补因市场垄断而造成的损失,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保证百姓吃上放心肉,需要在流通体制上进行改革,保证放心肉的供应。

1.5 宣传力度不够,未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
由于城市人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较快,对食品安全卫生有足够的认识,但在部分农村,还存在着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了便宜而使私屠猪肉有了交易的市场,从而为私屠滥宰提供条件。

2 加强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的对策
发达国家屠宰行业发展趋势,对我国加强屠宰行业管理、提升肉品安全保障水平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应该加快我国屠宰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对屠宰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生猪定点屠宰厂“点多点滥”的问题。

2.1 优化行业布局
要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对屠宰企业全面清理整顿,关闭不达标企业,打破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各种限制和歧视性规定,畅通合并产能、整合资源的渠道。

支持规模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提升行业集中度。

2.2 完善检测机制
要强化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完善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改善检验检测设施,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和检测率。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猪场检验制度,打击生猪注水问题,把好屠宰关口。

2.3 健全法律法规
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确定检测监督职责,强化饲料、兽药、养殖等环节的监督,将监管重心前移,从源头保障质量安全。

应在现有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基础上,研究制订《畜禽屠宰管理法》,将牛羊等牲畜及家禽屠宰统一纳入定点管理范围,规范屠宰行为。

要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加工病死猪、注水肉、销售未经检验的猪肉等坑害群众安全的违法行为。

2.4 建立追溯体系
从流通领域入手,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肉类追溯体系,防范肉品质量风险、保障消费安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来源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肉品安全责任链,通过从消费终端对养殖加工环节的市场倒逼机制,督促屠宰加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养殖环节加强质量控制。

2.5 推行分级管理
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出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从基本要求、设计和环境、设施和设备、屠宰加工、检疫检验、质量控制、运输条件、产品质量等方面完善配套标准。

将生猪屠宰厂(场)划分为不同等级,实施分类管理,鼓励和引导屠宰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达到更高等级的标准要求,以实现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与品牌化经营。

3 结束语
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在当今人人讲求食品卫生、处处关爱生命健康的年代里,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认真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吃肉安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耀平.皮绍娣.吴求生.刘若愚.浅析生猪屠宰检疫和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第23卷第2期.
[2]霍燕燕.陈伟.季佩东.生猪屠宰管理与肉品质量事关百姓身体健康[J].中国动作保
健.2010.09.
[3]王学平.浅谈生猪屠宰的管理与未来走向[J].肉类工业.20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