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在多煤层对比中的应用浅析——以江仓矿区某井田为例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油田测井是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供有关井眼周围岩石特性、地层结构和油气藏规模等信息,为油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对油田测井的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油田测井原理油田测井是指在油气井或水井中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测定各种物性参数,揭示井径周围地层、井内油气水三相的分布状态,从而为油气储层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层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井眼周围地层的物理特性,通过各种测井仪器和方法来获取地层信息,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地层压力、油水比等。
常用的油田测井方法包括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自然伽玛辐射测井、中子测井、密度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地层对射入井眼的电磁、声波、辐射等物理量的响应,来推断地层的性质和结构。
二、油田测井的应用探索1. 油气勘探油田测井在油气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准确地判别各种岩石类型、识别油气层位置、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并且预测烃类的品质。
通过油田测井提供的地层数据,勘探人员可以更好地选址钻井,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
2. 油田开发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测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准确地评估油气储层的性质和储量,设计出更合理的油田开发方案。
通过测井图解的分析,可以确定油气层的产量分布规律、压力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注水、提高采油率。
3. 油井管理油田测井还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监测井眼周围地层的变化情况,判断地层的堵塞情况,实时监测油水井的产量变化,为油田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三、油田测井的发展趋势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的不断改进,油田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油田测井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 高分辨率测井技术:随着井深的增加和对储层细节的需求,高分辨率测井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利用更先进的测井仪器和方法,提高地层测量的分辨率,获取更为精确的地层属性信息。
测井应用与解释

式中:Δt--AC数值;
Δtma--骨架时差; Δtf--流体时差; cp--压实系数
也可以直接读取孔隙度,从右向左每图
格为7个孔隙度 ⑵、与密度、中子交会识别岩性。 ⑶、计算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V=1/Δt。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图
6、三孔隙度测井曲线
测井资料的应用与解释
主要内容
一、测井系列的发展演变及江苏油田测井系列简介
二、常规测井曲线名称及主要用途
三、主要目的层段标志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四、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1、测井系列的发展演变
JD581测井系列 小数控测井系列
七、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至目前
3700测井系列 5700测井系列
八十年代后期至目前 (探井与)
2、测井资料的质量检查 检查各种测井曲线的质量和相互的对应性,如泥岩电阻率是否符合地 区规律;深、中、浅探测电阻率曲线能正确反映地层侵入特征,而且深探 测电阻率计算的地层水电阻率应符合地区规律;用密度、中子、声波三种 孔隙度曲线在纯砂岩水层计算的孔隙度应相近。也可以用交会图、Z值图、 直方图等技术检查测井资料的质量。
1、感应测井曲线
主要用途: 划分油、气、水层,定量计算储层 含油饱和度,冲洗带可动油、残余油 气体积,地层对比。
油层
油层感应曲线特征(中高阻、ML正幅度差2、普通电极系测井曲线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层电 阻率来研究井剖面地层性质的测井方法。包 括梯度电极系测井和电位电极系测井。 目前江苏油田常用的是2.5m底部梯度电 极系、0.45m底部梯度电极系、6m底部梯度 电极系。
具体步骤如下: 收集相关的地质、试油资料
测井资料的质量检查 测井资料的预处理 解释程序、参数的选取
测井曲线在谢桥井田b组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测井曲线在谢桥井田b组煤层对比中的应用测井曲线是一种用于记录地下岩石性质和结构的工具,在煤层勘探和开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以谢桥井田B组煤层为例,探讨测井曲线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对不同井孔中的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煤层的厚度、各层煤的分布情况以及岩性、构造等特征。
比如,密度测井曲线可以反映煤、岩石和水的密度变化,通过对比不同井孔中的密度测井曲线,可以确定煤、岩石和水的位置,进而推断煤层的分布情况。
声波测井曲线可以反映煤层的速度变化,通过对比不同井孔中的声波测井曲线,可以确定煤层的厚度和分布情况。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可以反映煤、岩石和水的伽马辐射强度变化,通过对比不同井孔中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可以确定煤层的边界和分布情况。
其次,测井曲线可以用于煤层的物性参数计算。
比如,密度测井曲线可以计算出煤层的密度,进而推算出煤的灰分、挥发分等物性参数;声波测井曲线可以计算出煤层的波速,进而推算出煤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可以计算出煤层的伽马辐射强度,进而推算出煤的含矿率、厚度等物性参数。
最后,测井曲线可以用于煤层的地质结构分析。
比如,通过测井曲线的垂直和水平导向图,可以了解煤层的裂缝、断层等地质结构特征,进而推断煤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
综上所述,测井曲线在谢桥井田B组煤层对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煤层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物性参数。
测井资料评价方法简介及应用实例剖析

中低电阻率时应用高分辨率 感应—数字聚焦
标准 双侧向、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数字声波、四臂分动井 中低电阻率时应用高分率感
测井 径、井斜与方位、井温—流体、
应替代双侧向测井。
其它项目
选测 项目
井壁取心
硬地层可采用旋转式井壁取 心。
地层倾角、多极子阵列声波、阵列感应、元素测井、 介电测井、高频感应、陀螺测斜
—
其它项目
电缆地层测试 垂直地震测井
根据需要选择。
表3 碳酸盐岩剖面测井内容及选测项目
基本系列
组合 测井
标准 测井 其它项目 选测 项目
其它项目
测井内容
备注
双侧向—微聚焦测井、补偿中子、 岩性密度、数字声波、自然伽马能 谱、自然伽马、多极子阵列声波、 微电阻率成像、四臂分动井径、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深 度比例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各种测井方法简介
(一)裸眼井测井系列 (二)裸眼井测井资料简介
(一)裸眼井测井系列
测井系列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体现其先进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2)有效划分储层; (3)具有不同径向探测能力,有效地求解地层真电阻率; (4)定量计算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合度及其它地质参 数; (5)有效地识别地层、构造、沉积环境、裂缝以及地应力等地 质情况; (6)有效地判断油、气、水层、水淹层及水淹级别的划分; (7)可进行地层对比; (8)有利于后期的测井地质研究及油藏描述工作。
主要内容
前言 一、各种测井方法简介 二、测井资料预处理 三、测井资料应用 四、常用图件介绍 五、实例分析
前言
测井是在钻井过程中采集的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 资料和数据。通常采用电缆将测量探头(下井仪器)送入 井筒内,完成对井周地层物理参数的测量或井筒工程结构 的测量,并提供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测井资料应用 广泛,覆盖油气勘探与开发全过程,主要包括储层评价、 油藏静态与动态描述、综合地质研究、油井检测与工程应 用。
测井曲线在煤岩层对比中的应用

1煤 、 岩层 的 曲线 特点
煤层 : 煤层的电阻率略高于围岩的 电阻值 , 一般 为 中高阻值。当煤 层的灰分含量增高 时候 , 或者钻孔井 壁严重垮塌, 甚至出现井径扩大的现象时 , 这时煤 层的 电阻值 会 下 降 , 可 能 低 于 砂 岩 的阻 值 。煤 层 的 密 度 值 般为低值 , 其读数则显示为异常 的高值 。煤层 的 自 然 伽 马呈 低幅值 , 会 随着 煤 层 灰分 的增 加 , 自然 伽 马幅 值 也增 加 。 砂岩 : 砂岩 的 电阻 率一 般 为 中 、 高 阻 值 。砂 岩 的 密 度 值一 般较 高 , 其长 源距 伽 马 曲 线反 映 与 灰 岩类 似 , 均 为无 明显起 伏 的直 线 。砂岩 的 自然 伽 马 曲线 值 为 中 低 幅值 , 略高 于灰 岩和 煤层 , 当砂 岩 中所 含泥 质 含 量 增 加 时, 其 自然 伽马 值也 会有 所增 大 。 泥岩 : 在常 见 的几种 岩 石 里 面 , 属 泥岩 的 电阻 值最 低, 当泥岩含有的炭质或其他高阻物质时 , 其 电阻值会 相 应 的增 大 。泥 岩 的 密 度 值 一 般 很 小 , 可 能 与 煤 层 的 密度 比较相 似 , 由于 泥岩 容 易坍 塌 , 其 长源 距 伽 马 曲 线 会表现为高异常反映 , 而 自然伽 马值也呈现高幅值 反
测井资料典型案例分析

措施。
以下是这些年来一些典型曲线质量问题汇总:
一、高分辨率感应
高分辨率感应的问题比较多,常见的多为以下几种: 1.仪器性能较差主要现象是感应曲线动态响应范围不稳定, 高阻响应性能下降,电阻率超过20欧姆.米,就会出现曲线 失真的情况,很多井次在10Ω.m左右就出现了数值异常;数 字聚焦曲线经常出现异常、分辨率低且与中、深感应曲线相
测井监督在现场工作中也需要在发现测井资料质量问题的
同时,尽可能快速、准确地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提出施工建议;不能只单纯发现资料存在问题,就撒 手不管,完全由测井方面进行解决处理,这样有时候会导致测 井时效的降低。 因此,了解现有测井资料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可 以有效帮助现场监督人员分析异常资料产生原因以及制定监督
采用8.68-15.6 的系数所测曲 线
大86与梁76双侧向曲线对比
浅侧向数值低 于深测向数值
深浅关系一致
三、中子、密度
1.中子密度曲线受井况影响较大,遇卡、大井眼、井径不规 则,都会导致曲线变形或响应关系差。施工中,在井眼不规 则的井段,由于密度测井仪探头贴不上井壁,会出现密度测
量数值相比较中子、声波曲线数值偏低的问题。
资料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测井时效。
垦平1井两队三次测量双侧向对比
陆 三 队 第 一 次 测 量
陆 十 队 第 一 次 测 量
陆 三 队 第 二 次 测 量
垦平1双侧向问题查找
垦平1井双侧向问题出现后先后组织陆地十队和三队在孤
古8井和测井实验井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验情况,认为有
四个方面的原因: 1、数字声波仪器在工作时产生干扰信号,该干扰信号导致编 码适配器和双侧向线路内的继电器工作不正常; 2、3514编码内双侧向远端回路继电器工作不可靠; 3、双侧向线路内部设计存在不足; 4、地面系统工作不稳定。
测井资料在试井中的应用

测井资料在试井中的应用摘要:为了使得油井的储层特点被充分的分析和掌握,需要综合分析和利用所得到的测井曲线,并对测井的情况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在试井设计的过程中使得有关油井的厚度以及渗透率等参数被充分使用,这样可以使测试方案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使试井的解释方法和解释模型的建立更加的全面。
测井资料;试井;应用1、测井质量在试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1.1 利用测井资料对试井的目的层位置进行确定完善的测井资料可以为试井的位置确定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而测井资料中的各种参数包含测井的厚度、当前地层的渗透率以及地层的孔隙度等类型的参数。
然而,在使用这些参数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这些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对试井所带来的影响。
利用测井的曲线,可以分析得到试井的目标层,并大致的确定其位置,利用微电极曲线的状态,分析夹层的位置,在计算油井的有效厚度的过程中,需要把所得到的夹层厚度减去,从而达到测井的目的参数,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确定当前油层的界面测井资料中所体现的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此时的电阻率测井的数值会有较为明显的减小显现,而在水油截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其中原来的深入的电阻率大于中层的电阻率大于浅层的电阻率,其特性会变成相反的情况,也就是浅层的电阻率最大,这样便能更加直观地确定油气水截面的情况,从而得到该地层的油气厚度。
这样不单可以提高试井在拟合过程中的工作量,还可以更好地确保解释结果的精确性。
该地层的结构呈现鼻状,且该地的油井位于地层的顶部,在建立魔心的过程中,该油层的厚度以及其水油的边界是一组相互影响的参数,因此,在拟合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具有较多的解释。
根据测试曲线进行分析,泥岩基线偏移是所测量层位两侧的自然电位曲线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且根据图示分析可以发现,在1 953.6的位置,其测井的电阻率曲线交叉并变小,根据各方面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油水的截面位置是1 963.6的位置,得到的油层厚度大概是6.6m。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

关于油田测井的分析与应用探索【摘要】油田测井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地下岩石层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关于地下油气储集层的信息。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油田测井的作用和意义,接着介绍了测井的原理和分类,详细阐述了测井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在勘探中的应用以及在油井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测井技术,可实现对油田地质结构和油气储量的准确评估,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展望了测井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测井将在油田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油气资源的更有效开发利用。
【关键词】测井、油田、测井原理、测井技术、油田开发、勘探、油井生产、发展前景1. 引言1.1 油田测井概述油田测井是指在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测定井孔内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油气藏的储量、类型等参数的一种技术。
测井是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获取地下油气信息,帮助油田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地下岩石结构和油气藏特征,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油气资源利用率。
油田测井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领域。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测井技术已经拓展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地震测井、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油田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油井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发难度的增加,测井技术将继续发展,其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将不断扩大。
未来,测井技术将更多地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测井原理介绍测井原理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测井工具的反演技术,通过测量油井中的地层性质来获取地层信息的方法。
测井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测井工具在钻井井筒内测量地层的物理性质,如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等,然后根据这些物理性质推断地层的岩性、厚度、含砂含油等情况。
测井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地层性质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处理测井数据,进而推断地层的组成、性质及储集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石炭一早二叠世、 晚三叠世、 早一侏 罗世 、 晚侏罗 世一早 白垩世 、 古近纪一新近纪等 7 个聚煤期 J , 其 中以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 、 晚三叠世 、 早一 中侏罗世
和 晚侏 罗世 一早 白垩 世 4个 聚煤 期 的聚 煤 作 用 较
2测 井 资 料 在 本 区 煤 层 对 比 应 用 的 基 鲁 萼 鬈 嚣
由 进 本 勘 探 区为 中祁 连 断 陷 盆 地 中 , 根 据 先 前 的 钻 探资料 , 本勘探 区共含煤 1 9层 , 由上至下依次编号
星 萎
化, 在各种参数曲线上的物性反映 , 有着很强的相似 性 和可 比性 J 。本 区 曲线 对 比需 要 通 过 对 井 田各 钻孔测井 曲线仔细研究 、 比较, 从 中寻找各煤层 、 岩
为煤 1 一 煤2 O , 其 中缺 1 9号煤 。煤 1 、 煤2 、 煤5 、 煤 1 1 、 煤 1 4 、 煤l 7、 煤 1 8七 层煤 为不 可采 煤层 , 但 其 层 位 比较稳定 。 本 区煤 层层 厚 以及 煤层 间距 变化 很 大 , 虽 然 该 地 层煤 层 多 , 岩、 煤层 沉 积厚度 变化 较大 , 岩相 、 岩 井 田钻孔 中各编号性稳定性稍差 , 但是煤层 以及各煤
少等特 点 , 利用钻探资料进行煤层 对 比难度大 , 其结果 将对煤层 、 煤质评 价及煤 炭资 源量估算 等影 响 ] 。考 虑到勘
探 区煤层赋存特 点 , 运用 测井 资料 , 对该 区进行 了煤层辅助对 比 , 从 而使该 区域 内的煤层 对 比, 更直观 、 更有说 服性 ,
提 高了煤炭 资源 地质 勘探 阶段的控制精 度。 关键词 : 煤炭勘 探 ; 煤层对 比; 测井煤层 对 比
王琪玮 , 辛光顺 , 巩致远 , 李 毅
( 青海省第 四地质勘查院 ,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7 ) 摘 要: 煤层对 比是一项基 础地质工作 , 对研 究煤 田沉积环境 和聚 煤规 律 , 指 导煤 矿生产等具 有重要 的理论 及现 实
意 义 。特别在 陆相 成煤 环境及断陷构造影 响下 , 致使 中祁 连盆地层具有 层数 多 、 间距小 、 厚度横 向变化大 、 标志层
响, 致使勘探区形成 总体为北西 西一南东东 向的长 轴形态状向斜构造 , 两翼发育有逆冲断层 , 并伴有次 级褶曲构造, 从而形成多煤层 , 间距小 , 厚度横 向变 化大 , 标志层不明显等特点, 如图 1 所示。
图 1 江 仓 矿 区 某 井 田勘 探 线 剖 面
在勘探阶段对煤层 的控制程度较高 , 特别是在 煤层 对 比时 , 要求 对 比更 为准确 , 但 是本 勘探 区 内 的 煤层存在以上特点, 致使煤层对 比工作 中存在标志 层 的展 布 以及 发 育情 况 不 均 一 , 岩 相 旋 回不 明显 等 问题 , 缺 乏对 比依 据 , 结果存在多解性 , 因此 在 勘 探 区内运用测井资料对煤层进行对比。
中图分 类号 : T D 1 6 6
强; 早 一 中侏 罗 世 的聚煤 作 用在 西 北 赋煤 区广 泛 而
1 问题 的提 出
受 古构 造 、 古 地理 、 古 气候 和 世 、 早石炭世、
强烈, 早 白垩 世 含煤 地 层 主 要 分 布 在 东 北 赋 煤 区 j 。而本勘探 区主要 以早一 中侏罗世 的聚煤作
第2 9卷 第 3期 2 0 1 3年 2月
甘肃科 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d Te c h n o l o g 3
Z . 2 9
Ⅳo . 3
Fe b . 2 0 1 3
测 井 资料 在 多 煤层 对 比 中的 应 用 浅析
— —
以江仓 矿 区某 井 田为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