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说课稿-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 走私毒品,贩卖人口,干危害人类的罪 走私毒品,贩卖人口, 恶勾当。在这之中,腐败文化、 恶勾当。在这之中,腐败文化、低级色 情图片和影片发展迅速, 情图片和影片发展迅速,对青年一代的 身心健康构成的危害也特别严重。 身心健康构成的危害也特别严重。许多 色情网站通过这种反人性的卑鄙手段谋 取暴利,造成许多人被引诱上当, 取暴利,造成许多人被引诱上当,陷入 罪恶的深渊。 罪恶的深渊。
不起主导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影响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联系
• 二者的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二者的联系: 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 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 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大家回想矛盾的双方的关系: 大家回想矛盾的双方的关系: • 矛盾双方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的关系。 的关系。
• • • • • •
例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经济的性质 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书与本子的区别 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我国的性质。 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我国的性质。
(三)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 1、区别 区别: 区别 •
矛盾的方面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地 位 支 配 被支配 作 用 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
(四)方法论意义 四 方法论意义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 和支流。 为什么 为什么) 和支流。(为什么 •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 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而我们要正确认识事 就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物,就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 盾的主要方面。 盾的主要方面。 • 如果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或者颠 如果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 倒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倒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一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概念。
理解: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运用:⑴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⑵运用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努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逆向思维的习惯。
觉悟方面⑴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⑵学会正确评价人和事,明白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有利于增进团结和理解,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⑶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鉴借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教学难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教学方法事例说理法、自学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列表对比法。
教学过程2003年6、7月,在长江三峡,发生了几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大坝蓄水、通航、发电成功。
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与不建,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论证。
因为确实有利也有弊。
从利上讲,三峡工程完成后,可以使长江、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l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1500万人免受洪水威胁:它1500发电量相当于6.5个葛洲坝工程,每年可送出846亿千瓦时的强大电力;三峡建坝后形成的“高峡平湖”可使川江航道100多处险滩全部淹没,万吨级船队从宜昌直达重庆......秭归新县城巴东新县城6月11日,一艘水翼飞船从长江三峡西陵峡的牛肝马肺峡驶过。
三峡水库实现135米蓄水目标后,长江三峡西陵峡和三峡水库库首景色更加怡人2003年6月11日拍摄的三峡大坝全景从弊上讲,存在的问题是移民和生态问题。
三峡水库要淹没了11个县城和2个市,迁移人口达到百万以上。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确保信息来源可靠、权威,避免受到虚假或误 导性信息的影响。
多渠道收集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如新闻报道、社交媒 体、专业机构报告等,以全面了解问题。
记录关键信息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注意记录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信息,以便 后续分析。
分析信息
核实信息真实性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判断其真实性, 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社会问题分析
总结词
在社会问题分析中,分清主流和支流有助于把握社会 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合 理的思路和方法。
详细描述
社会问题往往复杂多变,需要准确判断其本质和发展趋 势。分清主流和支流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 矛盾和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方 法。例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需要关注大气、水 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具 体的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光污染等。通过分清主流 和支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 策和措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观察问题时,应关注主流的变化趋势,以更好
地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
02
支流
避免主次不分
重要性和影响力的
区分
在分析问题时,应区分各个因素 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清主要矛 盾和次要矛盾。
优先级的确定
明确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根据优先级进行决策,避免在次 要问题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02 技能提升
参加培训和学习课程,提高自己在分析问题方面 的技能和水平。
03 跨界融合
借鉴其他领域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拓宽自己的视 野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课时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第二课时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难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个概念。
理解: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运用:⑴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⑵运用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努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运用能力。
觉悟方面:⑴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⑵学会正确评价人和事,明白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有利于增进团结和理解,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导入新课《患在鼠》 赵国有个人非常忧患老鼠为害,到中山国去要猫。
中山国人给了他一只猫。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也会吃鸡。
过了一个多月,他家的老鼠没有了,鸡也没有了。
他儿子对他说:“何不把猫送走呢?”他说:“绝不能把猫送走!”儿子百思不得其解,赵国人说:“傻小子,这里面的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同学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思考回答)赵国人说:“患在鼠,不在无鸡!”意思是“我们家的患害在于老鼠,而不在于无鸡。
有了老鼠,便偷吃我们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破坏我们的器物,那么,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无鸡更有害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试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哲学问题。
这只猫对主人来说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它能捉老鼠,弊的一面是它也会吃掉主人的鸡。
但利弊双方是不一样的,利大于弊。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什么叫主流与支流呢?这就要搞清楚什么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而在每一种矛盾中,构成矛盾的双方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别。
【高考政治】舒立新-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矛盾普遍性原理
有个农民只知道木棒是“绝缘体”,天晴
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有触电;下雨天,他
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拨电线,结果触电
身亡。这一事例说明
A、C、D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决定的
B、、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看法符合抓主流、着重抓矛盾
主要方面的有 :
B、C、D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如果一个人的功劳、成绩是主流,就应当基本 肯定;反之就应当基本否定
C、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 的来看,利大于弊
D、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成就是主要,因此, 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
种”,内部又含主、次方 “方面”。
面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进程
的性质
方法 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把握本质主流,又不能忽
论
视支流
实践 “中心”、“重心”、 “主流”、“方向”、 特征 “重点”、“关键”、 “大局”、“性质”、
“要害”、“突破口”、 “主体”、“实质”、
主要矛盾
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党内发生某些消极腐败现
象而看不到党的主流是好的,更不能因为党的主
流是好的,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
这段话体现了
B、C、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B、实事求是的观点
C、矛盾主、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统一:二者相互依赖
① 相互依存 ②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溧阳市光华中学政治公开课教案课题: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开课人:钱新华开课班级:高二(5)班开课时间:2002.11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目标:能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客观地评价人和事,经济、政治形势等。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教学难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热点导入法中国关于入世的谈判经过15年的周折后,终于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了世贸组织。
(显示入世签字仪式和我国庆祝入时的图片)教师提问:请就中国入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
一方面,会给我国的一些传统农业、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会带来很大的冲击,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入世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有更广阔的投资空间,给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入世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显示图片:李嘉诚说,入世将使中国经济踏入康庄大道新课: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1、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显示(通过表格和文字的形式,以题目的形式,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重要的结论和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材料一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197819921997国有经济78.051.426.5集体经济21.835.040.5非国有经济0.213.633.0材料二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掌握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能力; 2.理解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2.理解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3.1 什么是主流和支流•主流: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的事物、观点或情况。
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观点或情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支流:相对于主流而言,对主流具有一定程度的辅助、补充、甚至对立作用。
3.2 如何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1.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2.分析不同观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3.观察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4.辨别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和核心观点。
5.总结主流观点和支流观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3 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1.主流和支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主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支流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3.支流观点为主流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4.主流和支流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4.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定义和辨别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核心要点。
4.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分析该问题的主流和支流,并讨论其关系和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思维交流。
4.4 小结归纳(10分钟)收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问题的主流和支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观点,加深对主流和支流的理解。
4.5 拓展应用(15分钟)提供更多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主流和支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编写:江苏江都市嘶马中学奚平洋审定:江都市教委教研室梅冬贵教学目标:1、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两点论、重点论的含义。
2、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结合实例分析其相互转化的道理。
3、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4、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难点: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1、事例说理法,自学讨论法引出概念2、问题教学法,讲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列表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工具:投影仪、胶片、录像等教学过程:引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复习提问:什么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略)总结,导入新课: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它要求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就是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胶片打出教学目标)见附一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辅助文(1、2自然段),用矛盾的观点从分析核能的利弊中得到什么哲学启示?同学们讨论(略)核能具有巨大优越性,从弊来看,人们可以防患于未然,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板书)(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板书)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分析概念,指出与主次矛盾的区别,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投影仪打出)见附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胶片打出)见附三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略),归纳总结:(2)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板书)A.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因为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面,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起主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说课稿-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
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高三政治说课稿: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说教材。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是按旧课标编排的人教版高二哲学教材第三课第三节第二框的内容,是在上框内容基础上对矛盾特殊性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它是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特点、不平衡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新理念教学,有一个如何利用教材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可以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中。
如何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认同和接受。
为此,本课的教学可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合理设计自学提纲与问题情境,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亲身体验与合作学习,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现象中开发课程
资源,在课内针对“中学生应不应该上网”问题启发学生争辩,通过辩论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使教材哲学观点和结论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清楚“中学生上网”问题有一个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和支流的哲学问题,网络的利是主要的,弊是次要的,中学生上网,要学会趋利除弊,健康上网。
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框内容应实现以下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个概念;理解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以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学会正确评价人和事,增进团结和理解情感,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念、借鉴意识和创新精神。
③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课外自学教材,上网搜集整理资料,撰写稿子和在课内对现实生活中学生上网现象问题展开辩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说学生情况。
我认为现代高中学生普遍身心发育失衡,感情冲动,缺少理智,思想冲突多,好表现自
己,常表现出成熟又不成熟,明辨明是非能力差,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还比较习惯于老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但对教学“空讲大道理”又普遍反感。
因此,运用新理念教学这部分内容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使课程目标在学生情感体验中和浓厚学习兴趣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体验,结合现代高中学生特点及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我认为本课教学可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在课堂外用指导自学和角色体验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堂内用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领悟观点,在亲身体验中自己得出结论,学会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此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我们的教学过程可以不再是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和教师的“分析到位”、“落实到位”,而应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印发以下自学提纲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学教材内容:①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区分矛盾主次方面要注意:a.前提:必须是每一
种矛盾中。
如图:圆内黑色部分为矛盾次要方面,其余部分为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影响,只是不起主要作用。
矛盾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现实教的,有条件的。
矛盾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③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二步:在课外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组成正反辩论方两大阵营,由学生推荐出一、二、三辩手,安排各组学生从报刊、杂志、网上及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中学上网利与弊的资料和案例,交给本组一、二、三辩手,并配合他们整理资料和案例,结合教材唯物辩证法相关内容撰写辩论稿,为课堂上展开辩论作准备。
第三步:在课堂上辩论
1.学生主持人陈词: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了上网的行列,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
专家估计中国有250万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瘾与酒瘾、毒瘾一样属于病态,患者若一天不上网,内分泌便会失调,人
变得心烦意乱。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些家长和学校眼中的“洪水猛兽”,孩子沉迷于网络已经让家庭、学校、社会忧心忡忡,而色情网站、网恋等字眼更让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上网心惊肉跳,面对中学生上网的利弊,社会各界莫衷一是。
今天就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习的哲学知识对“中学生应不应该上网?”展开辩论。
2.正反方一辩发言表明立场,时间各为3分钟。
3.正反方二辩发言,时间各为3分钟。
4.正反两方自由辩论,时间10分钟。
5.正反方三辩总结陈词,时间各为4分钟。
第四步:教师就这次辩论进行点评。
说教学反思。
在真实的学生学习活动和课堂教学辩论活动中,预设与生成肯定会遇到一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教师必须适时点拨和引导,对预设、计划与活动安排适时调整和修改,对学生主动参与及创新性思维要及时鼓励和肯定。
在课堂争辩中可能出现难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但重要的是引领展开思维活动,观点和结论只需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理解就行,不能期望一节课就能掌握多少观点和结论。
高三政治说课稿就整理到这里了,供您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三政治说课稿栏目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