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之小说
基础写作 .ppt

返回
善于运用典型化手法,刻画典型性格
塑造人物的最高成就是典型人物,又称典型性格 、典型形象
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 以一个原型为基础,适当吸取其他的素材融合而成。
小说的特点
能自由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各类题材,都可以反映;各类人物都可以塑造;各 种场景,都可以描绘;各种技巧都可以运用。
能细致地刻画各种人物性格
小说写人物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能完整、生动地展开故事情节
情节比其他叙事文学样式更加完整
能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各种典型环境
小说长于揭示环境与人的关系
小说
本章重点
小说是一种重在培养分析、赏析能力的文体。 不可能要求每个同学都能写小说,但应要求每 个人都能分析、欣赏小说,为今后的专业学习 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什么是小说? 小说的特点 小说的种类 短篇小说的写作
小说的含义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一般说 来,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 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以 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写作难度较大,不能松散、混乱。
返回
心理结构(一)
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 “心态结构”、“心理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是 现代小说新兴的结构方法。
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 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 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 段。
心理结构(二)
优点:
让作品的一切由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 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 有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
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答:例文一:《新闻消息》——实用(认知)性文体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则新闻消息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是怎样的,数字也是准确的。
从文体角度来看,这是一篇实用(认知)性文体,其结构包括标题、导语和结语。
例文二:《论语》——析理性文体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XXX及其门徒的言行录成。
这部书以对话形式呈现,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道德教诲。
从文体角度来看,这是一篇析理性文体,通过对话的方式,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例文三:《红楼梦》——审美性文体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部小说以XXX校园为背景,描绘了XXX、XXX等人物的爱情和人生悲剧。
从文体角度来看,这是一篇审美性文体,通过描写细腻、意境深远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虚幻而美丽的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
西湖七月半,除了看人,别无可看。
而看七月半之人,则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那些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XXX,声光相乱,名为看XXX则不看月的人,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第二类是那些既有船又有楼,名为娃闺秀,带着童娈,笑啼混杂,坐在露台上左右张望,身在月下却不看月的人,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第三类是那些既有船又有声歌,名为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也在月下,也看月,但更想让别人看他们看月的人,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第四类是那些不用船也不用车,不穿衣服也不戴帽子,喝醉了吃饱了,叫上三五个朋友,混进人群中,在昭庆、断桥一带吵吵闹闹,假装醉汉,唱着没有调子的歌,月亮也在,看月的人也在,不看月的人也在,但实际上没有人在看,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第五类是那些小船轻轻晃动,净几上热炉,茶壶旋煮,素瓷静静递来,好友佳人,邀请月亮一同坐着,或躲在影子树下,或逃到湖边的安静处,看月却不想让别人看到他们看月的样子,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
基础写作关于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写作,是一种平民化的写作,也称平民美学。
代表作如《手机》《中国式离婚》、《蜗居》等,新写实主义的立足点是当今社会,源于作家对社会生活落差的敏感度。
新写实主义小说开端于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到90年代中期仍有影响,它崛起于小说界相对疲软的转型时期,承担着过渡性角色。
刘震云《一地鸡毛》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描写小林的一家生活中的琐碎的生活,把小林的一家的生活面貌,运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表现出来,在刘震云的笔下,生活也非由平庸、琐碎的事构成的。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组成了生活的全部,什么奋斗的精神,理想的愿望,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已慢慢磨化,甚至消失,从整个作品画面来看,有点乏味、世俗之感。
这便突出了其写作特点:一是写平凡人生活的艰辛;二是强调对客观描写的真实,在叙事原则上,描写所谓的生活的“原生态”时。
“新写实'把它的创作视线与叙事目标不仅移在普通人的身上,而且更热衷于去描写这些普通人的生存处和状态,写精神、物质的贫乏,也写世俗的沉落,也写人际间的挤压,写人在这些环境困扰下的焦躁与无奈、变异与扭曲。
作者对此所做的描写大多保持一种冷静的、不动声色的态度,显示出局外人的超脱,不热衷于去做判断,做情感上的宣泄。
作者们对于不合理现象的激愤和对于人的正常发展的期望往往潜藏于故事的深处或反讽的手法,让读者去领悟和体味。
意义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
但是和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它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力求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关注“原生态”的生活,这样对其他的新现实主义创作及个人化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写实小说这种文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它有迎合大众文化及其趣味的冻结,但在深层次上,也包含了对当代文学创作“反映现实”方式的反思。
它打开了一个关注当代现实生存状况的新的写作空间。
作为新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新写实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内涵,并较为直接地开启课后来的新生代写作。
《基础写作》之小说(课堂PPT)

文本: 心理独白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温顺的女性》 心理分析小说: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心理象征小说:卡夫卡《判决》 《那团云雾》《复原》
问题:你看过哪些心态小说?
2020/4/11
4
小说创作
一、塑造人物 1、性格刻画
人物的共性 人物的个性
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 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 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方纪《挥手之间》) 习惯性动作——
“他站起身来,以他特有的姿态把手指插在掖下的背心
里,在狭窄的屋子里慢慢地踱着,眯缝着他的闪亮的眼睛。” (高尔基《列宁》) 情绪性动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作。
2020/4/11
13
心理分析——作者以叙述人的身份对人物的内
心世界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比较冷静、细密、 综合性地考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几天来,方鸿渐白天昏昏想睡,晚上倒又清醒。 早晨方醒,听见窗外树上鸟叫,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 地期待,心似乎减轻重量,直升上去。可是这欢喜是空 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 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惆怅。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 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像填词里所写幽闺伤春的情境。 现在女人都不屑伤春了,自己枉为男人,还脱不了此等 刻板感情,岂不可笑!
隐身体
饮食身体 《饥饿的女儿》 情爱身体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疼痛身体 《兄弟》 睡眠身体,生死肉身(梦幻、意识流)
2020/4/11
77
3人物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实践者
人物存在指向目的,即具有一定的意义。 小说中的人物针对活着的人存在,作家的目的要么是一种审 美,一种游戏,一种自我观察,或一种自欺欺人发泄,如果对作家 有更高的要求,如良知、责任、创造能力,那么作家便会对自己塑 造的人物有高于生活的要求,有一种更智性的东西贯透人物。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第一次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C:广泛搜集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C:知人论世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A:针对性的特点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B:人物通讯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D:剖文析理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
第二次1、《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钱刚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鲁光5、《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6、《谢谢》的作者张晓风7、《波可小姐》的作者星新一8、《致橡树》的作者舒婷9、《再忆萧珊》的作者巴金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林非第三次1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V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
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
X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
V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V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X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V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V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V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X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V第四次一、阅读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职业和事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2参考219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文本的结构安排,处于十写作实现由“隐”到“显”的中介转化的地位。
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而夏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
结构的原则:(一)结构要安排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结构的艺术方法结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等。
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答: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的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的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整匀,周严缜密,错综变化。
我们就拿这次作业的第四题中的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来分析吧。
这篇小故事写的是“我”在火车上的一段经历,作者的行文很朴素很克制,但恰恰是这样的笔触很好的写出了人世间那些无法避免的伤痛与悲苦命运,使文章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主题),很动人。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简单的交代背景:“我”大年三十晚上坐火车回家,冷清中遇到一对父女,但无多的交谈,因为我认为他们土头土脑,不是共度寂寞的玩伴儿,而这冷漠的“认为”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重要的优笔,为文章最后的“我”的转变、“我”对“父女”的牵挂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好的突出了主题,在文章的感情发展的线路上掀起了波澜。
第二部分是文章重点,故事开展。
“我”由于寂寞想请那对“父女”吃饭,故事进行到这里并无多的进展,转机发生在小女孩儿的提问:“你看过雪吗?”注意了:题目中的雪出现了。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
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动作描写
历史性动作——大至国家要事,小至个人生活,都有一些具 有“历史”意义大动作。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
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 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 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方纪《挥手之间》) 习惯性动作——
1.人物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习: 无业游民 农民工 售货员 白领 年轻的母亲 老教授 退休的老干部
2.梦中的女孩终于回信了,是……还是…… 请发挥想象力,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描写几个不同性格
小说
一、概念 一种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塑造人物
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并由此来达到反映社会生活 目的叙事文学样式。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地位确立的标志:《狂人日记》
小说的分类
故事小说 ——以故事为主体,以事件为中心来表现主题,反 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类型。
特征:强调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和完整性。
萨姆沙
9
5人物应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物透视了时代和社会的关系
10
人物刻画方法:
1、概括介绍——简约地叙写人物的一件或几件事情,以概 括地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思想、品质、习惯等。
2、肖像描写——对人物外形的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容貌、 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
整体肖像描写是一次集中写完。 分散肖像描写是跟随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分几次描写, 逐步完全。
那天听到北方朋友的话以后,静下来时我望着总理遗像出 神,心里有多少话要对总理讲啊。晚上我梦见自己也跟随 瞻仰遗容的群众,向总理的遗体告别,我也看见总理瘦多 了。我醒在床上,紧紧咬着自己的嘴唇,用手搔自己的胸 膛,有一团火在我的心里燃烧,有多少小虫在咬我的心。 我痛苦地问:为什么现代医学的巨大成就就还不能减轻这 个伟大人物的病痛? (巴金《望着总理的遗像》
上海宝贝 梅妞放羊 命若琴弦
8
4人物应该成为人类精神的图谱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思想大于行动的人。 从正常状态看,他应该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物的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小说人物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精神符 号。 异常层面上,小说人物精神不能完全是正常的,应该有所异常, 最少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人格,精神分裂的集中反映。 最深刻,真正进入人类精神世界并具有其实意义,有精神价值的, 还是那些精神饱满丰富,但又超出常态的人。
心理分析——作者以叙述人的身份对人物的内
心世界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比较冷静、细密、 综合性地考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几天来,方鸿渐白天昏昏想睡,晚上倒又清醒。 早晨方醒,听见窗外树上鸟叫,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 地期待,心似乎减轻重量,直升上去。可是这欢喜是空 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 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惆怅。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 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像填词里所写幽闺伤春的情境。 现在女人都不屑伤春了,自己枉为男人,还脱不了此等 刻板感情,岂不可笑!
1人物应该是性格的
人物有他的特征,即小说中人物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本能性格 地缘性格 社会性格
血缘家族里的好勇斗狠、温和柔顺、狡猾多疑 地域气候、地理特点会受地缘文化影响产生的意识与特性 个人秉性在社会活动中会发生变化
6
2人物应该身体化
外部叙述 肖像描写 内在描写 带有想象、推断、刺激、反应等特点的心理活动
梦境幻觉—通过描写梦境、幻觉、错觉等来表
现人物心理活动的。
又擦了一根,火柴烧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 上,那儿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 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 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 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 向可怜的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就灭了,面前没别的, 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他站起身来,以他特有的姿态把手指插在掖下的背心
里,在狭窄的屋子里慢慢地踱着,眯缝着他的闪亮的眼睛。” (高尔基《列宁》) 情绪性动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作。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近来,“豁
啷”一声,将箱子撒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 有之物尽都倒出来。
4、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借以反映人物 的内心活动及其过程,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丰 满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
文本: 心理独白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温顺的女性》 心理分析小说: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心理象征小说:卡夫卡《判决》 《那团云雾》《复原》
问题:你看过哪些心态小说?
小说创作
一、塑造人物 1、性格刻画
人物的共性 人物的个性
人物塑造原则
文本: 我国古典小说 《三言二拍》《封神榜》《三国演义》 现代新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侦破小说等 外国小说《十日谈》《基督山伯爵》
性格小说——也即以人物为中心结构的小说。
特征:注重人物的个性、特殊性、复杂性、丰富性。
文本: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 现代小说:《祝福》《阿Q正传》《家》 《骆驼祥子》 外国小说:《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
隐身体
饮食身体 《饥饿的女儿》 情爱身体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疼痛身体 《兄弟》 睡眠身体,生死肉身(梦幻、意识流)
7
3人物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实践者
人物存在指向目的,即具有一定的意义。 小说中的人物针对活着的人存在,作家的目的要么是一种审 美,一种游戏,一种自我观察,或一种自欺欺人发泄,如果对作家 有更高的要求,如良知、责任、创造能力,那么作家便会对自己塑 造的人物有高于生活的要求,有一种更智性的东西贯透人物。
《安娜。卡列妮娜》
问题: 《金锁记》是故事小说还是性格小说? 《亲亲土豆》是故事小说还是性格小说?
心态小说——是性格小说的一种发展,从性格小说中分离出 来的,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要追求的一种小说类型。
特征:表现事件在人物的主观感受中产生的印象,或事件所 印发的人物的心理现象、情感体验,乃至幻觉、梦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