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戚丹丹
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如 负压过 大引 流管易 瘪 , 皮瓣 血 管受 负压 吸引 过大 , 响供 影
血; 压力过小 吸引不彻底 , 影响引流效果 , 易发 生血肿 , 压迫静 脉导致 回流 障碍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 质和量 , t 性 如弓 流 液颜 色鲜 红,4 2 h超过 10 l 者 5 m / , 虑 为 活 动性 出 5m 或 0 lh 考 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 , 做相应处理。 2 2 7 口腔护理 : .. 吞咽和分泌物潴 留是 引起 吻合 口感染 的因 素之一 。术后要 禁止吞 咽并禁食 , 及时 用生理 盐水 棉球 清理 口腔内的分泌物或渗血 , 保持 口腔特 另 是皮瓣修复 处的清 洁 , J i 有血痂 形成 者可用 双氧水棉球 去除血 痂 , 再用生 理盐 水棉 球 清洁 口腔 , 操作 时动作轻柔 , 对创 面的处置掌握 力度 , 免损 避 伤创 口引起患 者痛苦 。于术后 1 内行 雾化 吸人 , 于痰 液 周 利 稀释咯出 , 减轻伤 口水肿 , 应予以 20 / :d吸人 。 2 2 8 饮食 的护理 : .. 口腔癌 患者 在较 长 时 间 内不能 经 口摄
[ 关键词 ] 护士 ; 压力 ; 应对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 173 R 9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0 1 ( 07 1 1 4— 42 2 0 )2—19 0 0 3 9— 2
2 1世纪的到来给护 士带来 了新的挑战 和更 大 的压力 , 高
强 度 的工 作 压 力会 使 护 士 产 生 [作 疲 溃 感 , 作 疲 溃 征 候 群 工
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 , 造成 机体平衡 失调 , 导致 身心
疾病 。据 国外 报 道 , 年 来 出现 的慢 性 疲 劳 综 合 征 , 能 与 劳 近 可
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压力是产生动力的源泉之一。
适度的压力能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而持续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就导致心身出现各种不适,即诸如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等临床亚健康”状态,甚至引发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严重疾患。
在本人十余年的护士职业生涯中,切身体会到了护士群体所承受的超强压力,本文就医院护士所面临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作一探讨。
1护士职业压力的分析1.1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着‘应激源”的环境中,每天要接触不同类型的病人,应对病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
看到、听到的大多是痛苦呻吟、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而情绪本身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1.2超重的工作负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护理,这就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由于医院长期的重医轻护,护士配置严重不足,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现意外,造成思想极度紧张和心理压力,出现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甚至产生疾病。
1.3工作性质和职业的风险性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临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更新和不同情景下的角色变换等,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
同时还要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要。
杜绝工作中的差错事故是每个护士努力的方向,如果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错,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复杂的人际关系护士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
表现为护一护之间、医一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尤其是护患冲突,护士既是遇到了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忍耐和平和的心态,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
探讨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及解决方法

探讨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及解决方法【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医院内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来推动医院内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方法根据医院内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结论护理人员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但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而且也影响了护理质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解决方法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在医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于现代护理工作具有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压力大、超负荷的工作量、上班时间没有规律,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会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心理产生不利,进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1]。
本文结合护士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出解决方法。
1 压力的概念压力又称为紧张,是客观事物对人的个体心理造成的一种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压力是压力源以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人提出的要求及人对它的反应[2]。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压力时会有不一样的适应方式及不同的适应能力,不大的压力可以让个体处在紧张的状态,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压力解除后,身体各部分又恢复至放松状态。
而持续高水平压力让身体的能量耗尽,导致身心疾病。
近年来,护理人员因工作压力而导致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的比例越来越高,护士压力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 压力来源2.1 社会因素2.1.1 职业不被重视长期以来,护士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目前,大多数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医轻护的观念依然存在。
在医院内部,医生与护理人员在福利待遇方面的巨大差距,让护理人员感到自己的职业没有发展前途,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2.1.2 医护之间的差异目前大部分医院,对护理人员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工作出现问题,常常被扣奖金、罚款。
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大大偏重于医生。
护士虽然工作努力,但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又缺乏公众声音的支持,造成了护士群体性压抑或沉默,心理非常不平衡,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06-01护士工作压力巨大,正确评估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非常必要。
制定合理的制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文将探讨护士的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职业压力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源可以对个体产生促进和催化的作用,但是持续过度的压力在个体身上造成的影响却是病理性的,偏离常态的,这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士所承受的高负荷职业压力也广泛被人们关注。
国外从 20世纪 80年代起对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逐步增加,国内近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1]。
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出勤率、人员流动率等,还会影响到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
1 护理工作中压力源的分析1.1 不良的工作环境:医院既是一个社会学、技术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
这种环境带来的许多不良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护理工作者,许多有毒的致病因素如细菌和病毒、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不适的气味,均是护士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因素1.2 心理压力:护士的工作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工作辛苦,而付出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持续而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会使护士产生疲乏感,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医疗民事诉讼日益增多,护士经常担心会发生差错事故。
1.3 文化压力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先进设备和技术都需要高端的护理保障,因此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标准逐渐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必须了解新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响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显然这势必会对护士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02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工作强度大
总结词
高负荷的工作量和时间压力
详细描述
护士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包括长时间的工作和频繁的夜班,导致身体 和心理疲劳,从而产生工作压力。
护理要求高
总结词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考试与培训压力大
详细描述
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他们还需要不 断学习和参加各种考试,以及培训和研讨会,这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护士应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身心健康,降低工作压力的影响 。
加强沟通和合作
护士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05
结论
研究总结
工作强度高
护士需要处理大量的病患,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 能导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工作时间长
长时间的工作可能导致护士疲劳和缺乏休息,从 而影响他们的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意义
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 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护士工作压力的 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访谈 等方法,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进 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
为护士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场所,以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 分的休息。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
为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使护士在工作中更加 得心应手。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为护士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帮助其排解工作压力和困惑。
护士工作压力因素及应对

护士工作压力因素及应对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
在医疗界,护士工作负荷之重,责任之重大,工薪之低,值班频度之高,简直是中国女性从事的各种行业之最。
而目前,社会舆论对医务人员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使身处临床一线的护士身体上和精神上承受双重的压力,护士所承载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我们对造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多元化的压力1 社会地位低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正确评价,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谩骂、威胁、殴打护士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护患产生矛盾时,不论原因在谁,首先处罚医护人员[1],这种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委屈、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状态紊乱,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2 生活不规律频繁的班次更换,无规律的三班倒,使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扰乱,机体不易得到适当调整。
日积月累,容易形成身心倦怠和疲劳。
3 人力不足工作量大 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只有2家护理人力基本饱和,其余10家医院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护理人员缺编率为31.3%[2] 。
量化管理的实施、检查的细化、护理病历的书写、电脑收费、一日清单的实施,超负荷的工作量使护士在身体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4 护士待遇低护士自我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在待遇、福利方面与医生逐渐拉开距离,但在要求护士方面却相当严格,使部分护士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与困惑,缺乏自信,离岗率高。
5 医患纠纷增多病人期望值不断增加,维权意识增强,社会舆论导向经常将病人视为弱势群体,对医院及医护人员行负面报道,使护患之间的距离再度增大;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势必造成职业倦怠感更加强烈。
6 担心出现差错事故使护士在工作中长期处于精力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
7 工作中不良刺激多护士由于直接、频繁、密切地面对患者死亡,情感反应激烈,滞留一种“生死无常”的悲观消极情绪。
这种情绪若不能尽早被扬弃或升华,会致身心疲惫。
8 职业危险因素多。
形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原因及应对方法

形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原因及应对方法职业压力(pccupationalstress)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职业压力是一种职业性危害,在护士行业中普遍存在。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护士群体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1]。
因此,认真分析造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能更好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 原因护士留职与否与工作满意度有密切相关性,主要原因有:①工作环境特殊,“应激源”多,职业风险大。
②工作超负荷,生活无规律。
③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压力大。
④工作量大,工资和福利待遇低。
⑤社会期望高,职业压力大。
⑥社会价值得不到认可。
2 对策2.1 改善工作环境,增强自身防护意识首先应积极改善医院的环境,加强绿化与管理,控制好院内感染,给护士创造一个清新、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使护士能够心情舒畅,更加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
同时要培养护士积极的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能力。
管理者要想方设法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如组织外出郊游、召开谈心会、生日送小贺卡或小礼品,让护士有一种归属感。
同时,护士还要掌握各种感染传播途径及意外损伤的应急处理,正确应用防护用品,熟悉各种化学消毒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及个人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2 调节工作量,弹性安排护士的时间注意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则,重视医疗、后勤、护理为一体,努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如规定洗衣房、供应室的下收下送;检验科标本的下收及检验单的下送等。
避免护士跑外勤,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节神经的弛张度。
从而使护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调节神经的弛张度。
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尽量使护士在班内全身心投入,班外完全放松,恢复精力。
浅谈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浅谈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发表时间:2016-08-11T16:08:00.93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作者:陈娟[导读] 本文通过浅谈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448000【摘要】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之一。
本文通过浅谈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探讨,得出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引起重视,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47-01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因而对护理工作要求也更高,但由于职业的性质、不良工作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性、社会评论的不公平等,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护理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压力源,它既影响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质量。
因此,我们对造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1.1社会因素1.1.1护士执业不受重视一直以来,护士的社会地位低,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正确评价,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理,患者及家属只尊重医生,甚至有时因对医生有意见也迁怒于护士,谩骂、威胁、殴打护士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护患产生矛盾时,不论原因在谁,首先处罚医护人员[1],这种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委屈、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状态紊乱,长期以往造成了护士悲观失望,心理压抑,离岗率高。
1.1.3医患纠纷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医疗保障措施相对滞后,医疗费用中约60%的居民自费[2],许多人对自己花钱看病感到难以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戚丹丹
发表时间:2018-08-23T15:41:21.7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戚丹丹杜春枝
[导读] 本文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反应了护士压力较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几大难题邻水县中医院 6385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反应了护士压力较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几大难题,如何应对这些工作难题变得十分重要,论文从实际出发,讨论了当前护理工作的困境,为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1 护理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1)医护之间的差异问题
受传统的影响,护士社会地位低,长期以来“医生一张嘴,护士跑断腿”现象以及,“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
(2)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力绝对或相对不足,再加上护士的岗位职责定位不清,护士不仅要完成属于护理范围的事,还要承担领药、领取物品、催费、外出陪护检查等大量的非护理工作,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更大。
1.2 职业因素
(1)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
人们对医疗工作者期望过高,大多数人认为通过诊疗的患者都应康复,因此一旦患者没有康复,往往会对医务人员进行责难,尤其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风险大,责任重,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社会机构调查显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临床护士的首要心理压力源。
(2)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目前,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同时,由于整体护理的展开,模式病房的建立和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护理工作琐碎、繁重,轮班频繁,随机加班等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尤其是已成家的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不能很好的给予家庭和子女生活照顾,产生愧疚感,易造成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3)值夜班导致的负面影响
护士夜班工作量大,风险高,加之失去群体的支持,护士们普遍认为,夜班责任太大,总担心事情做不好,变现为不自信,对做过的事情重复检查或反复回忆,唯恐出错,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4)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护士的压力
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医护、护患及护理管理者之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发生冲突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尤其是涉及护患关系,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从职业的角度,护士必须保持平和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由于护士所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距离,大多数人缺乏自我心里调节训练,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从而造成护患冲突,产生人际障碍。
(5)新的医疗体制对护士的压力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扩大,对护理的要求由被动变主动,现在实行的整体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护士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患者是产生焦虑;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工作岗位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新的用人制度改革,使护士对未来考虑过度,心理负担过重。
(6)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作为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不消耗护士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泌、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工作压力。
2 护理工作应对措施
2.1 关心体贴护士的心里感受
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
加强业务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护理工作岗位上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
当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患者产生矛盾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护士“以病人为中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去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去关心和理解她们的感受,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2 提高护士本身的应对能力
首先护士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学会客观地看待得与失,通过经常性的活动和比赛等使护士正确认识自我工作价值,增强自信心。
2.3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
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合理的安排轮班,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时间,使护理工作劳逸结合。
2.4 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
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智能、高能力,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上。
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同志参加课题研究的尝试,体现自我价值。
2.5 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病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以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3 工作压力下护理人员的发展前景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
但是护士职业的各方面压力严重影响着护理学专业的报考人数,护理人员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必将成加剧人才的紧缺。
随着医学水平和医疗条件的发展,高学历护士除了知识面宽广、容易同各种病人沟通外,其护理科研能力也比较强,在临床上,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学历护理人才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成了众单位抢着要的“香饽饽”。
但是诸多的社会因素和职业因素使护士流失的同时,又很难得到补充,供需矛盾异常严重。
国家及医疗机构必须为护理人才创造更加全面的更加优越的就业环境,才能使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从社会因素和职业因素出发,分析了护理工作压力的原因,反应了护士压力较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几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及对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展望,为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春花,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里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10).
[2]梁艳彩,候海燕.护理人员短缺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护理. 200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