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1 第3单元 第3讲 光合作用(Ⅰ)
2019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3讲

必修1第三单元第3讲1.(2017年海南卷)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 TP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自然光下,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分解产生氧气,A正确;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能吸收红光,因此会产生氧气,B错误;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能吸收蓝紫光,因此会产生氧气,C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光能,但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错误。
2.(2017年全国新课标Ⅲ卷)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解析】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在波长450 nm处有两个相邻的峰,而叶绿素是在450 nm 和650 nm处各有两个吸收峰,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红光区几乎不吸收光能;色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所以B、C、D正确,A错误。
3.(2017年天津卷)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他因素,D错误。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3讲 第3课时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突破点(一)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 和能量转化关系 突破点(二) 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其相 互关系
第3课时
02
光合作用与细胞
呼吸的关系
03
突破点(三)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方法
04
课后检测——查漏补缺
突破点(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 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融会贯通保住分)
01
01 聚焦考法——明考向
解析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物质的转化 考什么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能量转化 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 学什么 的变化
(2)学会分析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
02
点拨学法——提知能
完成情况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 ATP 的来源与去路
03 全练题点——过高考
完成情况
1. (2015· 重庆高考)将如图所示 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细胞内 外的 CO2 和 O2 浓度在短时 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图示
解读
①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b。 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c、e。 ③开始积累有机物的点:c。 ④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e
(2)密闭容器中
图示
①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d、h。 解读 ②该植物一昼夜表现为生长,其原因是i点CO2浓度 低于a点CO2浓度,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 减小,即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生长
A.曲线 a~b 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不断升高,使光合作 用增强 B.曲线 b~c 段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所需的水分不足 C.曲线 d~f 段下降的原因是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D.曲线上 a、e 点,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含答案)

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说明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
2.研究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3.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2.科学思维——通过解读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模型,形成利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光合作用历程的探究及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掌握实验的原理、思路及操作技能。
4.社会责任——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形成社会责任感。
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含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流程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外表:①双层膜内部⎩⎪⎨⎪⎧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色素提取时常加入层析液( × )(2)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层析液中( √ ) (3)滤纸条上最上端呈黄色的色素带最窄( × ) (4)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 (5)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 √ )(6)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都含有镁元素( √ )(7)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 (8)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延伸探究1.进行色素提取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被层析液 没及?[提示]层析液为脂溶性有机溶剂,倘若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则会使滤纸条上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从而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
【全优课堂】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3单元 第3讲 课后

必修1第三单元第3讲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重庆月考)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外膜、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B.叶绿体基质中NADP+能形成NADPHC.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都可以吸收蓝紫光D.类囊体薄膜中的酶可催化CO2分子的固定和还原【答案】C【解析】叶绿体上扩大受光面积的不是外膜和内膜而是类囊体薄膜,A错误;NADP+形成NADPH的场所是基粒,B错误;类囊体薄膜上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C正确;催化CO2分子固定和还原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2.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图示的两个实验中,只有萨克斯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
恩格尔曼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萨克斯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
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2017年广西陆川期末)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D.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答案】D【解析】图乙所示结构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来自③叶绿体基粒中的类囊体,而不是来自①叶绿体内膜,A错误;光合作用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图乙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图乙是光反应的场所,水光解后生成[H]并合成ATP,C错误;叶绿体内含有大量基粒,一个基粒由很多类囊体堆叠而成,以此增大膜面积,D正确。
[优选]高三一轮复习高考人教版生物第光合作用(Ⅰ)课件
![[优选]高三一轮复习高考人教版生物第光合作用(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bff3cd52d380eb63946db0.png)
01
考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 和叶绿体的结构
知识·能力·素养 考法·考技·考能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三一轮 复习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光合 作用(Ⅰ )课件 p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色素的种类
叶绿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类胡萝卜素
_叶__黄__素__ __胡__萝__卜__素____
1.叶绿素 a 和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
2.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
提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3.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提示:叶片黄化,说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所以吸收红光
减少。
【 ( 名 师校 整课 理堂 课】本获专奖 题PP)T-高 三一轮 复习高老 考高人考教人 版教生版物生 第物光第合光 作合用作用(Ⅰ()Ⅰ课)课 件 件pp(t优最质新说版课本稿)(推精荐选 )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三一轮 复习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光合 作用(Ⅰ )课件 p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三一轮 复习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光合 作用(Ⅰ )课件 p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 名 师 整 理 课本专 题)高 三一轮 复习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光合 作用(Ⅰ )课件 p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 ( 名 师校 整课 理堂 课】本获专奖 题PP)T-高 三一轮 复习高老 考高人考教人 版教生版物生 第物光第合光 作合用作用(Ⅰ()Ⅰ课)课 件 件pp(t优最质新说版课本稿)(推精荐选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典例2】►(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 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 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 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同学们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C5(物质B)和CO2 结合生成C3(物质A)的速率减慢,而C3(物质A)的还原生成 C5(物质B)不受影响,C5(物质B)的含量升高,C3(物质A)的含 量降低。当达到新的平衡后,由于一分子的C5(物质B)和CO2 结合可以生成两分子的C3(物质A),最终物质A的浓度比物质 B高。
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
CO2量表示此时的呼吸强度。
AB段表明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加强,CO2的释 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而到B点时,细胞
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
呼吸强度,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 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知识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结构
答案:①红光和蓝紫光 ②蓝紫光 ③暗反应所需的酶 ④ 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 ⑤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议一议:(1)海洋中藻类有分层现象,与植物中的色素吸收光 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在温室内自然光照射基础上,给植物人工补充哪些单色光 对增产有利? 答案:(1)不同波长的光穿透性不同,不同藻类吸收不同波长 的光。 (2)红光、蓝紫光属于对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谱,因此可 以补充这两种光达到增产的目的。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第3单元-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考 向
材
·
梳 理
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
两 级
集
研 考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 训
点 ·
增加
核
心 突
【解析】 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生成C3,如
破
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C3的生成量减少,而其消耗量不
提
课 时
考 能
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减少。
作 业
固
考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连线)
基
明
·
考
教
向
材
·
梳
两
理
级
集
研
训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课
提
时
考
作
能
业
·
技
法 培
【提示】 ①-b ②-a ③-e ④-c ⑤-d
养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新课标
固 考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据图填空)
基 ·
1.过程图解
明 考
教
向
材
·
梳
两
理
级
集
研
训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课
提
时
考
作
能
业
·
技
法
培
养
固 考
2.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基
明
· 教
色素种 叶绿素(3/4)
类胡萝卜素(1/4)
考 向
材
·
梳 理
类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课件光合作用(1)

汇报人:XX 20XX-02-06
contents
目录
• 光合作用基本概念与过程 • 影响因素剖析 • 应用领域探讨 •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 知识拓展:其他相关生物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光合作用基本概念与过程
光合作用定义及意义
定义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吸收 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 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 在生物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 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或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跨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
06
总结回顾与备考策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
光合作用的色素、光反应和暗 反应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在生产 实践中的应用
04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经典实验回顾及启示
普利斯特利实验
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 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 的空气,但未发现光在其中 的作用。
梅耶实验
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 来。
萨克斯实验
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 气外还有淀粉,且光合作用 在叶绿体中进行。
恩格尔曼实验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生物圈内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 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 的,且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通过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能够不断地获取能量并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光合作用(Ⅰ)(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识记—基础梳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 外表:①双层膜内部⎩⎪⎨⎪⎧ 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1 P 99“与社会的联系”,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选择 的玻璃或塑料薄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无色透明 有色玻璃或塑料薄膜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色光很少或不能透过,光照强度会减弱,不利于光合作用;而无色透明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透过日光中各种色光,光照强度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思维辨析]1.叶绿素a 和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提示】 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3.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提示】 叶片黄化,说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所以吸收红光减少。
4.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提示】 基质中有酶分布,但没有色素。
5.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6.没有叶绿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提示】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理解—深化探究]1.为什么高等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一般呈现绿色。
2.入秋后,叶片逐渐变黄,试解释其原因。
【提示】入秋后,气温逐渐降低,低温可导致叶绿素被破坏,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导致叶片变黄。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考查色素的种类和作用1.(2018·山西名校联考)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光合色素有2种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参与光合作用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含有镁元素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的颜色也有关系D[植物细胞叶绿体内有4种光合色素,A错误;植物细胞叶绿体内的色素都可以参与光合作用,而液泡中的色素不可以,B错误;叶绿素a、b分子含有镁元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子不含镁元素,C错误;植物细胞叶绿体内的色素与叶片的颜色有关,液泡中的色素与花、果实的颜色有关,D正确。
] 2.下列有关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B.叶绿素比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C.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与[H]和O2D[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A项错误;叶黄素比叶绿素的扩散速度快,说明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与色素吸收光能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C项错误;水光解产生[H]和O2有关,D项正确。
][规律总结]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分析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子变黄。
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 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子变黄。
[备选习题](2018·吉林延边质检)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光合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B.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可避免叶绿素的破坏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少许CaCO3B[叶绿体中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考向2 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2018·重庆南开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67110033】A.叶绿体的外膜、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B.叶绿体基质中NADP+能形成NADPHC.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都可以吸收蓝紫光D.类囊体薄膜中的酶可催化CO的固定和还原2C[叶绿体扩大受光面积的不是外膜和内膜而是类囊体薄膜,A项错误;NADP +形成NADPH 的场所是基粒,B 项错误;类囊体薄膜上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C 项正确;催化CO 2的固定和还原的酶存在叶绿体的基质中,D 项错误。
]4.(2018·廊坊质检)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 .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 .CO 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D [本题考查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 项错误;H 2O 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基质中,B 项错误;CO 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 项错误;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 项正确。
][规律总结]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叶绿体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有巨大的膜面积。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3.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有催化光合作用进行的酶。
考点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原理流程]1.实验原理(1)色素的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不能溶于水。
(2)色素的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提取色素⎩⎪⎨⎪⎧ 称取5 g 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 无水乙醇→研磨→过滤单层尼龙布将滤液收集到试管内,并用棉塞塞严试管口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装置如图 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如图[实验关键]1.选取新鲜绿色的叶片,色素含量高,不能选用发黄的叶片。
2.迅速研磨是为了防止乙醇挥发过多,充分研磨是为了充分破坏叶绿体,使色素完全释放出来。
3.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以保证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均匀、整齐,以便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形成弧形色素带。
5.如果滤液细线画得不直或过粗,色素带可能出现重叠。
6.如果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使色素溶解,无法分离出色素带。
[对点练习]1.(2018·河北三市联考)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B.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C.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D.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B[提取叶绿素使用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过滤时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以防止挥发性强的无水乙醇挥发;分离色素时不能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不同材料中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同,来自不同材料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含量可能不同,经过纸层析后,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相同,色素带粗细可能不同。
] 2.(2018·山西名校联考)下列关于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到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B.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带的位置不同C.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则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相同3D.只画一次滤液细线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C[无水乙醇可以溶解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正确;绿叶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B正确;提取色素时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特别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因此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不相同,C错误;只画一次滤液细线,滤纸上含有的色素含量减少,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D正确。
]3.下图为两种光照下同一植物叶片色素提取和分离的结果。
据图回答:(1)强光导致了该植物______________(填色素)含量降低,____________(填色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2)色素Ⅰ、Ⅱ的颜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色素Ⅲ、Ⅳ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正常光照下,含量最高的色素为________。
(3)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要画________次。
[答案](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2)橙黄色和黄色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a(3)2~3考点三| 光合作用的过程(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识记—基础梳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提示】①—A—b②—C—a③—E—f④—D—c⑤—F—e⑥—B—d ⑦—G—g2.光合作用的过程(1)根据上图分析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H]。
②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Pi 、NADP +。
(3)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并用箭头标注反应物中H 、O 的去向:。
[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1 P 103“相关信息”,光合作用过程中[H]与细胞呼吸过程中[H]有什么不同?【提示】 光合作用过程中[H]是还原型辅酶;细胞呼吸过程中[H]是还原型辅酶。
[辨析与识图]1.判断正误(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2)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提示】 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