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炭疽病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

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

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一、菜豆主要病害1.菜豆枯萎病(1)症状。

花期开始发病,下部叶片先变黄,向上扩展,叶脉变褐,近脉处变黄,枯干或脱落;茎一侧或全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根部变色,腐烂易拔起,花期后病株大量枯死。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关。

温度24~28℃,湿度80%,地势低洼,平畦种植,浇水多,连作等发病重。

(3)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播前处理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先灌沟,待药液渗下后再播种。

发现病株,及时喷药。

2.菜豆斑点病(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圆形或近圆形,生于叶缘成叶尖的为半圆形,病斑较大,边缘褐色,中部色稍浅,斑面有轮纹。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传播。

(3)防治方法。

70%甲基托布津600倍,77%可杀得600倍。

3.菜豆炭疽病(1)症状。

叶茎及荚受害,叶片背面始发,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豆荚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

中间凹现,边缘稍隆起。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适温21~23℃,最高30℃。

种子带菌。

(3)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开花后,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500倍。

4.菜豆红斑病(1)症状。

叶片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受叶脉限制,沿叶脉扩展,红色或红褐色,背面密生灰色霉层。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

75%百菌清5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

5.菜豆细菌性疫病(1)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红褐色,溃疡或叶柄基部产生水浸斑,后为红褐色,绕茎扩展,幼苗倒折干枯。

叶片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展为不规则形褐斑,病组织变薄,近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

植物炭疽病的发生和防治

植物炭疽病的发生和防治

植物炭疽病的发生和防治植物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植物种类中,包括果树、蔬菜、谷物、森林树木等。

炭疽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易于扩散和繁殖,严重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炭疽病的发生机理炭疽病在植物体内主要针对叶片和果实等软组织进行破坏,其症状表现为萎黄、萎缩、斑点、腐烂、坏死等。

炭疽菌可在植物体内长期潜伏,为病害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炭疽病的发生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炭疽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潮湿闷热的气候,是炭疽菌发生和繁殖的理想环境。

此外,高温高湿,常年定植炭疽菌的果树品种容易遭受病害侵袭。

2.土壤因素炭疽病害在土壤中的存活和繁殖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中富含水分和有机质的地区,很容易滋生炭疽菌,从而增加病害的发生概率。

3.病原菌来源炭疽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分生孢子、病菌残体、受灾物质等手段进行传播。

当植物炭疽病害在一片土地上普及时,大量的病原菌会通过土壤渗漏到下一地块,从而进入新的生长环境。

4.病原菌感染炭疽病害的爆发主要是因为病原菌的侵染。

炭疽菌通过伤口、叶子表面的气孔等方式钻入植物内部,通过生长繁殖导致病害加剧。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炭疽病害给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采取好的防治措施则可以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危害,提高树木的抗病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炭疽病防治方法: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炭疽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防止因树势太弱、营养缺乏导致的病害发生。

施肥要适度,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病害加剧。

2.加强清洁积极加强病害区域的清洁工作,及时去除枯萎、腐烂的植株,将枯黄区域的叶片剪掉,限制病菌的存活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3.合理整枝加强植物整枝和修剪,能够为植物取得更多的营养,增加树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同时,合理的修剪也有利于通风透气,减少湿度,从而达到抑制病菌生长的效果。

4.喷洒药剂喷洒药剂是防治炭疽病的最常见手段之一。

炭疽的预防控制措施

炭疽的预防控制措施

炭疽的预防控制措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和果树。

预防和控制炭疽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或抗病种苗可以减少受炭疽病侵害的植物数量。

2. 地面清洁:定期清理和清除病残体、落叶和感染的果实,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使用健康种子和苗木:使用来自可靠来源的健康种子和苗木可以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4. 合理施肥和灌溉:通过合理施肥和灌溉,保持植物的健康和免疫力,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5. 剪枝和修剪:定期修剪和排除受病害侵害的枝条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和传播。

6.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在病菌进入或在感染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7. 接种保护: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接种一些有益菌株来提高免疫力,防止炭疽病的发生。

8. 隔离和旋作:将感染的植物隔离,避免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在种植周期中,进行合理的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9. 环境卫生:保持种植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如清除杂草和感染的植物残余物,可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10. 定期监测和防治: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病害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

菜豆炭疽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菜豆炭疽病如何防治

菜豆炭疽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菜豆炭疽病如何防治

菜豆炭疽病症状表现有哪些菜豆炭疽病如何防治菜豆炭疽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之一,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潮湿地区危害较重。

为帮助菜农朋友们发展生产,本文谈谈菜豆炭疽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以及菜豆炭疽病如何防治,供参考!一、菜豆炭疽病症状表现幼苗染病时子叶上生红褐色至黑色圆形斑,凹陷成溃疡状。

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常沿叶脉扩展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

豆荚染病病斑明显,初时为发白的水浸小晕斑,扩展后病斑变暗褐色,边缘深红色,凹陷、圆形,大小4-6mm。

湿度大时病斑中部有粉红色黏液分泌出来。

接近成熟的豆荚病斑色泽较淡,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加深,以至穿透豆荚皮面扩展到种子上。

种子受害时,会产生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或褐色溃疡斑,病种子表面皱缩。

二、菜豆炭疽病如何防治1、从无病荚上采种,精心粒选种子,播种前用种重量0.2%的50%多菌灵粉剂拌种,或用甲醛200倍液浸种30分种,洗净晾干后播种。

2、实行2年以上轮作,使用旧架材时需用1000倍液45%代森铵水溶液消毒。

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40)波尔多液,每666.7ml喷药液50-60kg,间隔7天左右,一般苗期喷2次,结荚期一两次。

三、菜豆炭疽病的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在种皮下或病残体内越冬,其存活力一般为2年。

当菜豆播种后,首先危害子叶与幼茎,引起初侵染,后在病部表面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逐渐扩大病害。

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昆虫传播。

由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伏期一般4-7天。

本病在17-20℃,相对湿度100%时发病最重。

低于13℃或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92%时很少发病。

此外,地势低洼、窝风,连作种植过密,土质黏重,都能加重发病。

一般蔓生较抗病。

我国的东北种及朝鲜种抗病性较强,而欧洲种抗病性较弱。

【必备资料】芸豆(菜豆)16种病虫害图谱来了

【必备资料】芸豆(菜豆)16种病虫害图谱来了

【必备资料】芸豆(菜豆)16种病虫害图谱来了芸豆学名叫做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的豆科植物。

入春之后,天气转暖,也到了菜豆的春播时节。

在菜豆的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1. 菜豆枯萎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荚期。

表现症状:?刚开始是植株下部叶片先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

叶脉两侧变黄,叶脉呈黄褐色,严重的时候全叶焦枯脱落。

剖开根茎部,可以看到维管束变成黄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药剂:?(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多菌灵拌种。

(2)发病初期:恶霉灵、水杨菌胺、咪鲜胺锰盐、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2. 菜豆根腐病多在出苗7天后开始发病,生长3~4周进入发病高峰。

表现症状:?病菌主要侵染菜豆的根部或茎基部。

病株下部叶片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侧根蔓延至主根,使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病株容易拔出。

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发病后,地上部茎叶萎蔫或枯死。

防治药剂:?(1)播前种子处理:用精甲·咯菌腈,或咯菌腈拌种。

(2)该病为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发病后用药效果差。

可选用:多菌灵,或恶霉灵冲淋植株基部或灌根,视病情隔7天再灌1次。

3. 菜豆病毒病表现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嫩叶开始表现明脉、失绿或皱缩,新长出的嫩叶呈花叶。

浓绿色的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状,叶片向下弯曲。

有些品种会出现畸形,病株矮缩,开花迟或易落花。

防治药剂:?可选用琥铜·吗啉胍、吗胍·乙酸铜、盐酸吗啉胍、烯·羟·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防治。

4. 菜豆斑点病表现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生于叶缘和叶尖的为半圆形,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表面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

湿度大时,其上散生或轮生小黑粒。

防治药剂:?(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菜豆的常见病害怎样防治菜豆常见病害的防治技巧

菜豆的常见病害怎样防治菜豆常见病害的防治技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轮作倒茬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 ,减少土壤中病原物的积 累,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 透光;科学施肥,避免偏 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根据病害种类和病原特点,选用合适的 杀菌剂进行防治,如百菌清、多菌灵等

施药方法
按照药剂使用说明,采用合适的施药 方法(如喷雾、灌根等),确保药液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降 低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注意控制用药量,避免对环境和 植株产生不良影响。
01
防治注意事项
病害识别
准确诊断
首先要正确识别菜豆的各种常见病害,包括真菌病、细菌病 和病毒病等,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01
防治策略与技巧
病害识别与监测
症状观察
定期巡查田间菜豆植株,注意叶片、茎蔓、豆荚等部位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如 黄化、枯死、斑点、畸形等。
病原鉴定
一旦发现疑似病害症状,应及时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种类,为 后续防治提供依据。
农业防治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害流行情况, 选用具有抗病性的菜豆品 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均匀覆盖植株表面。
施药时机
在病害发生初期或病原菌侵染高峰期 前,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控制病害蔓 延。
安全间隔期
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避免在短时 间内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止病原 物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 寄生蜂、瓢虫等),控制 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菜豆五大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菜豆五大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孢子堆, 病斑破裂散出红绣色粉末,即夏孢子。 水, 避免大水漫灌, 及时中耕, 摘除植株下部病
4 . 2发生 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
越冬, 借风雨传播, 温暖、高 后期植株上长出黑褐色锈状条斑,表皮破裂, 散 叶,除草灭虫, 有助减轻为害。⑤药剂防治 田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 出黑色粉末即 冬孢子。发病严重时, 植株提早枯 间个别植株发病时,用 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7 湿发病严重,温室内 植株郁闭,生长势衰弱发病
增加光照, 适时通风、降 对湿度为 l0 O %,病害发生最盛。冷冻、多雨、 2 . 1危害症状。 为害叶、茎、荚、 种子等部 施。保持棚膜面清洁, 地势低洼,种植过密,土壤 位。叶片发病, 始于叶尖或叶缘, 初呈暗褐色油 低 棚内湿度。要求在上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 多露、多雾的天气,
死。
50 0 倍液,或7%农用链霉素4 0 倍液, 则重。 2 00 在田
隔7 0 次,连续2 3 ~ 次。 4 _ 3防治方法 ① 及时排出田间 积水, 发病 1 . 2发生规律。 病原真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 间初期喷雾, ~l 天喷1 3 、菜豆灰霉病 越冬,借气流传播, 高温高湿是诱发菜豆锈病发 初期 摘除病叶,减少病源。②发病初期喷洒7% 0
病斑呈水浸状腐烂 , 湿度大时产生灰色 生锈色斑点,连接成片, 使病部凹陷、龟裂, 严 l - 3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如:架豆 荚受害, 重时幼苗茎部折断倒伏而死亡。成株发病时真
3 . 2发生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 叶背面的叶脉上发生红褐色近圆形斑,之后沿
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低温、高 叶脉扩展成黑褐色的三角形斑或多角形斑。叶 或5 %多硫悬浮剂3 0 0 0 倍液,或5%苯锈灵乳 冬。通过气流、 0 油30 0 倍液,隔l 天喷药一次,连喷l 次。 湿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尤其高湿是病害发生发 O 一2 柄染病后整个叶片萎蔫。种子受害后种皮产生 ③阴天或雨天以2%百菌清烟雾剂熏蒸, 6m 5 67 展的主导因素。发病适宜温度为2 ℃,空气相 不规则的黄褐色或褐色溃疡斑。 0 温室用药30—40 ,或5 0 0g %万霉灵粉尘剂喷粉 对湿度为9 %以上时,发病严重。此外, 5 密度

菜豆病虫害防治方案

菜豆病虫害防治方案

菜豆病虫害防治方案菜豆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病虫害的侵害,菜豆的产量和品质常常受到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菜豆病虫害,提高生产效益,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菜豆病虫害防治方案。

一、病害防治菜豆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炭疽病和黄曲叶病。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1. 霜霉病防治霜霉病是菜豆生长季节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为了控制霜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提前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霜霉病的菜豆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风险。

- 栽培合理:适当稀植,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 使用化学防治剂: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正确使用剂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炭疽病防治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菜豆病害,它会导致叶片和豆荚出现黑色病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炭疽病防治方法:- 药剂处理种子: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有效的杀菌剂中,可以有效地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 病斑及时清除:发现叶片或豆荚上出现炭疽斑点时,及时剪除和销毁,以阻止病菌的扩散。

- 轮作休闲: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将菜豆与其他作物轮换种植,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的压力。

- 空隙播种:在菜豆植株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可以提高通风效果,减少病害的传播。

3. 黄曲叶病防治黄曲叶病是一种由黄曲叶病毒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菜豆叶片出现黄化和曲缩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黄曲叶病防治方法:- 消毒种子: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减少病害的发生。

- 控制病媒介:采用合理的病媒介防治措施,如使用黄片捕蝇剂,减少叶蝇的数量,减少病毒的传播。

- 坚持田间检疫:定期巡视菜豆田,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变植株,以防止病害蔓延。

二、虫害防治菜豆常见的虫害主要包括蚜虫、豆蛾和粉虱。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虫害防治方法:1. 蚜虫防治蚜虫是菜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吸取植株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产量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豆炭疽病发生与防治
菜豆炭疽病在各地普遍发生,在温凉多雨地区和季节发病最重,不但造成严重减产,而且降低品质和商品性,是影响菜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发病症状在幼苗至采收后期,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

幼苗出土后,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状溃烂。

幼茎下部产生淡红褐色小斑点和棱形凹陷,有时病斑连成片,甚至围绕茎基部一圈,使幼苗倒伏枯死。

成株叶片病斑多出现在叶背的叶脉上,沿叶脉呈三角形或多角形扩展,由红褐色逐渐变成黑褐色,穿孔、破裂、叶片畸形,后期干枯脱落。

叶柄和茎上产生凹陷病斑,后龟裂。

病菌主要危害豆荚,初生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红色。

严重时,病斑连结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并腐烂。

二、防治方法(一)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从无病田、无病荚上采种。

种子粒选严格剔除病种子。

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0%的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

(二)选用抗病品种。

菜豆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

一般蔓生品种比矮生品种抗病。

(三)实行轮作。

菜豆和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使用旧架材前用50%的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对其淋洗灭菌。

(四)加强栽培管理。

用地膜或稻草等覆盖栽培,降低空气湿度,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

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田
间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及时中耕,施能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

(五)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药剂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一般每隔5~7天喷1次药,连喷2~3次。

喷药要周到,特别要注意叶片的背面。

保护地可用30%的百菌清烟剂熏烟,每亩用药量250~30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