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英 冠心病 心绞痛 (1)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1冠心病心绞痛高危因素一般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高危因素:①吸烟;冠心病常见原因之一即吸烟,吸烟后流入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含氧量,出现碳氧血红蛋白,此时动脉内壁会发生水肿,阻碍血液流通,诱发冠心病。
②血压;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常见原因之一即血压升高,因为动脉粥样会因血压升高而出现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生率。
③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摄入大量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均会引发冠心病发生。
④肥胖;男性是冠心病高发群体,然而女性到一定年龄后发生绝经后则会加大冠心病发病几率。
2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2.1一级预防治疗(1)西医缓解症状药物;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因心肌缺氧缺血等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病时心痛难忍,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心脏承受较大负荷,具有较高致死率。
所以,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取治疗方案。
早期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还没有那么严重,针对此部分群体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例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需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止斑块持续增大;②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调脂稳定斑块药物,例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能抑制斑块持续增大,甚至可达到消溶斑块效果,防止血管持续狭窄;③扩血管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均具备扩血管作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加大血流量,有效治疗心绞痛。
④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如比索洛尔、倍他洛克等,然而运用此药物时需监控心率情况,若心率较慢或血压低则尽量不应用此药;⑤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均能缓解血管痉挛或扩张血管,达到改善心肌缺血效果。
(2)中医治疗方式;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命名为“胸痹心痛”,多因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该病病理改变多由血瘀、气滞、寒凝、痰浊等引发脉络痹阻不断。
事实上,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备丰富经验。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辨证治疗,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因为阴阳气血亏虚和肝脏功能失调,所以,在治疗方面需以活血化瘀为主。
温肾通络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CSF、hs-CRP、GMP-140的影响

摘要 : 目的 观 察 温 肾通 络 汤 对 冠 心 病 ( cHD ) 心 肾 阳 虚 兼 痰 瘀 内 阻证 患 者 冠 状 动 脉 炎症 、 血 小 板 活 化 作 用 的 影 响 。方 法 将
1 2 8 例 C HD 心 肾阳 虚 兼 痰瘀 内阻 证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治疗组 6 6 例, 口服 温 肾通 络 汤 每 次 1 2 0 mL, 每 日 2次 , 治 疗 2周 。 对 照 组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CHD) . Me t h o d s On e h u n d r e d a n d t we n t y—e i g h t CH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y a n g—d e f i c i e n c y s y n d r o me o f h e a r t —k i d n e y
6 2例 , 口服 麝 香 保 心 丸 , 每次 2 粒, 3次/日, 治疗 2周 。 分别 于治 疗 前后 采集 空腹 静脉 血 , 测 定 血 清 巨噬 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子 ( M —C S F ) 、
超敏 C反 应 蛋 白 ( h s — C R P ) 、 血 小 板 “颗 粒 膜 蛋 白一1 4 0 ( G MP一1 4 0 ) 水 平 。 结 果 两 组 治 疗后 血 清 M —C S F、 h s —C R P、 GMP一1 4 O 水平均明显降低( P d0 . 0 1 ) , 组 间 治 疗后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结 论 温 肾 通 络 汤具 有 抑 制 冠 状 动 脉 炎症 反 应 、 抑帝 】
心痛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 湖南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 长沙 4 0 0 ) 湖 10 7 摘要 : 目的 观察 心痛 方治疗不稳定性 心绞痛 (A ) UP 痰瘀 气滞痹 阻证 患者的临床 疗效及对血 清基质金 属蛋 白 2 采取 随机分层 法, 将符合 纳入 标准的患者 随机 分为治疗组 3 0例 ( 心痛
M M P 2 b f r d a t r t e t e twa e e t d. s l 一 e o e a fe a n r m n s d t c e Re u t TCM y r m e s o e n g a p c o s n t o l c rn s s nd o c r ,a i e t r , r gy e i n i i d s o inue r t ,s r m o e r to o M P一 n t r a e r up we e s g i c t e t r t a e i c nt a e e u c nc nt a n fM i 2 i he t e t ntg o r i n f a l b t e n t m i n y h h c nt o r up.Co c u i n Xi o e o to as g o ur t e e e t i t e t o r lg o n l so nt ng d c c n h o d c a v f c n a ng UAP.I a r duc e i i r i t c n e et h
te td w t a tn e o t n + r u n sen me iie n o to r u (0 c s s rae 也 r ae i Xioo g d c c o h i o t e we tr dcn )a d c n r l o p 3 a e ,te td i g r u n se dcn )T ec u s sfur e s T eciia u a v f c so sr e ds r m o t ewe tr me iie. h o rewa k . h l c l r t ee e t i n o we n c i wa b ev da e u n
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tl2 0 , 2 1 )2 9 2 4 o ,0 5 3 ( 1 :1 — 2 .
『 ] 陈 国伟 , 菊 康 , 灏 珠 . 血 管 病 诊 断 治疗 学 [ . 肥 : 2 顾 陈 心 M] 合
中 国 中医急 症 2 1 年 2月 第 2 01 O卷 第 2期 J T M. e. 0 1Vo.0, o2 E C F b 2 1 , 12 N .
・
2 31 ・
性。 唐容川 《 血证 论》 内有 瘀血 , 云“ 气道 阻塞 , 不得升 降 而 喘 ”故 常 于调 升 降气 机要 中加用 地 龙 、 参 的活 血 , 丹
3 讨
论
安 徽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0 3:2 . 2 0 4 2
冠心病心 绞痛 发病 多为 中老年人 。其 病机 为本 虚 标实 。 本虚 主要为气 虚 , 实重 点为血 瘀 。根据众 多 医 标
家的经验 , 者结合 多年 临床观 源自 , 笔 体会 到气 虚血 瘀贯
感染者 。
1 . 疗效判 定 5 1 统计 学 处理 . 6
心绞痛 及心 电图疗 效评 定 参照 《 心 冠 应 用 S S 20统计 软 件 。计 量资 P S1.
病心 绞痛及 心 电图疗效 评定标 准》 ] 汜。 料 以( s 表 示 , ± ) 采用 t 检验 及 x 检验 。P< . 00 5为差
酸异 山梨 酯缓 释片 6 g 肠 溶 阿司匹林 1 0mg 每 日 0m 、 0 , 1 , 次 低脂 低盐 饮食 ; 疗组 在西 医 常规治 疗 基础 上加 治
补 阳还 五 汤 : 芪 3 g 当归 lg 赤 芍 lg 地 龙 6 , 黄 0, O, O, g 川 芎 1g 红花 6 , 0, g 桃仁 l g O 。每 日 1 , 剂 煎 2次 , 剂 每 每 次 加水 5 0 L, 汁 1 0 L. 0m 取 5 m 2次 药 汁混 合 后 , 2次 分 早 晚温服 。两组 均连 续治 疗 1 月 。 个
冠心病心绞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146 2015年14期冠心病心绞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会议洛阳市洛龙区丰李镇卫生院中医内科,河南洛阳 471621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
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中药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146-01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组织急性、暂时性缺氧及缺血而致,临床表现主要是发作性胸痛[1]。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增加,机体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不断增高,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亦随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学上属于“真心痛”、“胸痹”的范畴[2],近年来,我科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
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平均(58.7±6.5)岁;病程1—10年,平均(3.9±1.3)年;稳定型心绞痛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原发病为冠心病4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46—78岁,平均(59.1±6.3)岁;病程2—11年,平均(4.1±1.2)年;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原发病为冠心病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通心络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

通心络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齐晓云;杨关林【期刊名称】《辽宁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8)2【摘要】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浓度及中药通心络对其影响。
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通心络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周)30例。
另选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
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
结果: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治疗后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通心络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
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治疗UA,并改善其预后。
【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通心络胶囊;C-反应蛋白;P-选择素【作者】齐晓云;杨关林【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心内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通心络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影响 [J], 刘涛;曹春英;李伟;韩海霞2.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朱晓多;刘文娟;许超蕊;杨兆颖3.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蔡准4.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李然5.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张淑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对比“冠心病”,科普医疗话养生

中西对比“冠心病”,科普医疗话养生发布时间:2021-09-03T06:32:36.4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赵秀静[导读]赵秀静(茂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州623200)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出现闭塞或者狭窄的情况,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引起胸闷及胸痛等不良症状。
目前,冠心病多发于中年人及老年人,且全球发病率在不断提升,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西医对冠心病的治疗及探索是不同的。
其中,中医主要依据黄帝内经中收集的宝贵经验,对冠心病进行养生治疗及预防,一直沿用至今,对我国的冠心病的发展及治疗有着深远影响。
而西医对冠心病的治疗不同于我国中医治疗法,其更关注的是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推断,并使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相关手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并通过特定的药物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一、中西对比“冠心病”于中医而言,冠心病也被称之为“胸痹”,是由于心脏无法通常运行造成的。
中医认为当你出现以下五种现象时应当提高警惕,这可能是患上冠心病的征兆。
第一中是当你感受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不舒服时,应当加强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度,防止冠心病的产生。
第二种是当你的胸口出现疼痛感,且疼痛感连接前胸后背时,一定不要轻易掉以轻心。
第三种是出现心慌、心悸或莫名的恐惧。
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被一些较大的声音或事件下一跳,致使心脏受到突然的惊吓。
第四种是经常性的出现头晕目眩或蹲下起身时眼前发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倒的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大脑的供血不足致使长时间的下蹲,血液无法及时到达脑部,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第五种是已经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嘴唇发紫,舌头发紫等现象。
当你感受到以上五种不适时,应当及时就医,确保自身身体健康。
中医对病情的诊治大多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法,并对患者进行重要的配制,大多数是几种或几十种草药结合起来熬制成药汤,供患者服用。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和细胞坏死,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情,冠心病的诊疗应有不同的分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一、冠心病分级1.稳定性心绞痛(1)I级:心绞痛频率少,发作较轻,耐受性较好;(2)Ⅱ级: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需要药物治疗;(3)Ⅲ级: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Ⅳ级:基本无休息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精神状态。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I级: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I级:ST段抬高少于2mm,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ST段抬高2-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二、冠心病治疗1.稳定性心绞痛(1)控制风险因素:戒烟、控制饮食和体重、控制高血压、治疗血脂异常、控制血糖等;(2)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3)介入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严重者可考虑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心肌梗死部位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
2015年06月29日 10:35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曹素英,女性,60岁,因“心前区疼痛不适2月余,加重伴头晕2天余”于2015年06月29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中年女性,慢性胃炎病史4年余,冠心病病史4年余。
2. 患者于2月前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可好转。
4年前患者曾发生类似症状,在永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每劳累后发作,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天前患者因劳累导致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欠佳,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3.查体:T:36.8℃,P:70次/分,BP:130 /9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率齐。
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软,上,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
4、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
二、初步诊断:
1.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2.慢性胃炎
三、诊断依据:
1. 患者中年女性,慢性胃炎病史4年余,冠心病病史4年余。
2. 患者于2月前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可好转。
4年前患者曾发生类似症状,在永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每劳累后发作,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天前患者因劳累导致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欠佳,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3.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
四、鉴别诊断:
1.心肌梗塞
2.消化性溃疡
五、诊疗计划:
1、1级护理;
2、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
3、给予患者活血、扩充冠状动脉等对症处理;
4、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签名: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 2015.06.30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症状稍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继上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1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慌症状稍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2/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继上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2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症状较轻明显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予以患者更改治疗方案,予以患者促进肠胃蠕动等药物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5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及上腹部饱胀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8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及上腹部饱胀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11 10:00
今日查房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5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情平稳,患者要求继续巩固治疗。
医生签名:
2015.07.13 10:00
今日查房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情平稳,患者要求今日出院,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予以办理出院手续。
医生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