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把握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合集下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 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大学生涯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无法 割舍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不管你愿意与否,都 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 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你以极大的热情去直 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 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 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 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 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 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 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新的开始, 我们要有所准备!起点之美就在于积极的适应新 的学习环境和新的生活环境。
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个人的所 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 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 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对 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 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 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心理咨询流程:Step1 预约心理咨询 方法一、电话预约: 57460208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陈老师 57460134 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 方法二、现场预约:图书馆203,图书馆205 方法三:网上预约()
Step2 安排咨询时间 与咨询接待人员确定咨询的时间和地点 Step3 进行咨询 与咨询室见面,进行心理咨询,约45分钟左右
程,而成长是快乐的。
• 环境适应的困难:如何自立 如何与人相处
• “专业成才”的困难:对教学方式不适应 学习方法不对头 缺乏足够的学习自律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2版 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2版 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大学生的理想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开始以成人的角度和思维去思考、适应社会,并对自己的 社会角色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所认知,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对未来出路的寻觅也在进行中。
1.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狭隘 4.嫉妒 5.敌对
2.自卑 1.怯懦
6.猜疑 7.抑郁
3
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能够主动地制定目标,自觉地完成计划,对事物能够 独立做出判断,并能较好地坚持完成任务。
4
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逐渐分化,但大学生往往分不清理想的“我”和现实的 “我”,容易形成矛盾而不能达到统一性。
5
大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表现为性格不断完善和成熟,动机和需要逐渐稳定,兴趣广泛而稳定, 并且随着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逐步确立。
1.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为帮助钱某摆脱苦恼,心理医生提出了以下指导建议。 (1)认清症状来源,消除错误认知。钱某应充分认识到:环境虽然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真正起决定 作用的是自己的认识方式及思想基础。钱某要从深层次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学会通过改变认知、调 整状态来树立摆脱猜疑的苦恼的信心。 (2)正确看待问题,冷静分析原因。认为自己不受关注或被孤立,可能是自己敏感多疑所致,钱某要 消除这种猜疑和偏见,同时要明白,一切结论应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自己没有充足的证据,绝不做消极 的推论或疑神疑鬼。即便自己确定不受待见,钱某也不要紧张和焦虑,应该冷静地从自己的为人态度、性 格特征、思想和方法方面找原因,寻找缓和方法。 (3)加强沟通。猜疑容易导致误解,钱某应主动与同学加强沟通,交流双方的看法,消除误解。 (4)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钱某可以发展读书、看展、听音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 爱好,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减少无谓的猜忌与多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1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1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 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42 步入大学学会适应——大学生环境适应与职业生涯规划 23 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24 优化个性提升魅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45 人际关系用心经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46 学会学习激发潜能——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7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大学生的挫折与压力 48 驾驭情绪轻松生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49 绽放青春为爱引航——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 210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大学生生命教育 4合计322课题第1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2)掌握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3)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素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认识健康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教学难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互动导入(5 min)→传授新知(25 min)→课堂讨论(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讲一讲学习本课的意义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等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心理 学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心理学的基 础技能来认识自我和他人。
心理学与生活
想一想:我身边的心理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与心理学相 关的现象?
健商,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 指的是一个人已具备和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 识和健康能力。
密集恐惧症候测试图:如果你是密集恐惧症候群,会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 体很敏感,就算这是一张美女的脸,你还是会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密 集恐惧症几乎人人都有,程度因人而异。
上图里的横线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会侵蚀越严重,看 到的直线越变形。你还是单纯的你吗?你能看出几条笔直的横线?
(1)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引起,并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失落、愤怒 等);
(2)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 以下;
(3)短暂地失去理智,后来痛苦情绪有所减弱,但单 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 难以解脱,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
(4)出现泛化,即痛苦情绪不但被最初的刺激引起, 而且与最初的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 可引起此类痛苦
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不健康状态,接近神经衰弱、神经症 或者是神经衰弱、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 事严重心理问题,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但 没有严重人格缺陷列为这一类。
心理不正常,异常,心理变态,确诊的神 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压力测试: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1)身体健康 包含三方面内容 (2)心理健康
(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3、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 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 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 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等等。
国内外学者都从各自关注的不同角度对心 理健康进行关注,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 的、工人的定义。
可是,当今的青年大学生却出现了种种问题……
第一章
走进心理课堂
--心理健康导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不可小看的心理健康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第一节 不可小看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其性质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其性质
即知、情、意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 “健康”按照传统的观念和看法,主要指身体 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即“无病即健康”。
但是人既是生物个体,也是社会个体,人的健康不 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传统的“健康”观念显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2、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给健康的 含义做了科学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3、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 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 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 低于别人而自卑,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 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 进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躁狂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1.4.2 心理因素
(1)情感因素 (2)个性特征 (3)心理冲突
1.4.3 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2)文化教育因素 (3)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1.4.4 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1)要注意用脑卫生 (2)切莫讳疾忌医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 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完善健全的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100 88 80
100
97 92
71 60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图1-2 动作反应速度和年龄的关系
记 忆 发 展 水 平
100
95
100 92 83
80
60
55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图1-3 记忆能力水平与年龄
(4)思维更具独立性与批判性 大学生的思维已经能够离开客观事物 和具体形象,从具体现实中解放出来,触 及事物的本质,用抽象的理论体系把认识 与解答统一起来。
抽象推理与形式思维使得大学生具 备了反省思考的能力,具有独立性与批 判性。 在大学生看来,反省思考似乎是全 能的,似乎世界也应服从于一个观念的 格式,而不应服从于现实的格式。
1.2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2.1 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1.大学生感觉的发展与特点 2.大学生记忆力的发展与特点
感 觉 发 展 平 均 水 平
100
95 93 76
80
60 46 40
20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年 龄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5 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
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该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对自
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 弃,而是能够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对自己也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 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6 社会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 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表现为: (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 (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又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3)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5)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交往动机端正。
7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
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 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为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发展的要 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能迅 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需要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 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
8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表现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
一个大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龄和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
四种: 1 2 3 4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概论

1概论

第一章 把握人生
青春阳光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意识 下意识
潜意识
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把握人生
青春阳光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 • • • • •
心理障碍是由于人格结构中无意识 成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这 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成分受到了 意识的压制,个人由于采取歪曲的 方式表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 而产生障碍。
青春阳光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27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 • • • • 例: 一男青年邀一女青年看电影受拒绝(A), 产生不合理信念(B), 认为自己太糟糕,太丢人,不良的后果(C) 就是抑郁寡欢,不敢再约会;驳斥不合理的 信念(D), • 即问自己:约会失败不代表自己糟糕啊!为 何不能忍受别人的拒绝?产生合理信念,合 理的情绪和合理行为(E)。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 按应用门类分有: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等。

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科的基础理 论。
第一章 把握人生
青春阳光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2、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
第一章 把握人生
青春阳光之理健康学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把握人生
青春阳光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25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人本心理学基本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一天,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位一年级女生,她进屋 后愁眉不展,说她近来心情非常压抑、焦虑,想退学。当问及原 因时,她泪如雨下。她说,她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本科, 心理就非常不好。最近,又与舍友关系紧张,大家都孤立她。自 己每天独来独往,一进宿舍就感到窒息压抑。她说,一想到要过 三年这样的生活,实在受不了了。她还说,现在自己兴趣丧失、 自卑、失眠、学习效率低下,感觉对不起父母。咨询期间,她不 停的哭,觉得对不起父母,不如一死了之。
第一讲 把握人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主讲人:钦爽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课前自测
下面是一组关于心理健康的自测题,请根据实际想法选择“认同”或“不认同”, 借以了解自己的健康观。
1.健康就是指身体没有毛病。 2.人能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人有自信才能相信别人。 3.悦纳自己是有条件的,只有当自己足够优秀或得到大家认可时才能接 受自己。 4.生命是自己的,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生命的存亡。 5.现在人际关系很复杂,我没有能力自己处理好。 6.爱自己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7.对我来说,前途渺茫琢磨不透 8.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智商的高低 9.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其他人多 10.去看心理医生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民警 :你为什么杀人? 马 :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民警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失败 马 :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民警 :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马 :他们老在背后说我。 民警: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马 :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 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 式、 甚至是一些隐私都 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 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 人都在嘲笑我。
民警: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说你? 马 :可能是因为我较穷。 民警:还有呢? 马 :还有,以前我很想和他 们融合在一起,我试着说 一些笑话,但每次却招来 他们的嘲笑。 民警:那你说你们打牌,他们说 你作弊,是怎么回事? 马加爵:那天打牌本来我没有作 弊,但他们偏说我作弊, 让我觉的他们又看不起 我,于是我便动了杀他们 的念头。
健 康
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
社会适应良 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能立足角色创造性 地工作并取得成就,贡献社会,实现自我。 好
健康概念四方面 之间的关系
躯体健康是其他健康的生理基础;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相 互作用;以心理健康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道德健康高于单 纯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充分体现,是 健康的最高境界。
教学内容
二、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3、轻松感与压力感的矛盾。
4、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5、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 6、现代性文化与传统性文化的矛盾。 7、自我改变意愿与自控力不足的矛盾。
教学内容
(二)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
(二)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健康10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 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兼、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1.适应问题 2.学业问题 3.情绪问题(抑郁、焦虑) 4.人际关系问题 5.情感问题 6.与求职择业相关的问题
案例1:(学业问题)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我是一个来自于教师家庭的孩子,父母视我为“掌中宝”,在 父母关爱的目光中成长,我的心是自由而轻松的,重点小学、初中 高中就读的经历使我坚信我是属于全国一流大学的。然而,由于高 考的失误,虽然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读书,却不是我梦想中的学 校。在接到通知的一刻,我哭得天昏地暗,第一次遭此重创我几乎 站不起来,我怕听到中学同学到名牌大学读书的消息,我担心自己 的失败成为同学的笑料。当九月明媚的阳光照在开心的大学新生脸 上时,我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反正想既来之则安之,而心中的结 并没有解开。由于盲目的自信,确信高考成绩超出其他同学八十分, 完全有能力胜任大学的学习,学习没有了动力,生活没有了目标, 正如大海上漂浮的小舟,
教学内容
(二)积极参与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 (三)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四)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教学内容
(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1、加强认知调节
2、加强情绪调节
3、加强行为调节
教学内容
(六 )积极与人交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
要指标。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
读十年书。朋辈之间共同话题多,
易沟通,交京某名牌
大学一大二学生,
以跳楼的方式告 别了灿烂的青春。
心灵求索
2006年新学 期开学,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因为英语 四级未过,无 法取得学士学
位而跳楼自杀。
教学内容
(一)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1、心理健康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国内外专家认为, 21世纪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主要是健康的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是高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是适应 大学生活的基本保证。 3、心理健康是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 4、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5、心理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人的身心是统一的,心理状 态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因此,现代医学明确提出了“心身 疾病”的概念。
结束语
心理健康的真谛实际上就是具有一
颗积极向上的心,快乐就在自己的心中。
当你心中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
喜自在,如果你的心中没有快乐,即使
你走遍天涯海角,永远找不到乐土。
教学内容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个体心理
1、个体认识不足 2、人格缺陷 3、意志品质差 4、情绪发展不稳定
教学内容
(二)大学环境和任务
1、学习负担过重 2、专业选择不当 3、不适应大学生活 4、业余生活单调
教学内容
(三)社会环境
1.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 3.应对方式
生长环境、父母关系与人的心理发展关系表
教学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较高水平的安全感。 2、智力正常,有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情绪健康。 4、人际关系和谐。 5、社会适应正常。 6、意志品质健全。 7、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人格。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角色。
心灵求索
一个女生觉得一走到教室门口,全班同学都在看她,不敢 进教室,视教室如地狱。 某学生英武骠悍,争强好斗,常令同学惧之。一日,号啕 大哭,痛诉内心的虚弱和孤独。 一优秀学生干部,早出晚归,忙学习忙工作,似乎很充实。 她却告诉心理老师,紧张的人际关系令她窒息,恨不得在地上挖 个洞,把自己藏起来。 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因为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 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 人们不禁要问,今天的大学生怎么啦?了解一下大学生的 心理特点及其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导航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常见心理问题
第三节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教学内容
一、科学的健康观
(一)健康的科学含义
躯体健康
人体的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 内,个人心境发展最佳的状态。 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一贯的符合社会道德 规范的行为。
教学内容
二、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高效 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和谐; 2)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高效率的
生活。
(三)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划分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常见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智能发育达到高峰,精力充沛。 2、自我意识增强。 3、情绪丰富但不稳定。
4、凡事希望独立自主,不愿受约束。
5、渴望友谊和被理解接纳,交往需求迫切,人际交往范围 扩大,交往能力提高。 6、性意识发展迅速,异性交往愿望强烈,但性角色观念和 性角色行为亟待完善。 7、追求安全。
完全失却了原来的方向,在茫然徘徊中迎来了期末考试,我 意外地收获了不及格的结果,我并没有认真反思自己,而是 将这一切归咎于我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归咎于命运的不公 平。第二学期,百无聊赖的我又在网上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与 上进心,我那棵曾经不服输的心复苏了,但这次不是为学习 而是为网络,我彻夜上网聊天打游戏,在游戏中体现虚拟世 界的成功。可想而知,第二学期五门功课同时亮起了红灯, 学位没有了,不用说梦想中的名牌大学,连大学生的资格已 将丢失,谁把我的青春弄丢了?正在此时,学校发出了回家 的指令。我真的非常懊悔,第一次我深深自责,作为我们家 庭的第一位大学生我辜负了家长厚重的期望,作为重点高中 的学生,我对不起培养我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我有负于自己 的年华,此刻,我才发现大学的灯光是那么明亮,校园是那 么美丽,而大学生活是如此让人难以割舍……
生长环境 单调、贫乏、恐惧 良好照顾和氛围 与父母的关系 过渡保护或过渡惩罚 支持性和亲密的关系 人的心理发展 孤独、无助、过分依赖 或自我谴责 信任感和安全感
教学内容
第三节 增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