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居 民的生活需求和便利性。
人口结构变化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 发生变化,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剧。
城市社区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 扩大,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社会因素
人口迁移、教育水平、医疗保 障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政策因素
政府对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土 地制度、户籍制度等都会对城
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技术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交通通讯条件 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03
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 ,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产业集 聚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 染物增加,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质 量下降。
资源消耗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导致对水、 土地等资源的需求增加,加剧了资源 紧张。
生态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 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治理投入增加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提高, 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渐增 加。
城市化发展将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 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 小城乡差距。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城用地规模扩大 城人口在总人口的比 重不断上升
2、衡量城化水平的标志: 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为什么会城化
推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村的因素 理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的因素
4、城化的意义
①、带动_区__域__经__济_________开展;
②、带来_聚___落__形__态_____
的变化;
③、带来_生__产__方__式_____生_ 活、方__式____价___值__观__念、
第三节 城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化的含义。 2、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城化的进
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
他人合作、探究学习。 2、运用地理图表等资料分析、归
纳、总结,比较不同国家城化的过程及
自学指导
1、什么是城化〔概念、标志、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
2、城化的意义
城市化特点

起步早
达 国
城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化现象

起步晚,开展快


城化水平低
国 家
城开展不合理
探究活动:看图2.24 城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城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合理的城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 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方 向转变。〔有利方面〕
3、城化进程表 〔结合图2.19和案例4〕
城市 化阶

水平
初期 低于30% 阶段 水平低
发展 速度

必修二地理课件——城市化(共28张PPT)

必修二地理课件——城市化(共28张PPT)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1)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2)郊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3)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等。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城 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选项:①逆城市化②城市人口增长微弱 ③城镇数目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比例提高 ④出现郊区城市化;形成英格兰城市带
30%~70%
25%~30%
城市功能用地混杂, 功能分异不明确, 问题较少。
合作探究二: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不同?
逆城市化不同于郊区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 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 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从距离上看, 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 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 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 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第三节
城市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 2、了解哪些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 段的特点。 4.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会地理图表资料、案例的分析方法,并能对 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 和特点 培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培养正 确的城市发展观
城乡社会经济 发展不平衡
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自主学习:读课本32页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 提高,完成学案表格。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1.城市化起步
2.城市化水平
3.发展趋势

城市化复习PPT课件

城市化复习PPT课件

• 城市化标志及实质

(2010年泰安模拟)读城市区域景观结 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 问题是( )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 污染,应该 ( )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 外
• (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2010年约为50% •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 C.2030年超过80% •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 【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
• 【解析】 (1)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 镇集聚的过程。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 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 乡村人口数约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 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 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2)城 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 区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该区域城市 化水平约为50%(40%+10%=50%),2030 年不到80%,且2000~2050年一直持续
发达国家 所处阶段 发展速度 城市人口 比重 与经济发 展关系 后期(饱和期) 慢 大 相适应
发展中国家 中期(发展期) 快 小 不相适应
①产业革命开始早 ;②新技术革命以 来,农业劳动生产 率大大提高,使大 形成原因 量乡村人口转为城 市人口;③人们对 环境质量的要求提 高,乡村和小城镇 基础设施完善
影响
成因
措施
耕 地 面 积 资 减 源 少 短 缺 水 资 源 短 缺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工交建设 规模扩大,占用 节约用地,尽量 大量耕地 少占耕地

《中国的城市化》PPT课件

《中国的城市化》PPT课件

第一类是以综合职能为特征的中心城市
➢ (1)区域中心城市:指一个较大区域范 围内具有综合职能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 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计划单列市之外,还包括省会城市和自治 区的首府,共36个。其数量虽少,因绝 大多数都是经济实力雄厚、区域辐射力 强的大城市。
(5)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 城市群正在形成。
▪ 中国目前多中心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 海地区,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大体有以下6个: 辽中南城市密集区、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山东 半岛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闽 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地域范围最大、经济实 力最强、包含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以大城市 为中心的城市群,目前多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 地区,且绝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如:武汉、长 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 尔滨、长春等。
❖ 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制度,突 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解放和发展了农 村和农业的生产力。并且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 入,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工农产品价 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业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以及小城镇的大量 涌现和迅速崛起,极大地改善了计划经济时期城 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渐近性, 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出许多与国外发 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和问题。从总体 上说,了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理解中国工业 化和城市化独特性的关键。
❖具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 (1)城乡分离的制度性障碍逐步减少,但依然 存在。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PPT课件

PTP课件
20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1、单一指标法
人口指标(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 D=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一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使第一前提和第二前提更加充分。
PTP课件
15
(3)人口和工业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工业化确立了比较利益的概念。
(区位、产业、生产模式——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与“小而全、大而全” 生产)
工业化确立了聚集经济的概念 工业化确立了规模经济的概念
B
•规模—效益倒“U” 型相关关系
S
PTP课件
16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优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PTP课件
33
3)新城运动
定义:包括一切战后经过重建、战争期间被破坏的中小城镇,
以及在位置适宜和交通方便的地点新建的中小城镇。
特点:
- 规划较详细,分近期、远期规划,分期实现
- 重视发展工业,带动整个新城发展
- 创造比大城市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 与中心城市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① 组织交通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 货 流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
安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②划分景区和街区
PTP课件
24
图例
10 6
广 清
高 速
广 花

人教版必修二城镇化-PPT(演示)课件

人教版必修二城镇化-PPT(演示)课件

城镇人口比例/%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3. 我国的城镇化 (目前: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阅读 P37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如何?发展速度如何?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谢(谢)您 的 ( 观 看 (

一、城镇化及意义
1.城镇化: 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①城镇人口增加; ②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化率 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地区总人口 ×100%
2.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LEE
01
02
03
04
城镇化及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特大或a


#

富阳●
上海 ●余妹
读教材P31 图2.1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 说出2015年和1985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
环境问题
水污染
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 就业困难
住房紧张 社会治安差
本节小结:
1.城镇化的概念、三个主要标志以及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2.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单位关系 3.城镇化的意义 4.世界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我国) 5.城镇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6.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20世纪下 半叶的英 国城市
城市化 现象
郊区 城市化
逆 城市化
发生现象(结果)
发生原因
人口、产业 主要迁移方

城区 的人 口数

城市用 地规模
中心区人__口__激 部分市__区__人
增、地__价__上 涨交、通____
口、产业和大 量农_村___人口迁
拥环挤境、____质 到城市郊区
增 多
扩大
量下降等

常 见 的 问 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起步早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其过程为城市化
1911年用地 上海城1市94用9年地用的地变化 1990年用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上海人1口94的9增年加
1990年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城市化
1. 概念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3年 1983年 1995年
1.15% 4.92% 34.54%
30.37% 27.55%
不足 2%
思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读图分析: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图,思考这体现了城市化过程 中的什么现象
表格提示
时 城市等级 间
城市等级由城市人口数量决定
1985年 (共15个) 2000年
项目 意义
人口转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 化 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 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 区产业结构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 进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 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2.对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推断,说法正确的是( A.乙市的经济发展能力大于丁市 B.丙市的经济整体水平大于甲市 C.甲市的市场化程度高于丁市 D.丙市的城市化水平一定最低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的差异
1.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城市 化发 展阶 段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特征 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较慢 人口和产业迅速向城 市集中,城市化推进 很快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 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 缓甚至停滞 出现的问 题 发展新 趋势 出现的国 家和地区
表现
人口由市区迁 往郊区
人口由市郊迁 往农村和小城 镇
人口迁 回市区 中心区的开发,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 展
成因
市区人口激 增,地价上 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 生存环境
图解
3.缩字法高效记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初期阶段:两个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低)。 中期阶段:一快一大(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变化大)。 后期阶段: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起步时 间
城市化水 平
所处 阶段
目前速 度
表现


高 低
后期 缓慢 中期 快速
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环境恶化等,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中心城区衰落,市中心空 洞化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 __ %,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 甚至停滞。大城市易出现 市中心 ____ 区衰落问题。 30 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__ %增长到 70 %,增长迅速, 此阶段容易出现 环境 恶化等 城市问题 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 __ %,城市化发展缓慢。各功能 用地混杂布置。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情景导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所有人 的期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 是国家的成功。”2001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 利茨提出:“中国的城市化 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 。”
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一、什么是城市化 城镇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______ 扩大 、乡村 1.概念:人口向______ 城镇 的过程。 变为_____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标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城市人口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 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第一个标志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后两个 标志是体现城市化是否合理的标志。
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 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千米,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千米(包括宝城、西乡及 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千米),特区内人口已达 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巧学速记
1.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 区别与联系
城市化 时间 19世纪~20 世纪上半叶 人口由乡村迁 往城市,农村 地域转化为城 市地域 城市的拉动 和乡村的推动
郊区城市化 20世纪50年 代~70年代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 代~80年代
再城市化 20世纪 80年代 以后
2,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城市化
水平 低 , 发展速度快 ,但由于
10
城市化水平略高于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 带来了 , 人口、交通拥挤、居住环境、就业、社会秩序等 问题。
发展中 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 发达 国家。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 城市人口 目 前 , 两 类 国 家 城 市 人 口 数 量 和 增 长 情 况 是 发展中国家的 _______ ____ 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 。 __ 数量不断增多 (2)图乙中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_____ _ ___ ,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步早 ,水平高,目前速度慢 (3)上表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_ ____ _ __,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
[想一想]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
目标导学
课标展示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理解城市 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城市化的意义及其推动因素。 3.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4.理解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城市环境问题的表 现。 5.城市化对农村地区及城镇地区的影响。
动脑筋
深圳的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
说明什么问题?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
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的城 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70%,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比重 所处阶段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18世 纪中叶开始) 趋缓(甚至停滞) 高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速度加快 低
大(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小(不到40%)
图2-1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图示法记忆城市化的概念、动力、标志和意义
下表为某地区五个城市2009年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2题:
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城 市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 值、地方财政收入和非农业人 口反映城市经济整体水平;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市场化 程度。
A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化的意义及其推动因素
一、城市化的意义: 聚落形态 的变化。 (1)带来__________ 价值观念 (2)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________等的变化。
社会进步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________的表现。
城市化的意义
问题较少,处于城 市化低水平时期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恶化等问题 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 落的迹象 出现了郊 区城市化 现象 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 发展中 国家
后期 阶段
发达 国家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读图分析城市化阶段
差异。
(1) 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现象,主要发生在
工业革命
以后;
深圳全面城市化启动 , 年内告别农村
率先在中国进行改革 开放的深圳市,又将率先迈 出历史性的一步。新年伊始 ,深圳市宣告:2004,深圳 要全面城市化,做全国第一 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今天,深圳的龙华、龙城、龙岗3个镇政府摘掉了原来的牌子,撤销了镇的 建制,同时挂上了街道办的牌子,设立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标志着深 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 据了解,2004年,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将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建 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将全部从“村里人”转成 “城里人”。
工业
科技
文化思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 想 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 观念 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推动因素
含义 表现
拉力
吸引 人群来到城市的 就业机会多 ______ ___________,社会福利保障程度 交通便捷 高、文化设施齐全、 _________等 因素
(共53个)
特大城市 大城市
南京、上海 杭州、无锡、 苏州
南京、上海、杭 州、无锡、苏州 镇江、常州、宁波 24
个 个
中等城市
小城市
镇江、常州、宁波、 扬州、南通、常熟 嘉兴、绍兴、 湖州、泰州
21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最主要),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合理与否)
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城市分为两级,其中戊为中心城市 B.该地区城市中,丙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C.该地区城市中,丁城市服务种类最多 D.该地区城市中,乙城市人口密度最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