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册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课(1-3)卢

合集下载

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复习

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P35页图2-3)(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至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的、,以及其它杂质。

3.空气中各成分的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氮气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稀有气体供给生物呼吸;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第2节: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凝固时成_______状______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其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空气与生命》复习课

《空气与生命》复习课
__①__不__燃__烧__也__不___支__持__燃__烧___②__不_ 溶于水
经典回顾(2009年温州中考题)
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
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
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
石蜡+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水
食盐溶于水形成盐水。
二、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五、氧气的制取

2KMnO4 = K2MnO4 + MnO2 +O2 ↑
MnO2
2KClO3
2KCl +3O2 ↑

MnO2
2H2O2
2H2O + O2↑
请根据实验室制氧气三种原理,选出对应 的发生装置仪器:
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
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不认同,因CO点燃后生成的是CO2气体,瓶内气压没有减小,所以无法测出
几种常见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热 水
形式不同,原理相同,结论相同
练习:
有如下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的组成与
红磷相同,但是更容易燃烧)。已知试管的体积为20 mL,注射器的刻度在5mL处,忽略试管与注射器连接 处管内的空气。试讨论 : (1)若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打开弹簧夹, 注射器活塞会停留在什么位置?
4Al + 3O2 点燃 2Mg + O2 点燃
2Al2O3 2MgO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气体,
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 燃烧 。
碳+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 硫+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硫 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铁+氧气 点 燃 四氧化三铁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一、空气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 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的用途: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②化工原料:制化肥、炸药、染料等;③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①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②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用途:①制作保护气;②制成各种电光源;③用于激光技术。

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按图所示,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式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_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③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现象:水从烧杯倒吸入集气瓶内;瓶内水位上升,约占瓶容积的1/5;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4,本实验说明: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④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红磷和氧气发生反应, P 2O 5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把水压入集气瓶中,直至内外压强相等⑤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实验,结果如何?木炭燃烧生成的是气体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只减小一点,倒吸入集气瓶的水就没有1/5。

就会使实验产生教大的误差⑥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21%,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反应完B 、塞子没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没冷却至室温就开夹子,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二、氧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④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呈蓝色。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教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教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教案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1-3)节德清二中蒋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知道氧气的性质,了解工业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知道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措施;了解质量守恒定律,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会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种现象。

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用归纳法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提高学生安全用火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2、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德清有哪些风景名胜吗,其中最著名的避暑胜地在哪里,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让我们跟随着小锋同学一家,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一次莫干山之旅。

(二)探究发现,讲授新知情景一:清明时节,小锋一家决定驾车到莫干山去游玩。

一路上风光无限好,小锋特别兴奋,很快他们到达了莫干山景区,那里山峰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小锋一下车感觉那里的空气特别清新,一下子舒服了许多。

沿着山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竹海,于是小锋突发奇想,想探究一下竹子里面空气的成分。

你能帮他设计一些实验来完成探究吗,——(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设计)小锋设计的实验:小锋为了研究竹子里面的气体成分,先将竹子锯成几节,然后做了下列实验:(1)他先将一节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放在水中,让瓶口对准小孔,一串串气泡进入瓶内,他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这种集气方法叫_______________(2)将足量红磷点燃后伸进甲瓶中发现产生大量的白烟,再将甲瓶倒放入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1/10。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

空气与生命复习(二)

空气与生命复习(二)

空气与生命复习(二)[知识板块]一、生物的呼吸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运动。

(3)肺泡内气压变化。

2.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

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二、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呼吸道肺 鼻腔 咽:通道 喉:会厌软骨、声带 气管、支气管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吸气:肋间外肌、隔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隔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隔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助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外界大气压二氧化碳+水 光叶绿体有机物(淀粉)+氧气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

①反应原理:↑++===+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3222CO H O H CO =+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O H CaCO OH Ca CO 2322+↓=+(检查2CO 的方法)(4)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两者的区别比较如下:(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4-6节复习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章强调了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知识内容处理上,力求以探究形式呈现出来。

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突出实验环节,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拓展深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并为探索新知识做好铺垫。

2、复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

(2)了解动植物的呼吸。

(3)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其重要意义(4)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5)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6)知道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认识自然界的物质间的转化。

(7) 知道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8)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利弊,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1)建立模型概念,借助模型认识自然界的事物,从而建构知识系统。

(2)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4、教学难点:建立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与转化的模型5、教学准备:课件二、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课件材料1:大气中氧浓度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在过去20年中,空气中的氧浓度正在呈略微下降的趋势。

研究人员发现,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是因矿物燃料燃烧后所释放的。

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仅要耗费掉一定数量的氧气,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在过去的20年里,砍伐森林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氧气,抵消了部分耗损氧气,这便是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耗损量比人们预料的要少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由生活问题过渡为科学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复习知识,建构知识系统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1)各种燃料的燃烧(2)生物的呼吸(3)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1)人体的呼吸:问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课件:呼吸运动模型,学生表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初三化学空气和生命单元复习 浙教版名师精编课件

初三化学空气和生命单元复习 浙教版名师精编课件

F.它能跟盐酸、胆矾等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上述材料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 A B D ,
叙述化学性质的有 E F ,
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 D

固体氢氧化钠应 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D E

9、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 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B )
A、水能够灭火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
3、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
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4、如何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呢?
3Fe

点燃 2O2
Fe3O4
一起回忆
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_白___光__,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_使___澄__清___石__灰__水___变__浑__浊___的气体.
B、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灭火。( 3 )
C、房屋着火时,喷洒大量冷水。(1 ) D打、出草一原条着防火火时道,。常(在燃)烧)2的草场周围割除 草,
8、阅读材料:
A.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极易溶于水
C 它又叫火碱、烧碱和苛性钠
D.它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E.它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点燃
C + O2
CO2
四、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白___烟__ , 放出热量.
4P + 5O2 点燃 2P2O5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 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 (助燃性)
氧 化 反 应
S + O2 点燃 SO2
3Fe + 2O2 点燃 点燃

空气和生命复习PPT教学课件

空气和生命复习PPT教学课件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 列出量方 方程式 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四、生物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鼻腔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 咽: 通道 有嗅细胞 呼吸道 喉:有会厌软骨、声带
气管、支气管
2、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aCO3+2HCl (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CaCl2+H2O+CO2
(3)验满方法: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微溶于水
三态变化,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
不能提供呼吸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支持燃烧


白 山


巫山 雪 峰 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东:台湾山脉
中:长白山--武夷山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
喜马拉雅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其它走向: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六盘山、 贺兰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喀喇昆仑山
练习题:
阿尔泰山 祁连山
1)植物成活细胞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须的能量, 两者相互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含有多种气体 含有多种气体
氧 气 (21%) 氮气 (78%) 稀有气体
0.94%) (0.94%)
其他气体 其他气体
水蒸气 水蒸气
(0.03%) %)
(1%)
二氧化碳
(0.03%) %)
钢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呈什么状态 钢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 呈什么状态? 呈什么状态
色的液态氧 淡蓝色的液态氧 通过加压的方法液化. 加压的方法液化 通过加压的方法液化 氧气1标准大气压下 在降温到标准大气压下,在降温到 氧气 标准大气压下 在降温到183℃时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时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183℃时液化成淡蓝色液体,-218 变成雪化状的蓝色固体 蓝色固体. ℃变成雪化状的蓝色固体. 你能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吗? 你能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吗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第1-3节复习 - 节复习
龙港实验中学 卢义杰
奥运圣火首次在珠峰点燃
北京时间5月 日上午 日上午9点 分 腾讯体育珠峰详讯 北京时间 月8日上午 点17分,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 北京奥运圣火在 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 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 海拔 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 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 年前的诺言! 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 年前的诺言!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登上了世界最 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甲烷(CH4)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甲烷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点燃 CH4+2O2 CO2+2H2O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 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 4 P + 5O2 C + O2 氧化反应 点燃 点燃 2 P2O5 CO2 SO2 Fe3O4 CO2+2H2O 化合 反应 多变一
2H2O2
二氧化锰
2H2O + O2 ↑
1、加热高锰酸钾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3、分解过氧化氢 、
A
B
选择制取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选择制取装置的依据: 选择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呢? 选择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呢?
下图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下图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指出下图 中有哪几处错误? 中有哪几处错误?
一、燃烧: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 燃烧: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 思考
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一定发光发热, 燃烧一定发光发热,发光发热一定是 燃烧吗? 燃烧吗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必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可燃物必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必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②有充足的氧气与可燃物充分接触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正确 实验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实验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一连二检三装四固
五热六集七移八熄
你会算吗? 你会算吗? 根椐化学方程式计算 3、找出有关物质 、 4、列比例式: 、 比例式: 的量: 的量 例1、加热分解5.8求解: ,可以得到 , 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 :上下对齐 5.8克氯酸钾 5、 克氯酸钾, 上下对齐,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多少克氧气? 多少克氧气? (除不尽时一般 已知量单位要写出 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MnO写. 找.列 解 答 思考: 思考: .写 + 列 ↑ 设、2简明写出 2.解.答 2KClO3==== 2KCl 3O 6、 1、上例中,△ 、上例中,同时生成氯化钾 245 96 答案。 多少克?如何解答? x 多少克?如何解答? 1、设未知数: 5.8克 5.8克 、 未知数: 2、实验室要制取 克∶x一般是求什么, 克氧气, 、实验室要制取2.3克氧气, 245∶96==5.8克 一般是求什么, 245∶96==5.8 克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需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设什么。 设什么。 2、正确的写出 X=2.3克 、正确的写 X=2.3克 如何改动? 如何改动 加热分解5.8 5.8克氯酸钾 2.3克氧气 答: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 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 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 5.8克氯酸钾 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 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 5.8 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的质量为x 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的质量为x, MnO2
而登山运动员也都要随 身带着氧气瓶。 身带着氧气瓶。你知道 氧气瓶有何作用? 氧气瓶有何作用?
工业生产、生活、 工业生产、生活、医疗中往往需要大量的 氧气,那么人们是如何获取这些氧气的呢? 氧气,那么人们是如何获取这些氧气的呢?
分离空气法
从空气中获 取氧气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是由什么组
B、 、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有__ C、。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有__ 、D
A、分子个数;B、原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反 分子个数;B、原子的种类; ;B 元素的种类; 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E、物质的种类 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平稳的燃烧: 如木柴的燃烧 平稳的燃烧: 剧烈氧化 燃烧) (燃烧) ②氧化 反应 缓慢氧化 急剧的燃烧
有限的空间 爆炸
放出热量 自燃(转化为 温度达到着火点 剧烈氧化) 剧烈氧化)
燃烧及灭火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右图 、 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 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火星大气含量示意图。与地球空气的成分相比较, 为火星大气含量示意图。与地球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火星大气 2的体积分数大于地球空气中 2体积分数 、火星大气N 的体积分数大于地球空气中N B、火星大气 的体积分数小于地球空气中CO2体积 、火星大气CO2的体积分数小于地球空气中 分数 C、火星大气中没有水汽,地球大气中有水汽 、火星大气中没有水汽, D、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地球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 2、根据上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根据上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火星上无法传播 、 B、金属铁在火星上不会生锈 、 N2 C、火星上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r等 CO2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
例题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 例题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来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 制取氧气,如果用20克纯度为96% 20克纯度为96%的氯酸钾 制取氧气,如果用20克纯度为96%的氯酸钾 起反应,能制得多少克氧气? 起反应,能制得多少克氧气?
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物理性质 氧气 性质 化学性质 制取方法和收集方法 实验操作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D) 、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 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 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轻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轻.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轻 C.16克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克二氧化硫 克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32克二氧化硫 克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克二氧化硫. D.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轻. 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轻. 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轻
练一练: 练一练: 1、右图所示,热水 、右图所示, 的温度为60℃ 的温度为 ℃,则会 燃烧的是谁, 燃烧的是谁,请说明 理由。 理由。 各物质的着火点(℃ 各物质的着火点 ℃)
白磷 红磷 汽油 木材 木炭 硫 40 240 250 250- 320- 260 330 370 酒精 无烟 煤 558 700750
氧气是一种_____色 无 味的气体 味的气体. 氧气是一种 无 色____味的气体 不易 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____,可液化成 ____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 略大 可液化成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蓝色 固体. 淡蓝色液体 也可变成雪化状____固体 _______
氧气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4 P + 5O2 点燃 2 P2O5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点燃 CO2 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 点燃 2 Fe3O4
2.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D)
(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 炒菜时, 炒菜时 是盖上锅盖( 秸秆 柴草着火, 秸秆, 是盖上锅盖(2)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3) 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电器着火 电器着火, 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4)电器着火,应当先 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汽油着火 汽油着火, 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5)汽油着火,应 立即用水浇灭(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 立即用水浇灭(6)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 湿的抹布盖灭
S + O2 点燃 3 Fe + 2 O2 CH4+2O2 点燃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