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就需开发新能源C.加快采煤、采油来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2.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 Al0.1 mol18.4 mol/L H2SO410 mL60 ℃B Mg0.1 mol 3 mol/L HCl10 mL30 ℃C Fe0.1 mol 3 mol/L H2SO410 mL60 ℃D Mg0.1 mol 3 mol/L H2SO410 mL60 ℃3.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12温度(K)K1K2973 1.47 2.381 173 2.15 1.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减少FeO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反应②是放热反应C.反应②在973 K时增大压强,K2增大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 (g)SO2(g) ΔH=-269.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应热)5.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③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④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ΔE,⑤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ΔE 减小,⑥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⑧E2是反应C(g)+D(g) A(g)+B(g) 的活化能,以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⑤⑥⑦⑧ B.②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④6.在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 + B(g) xC(g),有图1(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
陕西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陕西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 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 CH 2O 2、C 2H 4O 2、C 3H 6O 2、C 4H 8O 2 ⑤有机物:酒精、 油脂、蔗糖、蛋白质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⑤2.将溶液(或气体)X 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Y 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X 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右图,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A .B .C .D . XBa(HCO 3)2 溶液 Na 2CO 3 溶液 KOH 溶液 CO 2 气体 YNaOH 溶液 CaCl 2 溶液Mg(HSO 4)2 溶液 石灰水3.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值是 A .2 B .3 C .4 D .54、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 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克 (D)核内中子和质子共同决定元素种类 4.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 .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 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D .核内中子和质子共同决定元素种类5.已知常温下可用Co 2O 3制备Cl 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 2O 3﹑H 2O ﹑Cl 2、H +、Cl -和Co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产物为Cl 2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6.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 NF3 + 5 H2O =" 2" NO + HNO3 + 9 HF。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Al:27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碳生活就是节能减排,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1、【答案】D2、【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化学常识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二氧化硅和光导纤维3、【难度值】3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低碳生活就是节能减排,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正确;B、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正确;D、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错误。
2、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它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有机物D.盐1、【答案】C2、【知识点】物质的分类有机化合物3、【难度值】2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错误;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C、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它属于有机物,正确;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不属于盐,错误。
3、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B.②④⑤ C .①②③D.②③④⑤1、【答案】B2、【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化学常识3、【难度值】2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本题考查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造成了水的污染;①天然水跟空气、土壤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的污染,错误;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造成水污染,正确;③水生动物的繁殖,为动物生命特征,不会造成水污染,错误;④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直接污染水,正确;⑤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水的污染,正确;选B。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参考答案:D2. 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参考答案: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
解析:一氧化氮气体遇空气会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A错;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硫化氢还原性较强,可被浓硫酸氧化,故D错。
3.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
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略4. 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X(g) +Y(g)2Z(g)。
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1 mol、2 mol,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1 mol、2 mol的X、Y、Z,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U (正)减小,U (逆)增大B.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D.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来相同参考答案:答案:B5. 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盐A一定是FeBr3 B.浅黄色沉淀B是AgBrC.滤液C中一定含Fe3+ D.D溶液中有Fe(SCN)3参考答案:A略6.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到120 ℃,pH=6:c cB.醋酸与醋酸钠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 cC.0.1 的硫酸铵溶液中:c c c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 c参考答案:C7. 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奥体中心游泳馆的水质达剑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采用砂滤一臭氧一活性炭净水工艺进行处理,其中砂滤、臭氧、活性炭的作用分别是A.吸附、消毒、过滤 B.杀菌、漂白、吸附C.过滤、漂白、吸附 D.过滤、消毒、吸附参考答案:D略8. 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据此判断,下列几种物质K sp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Cu(OH)2<CuS< CuCO3 B.CuS <Cu(OH)2<CuCO3C.CuCO3<Cu(OH)2<CuS D.CuCO3< CuS < Cu(OH)2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B.NaOH和C.和NaOHD.和HCl参考答案:C略10.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下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 在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发展余热余压利用工程B. 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的使用C. 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替代白炽灯D. 使用冰箱时,尽可能在冰箱内装满食物参考答案:D略11. 有关下列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合成氨反应为自发反应,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B.图2表示向含有H+、Mg2+、Al3+、NH4+中加入NaOH溶液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变化关系C.图3表示合成氨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n(H2)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2. 充分燃烧0.1mol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 CO2和5.4gH2O,则烃A是( )A.C4H6 B.C2H4 C.C2H6D.C2H23、下列化学式仅代表一种物质的是()A.CH4OB.C3H8OC.C3H6D.C2H4O24、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A. B. C. D.C7H8O5.分子式为C6H9Br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有一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6、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好()A.乙烷和氯气取代B.乙烯加成氢气,再用氯气取代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D.乙烯和氯气加成7、卤代烃RCH2CH2X分子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8、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下列操作:(1)加热煮沸;(2)加入AgNO3溶液;(3)取少量该卤代烃;(4)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5)加入NaOH溶液;(6)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3) (1) (5) (6) (2) (4) B.(3) (5) (1) (6) (2) (4)C.(3) (2) (1) (6) (4) (5) D.(3) (5) (1) (6) (4) (2)9、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陕西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陕西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 .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 2(g)+H 2(g)2HI(g) ΔH =-9.48 kJ·mol -1(ⅱ)I 2(s)+H 2(g)2HI(g) ΔH =+26.48 kJ·mol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 mol I 2(s)中通入2 g H 2(g),反应吸热26.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 .反应(ⅰ)放出的热量多,所以产物的能量低,比反应(ⅱ)的产物更稳定3.已知分解1mol H 2O 2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H 2O 2+I ﹣→H 2O+IO ﹣ 慢 H 2O 2+IO ﹣→H 2O+O 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与I ﹣的浓度有关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1D .v (H 2O 2)=v (H 2O )=v (O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即为有效碰撞B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C .增大压强不能降低活化能,但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5.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 2(g)===SO 2(g) ΔH 1=-297.16 kJ·mol -1②S(正交,s)+O 2(g)===SO 2(g) ΔH 2=-296.83 kJ·mol -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 3=+0.33 kJ·mol -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单斜,s)===S(正交,s) ΔH 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单斜,s)===S(正交,s) ΔH 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6.COCl 2(g)CO(g)+Cl 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7.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A .Cu 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 .Cu 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 .N 2与O 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 .Cu 与浓H 2SO 4能反应,而不与稀H 2SO 4反应8.对于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0,下列各项对示意图的解释与图象相符的是A .①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 2>p 1)B .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C .③平衡体系增加N 2对反应的影响D .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10.反应C(s)+H 2O(g)CO 2(g)+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 .增加C 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D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增大11.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6 kJ·mol -1。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 mol·L-1醋酸的pH比0.1 mol·L-1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 mol·L-1醋酸钠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一样快;⑧pH=3的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pH=4的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还大。
A. ②⑥⑦⑧B. ③④⑦C. ①②D.③④⑥⑧【答案】D【解析】【详解】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说明醋酸溶解度大,但是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则不能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故①错误;②醋酸溶液能导电,说明醋酸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但是不能说明其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故③正确;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盐酸是强酸,则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④正确;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碳酸也是弱酸,所以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则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⑤错误;⑥0.1 mol·L-1醋酸钠溶液pH=8.9,说明CH3COO-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醋酸为弱电解质,故⑥正确;⑦大小相同铁片与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因起始时溶液中H+浓度相等,则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一样快,无法说明醋酸是弱酸,故⑦错误;⑧pH=3的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pH=4的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还大,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即醋酸是弱电解质,故⑧正确;③④⑥⑧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电解质强弱判断,明确强弱电解质根本区别是解本题关键,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要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只要证明醋酸部分电离即可,注意:电解质强弱只与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无关。
陕西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陕西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在下面的电子构型中,通常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具有哪一种构型()A . ns2np3B . ns2np4C . ns2np5D . ns2np62. (2分)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目为()A . 2B . 8C . 18D . 323. (2分) (2015高二下·射阳期中) 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A . CH4B . HClC . CH2═CH2D . F24. (2分) (2016高二下·大同期中)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①Al原子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②Ag+、Cu2+与NH3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③NaCl的晶格能与MgO的晶格能④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⑤N元素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⑥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A . ①④⑤B . ②④⑥C . ④⑤⑥D . ③⑤⑥5. (2分) (2016高一下·邯郸期中) 下列物质加热熔化时,所克服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A . 食盐和金属钠的熔化B . 氯化铵和单质硫的熔化C . 碘和干冰的升华D . 金刚石和石灰石的熔化6. (2分)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的是()A . NH4NO3B . SiO2C . CCl4D . Cu7. (2分) (2016高二上·厦门期中) 有关C2H6、C2H4、C2H2之叙述正确的是()A . 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sp3B . π键总数:C2H6>C2H4>C2H2C . σ键总数:C2H6>C2H4>C2H2D . 碳碳键间的键能:C2H6>C2H4>C2H28. (2分) (2018高二下·林州月考)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A . 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开高B . HCl、HBr、HI、HF的沸点逐渐升高C . 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D .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9. (2分)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型的是()A . 食盐和氯化氢溶于水B . 钠和硫熔化C . 碘和干冰升华D . 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10. (2分) (2016高一下·金溪月考)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 .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 .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11. (2分) (2018高二下·山西期中) 下列变化中释放能量的是()A . 1s22s22p63s1→1s22s22p6B . N≡N(g)→N(g)+N(g)C . 2p 2p 2p →2p 2p 2pD . 2H(g)→H-H(g)12. (2分) (2016高一下·淮南期中) 以下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A . 氯的最高价为+7价而硫的最高价为+6价B . HCl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强C . H2S能被Cl2氧化成硫单质D . 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13. (2分)有关原子轨道说法正确的是()A .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B . 乙烯和苯分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C . 苯分子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 . 凡是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14. (2分) (2016高二下·孝感期末) 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 . 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 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S2Br2>S2Cl2D . 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15. (2分)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度西安市75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的源泉。
人类能的利用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B.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生火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D.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等【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原始社会不可能用天然气,A说法错误;B.农村一般使用柴草做饭,不是用化石燃料,B说法错误;C.化石燃料中含有少量的N、S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均能对环境造成污染,C说法错误;D.多能源时代为多种新能源共存的新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都是新能源,D说法正确;答案为D。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答案】C【解析】升高温度,将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答案选C。
点睛:掌握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归纳如下: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增大压强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升高温度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加催化剂减小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3.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mol·L-1·min-1B.v(NO2)=0.7mol·L-1·min-1C.v(N2)=0.4mol·L-1·min-1D.v(CO2)=1.1mol·L-1·min-1【答案】C【解析】【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
【详解】如果该反应都用CO表示反应速率,则:A.v(CO)=1.5mol·L-1·min-1;B.v(CO)=2v(NO2)=2×0.7mol·L-1·min-1=1.4mol·L-1·min-1;C.v(CO)=4v(N2)=4×0.4mol·L-1·min-1=1.6mol·L-1·min-1;D.v(CO)=v(CO2)=1.1mol·L-1·min-1;答案选C。
4.下列关于△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H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B.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为焓变C.某些反应的△H 可以通过实验测得D.△H 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越多【答案】D 【解析】【详解】A .焓变等于生成物总焓与反应物总焓的差值,A 说法正确;B .在恒压条件下,△H (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体系中的反应热,B 说法正确;C .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得,C 说法正确;D .放热反应中△H <0,放热越多,则△H 越小,D 说法错误;答案为D 。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由H 原子形成1molH-H 键需要释放能量D.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 【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 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在室温下即可进行,不一定需要加热,B 不正确;C.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故由H 原子形成1molH-H 键需要释放能量,C 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D 正确;答案选B 。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 2(g)=CO 2(g)△H 1;C(石墨,s)+O 2(g)=CO 2(g)△H 2;C(石墨,s)=C(金刚石,s)△H 3=+1.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H 1>△H 2C.△H 3=△H 1-△H 2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故石墨燃烧放出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放热反应的∆H<0,,故B错误;C.将3个反应依次编为1式、2式、3式,根据盖斯定律,3式=2式-1式,故,故C错误;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H=+1.9kJ/mol,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3本题答案为D。
【点睛】物质转化过程中,若吸收热量则物质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物质,若放出热量则物质由不稳定变为稳定物质。
7.①10℃时10mL0.1mol·L-1的Na2S2O3溶液和50mL0.05mol·L-1的H2SO4溶液;②10℃时10mL0.05mol·L-1的Na2S2O3溶液和50mL0.1mol·L-1的H2SO4溶液;③30℃时10mL0.05mol·L-1的Na2S2O3溶液和50mL0.1mol·L-1的H2SO4溶液;若同时将它们混合发生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②、③对比,浓度相同,而③的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③>②,①、②对比,温度相同,溶液混合时,体积增大,原溶液的浓度均减小,硫酸的体积为50mL,对混合液中各物质的影响较大,故②硫酸的浓度远大于①中的硫酸浓度,故反应速率②>①,则出现浑浊现象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答案为B。
8.在25℃,1.01×105Pa时,1gCH4(g)燃烧时生成CO2气体与液态H2O,放出55.6kJ的热量.则CH4的燃烧热为()A.-55.6kJ·mol-1B.+55.6kJ·mol-1C.-889.6kJ·mol-1D.-444.8kJ·mol-1【答案】C【解析】【详解】甲烷的燃烧热为1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释放的热量,1gCH 4(g)其物质的量为116mol ,1gCH 4(g)燃烧时生成CO 2气体与液态H 2O ,放出55.6kJ 的热量,1mol 释放的热量为55.6kJ×16=889.6kJ ,答案为C 。
9.已知:2H 2(g)+O 2(g)=2H 2O(g)ΔH =-483.6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作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B.破坏1mol H-O 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kJ C.H 2O(g)=H 2(g)+1/2O 2(g)ΔH =+241.8kJ•mol -1D.H 2(g)中的H-H 键比H 2O(g)中的H-O 键牢固【答案】D 【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A 正确;B.根据题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得:ΔH=2E H-H +E O-O -4E H-O ,E H-O =2436498(483.6)4⨯+--=463.4kJ·mol -1,B 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得:H 2O(g)=H 2(g)+1/2O 2(g)ΔH =+241.8kJ•mol -1,C 正确;D.由题知,H-H 键键能为436kJ·mol -1,H-O 键键能为463.4kJ·mol -1,H-O 键键能更大,所以H-O 键更牢固,D 错误;故合理选项为D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不需要活化能推动的反应B.活化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C.能表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从面启动反应或改变反应速率【答案】B 【解析】【详解】A.活化能可以理解为键断裂或形成需要的能量,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存在键的断裂,说明不需要活化能的推动,故A 正确;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碰撞,生成新物质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所以活化分子的每次碰撞不一定都能发生反应,故B 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故C 正确;D 、活化能的作用在于提供能量使反应物活化,从而启动反应或改变反应速率,故D 正确;答案选B 。
11.反应4A(s)+3B(g)=2C(g)+D(g),2min 内B 的浓度减少0.6mol·L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v(B):v(C):v(D)=3:2:1B.2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为0.3mol·L -1·min -1C.在这两分钟内用B 和C 表示的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D.v(A)=0.4mol·L -1·min -1【答案】A 【解析】【详解】A.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作标准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 正确;B.2min 内时的反应的平均速率,用B 表示为0.3mol·L -1·min -1,故B 错误;C.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作标准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在这两分钟内用B 和C 表示的速率的值之比为3:2,故C 错误;D.A 为固体,其浓度是常数,其浓度的变化值为零,不选用A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故D 错误;答案选A 。
12.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22HI H +I g g g 。
若()c HI由0.7mol/L降到0.5mol/L c HI由1.0mol/L降低到0.7mol/L时,需要15s,那么()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A.等于5sB.等于10sC.大于10sD.小于10s【答案】C【解析】【详解】c(HI)由1.0mol/L降低到0.7mol/L时,需要15s,即浓度减少0.3mol/L需要15s;c(HI)由0.7mol/L降到0.5mol/L,浓度减少0.2mol/L,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0.2mol/L0.3mol/L×15s=10s,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