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合集下载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是通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基带传输指的是
将数字信号直接传输到信道中,而频带传输则是将数字信号通过调制
的方式转换成模拟信号,再传输到信道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传
输方式的概念和特点。

基带传输是指将数字信号直接传输到信道中,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Hz
到基带带宽。

基带传输的特点是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但传输质
量高,信号失真小。

基带传输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如局域网、计算机
内部通信等。

频带传输是将数字信号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模拟信号,再传输到信
道中。

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的频率、相位、幅度等参数转换成与载波
信号相对应的参数,从而形成模拟信号。

频带传输的特点是传输距离长,传输速率高,但传输质量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较大。

频带传输
常用于长距离通信,如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在短距离通信中,基带传输具有传输质量高、信号失真小的优点,因此常用于局域网、计算机内部通信等场合。

而在长距离通信中,频
带传输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的优点,因此常用于广播电视、
移动通信等场合。

总之,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是通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在未来的通信发展中,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数字信号数据的传输方式

数字信号数据的传输方式

数字信号数据的传输方式(1)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即按数据波的原样,不包含任何调制,在数字通信的信道上直接传送数据。

基带传输不适于传输语言、图像等信息。

目前大部分微机局域网,包括控制局域网,都是采用基带传输方式的基带网。

基带网的特点是:信号按位流形式传输,整个系统不用调制解调器,降低了价格;传输介质较宽带网便宜;可以达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一般为10~100Mb/s ),但其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5km ,传输距离越长,质量越低;基带网中线路工作方式只能为半双工方式或单工方式。

基带传输时,通常对数字信号进行一定的编码,数据编码常用3种方法:非归零码NRZ 、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动曼彻斯特编码。

后两种编码不含直流分量,包含时钟脉冲,便于双方自同步,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一种采用调制、解调技术的传输形式。

在发送端,采用调制手段,对数字信号进行某种变换,将代表数据的二进制“1”和“0”,变换成具有一定频带范围的模拟信号,以适应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手段进行相反变换,把模拟的调制信号复原为“1”或“0”。

常用的调制方法有:频率调制、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

具有调制、解调功能的装置称为调制解调器,即Modem 。

频带传输较复杂,传送距离较远,若通过市话系统配各Modem ,则传送距离可不受限制。

PLC 网一般范围有限,故PLC 网多采用基带传输。

(3)载波传输。

通信的最终目的是远距离传递信息。

虽然基带数字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不远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特别是在无线或光纤信道上传输时,则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

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3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度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

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H(ω) A 0 B ω A 0
B 2
H(ω)
0 -
ω0
0
B 2
ω
(a)低通滤波器
(b)带通滤波器
A H ( ) 0
0 B other
A H ( ) 0
B B 0 0 2 2 other
15
无失真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
(1)是否具有齐次性?
幅度。
(4) 时隙(Slot):一个时隙一个数据位逐个进行。 码元
5
基本概念
二、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它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
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的。
基带传输: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基带信道(传递函数为低通型)传
输 —— 信号频谱不搬移,直接传送。
同轴电缆,双绞线 频带信号:数字基带信号经正弦波调制的带通信号 频带传输:将数字带通信号通过带通信道传输
振幅失真:
是信号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值随频率发生了不同变化。
由传输设备和线路引起的衰损造成的
延迟失真:
是信号各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不一致所造成的失真。
12
基本概念
三、信号通过系统 3、无失真系统
如果信号通过系统后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延迟改变 都是相同的,则称信号不失真。能够使信号不失真的系 统称为不失真系统。
假定通过系统前的信号为X(t),通过系统后的信号为Y(t),
不失真系统只能导致信号如下改变:
Y (t ) kX (t t 0 )
13
系统对信号的作用如下:
输入信号
系统
输出信号
Y ( ) X ( ) H ( )
不失真系统信号输出:
X(t )
h(t )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实训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方法。

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

3.理解码间干扰和信道噪声对眼图的影响。

4.理解匹配滤波器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1.基带信号采用不归零矩形脉冲或升余弦滚降波形,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2.误码率的计算: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

3.眼图的生成。

4.匹配滤波器。

三.实验结果1.基带信号采用矩形脉冲和根号升余弦信号波形的功率谱。

(1)二进制不归零矩形脉冲的时域波形与功率谱(对应的m 文件为rectpul.m)。

012345678910-11时间幅度2012210178 黄亮平-5-4-3-2-10123450123频率功率双极性矩形脉冲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二进制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对应的m 文件为rcos.m)。

0102030405060708090100-11时间幅度2012210178 黄亮平 滚降系数为1的基带信号波形00.51 1.52 2.53 3.5x 10400.10.20.30.4升余弦信号功率谱2、误码率的计算随机产生10^6个二进制信息数据,采用双极性码,映射为±A。

随机产生高斯噪声(要求A/σ为0~12dB),叠加在发送信号上,直接按判决规则进行判决,然后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出错的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相除得到误码率。

画出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并与理论误码率曲线相比较(对应的m 文件为bercompared.m)。

0246810121010101010102012210178 黄亮平 误码率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的比较A/sigma b e r3.绘制波形和眼图(1)设基带信号波形为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波形,符号周期Ts,试绘出不同滚降系数a=1,0.75,0.5,0.25时的时域脉冲波形(对应的m 文件为diffrcosa.m)。

024681012141618200.512012210178 黄亮平 滚降信号波形 a=1024681012141618200.51滚降信号波形 a=0.75024681012141618200.512012210178 黄亮平 滚降信号波形 a=0.5024681012141618200.51滚降信号波形 a=0.25(2)随机生成一系列二进制序列,滚降系数a=1,画出多个信号的升余弦波形(对应的m 文件为multicossignals.m)。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7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HDB3码的译码: HDB3码的编码虽然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脉冲同极性(包括B在内)。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 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定V符号及其前面
从上述编码规则看出,每一个破坏脉冲V总是与前一非“0”
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再将
其中
un (t ) an [ g1 (t nTs ) g 2 (t nTs )] 1 P, 以概率P an P, 以概率(1 P)
显然, u(t)是一个随机脉冲序列 。
11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主要要求:
对代码的要求: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成适合于传输 用的码型;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电波形应适合于基带系 统的传输。
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18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 示“1”。 “0”码用“01”两位码表示,“1”码用“10 ”两位码表示 例: 消息码: 1 1 0 0 1 0 1 双相码: 10 10 01 01 10 01 10 优缺点: 双相码波形是一种双极性NRZ波形,只有极性相反的 两个电平。它在每个码元间隔的中心点都存在电平跳变, 所以含有丰富的位定时信息,且没有直流分量,编码过程 也简单。缺点是占用带宽加倍,使频带利用率降低。
16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B的取值可选0、+1或-1,以使V同时满足(3)中 的两个要求; (5)V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例: 消息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l 1 AMI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HDB码: -1 0 0 0 –V +1 0 0 0 +V -1 +1-B 0 0 –V +B 0 0 +V -l +1 其中的V脉冲和B脉冲与1脉冲波形相同,用V或B 符号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示意该非“0”码是由原信码的“0” 变换而来的。

高中信息技术基带传输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带传输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带传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基带信号和基带传输。

2. 让学生了解基带传输的特点及优缺点。

3.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基带传输的基本过程。

4. 引导学生探讨基带传输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的定义及其区别。

2. 基带传输的概念及其在数据通信中的作用。

3. 基带传输的分类: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4. 基带传输的优点与局限性。

5. 基带传输技术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介绍理论知识和概念性内容。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

-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软件亲自体验基带传输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通信设备(如手机、电脑)的图片,引出通信技术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地介绍基带信号和基带传输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的通信场景,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详细分析基带传输在其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如使用网络模拟软件演示基带传输的过程。

5. 总结讨论:回顾全课内容,强化重要知识点,并开展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基带传输的资料,加深理解,并准备下次课的报告内容。

五、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活跃度。

-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基带传输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扩展学习的效果。

六、结语。

通信原理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通信原理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其功率谱示意图如图(b)中实线所示。
2020/1/25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16
4.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码间干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化为
其中

d(t) bk (t kTs )
k
H( f ) HT ( f )HC ( f )HR ( f )
h(t) F 1[H ( f )] H ( f )e j2 ft df
14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例4-2】试分析下图a)所示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 的功率谱。设“1”、“0”等概。
2020/1/25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15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AMI码数字基带信号如下图(a)所示,“1”、“0”等 概,则其功率谱表达式为 P( f ) A2Ts Sa2 ( fTs ) sin2 ( fTs )

y(t) bk h(t kTs ) nR (t) k
研究表明,影响系统正确接收的 因素有两个: ① 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
② 信道中的噪声
2020/1/25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17
4.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码间干扰
2020/1/25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1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将输入数字信号 变换成适合信道 传输的信号
低通型 信道
滤除噪声和 校正信道引 起的失真
输入
a
码型
发送
变换 b 滤波器
信道
c
定时脉冲
噪声 n(t)
接收 d
滤波器
取样 判决

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

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

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

数字基带信号是指在通信系统中用来表示数字信息的信号,它是一种低频信号,通常用来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数字信号的产生、数字信号的调制和数字信号的传输。

数字信号的产生是指将原始的语音、图像或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

采样是指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将其转换为一系列离散时间点上的采样值。

量化是指对每个采样点的幅度进行离散化,将其转换为一系列离散的幅度值。

编码是指将每个幅度值用二进制数表示,以便于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接下来,数字信号的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输。

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将数字信号的频率范围限制在传输介质所能承载的频率范围内。

调制技术常用的有脉冲编码调制(PCM)、频移键控(FSK)、相位键控(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其中,脉冲编码调制是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技术,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一系列脉冲,并通过改变脉冲的幅度、宽度和位置来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取值。

数字信号的传输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空气等。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如信号衰减、失真、干扰等。

为了保证传输质量,通常会采用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如循环冗余检验(CRC)和前向纠错(FEC)等。

总结起来,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包括数字信号的产生、数字信号的调制和数字信号的传输三个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原始的语音、图像或数据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并通过调制技术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质量,采取相应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得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和交换,极大地推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直流
关于位同步
8
关于位同步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 信号,首先必须对它进行采样判决。数据序列是按一定的 速率一个码元一个码元地传送,接收端也应该按相同的速 率一个码元一个码元的接收下来,这就要求接收端必须提 供一个确定采样判决时刻的定时时钟信号。这个定时时钟 信号的重复频率必须与发送端的码元速率相同,同时在最 佳判决时刻(或称为最佳相位时刻)对接收码元进行抽样 判决。在接收端产生这样一个定时时钟信号就是位同步。 有了准确的位同步,就可以用较低的误码率恢复已被接收 到了的可能畸变了的数字信号。 位同步的方法可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2.3 常用码型
29
2.3 常用码型
②差分曼彻斯特码
r=1/2
t
1
Tb
0
1
2Tb 3Tb
1
4Tb
0
30
2.3 常用码型
(2)传号反转CMI码 CMI码中,1用“++”“--”交替表示,0用“-+” 表示。 CMI码没有直流分量,有频繁的波形跳变,这 个特点便于恢复定时信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 用来进行宏观检测。 由于 CMI 码易于实现且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 高次群脉冲编码终端设备E4中被广泛用作接口 码型,在光纤传输系统中也有时用作线路传输 码型。
(4) 单极性归零码 用正极性的归零码表示1,用零电平表示0。发送1 时正电平在整个位期间 Tb 内只持续一段时间,在 其余时间则返回到零电平。
14
2.1 基本码型
发送1时正电平在整个位期间Tb内只持续一段时间,在其余 时间则返回到零电平,发送0时是零电平。
0
1
Tb 2Tb
0
t
1
3Tb
1
4Tb
15
31
2.3 常用码型
(2)传号反转CMI码 1用“--” “++” 交替表示;0用“-+”表示。
r= 1/2
t
1
Tb
0
1
2Tb 3Tb
1
4Tb
0
32
2.3 常用码型
(3)AMI码 传号交替反转码常记作 AMI 码。在 AMI 码中,二 进制位0用0电平表示,二进制位1交替地用+1和-1 表示。 AMI 码中正负电平个数大致相等,故无直流分量, 低频分量较小。利用传号交替反转规则,在接收 端可以检错纠错,比如发现有不符合这个规则的 脉冲时,就说明传输中出现错误。
第4课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
1 数字基带信号
来自数据终端的原始数据信号,如计算机输出的 二进制序列,或者是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 后的PCM码组等等都是数字信号。这些信号往往 包含丰富的低频分量,甚至直流分量,称之为数 字基带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 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直接传输, 称之为数字基带传输。而大多数信道,如各种无 线信道,数字基带信号必须经过载波调制,把频 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这种传输称 为数字频带(调制或载波)传输。
2
1 数字基带信号
什么是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分布在低频段(通常包含直流)且未经过调制的 数字信号通常被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数字基带传输 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不需要安装调制、解调装臵, 直接在信道上传送基带信号。
3
1 数字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是什么样子?
基带信号有很多种码型。最基本的是不归零码。
26
2.3 常用码型
①曼彻斯特码 1用“-+”表示;0用“+-”表示
r=1/2
t
1
Tb
0
1
2Tb 3Tb
1
4Tb
0
27
2.3 常用码型
曼彻斯特码适用于数据终端设备在短距离上的 传输,这种码常被用于以太网10Base-T中。
28
2.3 常用码型
②差分曼彻斯特码 曼彻斯特码极性反转时会引起译码错误,为解 决此问题,可以采用差分曼彻斯特码,这种码 常被用于令牌环网中。在差分曼彻斯特码中, 每个码元中间的跳变仅做同步之用,每个比特 的值根据其开始的边界是否存在跳变来决定。 比特的开始有跳变代表0,无跳变代表1。
6
2.1 基本码型
以下先介绍几种基本的码型。 (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用正电平和零电平两种取值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和 0,在整个位持续期间电平保持不变,此种码通常 记作 NRZ(不归零)码。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码型。
7
2.1 基本码型
单极性不归零码
1
Tb
0
2Tb
1
3Tb
1
4Tb
0
t
优点: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有直流成份 连续的1或0码元难以实现同步。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码 型能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 是根据需要全盘考虑,有取有舍,合理选择。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码型。
25
2.3 常用码型
(1)双相码 双相码是一种在比特中点位臵上电平跳转为相反 极的码型。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双相码是曼彻斯特 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码。 ①曼彻斯特码 它的特点是每个比特用两个连续极性相反的电平 来表示。如1 用负、正电平表示, 0用正、负电 平表示。因为该码在每个比特间隔的中心都存在 电平跳变,所以有丰富的位定时信息。电平的跳 变既作为数据信息又作为同步信息。在中点位臵 上出现的由负到正的跳变表示 1 ;由正到负的跳 变表示0 。在这种码中,正、负电平各占一半, 因而不存在直流分量。
20
2.2 码型设计原则
(4)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
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就可根据这一规律 性来检测是否有误码,即做到自动监测,以保证传输 质量。
(5)编码方案信源统计依赖性最小
信道上传输的基带传输码型应具有对信源统计依赖最 小的特性,即对信源经信源编码后,直接转换的数字 信号的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例如“1”和“0”出现的 概率及连“0”多少等)。
2.1 基本码型
差分码(1表示“电平跳变”;0表示“不跳变”)设初Βιβλιοθήκη 状态为 高电平t1
Tb
0
2Tb
1
3Tb
1
4Tb
0
差分码是以电平跳变来表示数据信息。以差分码传输数据时,在 一个位传输的持续时间内信号电平不会出现跳变。 特点:在传输连续的码元1时,能同步,连续的0时不能同步
13
2.1 基本码型
定义比率r为每个信号元素承载的数据元素的数量。 也称为编码效率。该值越大越好。
22
2.3 编码效率
1 0
1个数据元素
1
1 t
0
1个数据元素
1
r=1
r=1/2
t
2个信号元素 4个数据元素
1个信号元素 2个数据元素
11
01
11
1101 r=4/3 t
3个信号元素
23
r=2 t
1个信号元素
2.3 编码效率
16
2.1 基本码型
发送1时正电平在整个位期间Tb内只持续一段时间,在其余 时间则返回到零电平,发送 0 时负电平在整个位期间 Tb内 只持续一段时间,在其余时间则返回到零电平。
0
1
Tb 2Tb
0
t
1
3Tb
1
4Tb
17
优点:无直流、 最佳判决电平确定(=0) 可以保持正确的码元同步
2.2 码型设计原则
(6)编译码设备应尽量简单。
21
2.2 码型设计原则
(7)码型要尽量增大编码效率,从而降低对带宽 的需求。
数据元素:表示一块信息的最小实体,即位。 信号元素:用于承载数据元素,是载体。 数据速率:又称为信息速率、比特率,1秒发送的数据 元素(位)的数量。单位是bps。 信号速率:又称为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1秒 发送的信号元素的数量。单位是波特baud
33
2.3 常用码型
(3)AMI码 1用“+”“-”交替表示;0用“0电平”表示。 r=1
0
1
Tb 2Tb
0
t
1
3Tb
1
4Tb
优点:无直流、 且可以发现简单错误 若接收端收到的码元极性与发送端完全相反,也能正确判断 缺点:如果出现长“0”则提取同步困难
34
2.3 常用码型
(4)3阶高密度双极性零码( HDB3 ) 当信息中出现连0码时,AMI码将长时间不出现电 平跳变,这给提取定时信号带来困难。为了克服 传输波形中出现长连0的情况,在AMI的基础上设 计了改进型的 HDB3码。在它的码字中最长连 0数 不超过3个。 双相码适用于局域网 ,并不适合于长距离通信 (由于宽带宽需求 ),有直流成分的编码 (如 NRZ )也不适合长距离的电接口编码, AMI 编码 中连续0的长序列会不同步,也不适合长距离,相 比,HDB3码就适合于长距离通信。 35
由于不同的码型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设计或 选择适合于给定信道传输特性的码型时,通常要 考虑以下的因素,或者说要遵循以下原则:
18
2.2 码型设计原则
(1)码型中应不含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尽量少。
当数字信号中的电平保持一段时间的恒定时,频谱会产 生很低的频率,这些接近于0的频率称为直流成分,会 给不允许通过低频率的系统或者使用电子耦合的系统 (如变压器)带来问题。如,电话线不能通过低于 200Hz的频率。还有长距离的链路可能使用一个或多个 变压器来隔离线路的不同部分,对于这些系统,我们要 使用无直流的方案。如果传输信号中存在接近0频率的 分量,则在传输中就会丢失,而在接收端会产生波形失 真。
缺点:有直流、 连续的0难以实现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