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试卷19(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一、文言文部分(29分)1.(10分)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岑参)(3)政入万山围子里,。
((过松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4),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5)《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
(《木兰诗》)2.(8分)阅读下面题目,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是由(朝代)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3.(11分)阅读下面题目,完成问题。
庚衮侍兄庚衮字叔褒。
成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
疠气方盛,父母诸弟皆出次①于外,衮独留不去。
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
”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
间复抚柩哀临不辍。
如此十余旬,疫势既退,家人乃返。
毗病得差②,衮亦无恙。
(选自《搜神记》)[注释]①次:住所;②差:差不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二兄俱.亡②遂.亲自扶持(2)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像这样过了十多天,瘟疫已经退去,家人才回来。
B.像这样过了一百多天,瘟疫已经退去,家人才返回。
C.像这样过了一百多天,瘟疫既然退去,家人就返回了。
D.像这样过了十多天,瘟疫既然退去,家人就回来了。
(3)“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
”说明;“衮独留不去”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4)选文赞颂了庚衮的美德。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解析)1.将选项中注音无误的词语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为:锲而不舍、调羹、校对、愧怍、咀嚼、亘古、深恶痛绝、鲜为人知、默契、楷书、草率、妇孺皆知。
2.将选项中书写无误的词语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为:高梁迭起、锋芒必露、慷慨淋漓、入梦、荒僻、梳头、苛捐杂税、烦躁。
3.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B、C。
4.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为: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5.有误的一项是A,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以“右”为尊的规定,只是在一些场合中有“左尊右卑”的惯。
6.答案因题目未给出,无法作答。
到了高亮桥,XXX四处张望,没有发现任何士兵,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想着两块钱就是两块钱,他需要有点胆量才能碰到这样的好事情。
最终,他发现这个好事情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1)马上相逢无纸笔。
落笔却是故人知。
XXX《逢入京使》)2)XXX:“学诗不能多读,多读必疏,疏则生疑,生疑则少悟。
”孙权劝学》)3)XXX的《竹里馆》中,诗人借助拟人的手法,把满月比作心心相印的朋友,表现了他新颖的想象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木兰诗》的结尾采用比喻的手法,解答了XXX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
男儿无所谓,翩翩随风飘。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意思是XXX拒绝研究,因为他在军队中有很多事情要做。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意思是我不想让你研究成为一名博士!3.D.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
4.XXX劝XXX研究时,语气特别劝说,表现出他真挚的感情和急切的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hái) 惧惮.(dàn) 掳.去(lǔ)B.伛.身(yǔ) 凹凼.(dàng) 颔.之(hán)C.粗拙.(zhuó) 愧怍.(zuò) 自矜.(jīn)D.疮.疤(chuāng) 攥.着(zuàn) 涎.水(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妄下断语目瞪口呆孤苦伶仃战栗B.张牙舞爪恋恋不舍迥然不同禁锢C.畏罪潜逃怪诞不径神采奕奕安详D.据为己有大相径庭无所顾忌苛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6、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琐屑(xiè)涎水(xián )取缔(dì)B.诘问(jié)惦记(diàn)疮疤(chuāng)震悚(shù)C.哀悼(dào)奔丧(sāng)胡同(tòng)粗拙(zhuō)D.糟糕(gāo)颓唐(tuì)骷髅(kū)晌午(shǎng)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严重事故,我们一定要坚强管理。
C.是否努力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D.我以后再告诉你这件事情的详情。
3.下列语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5.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3)岑参《逢入京使》中表达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ɡ)贮.蓄(zhù)粗犷.(kuànɡ)澄.清(dènɡ)B.花苞.(bāo)嘹.亮(liáo)应.和(yìnɡ)黄晕.(yùn)C.莅.临(wèi)看.护(kàn)抖擞.(shù)卖弄.(nònɡ)D.朗润.(rùn)婉转.(zhuǎn)水藻.(zào)静谧.(m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A.妄下断语神采奕奕恋恋不舍迫不急待B.斑斓多资不露痕迹刨根问底畏罪潜逃C.怪诞不经大相径庭步履蹒跚张牙舞爪D.无所顾忌一本正经全身贯注毫无生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
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B 滞笨..(zhì)气氛.(fēn)亘古..(gèn)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D 惩罚..(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
(5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
(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
(3分)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阅读下面这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朗润(rùn)酝酿(niàng)宛转(wǎn)欣然(xīn)B.轻悄悄(qiāo)软绵绵(miǎn)赶趟儿(tàng)嘹亮(liáo)C.舒适(shū)黄晕(yūn)烘托(hōng)抖擞(sǒu)D.应和(hè)发酵(xiào)蓑衣(suō)鸟巢(chá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呼朋引伴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喉咙咄咄逼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老师给我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成语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C.友谊是穿越人海,互视对方双眼的默契,是不期而遇....的缘分。
D.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的归途是惊心动魄....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草率.(shuài)愧怍.(zhà) 锲.而不舍(qiè)B.嗥.叫(háo) 楷.书(kǎi)调羹.(gēng) 妇孺.皆知(rǔ)C.校.对(jiào) 亘.古(gèng)哺.育(bǔ) 深恶.痛绝(wù)D.咀嚼.(jué) 污秽.(huì)默契.(qì) 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梳头选骋汹涌澎湃锲而不舍B.高梁迭起慷慨淋漓锋芒必露C.深宵铰肉浩浩荡荡目不窥园D.荒僻烦躁酣然入梦苛捐杂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B 滞笨..(zhì)气氛.(fēn)亘古..(gèn)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D 惩罚..(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
(5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
(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乐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乐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0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诗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3分)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
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
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
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D.诗的前三句均为写景,这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景物的喜爱之情。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爱的最后一课奥尔布莱特“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电话!”爸爸说,“火车站的人打电话说下午4点12分有一个寄给我的柳条箱。
我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快点过来取吧。
”我和爸爸到了火车站,开了箱子,从里面蹦出一个四条腿的白色小东西,它沿着站台跑去,差点儿把我们撞倒。
“小狗!”我大叫一声。
爸爸一把抓过柳条箱上的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
“维基!”他高声叫喊。
听到有人叫它的名字,小狗停住了。
“维基,过来!”爸爸喊着。
不一会儿,小狗朝我们跑了过来。
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的英国纯种狗,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在站台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维基的到来使我们感到惊喜。
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
我们小孩子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
弟弟吉米困在房后的湿地里时,它就直接把妈妈领到吉米跟前。
在我看来,维基好像很喜欢吉米,没离开过吉米身边。
这使我担心起来。
趁妈妈听不到时,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小狗,你知道的。
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
”吉米势不两立地看着我,大声叫道:“它是我的狗!”“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她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
我眼泪汪汪地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
”“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
”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
平时我和吉米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
“你们没必要为它而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半时光,直到因为爸爸的新工作我们搬到了渥太华。
我们租的小房子正好坐落在公路边上。
由于不熟悉交通,而且习惯了无拘无束的闲逛,因此局限在小院子里的生活使维基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后来有一天,我们听到紧急刹车声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我们跑出去发现维基瘫倒在地,但它还活着。
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汽车呼啸而过,它就会瑟瑟发抖,即便是在屋子里也是这样。
三周过去了,维基还是那么死气沉沉。
除了晚上到厨房走走,它几乎不起床。
兽医说,他没遇见过类似情况。
“这只狗已经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了。
”他对我们说。
爸爸妈妈认为,拯救维基的唯一希望就是让它回到原来安静的老房子里去。
当他们把想法告诉我们时,我和吉米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
“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对维基是再好不过了。
”爸爸说。
随后,他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电话。
我们去度假时,他们总是收留它。
他们说愿意收养维基。
第二天星期六,我们全家都挤进旅行车。
维基静静地躺在车后座它的“床”上。
两个小时的路程,车内鸦雀无声。
当我们到达它的新主人家时,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
我们紧紧地抱住它。
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注视着它的眼睛;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地拥抱它。
吉米低声哭了起来。
我双手捂住了脸。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
现在,你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它。
”“但这很伤心。
”我说着,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有关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了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
总有一天,我必须让你们离开。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即便自己受到伤害。
你明白吗?”“明白!”我答道,因为我已经10岁了。
(摘自《课外阅读》2010年第22期,有删改)1.文章的开头从一个奇怪的电话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狗的可爱的?(3分)3.“我”和弟弟吉米争吵的原因是什么?(4分)4.妈妈对“我”说的话很有哲理,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说说你的看法。
(5分)5.作者最后说自己明白了。
当时作者才10岁,你认为作者是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5分)三、写作(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
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就要努力把握现在。
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2、C3、D4、A5(1)深林人不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凭君传语报平安(4)惟解漫天作雪飞(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1)老舍,京味(2)从老实健壮,诚实可爱,坚忍,有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二、阅读理解(一)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可根据积累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分析。
D项中,“遂”应译为“于是,就”。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语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断句。
分析句子可知“故”为“问”的宾语,所以应在“故”的后面停顿,排除A、D两项;“无”在这里是动词,译为“没有”,所以应在“无”的前面断句,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
根据甲文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知,孙权只要求吕蒙读书,涉猎广泛而已,故A 项中“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的说法错误。
4.(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二)1.答案:联系风、雨、红蕉、紫菊等景物,可以确定描写的是秋天。
解析:抓住第一、二句中能体现秋天特征的景物写出即可。
2.答案:D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诗应是表达思乡之情,D项表述错误。
3.答案:诗的前三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风光秀美的闽中秋景图,末句的两个“堪”字,使作者的心情急转而下。
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