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政治经济学 资本的积累过程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 2.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 3.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和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 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再生产 把生产看作不断重复、不断更 新的过程。那么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 产过程。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在资本主义的生 产关系下,生产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 断重复。
将获得的1000m,分成两部分 500用于消费,500用做追加资本, 假如C V例不变,按4:1 m’=100% 则第二年投入生产的是
4400C +1100V 到年末 4400C +1100V +1100m=6600
结论
(1)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既 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又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扩大。
积累规模越大; 其次,在积累率既定,一切决定剩余价 值总量的因素,都影响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
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所用资本,生产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
所费资本,实际消耗的资本)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 相对人口过剩
仍然是4000C 1000V ...... 到第六年初的时候 仍然是4000C 1000V 此5000非彼5000
从简单再生产中可以看到:
第一 V和m都是工人创造的 第二 C也是工人创造的 第三 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生产 剩余价值的需要
二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 生产的源泉
主义再生产周期运转的需要 (2)形成对在业工人的强大压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积累

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积累

• “积累的第一个条件,是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 并把由此得到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下面假 定资本是按正常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流通过程的。对这
一过程的详细分析要在第二卷里进行。 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
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 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 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 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 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 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 业利润、地租等等。剩余价值的这些转化形式要在第
政治经济学
许 光 伟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章资本积累比较
第一节 资本的再 生产 第二节 资本积累 与资本有机构成的 提高 第三节 相对过剩 人口与资本积累的 一般规律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 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 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 论
•“我们以前考察了剩余价值怎样从资 本产生,现在我们考察资本怎样从剩 余价值产生。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 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 本,叫做资本积累。”
• “古典经济学强调指出,积累过程的特点是,剩余产品由生产工人消费,而不由非 生产工人消费,这一点是对的。但它的错误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亚·斯密使人们形 成一种流行的看法,把积累仅仅看成剩余产品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者说,把剩余 价值的资本化仅仅看成剩余价值转变为劳动力。 ”
1-6 & 7
• 1-6 推导出“W=C+V+M” •7 关于“W=C+V+M”的存在形式:以运动(资本积累)的形式而存在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3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3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3章资本的积累过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1.物质资料的再生产(1)再生产的含义再生产是指从经常的联系和不断更新来看的社会生产过程。

(2)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含义物质资料再生产是指为了不断地进行生产,总要不断地以它的年产品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等,从而在实物形态上去替换一年里所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并将其并入新的生产过程。

(3)资本主义的物质资料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其目的是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当作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

再生产的条件也是采取资本的形式。

生产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采取不变资本的形式;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采取可变资本的形式。

(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含义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价值的再生产(1)从再生产的过程看,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用可变资本来购买劳动力。

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可变资本是资本家预付的。

但是,只要从再生产来考察,这个假象马上就会消失。

资本家这个生产过程购买劳动力所付的工资,是用工人上个生产过程的劳动产品转化的货币来支付的,是工人自己养活自己并且养活资本家,而绝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

政治经济学-资本的运行

政治经济学-资本的运行
经济危机
资本的运行
Ch3~4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三、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资本的运行
Ch3~5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循环
1、产业资本的概念
2.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阶 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 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 值得到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三种
职能形式, 每一种职能形式都会形成自己独 立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有三种循环形式, 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 资本的循环, 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的运行

Ch3~12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由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
时间不同,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只能由资本的 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来确定。
结论: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的运行
Ch3~14
资本的运行
Ch3~15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三、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实现,是以资本循环的
连续性、三种循环形式统一地运动为条件。资本
循环的连续性,就是资本的三种循环同时不间断 地在各种职能形式上和各个阶段上的运动。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通常指的是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积累,逐渐壮大自己的资本,加强对市场和生产手段的垄断,从而提高自身的利润和生产力。

资本主义积累具有一定的一般规律和周期性规律,下面将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做一些漫谈。

资本积累的动力资本主义积累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商品,这意味着除去劳动者所得工资的部分,资本家可以得到商品价值。

剩余价值的增加,增加了资本家的财富,并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积累的基础。

资本主义积累的水平和速度取决于垄断程度、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垄断程度越大,资本家适应市场需要的速度越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

资本积累的规律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遵循相对稳定的一般规律,这种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两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区分的,前者是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后者指提高相对必要劳动时间比例( 即工人被迫工作的时间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资本家通过使用更多的机器和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并通过检查和监测工人的时间,增加相对必要劳动时间。

这些措施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为资本积累提供了可观的基础。

2.扩大市场和提高技术水平资本主义积累的另一个重要规律是扩大市场和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改进,资本家们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以实现资本积累的进一步增长。

为此,资本家们通常会投资于技术研发,改进生产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经济周期波动性指的是流行性商业景气和周期性经济衰退。

通常,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在产业和价格方面都表现出清晰的周期性规律。

它起源于繁荣时期,随着市场饱和和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行业衰退,进而导致经济衰退。

周期性经济衰退不仅会导致资本主义积累速度的减缓,而且也会导致工人地位的恶化,并促进一个自我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循环,在循环中,资本主义积累的速度和周期将在不断变化中闪亮表现。

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资本积累

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追求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C的比重 愈来愈大
V的比重 愈来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技术进 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 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仅生产出商品,生产出剩 余价值,而且还要再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劳动者自身, 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了。
(再生产出私有制: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工人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 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 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罗马 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 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1)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区别:是组合结果,不受限制
(2)资本集中的杠杆 :相互竞争(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信用:利用贷款扩大实力增强竞争
小资本联合组建股份公司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 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 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 ,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 事完成了。”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含义: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再生产在 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第1年:80c+20v+20m=120(100=80c+80c+20v+20m=120 第4年: 80c+20v+20m=120
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复习-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复习-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积累一.资本主义再生产1.社会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实现条件: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3.扩大再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VS.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因素和基础.4.从再生产中看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1)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养活资本家。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3)工人阶级即使在劳动之外也是从属资本的.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资本积累: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来源。

2.商品所有权规律: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占有规律.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的结合为基础的4.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而劳动者反而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

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无偿占有别人劳动产品的权力,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量由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和消费的比率来决定的.(2)在剩余价值分为消费和的积累比率一定的情况下,积累量由剩余价值量决定。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②劳动生产率的高低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④预付资本的多少第二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3.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它的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

4.资本积聚:单个资本直接通过积累而在价值形式和生产要素形式上都扩大起来。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论》原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用——资本的积累过程和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

《资本论》原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用——资本的积累过程和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
( 一 ) 对 就 业 的 不利
全卫生教育 ,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 ,减少 职业危害 ” 。 三 、利用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保障劳动者权益 资本积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消极作用是资本积累会对无产 阶级的 价值分配乃至命运 不利 ,最终 结果 是两极 分化 严重 ,最终造 成社 会动 荡; 而积极作用是资本积累是扩大再 生产的源泉 ,追加资本来 自于资本 化 的剩余价值 。所以 ,工人阶级用剩余 劳动 的价值贡献给 了雇佣 追加劳 动 的资本 ,其 中不变资本投向厂房、机器类生产资料 ,可变 资本 用于雇 佣劳动力 ,这样就有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总结起来 ,资本积 累的积极 作用能够先把生产规模扩大 , 让 更多的劳动者得到工作机会 ,或者 是既 定 的劳动者得到更多分配。也就是我们平常讲 的先把蛋糕做 大 ,再利用 税收 、转移支付等财政分配制度保 障劳 动者 的分配更合理 ,切实 提高劳 动者的生活水平。下面就介绍 如何就非财政角度 ,分配做大了的蛋糕 : ( 一 )执 法部 门增 强 劳 动 执 法检 查 ,优 化 劳动 合 同 管理 制 度 。 从制度上 ,劳动执 法部门要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 的现象 ,加 大对违 规企业 的惩治力度 ,建立拖欠 工资黑名单 。并在技术上建立工 资支付的 保证金制度和监控制度 ,严格 执行劳动合 同约定 ,定时定期发清 劳动者 报酬 。在监管职责上 ,执法部必须切实履行劳保监管职责 ,监督企 业配
( 作 者 单位 : 四川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马克思 在 《 资本论 》 第二 十三章 “ 资本 主义 积累 的一般 规律 ” 中 通过分析和研究伴 随着 资本 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供 求关系 的影响 ,深刻 阐述 了相对过 剩人 口产生的根本 原因 、相对过剩人 口的形 式和作用 。 ( 二 ) 资 本 积 累对 工人 创 造 价 值 的剥 夺 在简单再生产过程 中 ,剩余 价值伴 随着资本周期 性地产 生 ,这部分 被资本家无偿 占用 的收入 成为 了资本家 的消费基 金。 “ 周 期性地 获得 , 也得周期性地消耗 ” 。虽然资本规 模并没 有扩大 ,但 这不改 变工人 得到 的货币收入只是其创造价值 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 ,维持 工人生活 和繁衍 的可变资本用 于个人 消费时,有 给蒸汽机添煤 加水 ,给机轮加油 的残酷 意味 。 ( 三 )资本积 累与休息休假权 的博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新特征(资本
主义再生产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 ~ 是扩大 ~ 的基础,所以必须从分析简 单 ~ 开始;同时还必须暂时撇开流通) 1)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 创造的(先干活儿后给钱,是工人把劳动 力预付给资本家,“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 家提供信贷”),因此,不是资本家养活 工人,而是工人养活资本家。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全部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因此在未来的
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的、联合和组
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 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 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 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 的资本主义的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 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 就要敲响了。剥夺这就要被剥夺了。”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 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
“富人不同于穷人的地方,不在于占有土地
和货币,而在于拥有对劳动的支配权-----对穷人适宜的,不是使他们处于卑贱的或奴 隶般的地位,而是使他们处于安适和宽松的 从属地位,对拥有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应 当对于为他们劳动的人拥有充分的影响和权 威------” 马克思说:“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 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 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的好一些, 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雇 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
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 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 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 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 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 链,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 思引自他的《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弹性的,同时也 是有极限的,对这个问题不能教条主义。
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0亿
过去10年长4成,未来20年要翻番 联合国人居机构(UN-Habitat)日前发
表一项报告称,世界上将近10亿人口—— 约占全球人口的1/6仍然居住在贫民窟里。 此种情况若不改变,2030年世界贫困人口 将达20亿(按联合国的标准:人均1美元/ 天). 这10亿人口中一般居住在城市贫民窟, 5.5亿生活在亚洲,其余大都生活在非洲和 拉丁美洲。没有清洁的饮用水,房屋矮小, 夜晚一片漆黑,治安糟糕,各种疾病流行.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一、资本有机构成
“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
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 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1、资本的技术构成:Pm 与 A 之比。 2、资本的价值构成: C 与 V 之比。 3、资本的有机构成:P142—3(劳动生产 率的另一种表达)。 4、~ 的变化趋势:提高:C 的增长比 V 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原理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下)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1)把生产作为一个连续
不断的过程加以考察,那么生产本身就是 再生产。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生产过程所没 有的新特征和规律。2)~ 从规模上看可 分为:简单 ~ 和扩大 ~ 。3)~ 从内容 上看是:物质资料 ~ 和生产关系 ~ 的统 一。
三、相对过剩人口
1、定义:相对于资本增值的要求而言~. 2、 ~
的必然性:伴随资本积累,资本有 机构成必然提高,造成:1)等量资本中, v 的比例减少,即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 少;2)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变得 简单,所以劳动力的供给却绝对增加,a. 妇女,b.破产的小生产者和小农,c.破产 的中小资本家。 3、~ 的必要性:1)蓄水池的作用;2) 造成对在业人口的压力,劳动力之间的竞 争.
光他们所收入的一切------靠每天劳动为 生的人,只有贫困才能激励他们去工作, 缓和这种贫困是明智的,想加以治疗未免 愚蠢。------在不允许奴隶存在的自由民 族中,最可靠的财富就是众多的勤劳贫民。 ------要使社会〈当然是非劳动者的社会〉 幸福,使人民满足于可怜的处境,就必须 使大多数人既无知又贫困。知识会使我们 产生更大和更多的愿望,而人的愿望越少, 他的需要也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表述:“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
越大,他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 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 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 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 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 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 工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积累的途径)
1、资本的积聚: 2、资本的集中:同上(“资本吸引资本的
规律”);竞争和信用是最强有力的杠杆。 3、二者关系:积聚可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 但受资本量的限制,比较慢;2)集中不增 加社会资本的总量,不受资本量的限制,比 较快。“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 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 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集中通过股份公 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贫困标准」也该与时 俱进
《中国妇女报撰文提出》
郭之纯在1月18日《中国妇女报》撰文说,
1月8日,央视播发了一则“2004年中国 农村扶贫形势出现重大转机,脱贫人口数 量达到300万,创5年来最高”的新闻,引 起舆论的小小波澜。 ------我国当前扶贫标准只是人均收入 637元到882元之间,有人再度提起“扶 贫标准应与世界接轨”的问题。 据悉,扶贫标准的设立各国有不同的方式, 有的发达国家是采用相对贫困标准,即不 管物价和经济走势如何,都把
20%最低收入人口视为贫困人口和扶贫对
象;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标准则是每人每 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 ------笔者认为,------确立“扶贫标准” 时却不能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一定 要确保温饱,只有能确保温饱的收入标准 才能成为真正的“扶贫标准”。 按照现在的标准,确实无法满足温饱的要 求,------而假如这样的“脱贫户”有孩子 在读大学,637元的年收入,甚至连杯水 车薪都算不上。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相对于小生产而言,雇佣劳动是一种共 同劳动,突破个人体力的界限)。 2、与简单再生产不同的是:用于扩大再 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剩余价值 转化来的。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 义占有权规律 ——无偿占有越来越多的 m。 4、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再生产出来。
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
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运用于技术方面, 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 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一切生 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 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 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 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 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 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程度的不 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
3
)~ 才能满足贪欲,“已经习以为常 的挥霍,作为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 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 一种必要。奢侈被列为资本的交际费用-----在资本家个人的崇高的心胸中同时展 开了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浮士德 式的 冲突。” 四、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社会劳动生 产率的高低;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 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人阶级中的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 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
是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在一极上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
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 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 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1993年美国官方公布的生活在贫困线以 下的人口为:4000万。 2、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绝对 ~ 和相对 ~。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 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 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 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 础。 ”——积累客观上是社会进步的重 要源泉。2)外在压力:竞争(“膨胀 率”)“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投入工 业企业的资本有不断增长的必要,而竞争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 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迫 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 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 累。”
3、剥夺者被剥夺。“一旦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 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 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 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 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 是剥夺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 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 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 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 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 夺,
虽然全球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不
小的发展,但是“贫民窟”人口却在过去 的10年中增长了36%。------“他们被我 们这个看起来越来越富裕的世界边缘化 了。” “千禧年峰会”上189国发表的在2020 年之前,减少1亿贫困人口的目标,看来 很难实现。(摘自《扬子晚报03-1007》) 我国现有贫困人口5000多万,其中 3000万在农村,2000万生活在城市最 低保障线以下。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至少
4、~
的形式:1)流动的;2)潜在的; 3)停滞的;最底层:流氓、乞丐等。 马克思引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道出的真谛: “假如某人有10万英亩土地,有10万镑 货币和10万头牲畜,而没有一个工人,那 么这个富人自己还不就是工人?既然工人 使人变富,所以工人越多富人也就越多-----穷人的劳动就是富人的财源”。 “在财产有充分保障的地方,没有货币还 是比较容易生活,没有穷人就不行,不然 谁去劳动呢?------对一切富裕民族有利 的是:绝大部分穷人永远不要无事可做, 但要经常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