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合集下载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机制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机制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机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腔医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医疗领域。

而对于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一、团队合作1. 理解各自的角色团队合作以分工为基础,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并且要对整个团队的目标和任务有整体的认识和理解,这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以高效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

2. 拥有共同的目标团队合作需要每个人对整个团队的目标和工作任务都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同时,每个人还要理解团队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并且能够将这些价值观贯彻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3. 合理分配任务团队合作的核心是分工合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角色,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将任务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整个团队能够高效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二、沟通机制1. 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团队内部的信息畅通、互相了解,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例如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建立专门的邮件群或微信群等方式,保证全员有效参与。

2. 沟通内容要明确主题为了避免沟通过程中的主题混淆或流于无意义,团队内部的沟通内容要具体、明确。

比如,在团队会议中,应该事先制定好议程,明确各项议题的主题,确保每个人的知晓和参与。

3. 注意沟通的效率沟通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团队内部的沟通不仅要强调高效性,同时还要考虑及时性。

及时与全面的沟通可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团队内部的摩擦和冲突,避免在工作进程中出现障碍和错误。

总结对于一个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要想实现高效和长期的护理管理,整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拥有共同的目标,并且掌握合理分配任务的技巧等,同时还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尽可能地消除信息障碍,确保团队内部的工作流程顺畅、高效。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协作与分工合作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协作与分工合作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协作与分工合作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口腔疾病的增加,口腔科护理在医疗体系中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口腔护理,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而在这一制度中,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文将以“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团队协作与分工合作”为题,探讨这两个要素在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一、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是指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以实现共同目标。

在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中,团队协作是保证口腔护理质量的关键。

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团队中,不同成员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通过相互合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各司其职,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其次,团队协作可以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各个环节的协作,团队成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意外情况。

最后,团队协作可以增加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一个良好的团队中,成员之间相互鼓励、支持和协助,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稳定性。

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分工合作是指在一个团队中,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和职责划分工作内容和角色,从而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

在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中,分工合作是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和效率的基础。

首先,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专业优势。

口腔科护理团队中的成员包括牙医、口腔护士、卫生员等,他们都具备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通过分工合作,可以让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潜力。

其次,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分工合作良好的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沟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分工合作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协作,相互之间相互之间互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的实施方法要实现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中的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实施方法。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的团队合作与协作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的团队合作与协作

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的团队合作与协作口腔科护理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团队合作与协作。

在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团队的合作与协作是保障口腔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的团队合作与协作,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口腔科护理中,团队合作是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的关键。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口腔护理服务。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协调与配合方面。

在口腔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互相配合,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团队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相互协调并共同完成任务。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实现工作的高效和质量的提升。

二、团队合作的影响因素1.领导力在口腔科护理管理制度下,领导力是影响团队合作的重要因素。

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可以统筹规划团队工作,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励团队成员,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沟通与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调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在口腔科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工作经验,协调行动。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在口腔科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提升,团队成员才能共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护理服务。

三、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是团队合作的延伸与深化。

团队协作强调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互助。

在口腔科护理中,团队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升护理质量。

团队协作还可以解决复杂问题。

在口腔科护理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参与与协作才能解决。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专业优势,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口腔科护理实习报告

口腔科护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实习地点:XX市口腔医院口腔科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提高我的口腔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我的临床思维和护理操作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1. 了解口腔科的基本情况在实习初期,我首先了解了口腔科的基本情况,包括科室的规模、人员结构、设备设施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带教老师的交流,我对口腔科的业务范围和常见病种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学习口腔护理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口腔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疾病、口腔护理技术、消毒隔离等。

通过课堂讲解、自学和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口腔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实际操作训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口腔科的各项护理操作,如口腔清洁、口腔冲洗、口腔护理用品的准备、口腔器械的消毒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练掌握了口腔护理的基本技能。

4. 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口腔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包括接待患者、询问病史、协助医生进行检查、治疗等。

通过临床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处理临床问题。

5. 学习口腔科新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口腔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口腔种植、正畸、牙周治疗等。

通过学习,我对口腔科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口腔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提高了口腔护理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口腔护理的基本技能,如口腔清洁、口腔冲洗、口腔护理用品的准备、口腔器械的消毒等。

3. 增强了临床思维和护理操作能力通过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处理临床问题,提高了我的临床思维和护理操作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学会了团队协作,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口腔门诊护理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体会

口腔门诊护理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体会
1 . 1 一 般 资料
和数量 ,严格消毒 ,确保器械 一人一用一 消毒 ,积极
预防 院 内感染 的发 生 ,提高 口腔 疾病患者 的疗 效 。在
我院 口腔 门诊现可 治疗 牙体牙髓病 、牙周病 、粘 日常工作 中 ,护理 人员应该根据 器械 的大 小、用途分 膜病、儿童牙病、牙体缺失修复 、牙种植、畸形牙矫正 类放置 ;消毒后妥 善放置 ,方便 器械 的随 时取用 ;做 等 口腔疾 病 。分 别 对我 院 口腔 门诊 2 0 1 3  ̄2 0 1 4 年 的就 诊 好 领 取 归还 记 录 ,及 时 维 修 或 更 换 器 械 ,确 保 器 械 的 2 ] 。 人数、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 ,主要的参考文献为 《 医 正常使用【 院消毒的卫生标准 》、 《 消毒技术的规范》等 ] 。
有 统计 学意 义 ( 尸<O . 0 5 )。结论 口腔 门诊通过 建立规 范化的护理 管理制度 ,可 以有 效降低 院 内感染率 ,
提 高患者 对护理 工作 的满意度 ,希望有关部 门及人 员在工作 中加 以重视 。
【 关 键 词 】 口腔 门 诊 ;护 理 管理 ;规 范 化 ;感 染 率 ;满 意度
理 方 案 ,主 要 措 施 为 加 强人 员管理 、 器械 管理 、 药 品 管 理 等 ;对 比规 范化 护 理 管理 方 案 推 行 前 后 , 1 3 ' 腔 门诊
规 范 化 护 理 管理 方 案推 广 实 行后 ,院 内感 染 率 由2 0 1 3 年 的
1 0 . 5 6 %降低  ̄ ' 1 2 0 1 4 年的4 . 7 6 %,患者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 由2 0 1 3 年 的7 7 . 5 5 %上升 ̄ q 2 0 1 4 年的9 2 . 1 0 %;差异具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口腔健康。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是指口腔医生、牙医、口腔医技人员、口腔保健导师等专业人员合作,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口腔护理服务。

在口腔健康与疾病诊疗管理中,口腔护理团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口腔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可行的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协作流程患者初诊首先,患者需要到口腔诊所进行初诊。

初诊主要由口腔医生进行。

口腔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患者是否有患口腔疾病的习惯、饮食习惯等。

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症状后,口腔医生可以协同其他团队成员一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病情评估在协作过程中,不同的专业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评估。

牙医主要负责检查口腔中龋齿的情况,是否需要镶牙,是否需要进行牙齿矫正等。

口腔医技人员主要负责拍摄X光片及CT,进行口腔卫生及修复治疗。

口腔保健导师主要负责口腔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指导。

每个专业人员的评估都是相对独立的,互相协作,最终达成一致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制定在确定阶段性方案的同时,也需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

长期治疗方案中,不同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需明确。

例如,对于需要牙槽突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要口腔医生和牙医进行联合讨论,确认口腔医生和牙医的术前预处理及治疗,术中治疗的流程及后续康复方案。

长期的治疗方案要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畅通,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需要。

协同治疗治疗期间,协作团队成员可以互相交换患者的治疗进度和数据,及时分享治疗经验,提供精准的诊治建议和指导。

同时,需要及时掌握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进展,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维持管理治疗结束后,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维护和管理。

其他团队成员需要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预防保健指导方案,并给予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同时,患者还需定期返诊进行口腔保健和复查。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

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背景口腔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口腔健康与身体健康相互关联,口腔卫生不好会增加龋齿、牙周炎、牙齿脱落等口腔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牙科专业高度分化,牙科医生和护士分工协作,执行不同的任务,默契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误解,增加医疗效率。

因此,建立一个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协作方式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流沟通在医疗工作中,交流沟通是非常关键的。

在口腔护理团队中,牙科医生和护士需要频繁沟通,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包括定期开会、沟通群、电话等等。

工作分工整个口腔护理团队需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牙科医生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护士主要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口腔检查、治疗准备、器械清洁、消毒等等。

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协同助力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因此,口腔护理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协作,相互帮助。

当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寻求援助,协同助力,确保工作高效完成。

安全管理口腔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患者的隐私保护等都需要严格遵守规定。

因此,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口腔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案例分享口腔护理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案例,可以帮助其他成员提高工作技能,促进团队之间的互相学习。

效果措施建立口腔护理团队协作方案,需要预期一定的效果,具体包括:工作效率提升通过明确工作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因为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的冲突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质量提高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分享案例经验、互相学习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患者满意度提升口腔护理团队的良好协作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目的研究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护理。

方法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结果护理结果显示,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护理投诉事件下降70%,护理质量评分从(80.3±4.7)分提高到(93.7±1.3)分,满意度评分从(84.3±1.3)分提高到(97.3±1.7)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

标签:口腔专科医院;护理实践;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完全适应口腔专科医院”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1]。

从卫生部了解到,护理改革的推行将患者满意为目标,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我院设有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牙椅13台,口腔外科住院部有20张床。

我院门诊椅数与护理人员配比为1:0.35.1.2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口腔专科医院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门诊护理。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程序主要如下:1.2.1开展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各科室的门诊护理人员分成2~3组,每小组护理人员包含3~6名护理人员,其中设有一名组长。

责任护理人员平均包干椅位3张,主要负责分管椅位患者出复诊的全部治疗过程与健康指导。

负责包干椅位区域的环境卫生、物品摆放、陪客管理等各项工作。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间断的巡视椅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时间, 进 而提 升患 者满 意度 ( 均 P<O . 0 1 ) 。 静 脉输 液是 临床 护理 最 基本 的操 作 技 能 , 输 液 管 理 是 临床 工作 的 重 点 ] 。静 脉 输 液 专 职 团 队成 员 是 医院在 静脉输 液 领域 中 的佼佼 者 , 通 过 发 挥 其 专业 优 势, 能有 效解 决 全 院夜 间穿 刺 困难 问题 , 为 患 者 赢 得 抢救 先 机 。同 时 , 通 过 设 立 目标 科 室 培 训 任 务 , 让 每 位专 职 护 士 负责 2 ~ 3个 科 室 护 士 静 脉 输 液 培训 , 以
理论讲 课 、 技术 指 导 、 经 验 交 流等 方 式 , 使 年 轻护 士 在
心理 素质 构建 、 沟 通技 巧和 应对 能力 等 方 面得 到进 一 步提 升 , 从 而全 面 提升 护理 人员 输 液 管 理 知识 与 技 术 水平 , 为 医院塑 造 了 良好 的 品牌形 象 。静 脉输 液 专 职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l i a i s o n n u r s e s c o mmi t t e d t o c o o r d i n a t i n g s t o ma t o l o g i c n u si r n g g r o u p s } P e n g Me i j u a n, L i a n g B a o q i n g,Hu a n g J i n g, O u Z h o n g a i ,Hu Hu i x i a n, C h e n L i n ∥( T h e S e c o n d Ne u r 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t o f J i a n g me n C e n t r a l
行 跟 踪 管理 。结 果 干 预后 联 络 护 士 的 工作 质 量 显 著 优 于 干预 前 , 其 中联 络 护 士 临 床 实践 能 力 、 主 动请 专科 护 理 小组 会 诊 、 担 任 联 络 护 士 的 工作 成 就 感 等 显 著优 于 干预 前 ( P <O . 0 5 , P <0 . 0 1 ) ; 干 预 后 专 科 护 理 小 组 对 联 络 护 士 工 作 评 价 显 著提 高( P< 0 . 0 1 ) , 口腔 专
[ 3 ] 杨玉 金. 双 因 素 理 论 在 门 诊 输 液 室 分 组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 J ] . 解 放军护理杂志 , 2 0 1 1 , 2 8 ( 9 B ) : 5 7 — 5 8 .
[ 4 ] 李蕊, 唐海英 , 须俊滟 , 等. 急 诊 临 时输 液 室 的 责 任 分 区管 理[ J ] . 护理学杂志 , 2 0 1 2 , 2 7 ( 3 ) : 9 - 1 0 . [ 5 ] 李 玉梅. 改 善 儿 科 门诊 输 液 服 务 质 量 的 做 法 与 效 果 [ J ] .
科 护 理 小 组护 理 会 诊 成 功 率达 9 1 . 3 0 。结 论 实施 规 范 化 管理 有 利 于发 挥 联络 护 士 的优 势 , 提 高 临床 实践 能 力和 工 作 质 量 。
关键词 : 规范化管理 ; 联络 护士 ; 护理 ; 专 科 护 理 小组 ; 口腔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 R1 9 7 . 3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4 1 5 2 ( 2 0 1 3 ) 0 2 —0 0 1 3 —0 3 D O I : 1 0 . 3 8 7 0 / h l x z z . 2 0 1 3 . 0 2 . 0 1 3
护理 学 杂志 2 0 1 3年 1 月第 2 8卷 第 2期

1 3 ・
等特 点 。本次 结 果 显 示 , 与 以往 比较 , 由专 职 护 士 专 但 在 目前 的 实践 中 , 仍然存在激励机 制不完善 , 未 建
门负责静脉穿刺 , 输 液 时 能 与 患 者 进 行 多 方 面 的 沟 通, 增 强患 者对 护理 工作 的信 任 度 , 减 轻 患 者 心 理 压
( 本文编辑

颜巧元 )

著 ・
口腔 专科 护 理 小 组 联 络 护 士 规 范 化 管 理 的实 践
彭美娟 , 梁 宝卿 , 黄静 , 欧仲 爱 , 胡惠贤, 陈琳
摘要 : 目的 探讨规范化 管理对 口腔专科护理 小组联 络护 士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 自身对照的方法 , 对5 6名 口腔专科 护理 小组 联络护士 , 采 用设 计 联 络 护 士 工 作 手册 、 制 定 疑 难 护 理 个 案跟 踪 管理 制 度 、 建 立 专科 护理 交流 平 台 、 开展 形 式 多样 专科 护 理 培 训 等进
立 替补 梯 队 , 当有 病 休 、 产 休 或 离 职 时 将 会 影 响 团 队
的正 常运行 :
力, 消 除患 者 的紧张 和焦 虑 , 加 上 其精 湛 的穿 刺技 术 , 能有效 提 升一次 穿刺 成功 率 , 缩 短 患 者 穿刺 时 间与 等
[ 7 ] 万诗燕 , 王传英 , 朱琴 梓 , 等. 我 国 静 脉 输 液 滴 速 的研 究 现
团队 的工作 模式 及 管理机 制 , 对 提 升 输 液 室服 务 形 象 与管理 水平 有 积 极 意义 , 可 在 临 床 工 作 中加 以推 广 。
状与展望I - J ] . 护理学 报 , 2 0 1 1 , 1 8 ( 1 B ) : 1 5 — 1 7 .
护 理 管 理杂 志 , 2 0 1 1 , 1 1 ( 5 ) : 3 5 4 - 3 5 5 . f 6 ] 赵 丽华. 输 液 室 护 理 服 务 满 意 度 测 评 表 的 设 计 与 应 用 l - J ] . 护理学 杂志 , 2 0 1 1 , 2 6 ( 9 ) : 5 9 — 6 0 .
E l i 黄金月 , 夏海鸥 , 沈 宁, 等. 高级护理实践导论 I - M]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8 : 5 5 .
[ 2 ] 刘建清. 专科 护 士 发 展 的 障 碍 与 对 策 r J - I . 护 理 实 践 与 研
究 , 2 0 0 8 , 5 ( 1 2 ) : 8 9 — 9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