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

合集下载

初三上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讲义1

初三上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讲义1

教化学科老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三课时数:2 辅导科目:语文学生:课题初三上阅读理解复习授课日期与时段2021 年12月26号教学目的1、讲解阅读理解根本解题思路和技巧;2、驾驭常见修辞手法和句式方法;3、稳固学生对理解的根本思路。

教学内容一、上次作业检查与讲解;二、学习要求与方法的培育:三、学问点分析、讲解与训练:一、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那么: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留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的。

2、读文时,要留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愿思。

3、打算答题时,必需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详细题目涉与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与全篇,那么要再读全文。

二、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认、反语、挖苦等意味;学问回忆4、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九、句子在文章构造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照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十、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答题方法与步骤:1、说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2、分析原句优点;3、分析改句缺点。

典例精讲〔文学作品〕一、母爱的温度〔1〕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打算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靠着我舍不得离去……〔2〕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遗忘她以前对我的不好。

〔3〕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

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

第1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2020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

第1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2020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

第11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班级姓名1、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她埋着头,不说话,某种不知名的情绪正在空气里酝酿。

离开家已近半年,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望着人们咄咄逼人的目光,她一时竟有些迷茫。

回到家,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窗外路灯还亮着,微风吹起,柳絮翻飞,飞进窗子,也飞进了她的心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虽然明天充满未知,但我们仍要心怀希望,相信未来,努力向上啊! A.酝酿 B.着落 C.咄咄逼人 D.翻来覆去2、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④而黄河也只有到了壶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⑤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A.②④①⑤③B.③④②①⑤C.①⑤④②③D.③①⑤②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4.下面的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

专家提醒,想要保护孩子的眼睛,就要改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

现代青少年的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①如电视、游戏机、电脑等……这些都非常伤眼睛。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做室外活动,②增加体质的同时也能保护眼睛。

5.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是()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8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8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8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原卷版)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A项褒贬失当,前后矛盾。

苦心孤诣: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和后面“沉迷”矛盾。

B项语义过重。

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

形容彻底醒悟。

C 项前后矛盾。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多用于贬义。

和后面的“自负”相矛盾。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感情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答案】C【解析】A项语义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去掉一个;B项搭配不当,“校服、文具”不能用“本”来计量;D项表意不明,有歧义:“五个”指的是“小学”还是“学生”有歧义。

C是递进复句,没有语病,所以选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_______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_______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______为之感动……A.沉醉奋斗描画B.奋斗沉醉描画C.奋斗描画沉醉D.沉醉描画奋斗【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相关性。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启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邢嗣宇年级:初一课时数:2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 文言文基础字词一T 文言文基础字词二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1月24日14:00——15:30教学内容一、重难点知识回顾首先回顾一下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1、解释加点的词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答案1、放弃同“否”拉不回头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那朋友太丘那朋友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翻译: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专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部分。

语文试卷总体想要拿比较高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

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1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展青春风采。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C.昆明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的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

D.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的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答案】D【解析】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说法不正确;B.“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不能形容自然景物;C.“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不能用来形容“旅游类节目”。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C.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的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答案】A【解析】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C.语意重复;D.表意不明。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

②它不仅是书本里的知识。

③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

④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

⑤而书信亦如是,它们让我们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

A.⑤②③④①B.⑤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先通读语句,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①句提出观点,是句中的第一句;结合“不仅是、也是、更重要的是”等词句可分析②④③句的排列顺序,同时这三句也衔接了第①句的语意;“而书信亦如是”,承上面表述,因此⑤句可作为尾句。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________)②太丘舍去(________)③下车引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

体现的是古人“诚信”的理念。

B.文中的友人无信、无礼,但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能改。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太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父”、“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文章语言生动传神,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现人物鲜明个性。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十而立魏博节度使①韩简,性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乃召一士人讲《论语》。

至《为政篇》。

明日喜谓同官曰:“近方知古人禀质瘦弱,年至三十,方能行立。

”(注释)①魏博节度使:魏博镇藩镇地方长官。

(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晓其说________②方知________(2)看到“古人禀质瘦弱,年至三十,方能行立”,令人忍俊不禁。

这句话有什么可笑之处?(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产生韩简式的笑话?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八哥与蝉对话①鸲鹆②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③而调④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

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

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讲义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讲义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讲义初一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本讲义旨在帮助初一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

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两个部分往往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转折词,它们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学会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支持论据。

中心论点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观点,而支持论据则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数据或例证。

通过分析这些论点和论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包括段落的划分和内容的安排。

逻辑则是指文章中观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不要急于查字典或问别人,而应该尝试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其含义。

这种推断能力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同时,阅读时要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此来锻炼自己的阅读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

总之,初一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讲义能够帮助初一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进步。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讲义(一)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讲义(一)

说明文阅读讲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掌握说明方法,即说明方法的作用。

2、讲解阅读中会出现的常考知识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练习。

【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在做说明文时,对一些字词的意思不能精确掌握,容易出现问题。

【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40课时)
苟钟
一、记叙文阅读(15课时)
二、说明文阅读(12课时)
三、议论文阅读(10课时)
四、现代文阅读综合辅导(3课时)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3课时)
1、概念及文体特点。

2、分类。

3、记叙的要素。

4、记叙的顺序。

5、叙事线索。

6、记叙的人称。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一)(5课时)
1、基础知识考查:拼音、词语及书写。

2、记叙的要素,文章基本内容理解。

3、记叙文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

4、信息提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5、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中心思想。

三、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5课时)
1、文章关键词语及句子的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2、各种表达方式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人称的作用。

4、对文中具体文段或句子的品析:
(1)文段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开头、中间、结尾);
(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句段的作用。

5、修辞手法在文中的理解及表达效果。

6、记叙文的标题:
(1)给文章拟标题;
(2)判断、选择标题。

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2课时)
1、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记叙文阅读拓展延伸:
(1)结合文章内容补充;
(2)根据文章主题拟广告、宣传标语、对联等;
(3)联系实际谈体会;
(4)仿照文中某个句子续写。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3课时)
1、说明文概念及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3、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如何把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一)(3课时)
1、如何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或段意。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4、说明顺序的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6课时)
1、说明方法:
(1)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关于说明文说明方法的阅读题答题格式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平实
(2)生动
3、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1)加点词的作用;
(2)能否替换词语,并说明理由;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并说明理由;
(4)“这些条件”,“这种现象”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4、各种表达方式的辨析及在文中的作用。

5、说明文语段及中心句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个人感受类型题答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2课时)
1、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2、议论文的分类:
(1)立论
(2)驳论
3、议论文的结构:
(1)提出问题(引论)
(2)分析问题(本论)
(3)解决问题(结论)
4、议论文的语言。

二、议论文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一)(4课时)
1、把握文章大意,找出中心论点。

2、整理文章信息:
(1)从材料中找出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2)从材料中找出信息所在的位置。

3、要点概括:
(1)全文内容或结构概括;
(2)段落内容或结构概括;
(3)词语含义概括。

4、词句理解:词语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句子作用。

(1)词语的语境义;
(2)句子的含义。

三、议论文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4课时)
1、文意把握:
(1)给论点补充或选择恰当的论据;
(2)就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谈自己的理解。

2、理清全文或段落的结构层次及论证思路。

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找出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5、探究文章的语言表达。

6、谈对作品的感受:
(1)结合生活谈体会;
(2)结合观点谈看法;
(3)结合与巨贪理解;
(4)结合名言谈启示。

现代文阅读综合辅导(3课时)
一、现代文阅读答题一般步骤:
1、浏览全篇,了解大意:
(1)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了解文章大致结构及思路。

2、细看题目,再读原文:
(1)找准原文对应题目的相关内容;
(2)抓住关键词;
(3)分析综合。

3、分析思考,仔细答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
(2)抓住文中对应关键词句;
(3)组织好语言作答。

二、答题表述技巧:
1、尽可能用原文语句作答。

2、根据原文语句结合题意进行组织加工。

3、整体把握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作答。

三、答题注意事项:
1、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答。

2、综合分析回答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

3、概括要点,要尽量粉条作答。

4、尽量利用文本中相关语句作答。

5、要注意把握答题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