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全科医学_相关专业知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
人事部办公厅关于200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的通知

人事部办公厅关于200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3.01•【文号】人办发[2002]17号•【施行日期】2002.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人事部办公厅关于200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的通知(人办发[2002]17号2002年3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经人事部、卫生部共同研究,现将200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通知如下:一、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专业、各级别合格标准见附件一,考试成绩软盘随后下发。
二、各有关省(市)人事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的合格标准对考试成绩进行复核,按附件二要求填写考试统计情况,并报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备案。
三、各有关省(市)人事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会同卫生部门确定本地区当年的标准,作为聘任卫生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
附件1:2001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中级共69个专业│├─────────────┬────────────────┤│专业类别│合格标准│├─────────────┼────────────────┤│内科(主治)│50│├─────────────┼────────────────┤│心血管内科│60│├─────────────┼────────────────┤│全科医学│60│├─────────────┼────────────────┤│呼吸内科│60│├─────────────┼────────────────┤│消化内科│60│├─────────────┼────────────────┤│肾内科│60│├─────────────┼────────────────┤│神经内科│60│├─────────────┼────────────────┤│内分泌│60│├─────────────┼────────────────┤│血液病│60│├─────────────┼────────────────┤│结核病│50│├─────────────┼────────────────┤│传染病│60│├─────────────┼────────────────┤│风湿与临床免疫│60│├─────────────┼────────────────┤│外科│60│├─────────────┼────────────────┤│普通外科│60│├─────────────┼────────────────┤│骨外科│60│├─────────────┼────────────────┤│胸心外科│60│├─────────────┼────────────────┤│神经外科│60│├─────────────┼────────────────┤│泌尿外科│60│├─────────────┼────────────────┤│小儿外科│60│├─────────────┼────────────────┤│烧伤外科│60│├─────────────┼────────────────┤│整形外科│60│├─────────────┼────────────────┤│妇产科│60│├─────────────┼────────────────┤│儿科│60│├─────────────┼────────────────┤│眼科│60│├─────────────┼────────────────┤│耳鼻咽喉科│60│├─────────────┼────────────────┤│皮肤病与性病│60│├─────────────┼────────────────┤│精神病│60│├─────────────┼────────────────┤│肿瘤│55│├─────────────┼────────────────┤│病理│60│├─────────────┼────────────────┤│医学影像│50│├─────────────┼────────────────┤│麻醉│60│├─────────────┼────────────────┤│核医学│60│├─────────────┼────────────────┤│口腔│55│├─────────────┼────────────────┤│口腔内科│50│├─────────────┼────────────────┤│口腔面外科│60│├─────────────┼────────────────┤│中医眼科│60│├─────────────┼────────────────┤│中医耳鼻喉│60│├─────────────┼────────────────┤│中医针灸│60│├─────────────┼────────────────┤│中医骨科│60│├─────────────┼────────────────┤│中医推拿│60│├─────────────┼────────────────┤│药学│50│├─────────────┼────────────────┤│护理│60│├─────────────┼────────────────┤│内科护理│60│├─────────────┼────────────────┤│外科护理│60│├─────────────┼────────────────┤│妇产科护理│60│├─────────────┼────────────────┤│儿科护理│60│├─────────────┼────────────────┤│口腔技术│60│├─────────────┼────────────────┤│超声波技术│50│├─────────────┼────────────────┤│临床检验技术│50│├─────────────┼────────────────┤│病理技术│50│├─────────────┼────────────────┤│卫生检验│50│├─────────────┼────────────────┤│理化检验│50│├─────────────┼────────────────┤│微生物检验│60│├─────────────┼────────────────┤│疾病控制│60│├─────────────┼────────────────┤│公共卫生│50│├─────────────┼────────────────┤│医学检验│50│├─────────────┼────────────────┤│中药学│50│├─────────────┼────────────────┤│医学影像技术│50│├─────────────┼────────────────┤│放射技术│50│├─────────────┼────────────────┤│康复医学│50│├─────────────┼────────────────┤│营养│50│├─────────────┴────────────────┤│初级士、师各11个专业│├─────────────┬────────────────┤│专业类别│合格标准││├──────────┬─────┤││士级│师级│├─────────────┼──────────┼─────┤│药学│50│50│├─────────────┼──────────┼─────┤│中药学│50│50│├─────────────┼──────────┼─────┤│护理│50│54│├─────────────┼──────────┼─────┤│口腔技术│50│52│├─────────────┼──────────┼─────┤│医学影像技术│50│50│├─────────────┼──────────┼─────┤│临床检验技术│50│50│├─────────────┼──────────┼─────┤│病理技术│50│50│├─────────────┼──────────┼─────┤│营养│50│50│├─────────────┼──────────┼─────┤│卫生检验│50│50│├─────────────┼──────────┼─────┤│理化检验│50│50│├─────────────┼──────────┼─────┤│微生物检验│50│52│└─────────────┴──────────┴─────┘注:上述各专业中的各科目合格标准均一致。
全科医学基本概念与综合诊疗

医学影像分析
AI技术可用于医学影像的 自动分析和解读,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患者管理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实 现个性化健康管理和疾病 预防。
远程医疗在全科医学中作用和价值
扩大服务范围
远程医疗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 医生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提高就医便利性
患者无需亲自前往医院,即可通过 远程医疗平台获得专业医生的诊断 和治疗建议。
的诊断依据。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01
02
03
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患 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 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 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
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分级诊 疗制度的实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策略建议
A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 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全科医学的 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全科医学素 养和临床技能。
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采集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 既往史、家族史等,全面了解患
者的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 状态、皮肤、淋巴结、头颈部、 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等,以评
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X 线、CT、MRI等,以获取更准确
全科医学考试大纲

(3)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心理发育 内容、特点以及评价内容
2. 小儿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方法 和指导
(2)母乳喂养的优点,辅助食品添加的顺 序及原则
(3)各阶段儿童的营养需要量
(2)阿氏评分法,新生儿护理要点 (3)新生儿合理用药
(1)小儿各年龄期的界定概念与管理程序 (2)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管理与早期教育
(1)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特点;维生素 D 缺 乏性佝 偻病、营 养 性缺铁性 贫 血、单 纯 性 肥 胖 症 的 预 防 及健康指导
(2)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 性贫血、单 纯 性 肥 胖 症 的 诊 断 要 点 与 处理要点
(2)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 (3)寿命指标系统
5. 统计表与统计图
(1)统计表及其绘制 (2)统计图及其绘制
1. 概述 2. 传播及其相关理论 3. 行为及其相关理论 五、健康教育与健 4. 健康心理 康促进 5. 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6. 社区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 (2)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
(3)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续表 要求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全科医学考试大纲
单元 六、儿童保健 七、妇女保健
细目 1. 小儿生长发育
要点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普通内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理论知识。
3.熟悉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神经精神科等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社区用药、常用临床检验、社区康复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影像诊断学(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CT、MRI等)原理。
5.熟悉传统医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区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遗传学、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与转诊。
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眩晕和晕厥、昏迷、抽搐、失眠、抑郁、焦虑、咯血和呕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黄疸、便秘、便血、水肿和腹水、血尿、尿失禁、贫血、淋巴结肿大、疲劳、消瘦、瘫痪、腰痛、关节痛、皮疹、紫癜、视力障碍、流涕和鼻塞、鼻出血、停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压痛、牙龈出血等。
2.熟悉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
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
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原则。
3.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处理要点、转诊指征和健康指导。
了解内科较疑难病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导诊。
4.熟悉外科、耳鼻喉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与健康指导。
全科医学概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签约服务内容
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以及个性化 服务包,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签约服务流程
居民自愿选择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健康档 案,享受约定的签约服务。
诊疗范围与服务对象
诊疗范围
全科医生的诊疗范围涵盖内科、 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主要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慢 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服务对象
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包括各个年 龄层、性别、职业的人群,特别 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 人群。
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
团队协作
全科医生需要与护士、药师、心理咨询师等其他医务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持续学习
全科医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 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
己的专业素养。
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等方式,全科医 生可以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诊 疗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全科医生需要与专科医生、护士等其他医 疗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发展历程
全科医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全科医学概念,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科医学核心理念与价值观
以人为本
综合性服务
全科医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 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健康 问题。
全科医学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 、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中医)专业——副高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中医)专业——副高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学说,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方剂学等。
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4.掌握在社区中展开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自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痄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掌握疖、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粉刺、乳痈、丹毒、冻疮、痔疮、疱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发展历程
全科医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随着医学模式 的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全科医学逐渐 发展壮大。20世纪60年代,全科医学正式成为一 个独立的医学专科。
全科医学核心理念
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从生到死的 全程健康照顾,包括预防保健、 疾病诊治、康复指导等。
全科医生作为医疗团队的协调者 ,与其他专科医生、护士、社工 等共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连贯 、高效的医疗服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 疗等方面
定期对健康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和调整,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 性
指导患者如何执行健康计划,并提供 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01
02
03
04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慢 性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授患者自我监测的技能,如 血压、血糖的自我测量和记录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采用 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 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 况。
判断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双肩,大声询问“你怎 么了?”,如无反应则观察胸廓 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
胸外按压
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进行按压, 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 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
06
家庭医学与社区资源整合
Chapter
家庭访视技巧及注意事项
01
访视前准备
了解家庭成员基本情 况和健康状况,制定 访视计划。
02
沟通技巧
运用倾听、同理心等 技巧,与家庭成员建 立信任关系。
03
健康评估
观察家庭环境,了解 生活习惯,评估健康 风险。
卫人发〔2001〕164号关于印发《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关于印发《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卫人发〔2001〕1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为贯彻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的精神,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卫生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现将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2、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卫生部人事部二○○一年六月十一日附件1: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精神,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以下简称“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本规定下发之日前,已按国家规定取得卫生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资格继续有效。
本规定下发后,各地、各部门不再进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考试和评审。
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已具备担任卫生系列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 元细 目要 点要求(1)功血的分类及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痛经的病因、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3)闭经的分类;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常见阴道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宫颈炎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3)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了解(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健康指导熟悉(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了解(1)先兆流产及不全流产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掌握(2)习惯性流产、难免流产的诊断要点;流产的健康指导熟悉(3)难免流产及稽留流产的处理要点了解(1)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异位妊娠的处理要点熟悉(1)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2)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处理要点;卵巢肿瘤的并发症及处理要点;子宫肌瘤的处理要点了解(1)葡萄胎的诊断要点熟悉(2)葡萄胎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8.不孕症(1)不孕症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掌握(2)新生儿黄疸病因及诊断要点;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要点熟悉(3)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常见并发症;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小儿肺炎病因;处理要点;常见并发症;小儿哮喘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1)小儿腹泻、小儿肠套叠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小儿腹泻分类、常见病因、小儿肠套叠的处理要点熟悉(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掌握(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处理要点、肾病综合征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1)小儿癫痫、小儿脑瘫、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要点掌握(2)小儿癫痫、小儿脑瘫、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及健康指导;小儿癫痫处理要点熟悉(3)小儿癫痫分类;小儿脑瘫、化脓性脑膜炎的处理要点了解(1)川崎病诊断要点掌握(2)川崎病处理要点熟悉(3)川崎病病因;病理了解(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要点、健康指导掌握(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定义熟悉(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处理要点了解二、儿科疾病相关专业知识一、妇科疾病1.月经病2.妇科炎症3.子宫内膜异位症4.流产5.异位妊娠5.神经系统疾病6.川崎病6.常见肿瘤7.葡萄胎1.新生儿疾病2.呼吸道疾病3.消化道疾病7.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肾脏疾病(1)流脑的诊断要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流脑的病因及处理要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因熟悉(1)近视眼的预防及健康指导掌握(2)屈光不正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熟悉(3)屈光不正的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斜视、弱视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老视眼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掌握(2)感染性眼病的健康指导熟悉(3)其他常见感染性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处理要点了解(1)青光眼的分类、诊断要点掌握(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的处理要点、预防措施及健康指导熟悉(3)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老年性白内障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白内障的分类、诊断要点熟悉(3)老年性白内障的成因了解(1)眼部化学性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掌握(2)眼部化学性烧伤、电光性眼炎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3)眼部异物伤的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掌握(2)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了解(1)外耳道炎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与健康指导掌握(2)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诊断要点、处理要点、预防与健康指导熟悉(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类型、处理要点;合并症处理要点;梅尼埃病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了解(1)急性鼻炎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和健康指导;鼻出血局部止血方法掌握(2)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熟悉(3)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处理要点、手术治疗指征;鼻出血的原因和处理要点;鼻腔、鼻窦肿瘤的诊断要点了解(1)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掌握(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喉炎、会厌炎、气管食管异物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和健康指导熟悉(3)鼻咽癌、喉癌的诊断要点、食道腐蚀伤的处理要点了解(1)耳聋的分类及其特征熟悉(2)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了解(1)龋病的预防及健康指导掌握(2)龋病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熟悉(3)龋病的病因了解2.慢性龈缘炎(1)慢性龈缘炎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掌握(2)慢性龈缘炎的处理要点熟悉(3)慢性龈缘炎的病因了解(1)急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掌握(2)急性牙髓炎的处理要点和健康指导熟悉(3)急性牙髓炎的病因了解五、口腔疾病四、耳鼻咽喉科疾病三、眼科疾病1.屈光不正2.感染性眼病3.青光眼4.白内障5.眼部化学性烧伤和异物伤6.眼底病1.耳部疾病2.鼻部疾病3.咽喉部疾病4.耳聋1.龋病8.小儿常见传染病3.急性牙髓炎(1)慢性牙周炎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掌握(2)慢性牙周炎的处理要点熟悉(3)慢性牙周炎的病因了解(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要点、处理要点掌握(2)健康指导熟悉(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了解(1)口腔白斑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掌握(2)口腔白斑的处理要点熟悉(3)口腔白斑的病因了解(1)智牙冠周炎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掌握(2)智牙冠周炎的健康指导熟悉(3)智牙冠周炎的病因了解(1)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及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掌握(2)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熟悉(1)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单纯疱疹的病因、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掌握(2)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点熟悉(3)带状疱疹的病因及特殊类型了解(1)手足癣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念珠菌病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体股癣的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掌握(2)头癣、甲癣及花斑癣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了解(1)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药物性皮炎的处理要点;药物性皮炎的诊断要点掌握(2)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的健康指导熟悉(1)冻疮、痱子、鸡眼、胼胝的诊断和处理要点掌握(2)多形日光疹的诊断及处理要点熟悉(1)寻常性痤疮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掌握(2)寻常性痤疮的健康指导熟悉(3)寻常性痤疮的病因了解6.斑秃斑秃的诊断及处理要点熟悉7.酒渣鼻酒渣鼻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掌握8.白癜风白癜风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熟悉(1)荨麻疹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掌握(2)荨麻疹的健康指导熟悉(3)荨麻疹的病因了解(1)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要点;银屑病的临床分型掌握(2)银屑病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熟悉(3)寻常性银屑病的健康指导了解11.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毛囊炎的病因、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掌握12.性传播疾病(1)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与健康指导掌握(2)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诊断要点和健康指导;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生殖器疱疹、阴虱病的病因、诊断要点和处理要点熟悉(3)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了解13.外用药物疗法常用外用药物的剂型、性能和治疗原则熟悉(1)精神疾病概念及常见病因熟悉(2)精神疾病检查的方法;精神疾病常见症状的分类及表现了解(1)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要点及健康指导熟悉(2)精神分裂症的处理要点了解(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型;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健康指导熟悉六、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概述2.精神分裂症七、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7.智牙冠周炎8.口腔保健1.病毒性皮肤病10.银屑病2.真菌性皮肤病3.湿疹皮炎类皮肤病4.物理性皮肤病5.痤疮4.慢性牙周炎5.复发性口腔溃疡6.口腔白斑病3.情感性精神障碍9.荨麻疹(2)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了解(1)癔症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健康指导熟悉(2)癔症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了解(1)神经症的临床类型;健康指导;恐怖、焦虑、强迫、躯体形式障碍及神经衰弱的临床特征熟悉(2)神经症的诊断要点及处理要点了解(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熟悉(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及健康指导了解(1)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服务的类型、内容和方法熟悉(2)酒与药物依赖的识别、处理要点及健康指导;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及健康指导。
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采用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了解八、康复医学(1)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掌握(2)中国社区康复工作的特点熟悉(3)全科医生在社区康复中的作用了解(1)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徒手肌力检查、协调功能及平衡能力测定掌握(2)我国五类残疾分类、康复评定的种类熟悉(3)康复评定的目的;对偏瘫患者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分析和判定了解(1)康复治疗的适应证掌握(2)康复治疗种类(内容)熟悉(3)康复治疗的人员组成了解(1)颈椎病的主要分型和临床特点掌握(2)脑卒中软瘫期、痉挛期的治疗原则熟悉(3)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时机及如何保持床上的抗痉挛体位了解(1)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中医药的主要治法熟悉(2)中药煎服方法;针灸治疗原则了解(1)常见病症(头痛、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中风、痹症、面瘫、心悸、胸痹)的分证论治掌握(2)常见病症的概念及病因病机;常见病症的其他疗法及健康指导了解(1)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掌握(2)常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熟悉(3)常用中成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了解(1)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影响因素掌握(2)尿、粪便标本的采集及影响因素熟悉(3)痰标本的采集了解(1)血细胞学基本参数及临床意义掌握(2)止血与凝血了解(3)血液流变学临床意义熟悉3.尿液检查(1)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4.粪便检查(1)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5.临床生化检查(1)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2)心肌酶检查、胰腺功能检查、血脂与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熟悉(3)血清蛋白质测定、无机离子检查、血糖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了解(1)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检验的临床意义掌握6.临床免疫学检查十、常用临床检验6.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精神卫生1.临床检验标本采集2.血液学检查3.常用中成药5.神经症4.几种常见病的康复九、中医药技术1.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与主要治法2.常见病症的中医治疗1.概述2.康复评定3.康复治疗4.癔症(2)常用免疫凝集反应、肿瘤标志物检验的临床意义熟悉(3)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了解十一、肿瘤防1.概述(1)肿瘤分类、良恶性肿瘤区别掌握治(2)肿瘤发生发展阶段;肿瘤分期、分类、分型、分级概念熟悉(3)肿瘤致病因素主要内容;国际抗癌联盟肿瘤病理学分期内容了解(1)肿瘤常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掌握(2)晚期肿瘤常见全身症状及常见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熟悉(1)肿瘤治疗手段及内容,治疗副反应掌握(2)基本思路熟悉(3)疗效判断了解(1)癌痛原因,药物止痛基本原则掌握(2)癌痛评估熟悉(1)WHO 防癌五点建议具体内容掌握(2)肿瘤一、二级预防主要内容熟悉(3)生理康复及心理康复主要原则了解(1)临床应用掌握(2)X 线产生的条件及其与成像相关的特性熟悉(3)X 线检查方法了解(1)临床应用掌握(2)CT 成像的特点及CT 值熟悉(3)CT 基本检查方法(平扫、增强)了解(1)临床应用掌握(2)基本成像原理与成像特点熟悉(3)检查禁忌证及常用检查技术了解(1)成像特点;临床应用熟悉(2)基本概念与显像原理了解(1)临床应用掌握(2)超声的基本概念、物理特性、成像原理以及成像特点熟悉(3)检查前准备、适用范围与局限性了解(1)正常心电图各波、段、间期正常值掌握(2)12导心电图记录方法、心电图右胸导联、后壁导联意义、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的意义熟悉(3)心电图形成原理了解2.肿瘤临床表现与诊断十二、常用影像技术1.X线成像基础2.计算机体层摄影3.磁共振成像4.核医学基础5.超声成像基础6.心电学诊断基础3.肿瘤治疗4.癌症疼痛和姑息治疗5.肿瘤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