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说和做》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教育家。

他生前为教育事业奔波了一生,以“积极主义、进化主义、人文主义”为课程理念,受到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我们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来回顾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实践,以此启示我们。

一、“强调学习方法,注重引导学生”闻一多先生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他常常引导学生:“要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学其所长,悟其所精。

”同时,他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问问题,多互相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据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回忆,他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出一些纯属个人体验的问题,例如:你吃过肉夹馍吗?你认为它比煎饼好吃吗?学生们面对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彼此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观点。

这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

二、“将教育融入生活,追求人文情怀”闻一多先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例如,他在教学上用自然语言,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学知识。

闻一多先生还非常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他在课堂上进行人文修养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与思想启迪。

由此可见,心灵与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他人,以人文情怀影响更多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爱国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教育家。

他认为,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促进爱国精神的形成和提升。

他通过教学,表扬儒雅风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灌输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变革精神。

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品格的培养,强调经常性的道德思考。

《说和做》课堂实录(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课堂实录(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课堂实录(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XXX《说和做》课堂实录导入:同学们,XXX同志在XXX的追悼会上做了一个最简短的悼词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又一位“战而不屈”的人物。

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段关于这位“战而不屈”的人物呐喊声,听完之后请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放录音《最后一次讲演》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对录音中主人的慷慨激昂的讲演,有什么感想呢?自强,如果你在现场,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你的心,你的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鼓人心,壮斗志……那么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XXX!对,闻一多——一位面对XXX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他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也许我们课前都预过了吧,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谁?XXX家,XXX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XXX研究期间,是XXX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XXX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XXX也很赏识XXX家,非常好,刚才我们所听的是XXX先生生命的最后一次讲演的节选内容,也是他最后的呐喊,人生的绝唱。

谁知道当时演讲的历史背景?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XXX先生在昆明被XXX反动派的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XXX先生。

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XXX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义正辞严的讲演。

三个小时后,他却被暗杀了。

讲得非常好,掌声鼓励!我们知道,XXX先生他为了祖国,为了民主而斗争下去,横眉怒对着XXX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因此他是一名伟大的民主战士。

(板书)可是,他不仅仅是位巨大的民主战士而且还是卓着的学者(板书)和热情澎湃的墨客(板书)第一部分好,我们现在翻开书本89页,我们来找一找,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学者和墨客方面,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实录活动1:预习成果展示,完成人物介绍卡。

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非常充分的预习,哪位同学来完成这张人物介绍卡?生: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活动2:圈画难点字词,学习先贤言行。

师: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和文章标题息息相关的四字短语或成语,请同学们去文章中找一找,圈出自己喜欢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生:我喜欢“声震天地、昂首挺胸”,读起来很有气势。

生:我喜欢“锲而不舍、目不窥园”,这些短语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治学很认真。

生:我选的是“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沥尽心血、群蚁排衙”,读起来很优美,而且也可以用在我的作文中。

师:你找到的四字短语最多,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四字短语和文章标题有什么关系呢?生:我发现这些四字短语有的可以用来修饰闻一多先生的“说”,有的可以用来修饰闻一多先生的“做”。

师:我也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四字短语,请同学们帮我看一看,这些四字短语可以用来修饰闻一多先生的“说”还是“做”呢?(出示)锲而不舍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声震天地昂首挺胸生:前三行都是“做”,第四行是“说”。

师:我的小构思很快就被你们发现了。

那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吗?生:前六个四字短语都是作为学者的“做”,后两个四字短语是作为民主战士的“说”。

师:概括得十分准确!前六个短语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做”,却没有写他作为学者的“说”,由此可见,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对待“说”和“做”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找出文中的原句。

生: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师:那作为民主战士呢?生: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

活动3:从具体事迹认识闻一多。

师:闻一多先生到底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写作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说和做》教学实录

《说和做》教学实录

本版编辑/佩兰丨课堂丨♦教轉录《说和做》教学实录该课2017年获蚵志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孙秋备/执教、整理(许昌市襄域县斌英中学,河南许昌461700)_、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他是诗人,却撂下写诗的笔,埋头研究古代文学,期望从古书中寻到济世救国的良方。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革命斗争,蓄了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不剃须。

在悼念爱国人士李公朴的大会上,他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演讲》,怒斥国民党特务,当天下午就被特务杀害。

他,就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臧克家纪念闻一多先生的文章—《说和做》。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字词,通读全文师:我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谁来读第一组字词?(屏显。

一男生读。

)钻探地壳衰微赫然函寄师:谁来读第二组词语?(屏显。

一女生读。

)镜而不舍烟烟目光源尽心血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昂首挺胸师:请注意,“气冲斗牛”中的“斗牛”是指北斗星和牵牛星,所以“斗”要读第三声。

请大家齐读这些字词。

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言和行?也就是,他说了什么话和做了什么事?生:学者闻一多的言有:“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生:行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师: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有哪些言与行呢?生:革命家闻一多的言有:“此身别无长处,既 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师:革命家闻一多又做了什么事呢?生:宣传革命,写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讲;昂 首挺胸去游行。

师:概括起来说,就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前期是潜心学问,“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期则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成为革命斗士,为民主大声疾呼,对敌人无所畏惧,“说了就做,’〇(生齐读。

《说和做》教学实录

《说和做》教学实录

本版编辑/佩兰丨课堂丨♦教雜录《说和做》教学实录该课2017年获山系省初中语文学科德言优秀课例表示暨教学斫付会厶开课一等奖◎杨翠梅/执教、整理(曰照市北京路中学,山东曰照276800 )(生课前欣赏由闻一多先生作词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并自由跟唱。

)师:有人说,大学是城市的文化名片,雕塑是大学的精神丰碑。

如果你曾走进过多所大学,就会发现有一位名人的雕塑(屏显各大学的闻一多雕塑),在青岛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有,在武汉大学、昆 明大学、云南大学有,在著名的清华大学也有。

这位名人就是闻一多。

先生辞世已71年,是什么让他屹立在北国南疆的文化高地,被当代学子膜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写先生的文章。

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先生的高足、爱^克家。

(师板书课题、作者,生齐读)师:真正的学习多从思考和疑问开始。

课前梳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卡”时老师惊喜地发现,好学善思的你们提出了 180多个问题。

好吧,咱们就从问题人手开启这节课的探索发现之旅。

字词方面,“自主 学习卡”告诉老师,这几个词应多多关注。

哪位同学读一下?(屏显。

一生读。

)锲而不舍炯炯目光巡乎不同气冲斗牛校补师:不错,只有一个字音没读准。

“锲而不舍”的 “锲' 去掉金字旁读什么?生:契,契约。

师:很好。

除了字音,还要注意字形,像“炯” “迥”两个字。

看看,咱们同学的书写问题出在哪儿了?(师板书生错字。

)生:多了一横。

师:课前自学有21个同学在写这两个字时出了错。

大家注意:“炯”,从“火”,本义是“明亮”。

“迥”,从“走”(chu6 ),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遥远”。

请写错的同学在“自主学习卡”上改错。

另外两个是多音字,能分别说一下它们在语境中的意思吗?生:“斗”是星宿名,这里指的是北斗星;“校”有“校 对、校订”的意思。

师:理解正确。

请齐读所有重点词语加深印象。

(生齐读。

)师:关于人物,张译之等12位同学提出:闻一多 先生从学者变身为革命家,他生活的时代社会局面是怎样的?哪位同学有了解?生:应该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吧。

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介绍本课内容
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介绍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介绍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 梳理文章结构
重点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和 成语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 调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表达的 主题和思想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情感表达:体会作 者对闻一多先生的 敬仰和赞美之情
探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爱国主义精神:闻一 多先生始终坚守爱国 信仰,为国家和民族 利益奋斗终身。
学术研究精神:闻 一多先生在学术研 究中严谨治学,追 求真理,勇于创新。
正义感与社会责任 感:闻一多先生关 注社会现实,勇于 担当,为正义发声 。
坚韧不拔的毅力:闻 一多先生在追求理想 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坚韧不拔的毅力,克 服重重困难。
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课堂实录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添加章节标题
导入新课
介绍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身 份:著名诗人、 学者、民主斗士
闻一多先生的成就: 新诗创作、古典文 学研究、民主运动
闻一多先生的精神: 严谨治学、追求真 理、爱国为民
闻一多先生的影响: 对中国现代文学和 学术界的影响,对 民主运动的贡献
闻一多先生是一 个怎样的人?
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有什么特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对你有哪些 启示?
你认为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有哪些值 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的地方?
深入探究
分析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课文结构:梳理 文章脉络,把握 文章主旨
重点语句分析: 深入剖析关键句 子的含义和作用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时间:上午8:00-9:00地点:七年级教室主题:《说和做》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准备:李老师在学生进入教室之前备课,准备了黑板、粉笔、教材、辅助教具等。

上课过程:一、引入李老师进入教室后,向学生们打招呼,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李老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说话要算计,做事要健康。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学生:说话要考虑后果,做事要遵守规则。

李老师:很棒!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就是《说和做》,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成为说出去的话和做出来的事都符合规律的好孩子。

二、理论教学1.阅读教材李老师:我们打开教材,看一看第二课《说和做》这一章节,如果你读过,请举手。

(众多学生举起了手)李老师:你们都读过,那么是什么内容呢?学生:本文主要讲了说话和做事要遵守规则,不能乱说乱做。

李老师:很好。

小明同学,请你把本文要点向大家概括一下。

小明:说话要诚实,不能说脏话、毒瘤话、胡言乱语、负面话,做事要遵守规则,不能捣乱、偷懒、作弊、乱扔垃圾。

李老师:非常好!现在,我请大家打开教材,我们一起朗读原文。

2.同义词辨析李老师:我们知道,说话和做事都有规则和标准,有时候我们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些词语,它们的意思都是说话和做事要守规矩。

请同学们快速用手举标志牌,表示词语与其含义。

规范:遵守规则、成规规律:守法、守则纪律:遵守准则、规则李老师:非常好,同学们都非常熟练掌握了这些词的含义。

3. 正确用语李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话和做事很重要,它们都是我们建立友谊、建立信任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解如何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a.说话要诚实李老师:同学们,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不能说谎话”。

现在我们再深入一点,不能说的不仅是谎话,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乱说乱话。

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你们是否知道它的含义。

详细讲解每一个例子,让学生明白乱说乱话的具体表现。

2.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

2.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听课记录第一部分:课堂实录环节一:导入(一)了解作者,导入课题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这也是一篇多件事写人的记叙文。

我们依然要用到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来阅读今天的这篇课文。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先来积累一些字词。

老师把文章里一些比较难的字词挑了出来。

大家先试着自己来读一读。

也可以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词语。

特别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二)积累词语【PPT】【PPT】接着再来看一下下面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锲是刻的意思,锲而不舍至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指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就是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的衙指的是衙门,那什么是排衙呢?就是指衙门的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叫排衙,群蚁排衙用来指整齐的排列着。

迥乎不同的意思是很不一样,迥,有差得远的意思。

斗和牛都是星宿名,分别指北斗星和牛郎星,在这里用来借指天空。

气冲斗牛就是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迭起是屡次出现、接连发生,迭有屡次接连的意思。

这些词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下这六个词语。

(三)了解作者除了掌握词语外,要更好的理解课文。

我们还需要对本文的文学常识做一些了解。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那么大家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先来简单的认识一下闻一多先生。

环节二:讲解课文本文的作者臧克家1929~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

而闻一多先生则是在1930~1932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本文有好几处信息也透露出他们两人的生活轨迹是有过交集的。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看看谁能最快的发现线索。

大家都找到了哪些线索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第三段有这样一句话。

【PPT】从这些线索中我们发现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即便是在先生离开青岛大学之后,还时常有书信往来。

要知道,早在求学期间,曾克家就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老师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做》教学实录课堂开始前播放《七子之歌》。

师:同学们,你们对闻一多先生了解多少呢?生:原名闻家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爱国民主战士。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的一个书香家庭。

师:谁还有补充?生:他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红烛》、《死水》。

师:那么课前老师梳理了你们的自主学习卡,发现有些同学对这几个问题特别地感兴趣:闻一多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我们通过一段资料来进行了解。

(齐读PPT材料)那是一个外敌入侵、社会极其动荡的时代。

1925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1932年开始对先秦两汉诗歌的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决心抗战到底。

1943年后,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投入到爱国民主斗争工作。

1946年7月15日发表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师:那么关于生字词啊,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卡上认为呢这一些比较重要。

指生读(PPT展示)仰之弥高锲而不舍警报迭起群蚁排衙气冲斗牛校补师:这里的“锲”去掉偏旁,大家知道怎么读吗?(生一同回答qì)另外,“气冲斗牛”为什么读“dǒu”同学们都在翻书,很会学习啊。

你来说。

生:这里的“斗”借指天空的意思。

师:你从哪里学到的?生:课本下面的注释。

师:非常的棒。

这里“斗”是指一个星宿,也就是指北斗七星。

那为什么又读“校jiào补”,是什么意思呢?生:文章中指的是闻一多先生的《楚辞校补》,这里我认为应该是校正的意思。

师:你的自学能力非常的强。

在生字词里面还有一对“双胞胎”(屏幕上出现炯炯目光和迥乎不同),同学们来看,你们的自主学习卡老师给呈现在屏幕上了。

这里有好多同学将这个字的右侧给写错了,但不要紧,更多的同学写对了。

谁写对了举手,我来问问你怎么写对的?生:从书上找的。

师:读书读得专注。

谁还有更好的方法?生:多写几遍。

师:希望写错的同学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同学们,拿出你的笔一起写一写。

好,刚才老师说她们长得像双胞胎,那咱们如何把它们给区分出来?生:按照部首来进行区分。

“炯炯目光”是指眼睛里面泛出目光,就有神。

“迥乎不同”是指差别。

师:请同学们看,“炯炯目光”的“炯”是火字旁的,有火自然就明亮。

而“迥乎不同”的“迥”与行走相关,意为远也。

(屏幕展示二字的甲骨文及《说文》的注解。

)让我们通过读再来巩固一下这些生字词。

生齐读字词。

师:1930年的时候,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因三句诗受到闻一多先生的赏识,从此二人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先生牺牲后,臧克家提笔写了一篇文章,表达自己深切的哀悼之情。

1980年,臧克家再次提笔写下了本文,下面让我们用回忆的口吻来颂赞的情感来朗读这篇课文。

请看朗读分工。

(指四个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文章题目为《说和做》,为什么还有副标题?请同学们端起课本。

1-2段:齐读;3段个别读;4-6段:个别读;7-9段:齐读;10-12段:个别读;13-15段:个别读;16-18段:老师;19-20段:齐读师:感谢你们,你们用声音感动了老师,四位同学读得声情并茂,请坐。

下面来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文章题目为《说和做》,为什么还有副标题?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他的说还有他的做。

师:接着想想文章围绕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呢?生:做为学者和做为革命烈士的两个方面。

师:说得真好,那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考虑考虑做为学者和做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抓住关键语句来回答。

生:在做为学者的一方面中,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在革命烈士一方面中,闻一多是说了真的去做。

师:革命烈士是在闻一多先生牺牲之后称呼他的,但在他没有牺牲之前,应该称呼他为革命家。

那我们再来考虑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还要有副标题?生1:是臧克家为了纪念闻一多先生的言行。

生2:我们可以看见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师:让我们再次浏览课文,围绕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哪些言行片段呢?首先来概括学者方面的。

生:闻一多先生做为学者的方面,有两个言行片段。

“人家说了再做,我却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师:这里的言行片段指他做了什么事或者是说了什么事。

其他学生再想想。

生1: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

生2:闻一多先生写作《楚辞校补》。

生3:闻一多写作《古典新义》。

师:慢慢地我们就理清了。

那么做为革命家的闻先生又写了哪几件事呢?生1: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生2:闻一多大骂特务。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生1:在14段,他起稿政治传单。

生2: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师:闻一多先生参加了游行示威。

咱们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概括一下。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有很多,但文章一共选取了六件事,所以体现了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选材典型(板书)。

同学们,再来想想,文章从两个方面来写先生,那这两部分也不能孤立啊,那么文章是哪两个自然段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生:7-9自然段。

学生齐读7-9自然段。

师:这三个自然段分别承担了什么样的作用?生:承上启下。

第7段承上,第8、9段启下。

师:回答地真棒。

这也体现了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结构严谨。

(板书)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在战火翻飞的年代,为什么闻一多先生注重研究古代典籍,而不研究国情呢?那同学们走进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去看看。

生1:因为古代典籍有对国情研究有意义的东西。

生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学生齐读。

师:研究古代典籍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衰微的民族。

那请同学们走进3-6自然段细细去品读,闻先生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拿起笔做出你的批注。

接下来请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

生:第三自然段,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他为了在文化上救国,废寝忘食。

师:说得多好。

废寝忘食啊,完全不顾个人的安危。

那大家看,这句话中有个“伴侣”,你们知道“伴侣”是什么意思吗?你又体会到什么?生:伴侣就是朋友那样的陪伴者。

这里的伴侣是深宵的灯火。

我体会到了闻先生研究古典文学很有志趣。

师:恩,他把研究当做了一种志趣,一种快乐。

那你能带着这样的理解将这个句子读一下吗?(生读)生: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这个句子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文学的坚持不懈。

师:说得有道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看看你从“仰、攀、钻”上有没有看出什么。

“仰之弥高”起。

生:想要钻破古典文学的决心。

生:“仰之弥高”和“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我读出了臧克家对闻先生的敬佩。

师: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多好,结合课下注释解决问题。

你们看“仰之弥高”,你从“仰”上体味出了什么?“之”代指的是古代典籍,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态度是仰望。

生:闻先生对古代典籍很崇敬,很乐意去读它们。

师:“钻”呢,是不是一股坚持不懈的劲儿?来,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大屏幕,老师把它们变了模样,变成了一首小诗。

从这我们发现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老师。

起崇敬之情,起赞美之意,是多么充沛啊。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小诗。

(师生齐读)做为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他有过这样一段话:“是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当国家形势发生改变,国民党统治日益严重的时候,闻先生做出重大的转变。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关注国情呢?生:从14段: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师:请同学们走进革命家的闻先生,选择一两处最能表现闻先生爱国救国的句子或者片段,有感情的把它大声读出来。

生: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师:声音很小,但是我也听出了力量。

那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回到那时,那地,那人,那情,那景,去感受先生的慷慨淋漓!同学们,李公朴被枪杀的时候,闻一多先生要出席他的追悼会,很多亲朋好友都劝他,因为特务要暗杀的第二个目标就是闻一多先生,他明知危险重重,但他依然参加了追悼大会。

这种精神就像朱自清所赞颂的那样,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先生说得慷慨淋漓,做得义无反顾,我们怎能不用自己的声音去赞颂他。

女生倒数第二段,男生倒数第一段。

师:这样的闻一多先生,他的学生是如何评价他的?生: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师:我看到了你面部表情下的激动。

好,关于“巨人”和“高标”好多学生都有疑问,那谁来说说他的理解?生:“巨人”指闻先生为民主革命做了许多,是伟大的。

“高标”做出了超出一般人的成就,指闻先生是所有人的榜样。

生:在群众大会上指出了国民党的错误,为我们新中国反对独裁奠定了基础。

师:此时此刻我相信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变得更加高大,让我们再次用我们的声音去诵读。

……我相信这声音永远凝聚在你们的心中,我也想信闻先生在大家心中植了根。

毛泽东说:“我们应该写闻一多颂”同学们提起手中的笔,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表达你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几句话即可。

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反对独裁,争取民主,闻一多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

师:老师要为你的文采点赞。

臧克家有首诗《有的人》,其中有一句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闻一多先生那份炽热的爱国之情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

感谢同学们,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