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知识点填空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种类:常见的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如、、、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

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和构成。

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与口相通,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处尤其多。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二.扁形动物4.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5.涡虫的身体称,又,经过身体只有切面将其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6.自由生活外,大多数扁形动物在人和动物体内,如、、。

7.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8.是线形动物。

它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细胞组成。

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发达;没有专门的。

9.代表动物:、、、、。

(绝大多数线形动物的,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

10.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二.环节动物1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构成。

靠的一端为蚯蚓的。

12.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蚯蚓的体壁有发达与配合完成运动。

蚯蚓的体壁密布,蚯蚓靠呼吸。

13常见的环节动物:、、等。

1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软体动物15.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16.代表动物:(、、、、、、(贝壳退化成内骨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等。

17.双壳类软体动物的表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贝壳就是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软体动物可以用缓慢地运动:通吸入水,再排出体外。

再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利用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18.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节肢动物19.节肢动物是群,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

八年级上生物第一章知识点填空完整版

八年级上生物第一章知识点填空完整版

四、鸟●1、空中飞行的动物:(无脊椎动物——动物)、、(哺乳动物)●2、判断:鸟类都能飞行。

()→举例:、不能飞行。

3、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1)外部形态:①体形:身体呈→减少飞行②体表:覆→保温()、(正羽)③前肢变成→飞行器官区别:昆虫的飞行器官→●(2)内部结构:①骨骼:、、,有的→减轻体重②胸骨有→附着③胸肌发达→产生,能牵动两翼飞行(3)生理:①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供能;短,排泄→②完善:心跳频率,体温→高效运输,维持。

③呼吸→气体交换的效率※鸟类每完成一次呼吸,氧气经过肺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场所※→A、辅助;B、;C、减小;D、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

鸟的其他特征:有无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如:、、大山雀②食用价值,如:、、③价值●5、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和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动物●7、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意义:①;②增强;③。

五、哺乳动物●1、常见种类:①陆地:、、、②水中:、、③空中:注意:鸭嘴兽的生殖方式是,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因为。

●2、结构特征:①体表→作用;②是温动物③、→提高后代成活率④牙齿分化(课本P38“观察与思考”图)→摄食能力,增强※→切断食物;→咀嚼食物;→撕咬食物※A、植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发达。

→与动物的植食性相适应。

※B、肉食性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

→与动物的肉食性相适应。

⑤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⑥用______呼吸,体内有________ (________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类得力的________,如:导盲犬、警犬③________________,如:貂、貉、狐的皮毛;④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________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2.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3.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脊椎动物 1.鱼类(1) 鱼类的主要特征1)形态:鱼的身体分为 、 和 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身体大多呈,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体表有 , 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2) 运动: 鱼的 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于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鱼在运动时靠 摆动产生动力。

3) 鱼鳍的协调功能胸鳍 腹鳍 背鳍 臀鳍 尾鳍功能转换方向 作用较小,只是辅助背鳍和臀鳍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身体平衡保持平衡,像舵一样控制着鱼的游泳方向,配合全身肌肉运动,是推进鱼体前进的动力之一4) 感知: 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 ,能感知水流、预测方向,是感觉器官。

5) 呼吸用鳃呼吸。

鳃的主要部分是 ,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 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 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6) 单血液循环。

鱼的血液循环示意图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覆盖;用呼吸;通过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名鱼非鱼”软体动物:鲍鱼,章鱼,鱿鱼两栖动物:娃娃鱼爬行动物:甲鱼,鳄鱼哺乳动物:鲸鱼,儒艮2.两栖类(1)青蛙的形态特征1)青蛙的眼睛后面有,可感知声波;2)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3)青蛙的呼吸:青蛙的结构简单,不发达;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八上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含答案)

八上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填空(含答案)

八上人教版生物知识点一、动物(一)无脊椎动物1.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生殖、应激性(1)观察草履虫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

观察时放几丝棉花纤维的作用是。

(2)草履虫以和微小的等为食。

(3)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营。

2.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食物从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

3.扁形动物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

三胚层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背腹,有无。

4.线形动物蛔虫、钩虫、蛲虫。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形;体表有;有有。

5.环节动物蚯蚓生活在中,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可根据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1)蚯蚓身体:可使蚯蚓的躯体。

(2)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的作用是(固着;支持)。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因为蚯蚓没有呼吸系统,靠进行呼吸。

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4)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

(5)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温差变化不大、中穴居生活。

(6)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7)身体由许多构成的动物叫,如、、。

无神经→神经网→梯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组成;靠或辅助运动。

6.软体动物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

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面有,体外大多具有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知识点填空生物,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特征、生命演化等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事物。

下面是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的知识点填空。

1. 生命现象生命现象指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特征。

生命现象包括________、呼吸、血液循环、排泄、营养等。

其中,生长是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生物在不断地利用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吸收、合成等方式增加自身的体积和数量。

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细胞是生命的组成单位。

根据细胞内部结构的不同,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在细胞内部,还包含很多不同的器官和结构,如线粒体、核、质体等。

3.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父母把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子女的过程,遗传物质是________。

变异是指造成基因序列变化的因素,包括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

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生物个体的不同特点,如红色和白色花的区别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

4. 植物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主制造有机物的生物体。

植物根据其特征和形态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杂草、乔木等不同类别。

植物的营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来合成有机物,并且通过根系吸收氧化物和其他营养物质来生长和发展。

5. 动物动物是指没有光合作用和自主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根据其体内结构和形态特点,动物可以分为________、软体动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动物的营养方式主要是通过食物来获取养分和能量,同时通过呼吸、循环和排泄等机能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6.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包括生物、非生物等因素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包括了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三个群体。

此外,生态环境还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环境因素。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的知识点填空,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的构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点背诵默写填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点背诵默写填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点背诵默写填空1. 细胞的发现- 单光学镜和改进后的_______改变了对细胞观察的条件,使细胞被发现。

- 细胞是构成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在_______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活动的基础。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_______、细胞_______和细胞核。

- 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_______、细胞_______和核膜。

- 细胞膜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物质的_______。

- 细胞质是细胞的_______部分,其中发生着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 细胞核是细胞的_______部分,控制和调节细胞的活动。

3. 细胞的特点和分类- 细胞具有_______:在细胞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

- 按照有无细胞核,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 按照细胞形状,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按照细胞功能,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 酵母菌的结构- 酵母菌是一种_______,属于真菌界。

- 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单细胞,通常为_______形。

- 酵母菌的细胞壁较_______,可以帮助细胞保持形状。

5. 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 __________是指酵母菌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 __________是指酵母菌通过芽的方式繁殖,形成新的个体。

6.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 ________是指细胞在正常状态下的生长和发育。

- ________是指细胞的复制和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7. 遗传物质- 常见的遗传物质有_______和_______。

- _______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分子,内含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 _______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携带者。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题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题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题1. 细胞是_______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 细胞的两种基本类型是:原核细胞和________。

4. 子岛体是_____细胞的特有结构。

5.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没有________。

6. 植物细胞具有的独特器官有:细胞壁、_____和叶绿体。

7. 红血球只有______结构,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8. 外泌体是____________。

9. 消化道各器官按照管道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

10. 消化道各部位的最终消化产物为____________。

11. 经过胃食物消化后,约_____%的水分和少量的营养素被吸收。

12. 肝脏是人体的______和重要的解毒器官,有“化学工厂”之称。

13. 人体排泄系统的构成成分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______________。

14. 成年人的肾脏大约有______个,其中每个肾脏内含有小管约100万个和肾小球约100万个。

15. 维生素是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有机物质,可以分为________和水溶性维生素。

16. “钙的存量和损耗”对人的骨骼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的骨骼在什么年龄段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答案:1. 生命2. 脂质和蛋白质3. 真核细胞4. 原核细胞5. 细胞壁6. 中央液泡7. 膜8. 一种生物的特殊结构9.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直肠10. 葡萄糖11. 80%12. 最大13. 输尿管口14. 215. 脂溶性16. 25-30岁。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点内容填空题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点内容填空题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全册重点内容填空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体表有,有口无。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等。

1、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中;身体呈;有口无。

水螅的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2、涡虫主要特征:身体呈;背腹扁平;有口无。

3、和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体表有,有口有肛门。

常见的线形动物有:、等。

1、蛔虫:寄生在人的里。

2、蛔虫的身体呈,前端,后端有;体表包裹着角质层,起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等。

4、蚯蚓的身体呈,由许多相似的构成;体壁有发达的,以土壤中的为食;蚯蚓没有专门的器官,靠体壁可以分泌,体壁内密布。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等。

1、蝗虫身体分为头部、和腹部三部分。

2、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三对、一般有等等。

四、鱼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如、等。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如、等。

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生活;体表被鳞片;用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游泳。

2、鱼体分三大部分:、和尾部。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1)能靠游泳来和。

(2)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鳙鱼。

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呼吸,可辅助呼吸。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等。

1、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

蝌蚪有尾,用呼吸。

青蛙的肺结构,不发达。

2、青蛙的形态:身体分为头、和四肢,裸露。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用呼吸;在陆地上,卵表面有坚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知识点填空
班级:姓名: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身体呈,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身体呈,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有口有。

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或疣足辅助运动。

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保护作用,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蝗虫:节肢动物中昆虫的一种,身体主要分为头部、和三部分。

它有3对足、2对翅,以及一对触角;呼吸的器官是气门。

7、鱼
呼吸器官:鳃,主要由鳃丝构成(鳃丝内布满,有利于气体交换)。

呼吸时,水从口流进鳃,再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外有保护。

10、鸟类: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身体呈,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
④肌发达;
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11、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的分化;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大脑发达。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
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运动系统在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共同
完成运动。

4关节的结构图:如右图请分贝写出名称:1 、
2 、
3 、
4 、5
5、屈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伸肘: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状态,双手持重物同时处于状态)
6、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7、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所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8、学习行为的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利。

9、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10、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群体成员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动作、、和气味等。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用瓢虫控制棉蚜数量。

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如宇航服是模仿了长颈鹿;薄壳建筑模仿了乌龟龟壳等。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1、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 恒温培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有机物。

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

3、细菌是由首次发现的。

4、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空气中产生的。

5、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有鞭毛。

细菌没有,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6、细菌的生殖:靠进行生殖,每20-30分钟一次。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7、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向上直立生长的是,向下生长吸收营养的是。

8、真菌的生殖:用繁殖后代。

9、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1)作为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3)与动植物共生。

10、食品制作: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即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菌
酸奶、泡菜—- 菌
制醋——菌
制酱——霉菌
11、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其生长繁殖;
保存方法----巴氏消毒法、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及冷藏冷冻法等。

12、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的物质。

13、病毒没有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14、病毒根据它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三类: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

第六单元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而相似特征越,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4、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我国是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6、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多样性。

1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
(1)就地保护——建立;
(2)迁地保护——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